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這個明星愛好作死 > 這個明星愛好作死 > 

第204章 米拉山項目啓動!

第204章 米拉山項目啓動!

辦公室裡,鄒倚天眉頭緊緊皺起。

“他在說啥啊?”

“開飛機?”

“他啥時候學會開飛機的?”

“而且……開飛機穿越米拉山隧道?”

“米拉山隧道是個啥?”

對於蕭寧所說的內容,雖然每個字鄒倚天都認識,但真要把這些字連成一段話,他着實沒搞明白蕭寧到底在說什麼要做什麼。

“蕭寧,你等一下哈……”

撂下這句話之後,鄒倚天隨手在辦公桌上的電腦查詢起來。

開飛機這玩意好理解。

但開飛機穿越的米拉山隧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鄒倚天還真不知道。

他可沒有自駕G318的經歷。

隨着搜索引擎上顯示出來大量搜索結果,鄒倚天一邊看着那些關於米拉山的資料,臉上的表情一邊逐漸變得精彩起來。

“米拉山隧道……”

“世界上海拔位置最高的隧道……”

“隧道長度差不多是六公里。”

“這位置的隔壁就是LS市。”

“要在這裡駕駛飛機穿越隧道?”

鄒倚天深深地吸了口氣,想開口說點啥,但是嘴巴張了張卻沒能發出任何音節。

在極限運動領域,的確存在駕駛有動力載具的項目。

一般情況下,這類運動會被稱之爲特技飛行。

簡而言之,就是加了特技的飛行。

人家正常開個飛機飛那肯定是奔着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而去的。

但特技飛行的話,會爲了體現出駕駛者的駕駛技術進行各種花哨的特技動作。

在鄒倚天的印象裡,以前紅牛贊助的一個特技飛行挑戰中,就有老哥駕駛直升機在天上完成了三百六十度翻滾。

言歸正傳。

蕭寧剛剛所說的內容裡,他是想要駕駛飛機穿越米拉山隧道。

從一頭穿越到另一頭。

在瞭解米拉山隧道的大致情況後,此刻的鄒倚天已經開始頭皮發麻了。

“隧道那麼窄……那麼矮……”

“如果要駕駛飛機衝進去,稍有閃失怕都會機毀人亡。”

“不!”

“我覺得沒有閃失都會機毀人亡。”

“他怎麼敢的啊?”

“現在怎麼連這種挑戰都能想得出來的?”

在多次與蕭寧的合作中,除了認定對方是一個極限運動領域的絕對天才之外,鄒倚天也深知對方總是會產生一些瘋狂的想法,以及在具體挑戰進行時的瘋狂行爲。

一旦和極限運動有關,那麼蕭寧就是一個瘋子。

這一點早在之前《雙子塔之躍》的挑戰中,鄒倚天就已經有所認知了。

但現在。

這瘋子似乎更瘋了。

啥都敢想。

啥都敢做的啊!

而對於這樣一個在極限領域擁有瘋狂想法的瘋子……

鄒倚天作爲奧地利紅牛龍國區的副總裁,實在是想不到該怎麼拒絕對方。

從個人角度來說,鄒倚天覺得駕駛飛機穿越米拉山隧道這一想法過於瘋狂,他甚至不想答應蕭寧這件事。

但從紅牛的角度來想的話……

蕭寧提出這一極具想象力的極限挑戰,簡直不要和紅牛的企業文化太搭!

畢竟紅牛需要這種“有命你就來”的人才。

這時,電話那頭響起了蕭寧的聲音。

“鄒總,好了嗎?”

鄒倚天微微一愣,隨後道:“好了。”

“那就這麼定下來吧,時間最好是越快越好。”

“嗯……”

“我看了明天的天氣,非常不錯。”

眼看蕭寧還要繼續講下去,鄒倚天連忙打住:“沒必要這麼急吧?”

要說急的話。

蕭寧確實可以不用急。

因爲這次任務仍然和前邊的《雙子塔之躍》、《速降折多山》一樣,並不是限時任務。

但《蒙面歌神》的下一次錄製他還差首歌呢。

任務沒限制什麼時候完成,但對於《蒙面歌神》這檔節目還算看重的蕭寧,卻給自己定下了一週時間的限時,這剛好是下一次節目錄制時間的間隔時間。

聽到鄒倚天說起“沒必要急”的話,蕭寧答道:“鄒總,我不急。”

“那麼三天時間能準備好嗎?”

鄒倚天:“……”

“爲什麼你要這麼急?”

對於鄒倚天的再度追問,蕭寧這一次乾脆不作回答,繼續反問:“所以三天時間足夠嗎?”

“我……”

“我也不是很清楚。”

鄒倚天抿了抿嘴,隨後道:“特技飛行這一塊我基本沒有什麼涉獵,所以什麼細節之類的東西也不是特別清楚。”

“這樣,我現在吩咐下去讓下邊的人聯繫伱去談一下具體的內容?”

蕭寧:“可以。”

兩人的通話又持續了兩三分鐘。

而在這一通電話結束之後。

奧地利紅牛龍國區的極限運動相關部門再次沸騰了起來。

剛剛得到鄒倚天通知的他們,這會兒的各種議論機會要掀翻辦公區的天花板!

“寧神還會開飛機的?”

“他尼瑪要到那種地方去開飛機?”

“玩得太抽象了吧!駕駛飛機穿越米拉山隧道?”

“所以這事要怎麼開展呢?”

“他不累的嗎?這剛從折多山回來幾天啊?就不能消停一下?”

“紅牛能跟蕭寧合作這確實賺麻了啊,感覺蕭寧比996還996,這無時無刻都在想新花樣是吧?”

相比於絕大部分不會實際接觸項目的外圍工作人員,真正接到相關項目的項目組人員這會兒,已經開始在心裡罵娘了。

好巧不巧的。

這一回負責這一“米拉山項目”的項目負責人。

正是前些天配合蕭寧負責折多山速降挑戰項目的陳清。

本來在《速降折多山》的短片製作完成後,作爲負責人的陳清是可以休假幾天的,但因爲折多山項目的出色,上級相當讚賞陳清在這一項目中的付出與貢獻。

爲了自己日後的職業生涯,爲了將來的升職加薪,陳清毅然決然地拒絕了這幾天的休假,表示自己要爲了奧地利紅牛繼續發光發熱,絕不會額外休息。

在龍國,“卷”字早就成了每個人必學的一個字。

雖然也有一些人確實在擺爛,但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是嘴上說着擺爛用實際行動當“卷王”的那一類人。

你不卷,就會被別人卷下去。

折多山項目的成功確實有陳清在項目統籌安排上的功勞,可在他看來,如果自己因爲這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的話,這是很難在工作圈子裡混下去的。

要想爬上去,要想升職加薪,那就得比別人都卷才行。

果不其然。

放棄幾天額外休假的好處,就是他又拿到了“米拉山項目”。

一開始陳清還挺興奮的。

畢竟折多山速降的項目成功完成之後,領導除了那幾天額外休假,就已經許諾過年終獎的升格。

這次又來了一個由蕭寧參與的“米拉山項目”,如果能夠出色完成這一項目,那肯定就不只是升格年終獎這麼簡單了。

說不定職級跟基本待遇都會跟着漲一截呢……

最關鍵的是。

跟其他極限運動員搞的項目可能還真會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會出現一些意外和麻煩。

但根據陳清的瞭解以及折多山的親身經歷。

如果是和蕭寧合作的項目的話,那麼只要紅牛這邊能夠爲極限項目做好相對基本的準備,那麼就幾乎不會出現什麼意外與麻煩。

原因很簡單。

就目前看來,蕭寧的能力幾乎是無上限的。

他總是能在輕鬆無比的姿態下做到遊刃有餘的掌控一切。

跟其他運動員合作的極限運動項目爲啥會出現不確定性?

還不是因爲這些運動員本身的能力不足?

可蕭寧呢?

這貨能力簡直爆表的好嗎!

在陳清看來,和蕭寧這樣的人合作,哪怕項目還沒開始,就已經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大半了。

在知道“米拉山項目”的具體內容之前,陳清的確是這麼想的。

可等他知道這次挑戰的內容之後,這樣的想法幾乎是瞬間就從他的腦海中給清空了。

看着助手提供的紙質資料,陳清的臉色不斷變化,最後僵硬地皺緊了眉頭,嘴裡飽含質疑的聲音響起。

“開飛機穿越米拉山隧道這種抽象的挑戰內容真的是人能想得出來的嗎?”

一旁的助手乾咳兩聲,提醒道:“現在全網都叫蕭寧寧神,所以……咱們確實不能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他。”

不得不說。

助手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

陳清還是覺得這事有些荒謬。

“他有飛行執照嗎?”

“他知道怎麼開飛機嗎?”

“他知道駕駛飛機穿越寬度只有那麼一點的隧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三連問完全是下意識從嘴裡說出。

旁邊傳來助手的回覆:“呃,我剛剛和蕭寧有過通話,他確實沒有飛行執照。”

“不過對於開飛機這事,他好像真的會。”

“至於穿越隧道這件事的細節什麼的,他甚至都已經自己進行過計算了。”

陳清愣住。

沒有飛行執照但是會開飛機是什麼鬼。

“他有跟你說過他在哪學的嗎?”

“我還真問了,他也真說了。”助手點了點頭:“他說是打遊戲學的。”

陳清:“……”

當天晚上。

陳清帶着幾位紅牛團隊的特技飛行專家跟蕭寧開了一個視頻會議。

而在這個視頻會議裡,陳清除了從蕭寧口中得知“打遊戲學的開飛機”這是玩笑話,實際情況是蕭寧以前曾經在夏威夷學過飛行駕駛之外,還從蕭寧口中得知了他目前已經計劃好的部分關於穿越米拉山隧道的細節。

比如飛機的型號,蕭寧直接就給紅牛團隊這邊提供出來了。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已經根據隧道寬度高度長度計算過,用Zivko Edge 540 V2這一型號的特技飛機來進行挑戰是最佳的,不過爲了能夠達到288KM/H的極速,需要進行一點點動力方面的改裝,而根據我的瞭解,這東西國內是能直接拿到動力總成更換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會費點時間,但紅牛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而除了飛機之外,關於天氣之類的東西,蕭寧也在視頻會議裡直接提了出來。

爲了儘可能減少氣壓波動對於飛行的影響,減少氣壓變化對於飛機升力的影響,蕭寧認爲最好是在一天的清晨時分進行挑戰。

爲了讓大家認可自己的這一想法,蕭寧還專門這麼問了一句:“爲什麼要在清晨時分進行挑戰的原因,在座都是這一領域的專家,應該都清楚吧?”

會議室裡的幾位專家均是點頭。

唯獨陳清擱那懵逼。

雖然他這一次又是項目負責人,但他對於特技飛行這一塊的瞭解還真不多。

而作爲統籌安排整個項目的管理人員,實際上對於整個項目組團隊而言,他的主要職責是協調、安排這些方面,所以實際上他也並不需要知道太多細節。

要不然團隊其他專家都幹嘛呢?

似乎是看出了陳清沒太懂,蕭寧還專門跟他解釋了一波。

“根據米拉山隧道入口出口的方位,如果在黎明時分飛行的話,有太陽,那麼陽光會在我的身後不是我的正面,不會影響我的視覺判斷。另外,通常情況下任何隧道都是有內外溫度差的,溫度差不僅會造成溫度的不同還會造成氣壓的不同,這種內外氣壓的差距過大,很容易導致飛機進入隧道之後獲得額外的升力過大,這樣會增加飛機的不穩定性增加駕駛飛機的難度,而一天之中,只有清晨那個時間點的內外溫差與氣壓波差距最小。”

畢竟陳清是極限運動的從業者,所以蕭寧說完這些他很快就理解了爲什麼對方要刻意強調清晨進行任務。

但他還是有一個地方是想不太通的。

那就是——

“爲啥蕭寧真的就這麼專業的啊?他這開飛機真是在夏威夷學的嗎?不都說他之前在蜂鳥都是小透明一個嗎?哪來的機會去夏威夷?”

總之,這一個多小時的視頻會議結束後。

陳清這邊組織起來的“米拉山項目”團隊衆人均是驚訝的發現,關於這次項目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除了裝備方面還得他們出馬去辦之外,關乎時間、地點、裝備選擇、具體路線、各種速度控制的細節等等東西,蕭寧居然都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計劃。

在這個視頻會議結束後,沒有人再覺得蕭寧這次提出的挑戰是什麼突發奇想或者荒謬的東西。

人家對於挑戰的計劃都已經精確到了這種地步了,又怎麼可能是搞着玩的?

雖然視頻會議已經結束。

不過會議室裡陳清等人並沒有人起身離開。

整個專家團隊的討論又持續了整整兩個小時。

晚上七點四十八分,在陳清的拍板決定下。

米拉山項目正式啓動!

會議室很快人去屋空。

在人手細分的情況下高效推進整個項目的同時。

奧地利紅牛極限運動分佈的工作人員也得到了鄒倚天的指示。

關於此次米拉山項目的預告圖,於當晚九點整發布在了奧地利紅牛官方微博上。

一時間。

本來這兩天還在對“鼠頭鴨”、“飛雲之下”進行熱議的微博上。

頓時再次被“蕭寧”“米拉山挑戰”等關鍵詞給屠版!

直至此時,衆多還沉迷於擱那玩猜謎,琢磨《蒙面歌神》的鼠頭鴨嘉賓真實身份到底是誰的網友們!

再一次回想起了最近的微博熱搜完全被“蕭寧”所支配的恐懼!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