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公主打了個顫,突然感覺有些涼涼的。
“本公主豈是這種人?”
“可是我怎麼記得公主第一次見我的時候,誇我面色如玉,貌似潘安,想要把我搶回去做壓寨相公呢。”
提起陳年舊事,華陽公主臉漲得通紅:“多少年前的事了,我早就忘了,再說了,我當時是給你開玩笑的。”
“是嗎?可是我怎麼記得,我被公主打下馬,還一路被你搶回了軍營,若不是當時父王來得及時,公主怕是要霸王硬上弓了。”
謝隱突然靠近,強健的胸膛抵在華陽公主的身後,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說不出來的迷人,帶着撩人的誘惑。
華陽公主的臉一會兒紅一會兒白,十分的精彩,不知道是羞的還是氣的,“本公主當時年少輕狂,就看上你一個,誰知道一看就誤了終身。”
當時她正在和北敵人作戰,突然有一個長得英俊瀟灑的後生衝進戰場,和軍中的大老粗比,他可不就是萬人從中一點紅。
華陽公主,當時也不過才十六歲,一眼便相中了,然後便愈發不可收拾,心裡唯一的念頭就是把他搶回去做壓寨相公,哪知道他竟然是來馳援的淮南王世子。
謝隱笑的不懷好意:“我還真是幸運,提前被長公主給看上了,這要是再晚一步,說不定就沒我什麼事了。”
長公主的臉飛出了櫻桃般的紅暈,心中將大皇子和二皇子數落了一遍,“你要是不高興,我這就讓金珠銀珠把所有人都打發出去。”
華陽公主掙扎的要起身,卻被謝隱從後面抱住了:“公主不必如此,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只是公主已過了妙齡,卻遲遲不肯成婚,只怕皇上和宗人府的一衆老王爺們會借題發揮,公主還是要早些想好對策。”
“我不想成婚,誰都不能逼我。”
華陽公主突然看向了他:“說起來你也到了成婚的年紀了,羅縣令和羅家其他人就沒逼迫你?”
謝隱稍稍遲疑了一下,華陽公主哼哼了兩聲。
謝隱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逗她了:“公主放心,我心中只有你一人,即便是要娶,也只會娶你一個人,當日淮南王府上下無一倖免,若不是公主千里走單騎救下傷重的我,怕是我早就死了,這份情誼,我至死不忘。”
華陽公主心跳陡然加快,心裡閃過一個衝動的念頭,說時遲那時快,直接勾住了他的脖子,“其實本公主根本不在意外面的傳言如何,既然我們早晚都要成親的,何必拘泥於禮節呢?”
這番大膽的話,若是換做其他人,只怕會被當做不知羞恥,可謝隱知道長公主就是這個樣子,想要幹什麼從來不會拖泥帶水。
美人在懷,說不心動是假的,可謝隱你知道,他們還有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公主現在不行。”
華陽公主有些掃興,臉一下拉了下來,大半身體靠在他的身上:“都怪那個臭小子,爲了他本公主付出了多大犧牲,將來他要是不成功,本公主一定剁了他。”
“長公主說的對,都怪蕭煜辰這個小子,回頭我替你教訓他。”
遠在大槐樹村的蕭煜辰,突然連着打了好幾個噴嚏,鼻子酸酸的。
“奇怪了,是誰在念叨我?”
鄭奕放下了手中的冊子:“一定是長公主在念叨你,話說縣學已經放了田假,你是不是也該回去看看了?”
“東廠的人還沒走,大皇子和二皇子他們也還沒走,這個時候回去不直接撞到槍口上了嗎?還是再等等吧,再說我要回去,也得帶着你一起回去呀。”
呵呵,別以爲他不知道,想讓他回去承擔長公主的怒火,想都別想,只有帶着鄭奕一起回去,讓他去承擔長公主的那份怒火,回頭長公主就不會收拾他了。
鄭奕有些失望,他現在越來越後悔當初怎麼那麼衝動,這次回去長公主怕是免不了要數落他一頓了。
大槐樹村三面環山,風景秀美,除了交通不太方便以外,倒是一個十分適合修養的地方。
羅縣令看着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去抓了一把土,土根本成不了塊,一捏就散了,這樣的田地短時間是沒有辦法播種的。
“村子裡,其他的地頭是不是也這樣?”
村長說:“是的,現在整個大槐樹村都遭了旱災,好在眼下不是播種的季節倒,還過得去,不過村子裡的小河卻沒水了,大傢伙想要吃水,都得去小槐樹村那邊挑水,比較麻煩。”
羅縣令問道,“村子裡沒有水井嗎?”
“有,但不是所有人家都有,村口的那口井已經枯萎了,只有老楊家挖了一口水井還在用。”
羅縣令便想要過去看看。
老楊家聽着挺熟悉的,不是楊安朵所在的老楊家嗎?
水井就在老楊家和豬棚中間的一個位置,是楊安朵在笨笨的檢測下找到的最適合挖井的地方,其他地方的水井都已經枯涸了,但是這口水井卻仍然有水。
他們來的時候,賈東和賈春正在挑水,看到衆人走過來,兩人立刻停了下來。
羅縣令穿着便服而來,兩人一時間沒認出他,還是村長道出了羅縣令的身份,賈東和賈春這才反應過來。
“給縣太爺磕頭。”
“起來吧,這水井是什麼時候打的?”
“一個月之前打的。”
“裡面還有水嗎?”
“還有,不過已經不多了。”
羅縣令彎着身子朝裡面瞅了瞅,隱約能夠看到水光,卻不多。
的確是沒多少水了。
這時,剛好楊安朵和楊大妞從豬棚回來,楊安朵找了一個烤全豬的配方,楊大妞便想試試看,兩人挑了一隻長得不太好的小豬,打算會去就做。
“羅縣令?”
羅縣令眼前一亮:“你怎麼在這兒?”
村長和跟來的里正等人不解的看向楊安朵,聽羅縣令的語氣,他們貌似很熟悉的樣子。
楊安朵:“這口水井是我家花錢打的。”
楊安朵好奇的問:“羅縣令是來村子裡看災情的情況嗎?”
“一是來看看旱災的情況,二是來看看你們村裡修建學堂的情況,聽村長說修建學堂的事情還是你幫他出的主意,既然如此,你跟着一起來吧。”
“好。”
楊安朵將小籃子交給了楊大妞,然後跟着衆人一起前往村中的祠堂。
負責大槐樹村的里正悄悄的將村長給拉住了:“這個小娘子是誰呀?怎麼和縣令大人如此熟悉?”
村長倒是想起來了,“她是我們村楊至善的親妹妹,楊家老二時不時的進縣城去賣菜,聽說縣太爺後院的菜都是來自他們家的,再加上前段時間這丫頭也被綁架過,應該是那個時候見過。”
人販子一案轟動一時,里正瞭然的點了點頭,“還是你有福氣,村子裡竟然養出了此等妙人,看着丫頭的穿衣打扮還有氣派,說是大家小姐也不爲過,難怪縣太爺會對她刮目相看。”
楊村長總覺得里正這話意有所指,一時間又想不太明白。
當初修建楊家祠堂的時候,村子裡面是花了不少錢的,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楊安朵問:“羅縣令,我們村子有沒有資格開辦學堂?”
“你們村的情況我已經瞭解過了,要想開辦學堂,起碼要有三十個學生,可楊村長報上來的,遠遠不足。”
村子裡肯讓自家孩子讀書的人畢竟還在少數,即便是老楊家所有的孩子都去學堂了,再加上村長還有村子幾位叔公家的孩子也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