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降低在製品庫存的解決辦法,張總首先想到的是‘看板管理’,而你想到的卻是‘單件流’,你覺得哪個辦法更好一點?”黛西問道。
田東笑着說:“其實我們兩個人在說同一件事情,都是在考慮如何在我們生產部實現‘準時化生產’,它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出所需要的產品’。‘看板系統’是實現‘準時化生產’的一種重要工具,在拉動生產系統中通過看板的方式,以最終客戶的需求作爲生產的起始,強調物流的平衡、追求零庫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了以後馬上進入下一道工序;‘單件流’的實現,可以保證物料在均勻地流動,減少在製品積壓。這兩者都是爲‘準時化生產’服務的。”
……
兩個人正在生產線邊上聊天的時候,王浩帶着一個長得挺斯文的帥小夥子走了過來。看到田東在這裡,王浩趕忙說:“田主管,我正在到處找你呢。”
“哦?王工你找我有什麼事情?”田東趕忙問道。
王浩指了指邊上的小夥子說:“這位是採購部新來的採購工程師,他叫吳啓新。吳工,這位就是我剛纔提到的組裝生產車間生產主管田東。”
田東上下打量了一下吳啓新,只見他1.75米左右的個子,25歲左右;穿着一雙黑色的尖頭皮鞋,上身穿了一條黑色的西褲,上身穿了一件短袖白襯衫;尖下巴,白白淨淨的細長臉,帶着一副金邊近視眼鏡,又細又密頭髮有點偏黃,四六分開。
田東跟吳啓新握了一下手:“歡迎你的加入,吳工!”
在邊上的黛西也趕忙打招呼:“歡迎你,吳工。我是計劃與物流部的黛西。”
幾個人一番客套、寒暄之後,王浩開門見山地說:“剛纔我們的檢驗員在來料檢驗處,發現了一批底板零件來料有質量問題。這些底板零件是鋁合金材質的,測量下來有兩處尺寸超高了。剛纔我又檢查了一下檢驗員提交的測量數據,按照公司的相關規定,這一批貨是要全部退給供應商處理的。所以我去找採購部的吳工,要求他聯繫供應商退貨了。”
田東聽到這裡,覺得這個流程沒有問題,於是他看着王浩問:“然後呢?”
“嗯……是這樣的……田主管,這些底板零件I國供應商提供的。我打電話給供應商了,他們覺得把這批有質量問題的底板零件退給他們太折騰:我們要報關把它們送出去、他們處理完再送回來……供應商覺得這種處理方式不能接受。”吳啓新解釋說。
“可是,如果這一批底板零件尺寸超標了,我們也組裝不起來啊!供應商又不願意處理,那我們怎麼辦?”田東問道。
“我諮詢過供應商了,他們希望我們自己返工處理,然後根據返工的實際費用,供應商會做一定的補貼。因爲這些底板零件是鋁合金製品,材質非常軟,所以我建議生產部安排員工用銼刀返工。”吳啓新繼續說。
田東看着王浩問:“王工,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王浩搖了搖頭:“這就是我找你的原因。我覺得這種返工方法很不科學:如果我們用銼刀銼的話,超差的尺寸是可以銼下去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安裝面的平面度無法保證。如果我們把這些有平面度缺陷的底板零件裝到機器上去,肯定會引起其他質量問題的。我覺得我們不能用一個錯誤去彌補另外一個錯誤。”
吳啓新卻不同意王浩的說法:“田主管,你想想看:這個底板零件是安裝在機器內部的,即使我們員工用銼刀銼得非常難看,但是最終客戶卻看不見的。對於這些產品完成之後看不見的零部件,反正不會影響最終產品的外觀,也很難說會影響到時產品的功能,那我們又何必這麼上心呢?只要生產部派員工用銼刀簡單地處理一下,讓它們符合安裝要求,將就一下不就可以了嗎?”
黛西聽了忍不住插嘴說:“吳工你剛來,可能有所不知!我們飛馬公司一向強調‘質量優先’。你剛纔說‘將就一下’的這個說法,今後最好不要再提了,否則有人會找你談話的,哈哈!”
吳啓新卻沒有買黛西的帳,他繼續堅持說:“各位:我們不能小題大做啊!這些底板零件是國外供應商提供的,如果我們現在嚴格按照飛馬公司的質量要求退貨了,然後再加急訂購另一批底板零件,或者說等待這一批底板零件送國外返工完成再回來,那麼在交貨期上肯定來不及,將會直接會影響到我們的成品出貨計劃。其實大家心裡都非常清楚:這只是一個小問題,我們只用簡單的返工方法就能達到裝備要求了,爲什麼非要放棄近路,反而去要走遠路呢?”
王浩胖乎乎的臉上洋溢着微笑,卻很堅定地說:“對我們質量部來說,國外供應商也是供應商,對待有質量問題的原材料,我們應該嚴格執行飛馬公司《進料檢驗計劃》的相關規定,不能因爲供應商的不同,我們就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不能明知道是不好的原材料,還要勉強接受進來。”
吳啓新顯然有點急了,他看着田東問:“這一批原材料真的要急用呀!如果我們不及時處理的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公司的成品及時交貨率的。田主管,你看能不能下個決定,讓你們生產部安排員工儘快返工,儘快把它們組裝出來出貨?這樣一來,我也好向我們戴比經理交代。”
田東沒有正面回答吳起新的問題,而是跟大家說:“走,我們一起看一下底板零件到底是長什麼樣子的,然後再一起討論一下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四個人一起來到了飛馬公司進料檢驗辦公室,王浩拿着一塊長約300毫米、寬約200毫米的底板零件給田東看:“田主管,你看到了嗎?這裡有四處長爲50毫米、寬爲30毫米的凸臺,要求高度是20毫米到20.1毫米,這一批底板零件一共有1000件。剛纔我們測量下來,有兩處凸臺已經達到22毫米了。如果讓你們生產部的員工用銼刀銼去2毫米的話,這個凸臺的平面度肯定是保障不了的。”
田東看了一下這個底板零件,覺得它的結構沒有那麼複雜,他建議道:“我們能不能把它們送去機加工車間,讓他們幫忙用銑牀銑下去2毫米,這樣既可以保證高度、又可以保證平面度了。”
王浩回答說:“田主管,你這個主意不錯!一開始我和吳工也是這麼想的。剛纔我已經跟機加工車間的馮主管商量過了,目前他們的銑牀最近工作量非常滿,根本不可能抽出時間來幫我們返工這1000件的。所以剛纔吳工纔會想到讓你們組裝車間的員工用銼刀手工返工。”
“既然我們自己的機加工車間沒有返工能力,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考慮使用我們的機加工供應商,讓他們幫忙返工呢?”田東繼續問道。
吳啓新回答說:“你說的這個方案,我剛纔也問我們的機加工供應商了。有些供應商的報價比較便宜,可是他們目前的生產也很忙,交貨期要排得很靠後;有些供應商說了可以快速地幫我們返工的,可是報價非常高,還沒有考慮來回的運輸費用,每件光是返工費就要50塊錢。”
“就銑這樣的兩個凸臺就要50塊錢?他們不是等於明着搶劫嗎?”黛西聽了覺得不可思議。
吳起新干笑了一下:“其實報出這種價格的供應商,也是不想做。現在是機加工供應商的旺季,他們的設備連應付自己的正常生產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還會排出這麼多時間來給我們返工呢?他們又不想得罪我們這種大客戶,於是纔會報了這個天價返工。如果我們答應的話,他們也只好把自己的正常生產延誤一下了,反正算下來也是划算的。”
“除了手工返工之外,還有其他的返工方案嗎?”田東又問吳啓新和王浩。
吳啓新兩手一攤:“田主管,能想到的我都想到了,我實在沒有辦法了。爲了防止這種原材料質量不良對生產計劃的影響,我建議提高這一類原材料的安全庫存。只要我們的安全庫存足夠高,就算有一批來料質量有問題,我們還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產,不至於像現在這麼被動。”
黛西卻把頭搖得像波浪鼓一樣:“我堅決不同意把安全庫存提高。你們知道嗎?我們現在的倉庫庫位越來越緊張了,而且我們在倉庫裡積壓了大量的庫存週轉資金。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輕易點頭提高原材料的安全庫存。”
吳啓新撓了撓頭,無奈地說:“可是你也看到了,現在供應商的來料質量很不穩定,我估計在未來的那幾批也會有同樣的問題。難道我們就這樣坐等着,讓這個問題影響到我們成品出貨計劃嗎?”
王浩回答說:“我們要就事論事地看問題!既然是原材料有質量問題,那麼我們就要集中力量解決質量問題,而不能用更高的庫存把問題掩蓋掉,要不然大家都沒有迫切感去解決問題。再說了,根本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再多的安全庫存放在我們倉庫裡面,也沒有用啊。”
田東聽到大家的討論之後,覺得這個事情基本上已經有結論了,他跟王浩說:“我們按照公司的規定,走一個‘材料評審會議’流程吧。我代表生產部表決:我可以接受返工,但是必須用機加工的方式進行返工,既要保證原材料的高度在控制範圍內,也要保證平面度在控制範圍內。”
王浩也表態說:“我代表質量部,同意田主管的意見。”
wWW◆ TTKдN◆ ¢○“材料評審會議”當然也會參考其他成員的意見,但是是以質量部的意見爲主的。看到田東和王浩兩個人都這麼說,吳啓新也只好無可奈何地說:“那好吧,我只好去物色合適的機加工供應商來返工了。但是我先把話說清楚,基於目前我瞭解到的那些供應商的生產狀況,有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來進行返工,肯定會影響到我們的主生產計劃。請計劃與物流部提前瞭解到這個情況,並做出相應的安排。”
黛西點頭說:“這個情況我知道了,我同意質量部、生產部的決定。我們寧可影響產品交貨率,也不能讓產品的質量將就着做,這是我們飛馬公司的一貫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