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星期日。
早上醒來的時候,田東覺得自己的頭很暈。回憶着昨天的情景,酒喝得太多了。看了一下牆上的掛鐘,早上十點了。
文壽用手機給他發了一個短消息:“兄弟,我坐早上的火車走了。你不用送了,後會有期,多聯繫!”
田東心裡很不是滋味,從大一開始他們三個人的關係就特別好,畢業以後都在蘇城工作就更加親密了。畢業時三個人“發誓要在蘇城揚名立萬”的豪言壯語仍然在耳邊迴盪,沒想到文壽這麼快就退回到自己的家鄉了。只是田東沒有想到,文壽離開蘇城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他今後將風生水起,成爲了一個優秀的民營企業家,當然這是後話。
下午,田東和張平坐在一個咖啡吧裡聊天。通常週末裡他們會挑一天時間一起去逛街。張平是一個屬於“只看不買”的人,喜歡在各個商店裡到處看看但總是空手而歸,爲田東省了不少錢。
“你今天怎麼一直悶悶不樂的?”張平關切地問。
“沒什麼。‘大排’今天早上回去了……”他順便把昨天發生的事情跟張平細細地說了一下。
“‘大排’人不錯的,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太差了。我覺得他根本就不應該去當銷售。當時意氣用事,現在想想太不應該了。”張平對田東的朋友們都很熟悉,對於這兩個鐵哥們就更加了解了。
“是啊,真是造物弄人啊。如果他繼續當他的設計師,說不定現在已經是高級設計師了。”田東感慨地說。
看着田東不開心的樣子,張平說:“我給你講一個比較牛的事情吧,說不定你會有興趣。我們的大學同學張強想到A國攻讀碩士研究生,可是他又拿不到牛人的推薦信,於是他就曲線救國,居然成功了。你猜猜看他用了什麼招數?”
“張強是誰?我不認識。”田東對這個人一點概念都沒有。
“你沒有見過他。他在我們班裡成績很一般,又沒有過人之處,我覺得他的唯一的優點就是會耍點小聰明。這次他申請的是A國的一所名校,攻讀工業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張平笑着說。
“工業工程?這個專業的專業性非常強。他怎麼能夠應付得過來?再說了,對方可能不會要他。”田東不解地問。
“我覺得也很奇怪。但是他真的辦到了。今年秋天他就去A國讀書。”
“那他是怎麼被學校錄用的呢?”田東來了興趣。
“秘密就是‘用答案換答案’。我們大學工學院的G主任是一個很牛的國內專家,張強去找他聊天,說他現在想要在工業工程領域找一個課題研究研究來充實自己,有沒有可以推薦的?你知道的,學校裡的老師通常都比較寂寞,難得有好學的年青人來問問題,當然非常的喜歡。於是G主任提了一個課題給他,並且給了幾點專業的意見給他。”
“呵呵,專業指導啊。但是這對他的錄取沒有幫助啊。”
“你別急啊。他聽了G主任的話以後,就寫信給在A國的F教授,說我有個課題,並且我有這些意見,問問你有什麼看法?我們探究一下。根本就沒有談到攻讀的事情。F教授一看,一箇中國的年青人居然提出這麼專業的意見,也非常感興趣,於是給張強回信了。爲了顯示出自己的專業性,F教授也提了幾點意見。”
“然後?”
“然後,張強把F教授這些意見整理以後,反過來去找G主任,表達了這些意見;G主任大吃一驚,心裡在想這麼一個年青人有這麼深刻的見解,非常的不容易。爲了不丟面子,他又提供自己更專業的看法……張強在G主任和F教授之間作爲橋樑,反覆、多次地溝通和研究。這樣做不但讓自己從中學到不少東西,而且讓遠在A國的F教授刮目相看,彷彿是找到了一個天才。於是F教授主動邀請他赴A國攻讀工業工程碩士學位,而且是全額的獎學金。”
“這個小聰明用得太好了!”田東笑着說。
張平笑着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可惜我不知道該怎麼用。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我相信你也能用好的。”
田東想一想,認真地說:“這是關於資源整合的問題。我覺得每個人自身的資源都是有限,如何合理地利用身邊的資源來擴大自己的能力?這個問題真的非常關鍵。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現在這個高度分工而又緊密合作時代,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單打獨鬥了,要講究團隊合作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強強聯合,纔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這種借力打力的做法,是一個管理資源的好辦法。”
“你又在背管理書了!你不是說自己討厭教條主義的嗎?”張平開玩笑地說。
“好啦。我只是就你的故事有感而發而已,沒有背書的意思。”田東有點不好意思了。
正在這個時候,田東的電話響了,手機屏幕顯示的是一個陌生的號碼。田東按一下接聽,電話裡面是一個很職業的女生聲音:“請問您是田東,田先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