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身邊的共產黨人(第四輯) > 身邊的共產黨人(第四輯) > 

心繫民生 只爲羣衆喝上乾淨水

心繫民生 只爲羣衆喝上乾淨水

心繫民生 只爲羣衆喝上乾淨水

金雨無雨。水對於塌轤村的羣衆來講是最稀缺、最寶貴的資源,如金子般珍貴。10多年前,村民的飲用水需要人挑馬馱地到幾公里外的水源點採集,農業生產用水更是得不到保障。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很多人都外出打工。

楊自祥自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一直致力解決缺水這一問題。一次,楊自祥去鄉上開會,有幹部講鹿廠、通安有羣衆在修水窖蓄水,效果很好。當夜,楊自祥高興得睡不着覺,腦海裡不停地出現一個念頭:“水窖是什麼樣?在塌轤修行不行?”幾天後,他立即動身去實地走訪學習,認真聽羣衆介紹修水窖的方法和經驗。楊自祥認真分析修建水窖的利弊後,認爲水窖蓄水多、成本低,很適合塌轤村的實際。有了想法,說幹就幹。他多次通過鄉政府向縣水利局爭取支持,終於在2003年爭取到了“旱山村節雨集灌”工程。自己率先修建了兩口漂磚起拱的水窖作爲示範,在當年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爲鼓勵羣衆修建這一民生工程,楊自祥挨家挨戶做工作,鼓勵村民修建水窖。在他的帶動下,塌轤村羣衆開始修建水窖,楊自祥也積極幫助村民挑水、背磚、和水泥砂漿,一時間塌轤村掀起了與天鬥、與地搏的水利建設熱潮。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村裡修建了6口150m3的大型儲水池,120口30m3的圓形水窖,有效地解決了全村的生產生活用水難題。

如今,塌轤村戶均有水窖6口以上,村民在家中擰開水龍頭就能喝到乾淨的水,一股暖暖的清泉直流心田。“要是沒有楊書記帶着我們幹,我們哪裡有乾淨的水喝,吃水不忘挖井人啊!”村民李少民感慨地說。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