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羣衆 彰顯公僕真本色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羣衆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張洪當村幹部以來常說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2年夏天,村裡百畝烤煙遭冰雹襲擊,他蹚着洪水第一個趕到現場拍照做記錄,積極向鄉政府彙報災情,積極爭取補償款。在他的努力下,金朝會、劉興貴等受災戶都獲得了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補償款。
2013年嚴冬,驟降的氣溫把人們凍在屋裡出不了門。患重感冒剛輸完液的張洪心裡一直牽掛着孤寡老人姜志中,於是,他扛着大米、頂着寒風、踩着積雪出了門……
2014年,投資480多萬元的現代農業發展(水稻)項目落地坪勝村。面對集資投勞、佔地補償、路渠整治中的各種矛盾糾紛,張洪率領村“兩委”班子深入細緻地做羣衆的思想工作,常常與農戶交談到深夜。僅一個星期時間,張洪就跑遍了涉及施工矛盾的40餘家農戶,徵求意見40餘條。功夫不負有心人,工程動工時,黨員羣衆帶頭自願放棄青苗補償,有的村民還免費給施工隊提供午餐和開水,工程得以順利實施。在新建的7條共4600米長的道路、4條共4000多米長的溝渠工程中,坪勝村從未上交過一件矛盾糾紛。
爲硬化通組路,張洪與村主任每人貸款5萬元,加上村民多次集資後,資金仍差6萬元。爲籌集資金連夜勞累,他左臂舊傷復發住進了醫院。資金不到位,工程就要停工,怎麼辦?張洪想到了魔芋產業合作伙伴縱橫實業公司。他不顧高燒,冒雨連夜敲開了董事長韓兵的大門,韓兵被張洪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打動,當場答應捐贈6萬元。張洪的付出得到了羣衆的認可,人們積極投身後續工程建設,實現了全村84戶村民2米寬水泥路戶戶通。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張洪豎起了一面耀眼的旗幟,樹起了坪勝村的新形象。他用汗水和辛勞書寫着平凡,無私奉獻追求着卓越,昇華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實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