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的時候,蘇應衡察覺到,艾笙的眼睛一直往他的袖口看。
於是忍不住問:“怎麼了?”
“哦”,艾笙回過神,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實話實說道,“袖釦是楊採靜送來的,上面刻的字,也是她的傑作”。
蘇應衡握筷的手一頓,轉而笑道:“吃醋了?”
艾笙想了想,點頭又搖頭。
“多大的酸氣算不上,只是覺得這種私人的東西,不太妥當。每次看到,總覺得她在覬覦你”。
蘇應衡笑着說:“那你搖什麼頭,一對袖釦而已”。
艾笙臉色垮了下來,“你是不是覺得我小題大做?”
蘇應衡臉上的笑容淡下去,“我以爲你一直對我或者對你自己很有信心”。
其實艾笙覺得,他並沒說錯。
她來京裡,的確有些水土不服。
陌生的人情世故,和同他越來越少的相處都讓她心裡沒底。
蘇應衡緩了臉色,對她說道:“最近我陪你的時間太少了,大舅媽那兒倒是有不少趣事。或者你過去看看”。
他是個行動派,第二天樑嫣就打來電話,問艾笙有沒有興趣去她那兒坐坐。
長輩都親自開口了,艾笙自然不好推辭。
於是化了個淡妝,就準備出門。
蘇應衡在開會間隙特意打電話叫早,結果她已經起牀了。
“大舅媽與我母親的感情很好,從小待我和周嶽沒有差別。在她面前不用拘束,她喜歡安靜平和的女孩子”。
最後一句,顯然是照她的性子說的,怕艾笙會不自在。
“好,我知道了”,艾笙道。
蘇應衡頓了頓,有點委屈地說:“艾笙,最近你睡覺都不肯黏着我了”。
睡着了誰還管黏着誰,艾笙無言以對。
他自己也覺得剛纔那句話有些孩子氣,便乾咳一聲說:“馬上要見客,路上讓司機開慢一些,這幾天路上都有雪。”
艾笙還是說好,拿着手機出了公寓的大堂,凍得一個哆嗦。
蘇應衡聽見她的吸氣聲,幸災樂禍道:“一對比才知道我懷裡有多暖吧”。
艾笙氣惱道:“你今天怎麼這麼閒,我要掛了”。
“你這是遷怒我嗎?”
艾笙故作生氣:“遷怒你風就能小一點嗎?”
“好啦,出門記得戴口罩,玩得開心”,他說完掛斷電話。
這種平凡的鬥嘴,總讓艾笙心裡增添不少真實感。
她帶上防霾口罩,順着鏟了雪的地面往外走。
樑嫣的工作室開得很低調,就在一家古式的民宅裡。
進門正對着的一棟二層小樓,原汁原味的古典樸素,像是走近民國電影的場景當中。
看見艾笙進來,立刻有工作人員來問她找誰。
艾笙:“請問樑嫣樑女士在嗎?”
樑嫣不管自身還是婆家的地位都很崇高,藉着各種理由接近她的人也不少。
工作人員謹慎地問:“你有預約嗎?”
話音剛落,一道溫婉的聲音便傳了過來,“外面那麼冷,艾笙快進來”。
院子裡的兩人往廊檐下望去,只見樑嫣穿着一件刺繡連衣裙,腦袋從掀開的門簾裡探出來。
艾笙朝工作人員微微頷首,朝她走去。
進了門,裡面的暖氣讓艾笙一個輕微戰慄。
裡面的光線暗一些,等艾笙適應了一會兒,纔看清客廳裡還有其他人。
段明嶼和他母親章亦藍赫然在坐。
樑嫣拉着艾笙的手,跟她一一介紹,“這是意北畫廊的老闆……這是我工作室的總策劃……你章伯母就不用介紹了吧,還有明嶼,聽說你們是校友”。
艾笙一一地打了招呼。章亦藍對她的印象十分好,便笑道:“和你倒是有緣,到京裡也能見上面。上次聽說你到明商他們的宅子裡去探望過,我同你前後腳,緣分這種東西啊,就這麼陰差陽錯”。
艾笙問道:“應悅和孩子怎麼樣?天氣冷,出來散心感冒了就麻煩;可她性格活潑,無拘無束,可要把這幾個月耐過”。
章亦藍終於找到知音了,接話道:“可不是,她整天說在家裡跟坐牢似的。明商平時在我們面前,好話不肯說一句。聽應悅抱怨,立刻說跟她一起坐牢”。
屋子裡的人都笑起來。
樑嫣聽了這話,大爲放心。
蘇應悅可是周震的寶貝外孫女。家裡人都掛念她在夫家的日子。
現下章亦藍隨口打趣,見微知著,蘇應悅的日子是真過得舒心。
家裡上上下下,都能放心了。
話敘了半個小時,樑嫣就帶一種人去參觀她的倉庫。
倉庫就在小樓後面,保護措施做得相當到位。
從市面上收來的老老料子,經過時間的檢閱,仍舊鮮亮唯美。
每一塊布料,都有自己的歷史,這裡看起來,更像是個博物館。
樑嫣很大方,當即就說要給在場的女客做一身旗袍。
“正好來年開春穿,顯得人窈窕高挺”,一說起製衣,樑嫣眼睛便笑盈盈地。
很熱心地給其他人搭配顏色。
她幫艾笙挑了一件紅色刺繡的料子,純正的中國紅,顯得年輕女孩子肌膚如雪,氣質出衆。
樑嫣開口贊妙,“好料子配美人,纔是兩不辜負”。
艾笙也不推辭,大方道:“那就聽舅媽的”。
旁邊的畫廊老闆林一如笑道:“花兒一樣的年紀真真羨慕人。要是換了我,小肚腩突出來,哪敢穿旗袍”。
艾笙說:“其實正好,有了漂亮衣服就有瘦身的動力。每次一看衣櫥,就捨不得讓自己胖啦”。
林一如笑道:“小姑娘好會安慰人,我就承你的情,只盼着明年開春能小一號啦”。
艾笙拿了一塊深藍色打底柳葉印花的布料,“這顏色把人襯得瘦一些,您皮膚白,看着也精神”,艾笙一湊近看,奇道,“這柳葉竟然是畫上去的”。
其他人湊近一看,不懂門的人問:“和印花的沒區別啊?”
艾笙卻仔細解釋:“印花是算是半工業製品,每片葉子的形狀肯定一模一樣。可這匹料子則不然,形狀各異,有種肆意自然的美感。顏料能這麼久不脫色,肯定是匠師費了大功夫的”。
林一如就是畫作的鑑賞大師,聽後仔細一看,果然和艾笙的觀察一致。
她像撫摸一個剛出生的嬰孩,指尖觸在上面,讚歎道:“這料子起碼也有三十來年了,能保存得這麼完好,完全是件藝術品”。
樑嫣目光深深地瞧着艾笙,最後含笑道:“這匹料子,的確是一位老染坊師傅的傳家寶,據說是一位外國傳教士的傑作。艾笙眼睛真是厲害,一挑就就是極品”。
林一如喜不自勝,扭頭問艾笙:“你也畫畫嗎?”
艾笙謙遜道:“會一點,都是小時候母親教的”。
“在中央美術學院讀書嗎?”
艾笙搖了搖頭:“讀的是新聞專業,不在京裡”。
樑嫣笑林一如記性差:“剛纔還說她和明嶼是校友”。
林一如拍了拍腦門兒,“看我,果然是快到更年期了”。
樑嫣這兒除了有不少布料修片,還有一個房間專門存放古董衣服。
參觀過後,只有驚歎的份兒。
艾笙年紀雖小,對於顏色搭配卻有獨到間接。
她說話有理有據,卻又不故意賣弄,平和溫婉。
這脾氣和品味,和林一如相當投契。
等一羣人吃過午飯,林一如還給了艾笙一張名片,“我看你對畫畫很有興趣。我的畫廊經常需要有人寫宣傳語,你要是有興趣,可以來我這兒打發時間”。
艾笙接過壓花名片,心裡十分感激。
知道對方不是因爲自己的身份或者同周家的關係,才這樣做。
她點頭道:“有時間一定去”。
林一如聽後很高興,“剛纔見你喜歡普洱,我那兒有不少上等茶,等你來品”。
艾笙結婚前忙得腳不沾地,能喝口涼白開都算恩賜。
喝普洱,都是從蘇應衡那兒染上的習慣。
她把名片裝進揹包裡,笑着點頭:“好啊,一定會去叨擾”。
下午又開始飄飄揚揚地落雪。
艾笙和章亦藍母子一同從樑嫣的工作室出來。
腳剛跨出走廊,她的頭上就被一把黑傘罩住了。
一扭頭,她便看見段明嶼清俊的側臉。
握着傘柄的手指乾淨分明,指甲修剪得圓潤,看起來很精神。
段明嶼不愧是諸多女生垂涎的對象。
“不是說,你要出國嗎?”,艾笙戴上手套,見他的手指漸漸被寒風凍得發紅,便說,“我拿傘吧”。
年輕男人笑起來,眼睛裡像清水靜淌,“依我的個子,你只能踮着腳走路”。
艾笙窘迫得臉紅,“長得高好有優越感”。
段明嶼頓了頓說:“已經決定一邊讀研一邊創業”。
他眼睛裡閃爍着篤定和自信,光彩奪目。
“你一定可以做好的”,艾笙這話真心實業,年少時的憧憬和勇氣,不管成敗,都值得欽佩。
“對我這麼有信心?”,他的笑容擴大。
艾笙撓了撓額頭:“總覺得你不是個輕言放棄的人,跌倒一百次還會摔跤,除非你是扁平足”。
段明嶼爽朗地笑起來,最後定定地看着她,一字一頓地說:“你說得對,我不是個輕言放棄的人”。
艾笙不知道該如何接話,只能怔怔地望着他。
段明嶼頓住腳步,替她來開汽車後座的門,輕聲說:“進去吧”。
艾笙回過神,點頭:“謝謝你”。
“不用,舉手之勞”,他笑得很紳士。
另一邊,章亦藍已經停在自家的汽車旁邊,衝兒子招手。
艾笙跟她揮手道別,鑽進車裡。
司機啓動汽車,艾笙透過車窗,看見段明嶼舉傘而立的模樣久久定格在原地。
寒風將他卡其色的冬款風衣吹得翻飛,更顯得落寞孤寂。
艾笙倒是對林一如的畫廊很感情趣,一回家就跟蘇應衡說,要去試試。
“過兩天吧”,他沒有一口答應。
艾笙圓圓的眼睛看着他:“爲什麼?”
他搖了搖頭,沒多說。扯開話題道:“明天京裡的發小有個聚會,你跟我一起去吧?”
前段時間因爲他的態度強硬,惹艾笙不高興。最近跟她說話總是輕言細語,帶個問句。
可艾笙知道,哪有那麼容易就改過來。只有無關緊要的事情,他纔會放手讓她做主。
她可有可無地點了點頭,轉身去了書房,去搜一如畫廊的簡介。
第二天晚上,艾笙收拾好了,先去蘇應衡的公司等他。
她來前打過電話,不一會兒蘇應衡就下來了。
他不在京裡常駐,公司裡的人自然要趁着這機會看個夠。
來來往往的女白領,個個當他是唐僧肉。
要麼臉紅着經過,大膽一點的,直接送秋波。
艾笙把手裡的雜誌放下,旁邊的男人又是老規矩,先把領帶解下來。
她眼裡一層柔波,站起身來,踮起腳尖,幫他把襯衫上的褶皺撫平。
“你的口紅味道很吸引人”,他不正經地在艾笙耳邊說道。
艾笙抿脣斜了他一眼。
蘇應衡挑眉,“不就是對我的佔有慾麼?我喜歡這個”。
艾笙嘟囔:“變態”,轉身往外走。
蘇應衡一雙大長腿不是擺設,很快追上來,與她十指相扣。
自然引來一片豔羨的目光。
怕別人像參觀動物園似的看着他們,艾笙腳步飛快地上了車。
晚飯地點是清代的王爺府邸。
門面十分開闊,古香古色匾額高高懸掛。高高的門坎象徵着此地客人的身份。
來來往往的服務生都是古人裝扮。神態間帶着恰到好處的恭敬。
“這裡怎麼這麼安靜?”,除了服務生,就沒見其他客人。
蘇應衡慢條斯理地說:“早就被包下來了,這兒的宮廷菜不錯,偶爾試試還成,多了就膩味。不如家常小炒好”。
說完似笑非笑地低頭看她。
艾笙:“家常小炒吃一輩子,也得膩”。
他一說話呵氣成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說話間,就到了地方,有三個男人已經坐在佈置精美的包間裡面。
房間裡設了一面屏風,屏風後面是個水池,底下可能有推動裝置,所以裡面的小小的酒杯纔會在水裡精準地畫圓。
模仿古人流觴曲水,流水叮咚,十分雅緻。
三人自我介紹,分別是蔣寧睿,宋集和顧士誠。
前些日子在豪庭俱樂部,有過一面之緣,但當時情況尷尬,沒時間相互認識,所以今天特意設宴。
蘇應衡的性子他們都知道,惱恨一個人,立刻就要扔進黑名單。
可那天在俱樂部裡發了脾氣之後他的小嬌妻跑了,蘇應衡恨不得把京城翻個個兒。
他當時直接把電話打進武裝部去,幸好人找到了,否則誰都別想安生。
就衝這一點,三人就能掂量出艾笙在蘇應衡心裡的分量。
三人一開口,就叫艾笙“嫂子”。
其中宋集的年齡還比蘇應衡大。可見這羣人裡,都以蘇應衡爲首。
艾笙跟他們不熟,只能依仗蘇應衡的態度接幾人的話。
蘇應衡在他們三個面前,並不如和溫序他們幾個隨意。
京裡的風向轉得太快,興衰可能就是眨眼的事情。
像周家這樣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地,並不多見。
少,就顯得稀罕。
所以誰跟周家沾上一點光,心裡的底氣都要重幾分。
更何況蘇應衡在周家地位特殊,周楷瑞對他的親近,簡直是把他當親兒子培養。
所以即使蘇應衡待他們不如年幼時熱絡熟稔,三人還是把這家京裡口口相傳的餐廳包下來。
只怕明天圈子裡就會有不少人知道,他們同蘇應衡的關係依舊瓷實。
不斷有人遞話頭,艾笙在席間並不無聊。
幾人都一口京片子,特別能貧,常說着就是一通鬨笑。
艾笙中間去了一次衛生間,回來的時候,剛走到門口,就聽見顧士誠說:“你要的房子找好了,環境和保密措施都不錯。自家的樓盤,千萬別跟我外道”。
蘇應衡波瀾不驚的聲音從裡面傳來:“那就謝謝了”。
艾笙心裡嘀咕,他找房子幹嘛?
像是知道門外的她在腹誹,顧士誠帶着幾分曖昧地問道:“哥,你真要金屋藏嬌啊?”
------題外話------
大酥肯定不會跟其他女人有曖昧滴,大家放心吧。今天可能只有一更,因爲過兩天上推薦爆更得存稿,努力碼字中,麼麼噠(≧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