當鞏固的和永久性的聯繫不再存於人們之間時,除非說服每個必要的協作者,讓他們相信他們的個人利益在要求他們將自己的力量與其他一切人的力量自願地聯合在一起,否則是沒有辦法使許多人攜起手來共同行動的。
要想經常地和順利地做到這一點,唯有利用報刊。能在同一時間將同一思想灌注於無數人的腦海的,也唯有報刊。
一份報刊就像一位顧問,它不請自來,可以天天向你扼要地報道國家大事而又不會擾亂你的私事。
所以,隨着人們日益趨於平等和個人主義日益趨於強烈,報刊也就日益成爲人們不可缺少的東西。如果覺得只有維護自由纔是報刊的作用,那也未免降低了報刊的作用。其實報刊還可以維護文明。
在民主國家,報刊經常引導公民去共同進行一些非常欠妥的活動,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但是,如果沒有報刊,人們就幾乎不能有共同的行動。所以,報刊的功用遠遠大於它所帶來的害處。
報刊的功用除了向大多數人提出共同的計劃外,還在於向大多數人提供所擬計劃的共同執行的方法。
貴族制國家的一些主要公民彼此都很熟悉;如果他們想把自己的力量聯合起來,只需要吸引一批人追隨他們,便能共同前進。
相反,在民主國家,常常是大多數人渴望聯合以及需要聯合,但是辦不到,因爲他們每個人都微不足道,且分散於各地,彼此間也不認識,不知道去哪裡找到志同道合者。但是,有了報刊,就可以讓他們當中的每個人可以知道他人在同一時期,但卻是分別地產生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大家立刻就會趨向這一曙光,而長期以來彼此不知道對方在何處的、一直在黑暗中尋找的志同道合者,也最終會合並且團結在一起。
報刊使他們團結起來了,但是爲了使團結不散,他們還得需要報刊。
在民主國家,一個社團必須人多,纔能有力量。而由於成員的人數太多,所以他們只能把這些成員分散在廣大的地區,每個人仍要留在原來的地方,去過他們的那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活,爲萬千小事而操勞。所以,他們必須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們不用見面就能彼此交談,不用開會就能得出一致意見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利用報刊。所以任何一個民主的社團都是離不開報刊的。
總之,有一種必然的聯繫存在於社團與報刊之間:報刊在製造社團,社團也在製造報刊。如果說隨着身份的日益平等社團的數目一定會增加的說法是真理,那麼,也不能說下面這個意見是不正確的:報刊的種數也將會隨着社團數目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在世界上社團和報刊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
報刊的種數與社團的數目之間所存在的這種關係,還會使我們發現報刊的發行情況與行政的組織形式之間的另一種關係,並且知道在民主國家,行政集權的程度是與報刊的種數成反比的,即行政越集權,報刊種數越少;行政越不集權,報刊種數越多。這是因爲在貴族制國家中,人民會將地方權力託付給幾個主要公民去行使,而在民主國家中卻不是這樣。民主國家要取消這樣的權力,而由當地的絕大多數人去行使。這些人可以依照法律組織一個握有實權的常設機構,以便管理本地的行政事務。
於是,他們就需要一份報刊,可以使他們每天都能知道本地發生的小事,以及瞭解全國發生的大事。地方權力機構越多,依法行使地方權力的人也就越多;越是需要時刻知道本地和全國的事情,就越需要更多的報刊。
因爲美國的行政權的過於分散勝於政治的廣泛自由和出版的絕對自由,所以的報刊種數多得驚人。如果美國的所有居民都是選民,而它又只實行由選民選舉全國的立法機構的辦法,那麼,美國只需要少幾份報刊就可以了,因爲在這種情況下,選民們非常重要的共同行動的機會只能有少數幾次。但是在美國,除了全國性的大型集會之外,法律還規定在選舉地方(州)、城鎮,甚至鄉村的行政官員時進行小型的集會。立法者就是這樣使每一個美國公民不得不經常與其他同胞協力去進行共同事業的,而且每一個美國公民要想知道其他公民的所作所爲,就得看報讀雜誌。
我覺得,一個民主國家①如果沒有全國性的議會,而是有許多地方性權力機關,那麼它的報刊種數與另一個實行行政集權並經過選舉產生全國性立法機構的民主國家相比,一定會更多。我認爲,因爲美國人既享有廣泛的全國性自由,又享有各種各樣的地方性自由,所以美國每天出版的報刊種類繁多。
然而在法國和英國,人們普遍覺得,只要取消現在對報刊的課稅,報刊的種數就會無限增加。這未免誇大了免稅的效果。報刊種數的增加既與銷路好壞有關,還與絕大多數人是否需要互通信息和共同行動有關。
我也同樣覺得,報刊的影響力之所以日益增加,主要是因爲一些最普遍的原因,而不是因爲人們經常提到它。
一種報刊要想存在下去,只能反映出多數人的共同思想和情感。所以,一種報刊經常是它的長期閱讀者所在社團的代言人。
①我說的是一個“民主國家”。在一個貴族制國家,地方權力機關是由少數幾個人掌握的,所以它可以使行政大大分權而不必發行報刊。掌權的這幾個人雖然各自爲政,但他們彼此熟悉,而且很容易見面,互相聽取對方的意見。
這個社團的宗旨可高可低,範圍可寬可狹,人數可多可少。但是,只要有一種報刊在繼續出版,就證明一個社團至少已經以萌芽的形式存在於人們的思想當中。
說到這裡,我們要作最後一次反思,以結束本章。
身份越是平等,個人的力量就越是薄弱,人們就越容易追隨大衆,越難獨自堅持被多數人所反對的意見。
一種報刊就代表一個社團。也可以說:報刊向每一位讀者發言是以全體讀者的名義,而且讀者的個人能力越弱,報刊就越容易吸引讀者。
所以,隨着人們日益平等,報刊的影響力一定會逐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