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論美國的民主 > 論美國的民主 > 

第101章 美國人是怎樣以自由制度對抗個人主義的

第101章 美國人是怎樣以自由制度對抗個人主義的

在本質上是害怕被統治者的,所以它覺得使其長存的最可靠的保障是人與人之間的隔絕,並且總是竭盡全力地使人與人之間隔絕。利己主義在人們內心的所有惡之中,最歡迎只要被統治者不互相愛護,者也就很容易原諒被統治者不愛他。被統治者是不會被者請來幫助他治理國家的,只要被統治者不想染指國家的領導工作,他就心滿意足了。他顛倒黑白,稱齊心協力創造社會繁榮的人爲亂民歹徒,稱只顧自己的人爲善良公民。

所以,所造成的惡,也就是平等所助長的惡。和平等這兩個東西,是以一種有害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平等可以讓人們並立,不讓他們有可以結合起來的共同聯繫。在人們之間築起壁壘,把他們隔離開來。平等使人們不考慮別人只顧自己。使互不關心被人們當成一種美德。

因此,在任何時代都是危險之物,而在民主時代尤其可怕。

我們很容易看到,在這樣的時代裡,人們最需要的就是自由。

當公民們全都參與國家的治理工作時,他們一定會走出個人利益的小圈子,有些時候還會放棄自己的觀點。

一旦人們都去參與公共的工作,那麼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不能像當初以爲的那樣可以遠離他人而獨立。而爲了得到他人的幫助,自己就要經常準備幫助他人。

當公衆治理國家時,每個人都會感到公衆的相互照顧的好處,任何一個人都要致力於相互照顧,以博得同自己一起去治理國家的人們的尊敬與好評。

於是,一些可以使人心灰意冷和產生隔閡的感情,必定沉於心底而逐漸收斂起來。不再流露傲慢之心,輕蔑之意也不敢現形。利己主義自身也感到恐懼了。

在自由政體下,大多數公職是由選舉產生的,所以對於那些自恃才高志大而將自己封閉於個人生活小圈子裡的人,將會終日感覺到沒有周圍人的支援是沒法生活下去的。

於是,這些人開始想到他人,這是出於一種野心,而且經常發現忘卻自己反而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好處。我明白,有些人可能向我提出反對意見,說什麼選舉是鉤心鬥角的,候選人經常用一些卑鄙的手段,且互相中傷。這些確實在選舉中存在,而且選舉的次數越多,敵對的程度就會越強。

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很大的弊端,但是這只不過是暫時的,而選舉帶來的好處卻是永久的。

希望當選的迫切心情,有些時候會使某些人採取戰鬥的姿態,但是這種心情也會逐漸使人採取互相援助的立場。即便在一次選舉當中兩位原來是朋友的人可能不幸反目,但是選舉制度本身卻可以使原來一直互不相識的衆多公民長久地接近下去。自由製造個別的仇恨,而則產生普遍的冷漠。

平等所造成的個人主義被美國人用自由加以抵制,被戰勝了。

美國的立法者們覺得,只是在全國實行代議制,還不足以醫治社會機體在民主時期自然產生的而且危害極大的病患。他們還覺得,使國內的各個構成部分享有自己的獨立政治生活權利,以使公民們能夠共同行動和時刻感到必須互相信賴的機會無限增加,是合理恰當的。

他們明智地實施了。

只由一些主要公民來操作全國的共同大事。這些公民也只是隔一段時間聚在一起開開會,而且常常是會後彼此間就很少再見面了,因此他們彼此間的聯絡不是永久性的。但是當地方上的事情由當地居民主管時,這些居民經常接觸是理所當然的,甚至還可以說他們彼此不得不認識或是互相討好。

使一個人放棄自我然後去關心整個國家的命運並不容易,因爲國家的命運會給他個人的境遇帶來影響,這一點他不是太理解。但是,如果要修築一條公路通到他的家園,他立刻就會知道他的大私事與這件小公事之間存在的關係,而且不需要別人告訴他,他就會立馬發現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之間存在的緊密關係。

所以,如果讓公民們少管大事而多管小事,他們反而會關心公益,並且感到必須不斷地互相幫助去實現公益。

一個人可以因爲一次光明磊落的行動而博得人民對他的好感,但是他需要長期不斷地服務或者是做些不被人注意的好事,養成始終爲善的習慣,經常被讚譽廉潔奉公,才能保證得到周圍人的敬愛。

地方性自由可以使大多數公民注重與鄰里和親友之間的情誼,所以那種使人們相互隔離的本能會被它抵制,而不斷地導致人們恢復彼此間協力的本性,並迫使他們互相幫助。

在美國,最富有的公民也十分注意不脫離羣衆,而且還要不斷地接近他們,喜歡傾聽他們的建議,時常與他們交談。最富有的美國公民知道,在民主制度下,富人經常需要窮人的協力,在民主時代,對窮人友好纔是爭取窮人的心最有效的手段,而並不是小恩小惠。施給窮人的恩惠越大,就越會顯出貧富的差距,因此受惠者的心裡就會暗生反感。但是,和藹待人卻具有難以抵抗的魅力,因爲親暱足以動人,而粗暴則會傷人。

然而富人並不是一下子就領悟到了這個真理。在民主革命進行的過程中,富人們一般都反對這個真理,甚至在完成這場革命以後,這個真理也沒被他們馬上接受。他們雖然願意爲人民做一些好的事情,但是還想繼續同人民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覺得這樣就已經足夠了。可是他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即便他們傾家蕩產,也不會重新溫暖周圍人的心。因爲周圍人要求於他們的,是爲了讓他們放棄自身的驕傲,而並不是爲了讓他們犧牲金錢。

在美國,人們的所有想象力可以說都被用去發現致富之路和滿足公衆需求的良方上去了。任何一個地方的最有學識的居民,爲了促進這個地方的繁榮,都會不斷用自己的知識去發掘新的秘訣;一旦他們找到某種新的秘訣,就會立馬把它告訴大家,然後一起享用。

在對美國的爲政者身上常見的缺點跟弱點仔細考查時,人們會吃驚於美國民主制度的日益繁榮。但是,由這樣的對照而產生的吃驚是不正確的,因爲致使美國的民主制度繁榮昌盛的原因並不是被選舉出來的行政官員和立法官員而是因爲這些行政官員跟立法官員是通過選舉產生的。

如果覺得美國人的愛國精神和他們每一個人爲其同胞的福利所表現的熱心並不是出自真誠,那未免有失公允。儘管美國人在大多數行動受私人利益的支配這一點上,並不亞於其他一些國家,但是在美國,私人利益不能支配人的全部行動。

應該指出,我不止一次看到美國人爲公共事業作出巨大的、真誠的犧牲,並且多次發現都在必要的時候他們幾乎都能夠忠實互助。

美國居民所享有的自由制度,以及他們可以充分行使的政治權利,使每個人從各個方面時刻都能感到自己是生活在社會裡面的。這種制度和權利,也使他們經常想到爲同胞效力既是人的義務,同時對自己也有一定的好處。同時,他們沒有任何個人的理由去憎恨同胞,因爲他們既不是他人的主人,也不是他人的奴隸,他們的內心容易同情他人。他們爲公益起初是出於必要,後來則轉爲出於本意。後來靠心計完成的行爲變成一種習性,而爲同胞的幸福進行的努力勞動,最後卻成爲他們對同胞服務的習慣和愛好。

許多法國人覺得第一大惡是身份平等,第二大惡是政治自由。當他們不得不忍受前者時,至少要想盡一切方法避免後者。在我看來,同平等所產生的諸惡進行鬥爭,政治自由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