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開局死亡纏繞,庫裡跟我學灌籃 > 開局死亡纏繞,庫裡跟我學灌籃 > 

第37章 暗流涌動

第37章 暗流涌動

第37章 暗流涌動

“綠衫軍”——凱爾特人隊,是聯盟中祖上曾經富過的典型代表。

在上個世紀,球隊先後涌現出“控衛老祖”鮑勃·庫西、“指環王”比爾·拉塞爾、“大鳥”拉里·伯德等一批實力強勁的上古、中古老妖。

除了這些傳說中的大能外,諸如約翰·哈福利切克、喬喬·懷特、凱文·麥克海爾之類的一流強者也是層出不窮。

球隊先是在NBA草創的五、六十年代,創下九連冠的偉業,讓這一時期的凱爾特人幾乎成爲了總冠軍的代名詞。

即便強如“籃球皇帝”張伯倫這種創下單場100分記錄的妖孽,在凱爾特人的威壓之下也只能俯首稱臣,終其一生僅有兩冠入賬。

而到了天下大亂、羣雄並起的七十年代,雖然老妖庫西、拉塞爾早已退隱江湖,但凱爾特人仍是在約翰·哈福利切克等人帶領下,在混亂的七十年代搶下了兩個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勇士隊主帥老尼爾森的球員生涯便貫穿這兩個時期,雖然老帥執教數十載未嘗奪冠,但在球員時期卻是在凱爾特人足足拿了五個冠軍。

到了八十年代,隨着“大鳥”拉里·伯德的橫空出世,凱爾特人又在十年間三次奪得總冠軍。

從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凱爾特人隊可謂是強者輩出,在每一個10年間都能刻下屬於自己的深深烙印。

那些年的凱爾特人隊,可以說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在整個聯盟中稱雄一時。

只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八十年代之後,凱爾特人開始一路油門,朝着下坡路頭也不回的衝了過去。

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總冠軍,在之後的二十多年中再也無緣染指,球隊也是從季後賽常客,一步一步淪落成了一隻可有可無的普通球隊。

特別是90年代後,隨着新神邁克爾·喬丹歸位,率領公牛開創一段傳奇王朝,這更襯托出破落戶凱爾特人的衰敗。

雖然中間球隊也憑藉着雙子星“胖頭陀”安託萬·沃克和“刀郎”保羅·皮爾斯的組合迎來過短暫的高光。

但與當年那個奪冠如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的龐然大物相比,凱爾特人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

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個全聯盟中奪得總冠軍次數最多的球隊已經不行了。

甚至到了06-07賽季,球隊的戰績已經滑落到了東部倒數第一、聯盟倒數第二的程度,看起來球隊的復興已經遙遙無期。

不過變化往往來的也十分突然,2007年的夏天,爲了能夠有所改變、重現鐵血王朝的風采,凱爾特人隊破釜沉舟,主動拆散球隊大半陣容,開始尋求變革。

球隊送出了內線核心艾爾·傑弗森和萊恩·戈麥斯、傑拉德·格林、西奧·拉特利夫、塞巴斯蒂安·特爾菲爾一干球員,外帶2009年首輪選秀權以及部分現金,成功從森林狼換來了凱文·加內特。

同時在當年選秀結束後,凱爾特人也與雷霆隊前身——西雅圖超音速隊達成協議,用當年的五號秀傑夫·格林以及斯澤比亞克、韋斯特,換來了了三分神射手雷·阿倫。

再加上留守球隊的保羅·皮爾斯,凱爾特人隊正式組成了震驚聯盟的三巨頭。

同時也向聯盟所有球隊宣告,那個沉睡多年的綠色巨人正式甦醒了。

只能說成立三巨頭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第一個賽季,凱爾特人隊就一路過關斬將,成功拿下了當季總冠軍。

隨後的08-09賽季,凱爾特人隊則因爲三巨頭之一的加內特受傷報銷,僅僅止步次輪,未能衛冕成功。

本賽季,人老心不老的凱爾特人三巨頭重整旗鼓,準備抓住巔峰的尾巴,再一次向總冠軍的目標發起衝擊。

可以說面對這樣一支對勝利孜孜以求的隊伍,聯盟中沒有一支球隊敢掉以輕心。

而上一場排出八人輪換陣容的勇士隊,在背靠背二連客的情況下已是強弩之末。

在上半場,勇士隊還能硬吊着一口氣與對手鬥個旗鼓相當,以48:49的比分進入下半場。

可第三節開始,體能出現問題的勇士隊終於招架不住,僅僅一節就輸掉了12分。

最終勇士隊在這場背靠背的比賽中,以100:109的比分敗下陣來。

本場比賽,在雷·阿倫三分技能的加持下,杜哲倒是體驗了一把在三分線外射爆的快感。

空位三分、強投三分、超遠三分,整場比賽下來,杜哲出手11次,其中有10次都是在三分線外。

最終他以11中6的命中率砍下18分,如此高效的表現反倒讓球隊的第一進攻選擇蒙塔·埃利斯有些面上無光。

畢竟這場比賽埃利斯的命中率只有21投8中,再算上前一場比賽的23中9,他在這兩場硬仗裡的命中率都沒能突破四成。

面對這種情況,球隊教練組也委婉地建議埃利斯可以打的更團隊一點,要樂於給其他手感更好的隊友分享球權。

可這讓骨子裡就十分桀驁不馴的埃利斯有些不爽。

作爲一名在貧民窟長大的球員,他的成長環境可以說比較艱苦與惡劣,這樣的生活環境也早就了他自負的性格和火爆的脾氣。

身爲一名當家球星,埃利斯的這種性格也讓球隊管理層頭疼不已。

上個賽季,他就因爲違規騎車導致腳踝受傷。

隨後他爲了逃避球隊罰款,他不僅私自進行了手術,還選擇以謊言來掩蓋錯誤,欺騙球隊腳踝傷勢是由於休賽期的訓練所造成的。

直到球隊派出專人查明真相後,埃利斯才選擇坦白自己的錯誤。

爲此球隊也是揮淚斬馬謖,給了這位未來之星無薪禁賽三十場的嚴厲處罰。

這一連串的事件讓球隊與埃利斯之間不知不覺的出現了裂痕,重返球隊的埃利斯也因此急需重塑信任,證明自己能帶隊贏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年選秀之前,對於球隊的選秀決策,埃利斯又有頗多非議。

他認爲,球隊選擇斯蒂芬·庫裡這名新秀後衛,會對他的球權與發揮造成影響。

爲此他甚至對媒體表示,自己無法與庫裡共存,兩人組成後場組合是完全行不通的。

不過勇士管理層並沒有被他的話所影響,依舊在第七順位拿下斯蒂芬·庫裡,

而這讓埃利斯與球隊之間的嫌隙逐漸加深。

若非庫裡以低調謙遜的性格主動融入了球隊,否則勇士隊中恐怕真的會爆發一場一山二虎之爭。

雖然埃利斯與庫裡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緩和,但當教練組暗示他要給其他球員分享球權時,卻又觸碰到了他的逆鱗。

對於他來說,想要鞏固球隊地位,必須要通過瘋狂的出手來取得高分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讓杜哲這種底薪球員分享他的球權,這對埃利斯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可以說球隊教練組這個無心的建議,反而引起了埃利斯對杜哲的猜忌。

只是杜哲對這些還都是一無所知,在完成背靠背後,球隊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他要趁着這個空當抓緊把自己的空位三分練滿。

兩天後,勇士隊在主場迎來了波特蘭開拓者的挑戰。

看着開拓者隊的陣容名單,杜哲感慨不已。

這是一支充滿了天賦的球隊,可惜也是一隻被傷病詛咒的球隊。

球隊陣中有着“黃曼巴”布蘭登·羅伊、“大帝”格雷格·奧登以及拉瑪庫斯·阿爾德里奇一批青年才俊。

其中羅伊以最佳新秀的身份出道,隨後連年入選全明星陣容,憑藉強悍的實力在球迷中贏得了“黃曼巴”的美譽。

格雷格·奧登更是還未參選便已名滿聯盟,被視爲有着一匡天下潛力的天之驕子。

在力壓凱文·杜蘭特成爲狀元后,他更是被球迷冠上了“大帝”之名。

而阿爾德里奇雖然沒有兩位隊友這般引人矚目,但憑藉着純熟的低位進攻和中距離投射,近幾個賽季他也成爲了羅伊身邊合格的二當家。

可惜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三人中羅伊和奧登自登陸NBA以來就飽受傷病困擾。

杜哲也知道,在這個賽季兩人就會遭遇職業生涯中最爲嚴重的傷病,從此在NBA漸漸銷聲匿跡。

而這支天賦滿滿的開拓者隊也會就此成爲歷史。

本場比賽,開拓者的首發內線自然是由阿爾德里奇與“大帝”奧登組成。

而外線則是派出了三後衛的組合,分別是布蘭登·羅伊、“破產版納什”史蒂夫·布雷克、“NBA莫文蔚”安德烈·米勒。

開場之後杜哲主動請纓,領防布蘭登·羅伊。

在經歷了詹姆斯、皮爾斯兩位球星接連的洗禮之後,此次防守體格小上一號的羅伊,杜哲感覺輕鬆了許多。

羅伊雖然是一名年輕球員,但其球風素以穩健合理著稱,可謂是少年老成的典型代表。

不過對於杜哲來說,在他的防守下,想要找到合理的出手機會可謂是千難萬難,往往只有用不講理的進攻才能突破他的防線。

只是這種進攻方式也不是什麼人都能使用的,如果沒有頂尖的實力和一丟丟運氣,在杜哲面前這麼蠻幹成功率也不會太高

而羅伊的實力距離頂尖球員確實還有些許差距,這場比賽裡他的運氣顯然也不是太好。

整場比賽下來,在杜哲的限制下,羅伊僅僅17投5中,以不到三成的命中率得到15分。

而開拓者隊的其他球員在球隊老大啞火後,顯然也沒有做好接管比賽的準備。

除了西班牙飛人魯迪·費爾南德斯砍下19分,“大帝”奧登得到16分外,其他球員全都貢獻寥寥。

反觀勇士隊這邊,在經過兩場東部豪強的磨鍊後,球隊上下再對付起開拓者隊顯然輕鬆了不少。

其中替補出場的莫羅終於手感回暖了一場,以13投8中的命中率高效砍下23分。

而埃利斯似乎是要向球隊示威一般,依舊是瘋狂出手,好在今天他的手感還算可以,全場30投13中,得到34分。

不過這就導致其他幾位首發球員出手次數受到影響,杜哲自然也在其中。

全場比賽他僅僅獲得8次出手機會,其中3分球6投2中,而另外兩次出手則都是扣籃也全部命中。

最終加上3罰3中的罰球,杜哲全場拿下13分3板4斷3帽的數據,得分位列全隊第三。

由於再次拿下一勝,杜哲的系統點又終於攢夠了5點,可以再次兌換一張永久屬性提升卡。

這一次,杜哲將已經98點的空位三分給加到了滿級,剩餘的四點屬性值則分配給了強投三分。

現在他迎着防守強投三分的能力僅僅只有66點,還是太弱了,接下來他必須重點提升這項能力。

不過球隊雖然贏下了比賽,但隱藏的裂痕卻越來越深。

面對助教委婉地提出的多分享球的建議,埃利斯明顯是左耳進右耳出。

可是他的這種做法在球員中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不滿。

畢竟這個賽季,埃利斯的場均出手次數已經比上賽季足足多了五次,而命中率卻一路走低遲遲未見起色。

甚至已有球員匿名向媒體表示“球隊中某些球員打得太自私了。”

超高的使用率再加上一般的命中率,讓埃利斯正在逐漸失去隊友的支持。

而對這一點心知肚明的他,也愈發急迫地想用高得分來證明自己、穩固地位。

可惜埃利斯雖有風一般的速度,但進攻方式着實匱乏,除了突破殺進內線終結外,他其他的得分手段都並不穩定。

三分命中率常年在35%以下,中投命中率常年在四成以下,這些都註定了埃利斯不是一個優秀的陣地戰球員,也讓他的高得分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出手多效率低——隊友對他失去信心——需要高得分來穩固球隊地位——出手多效率低。

由於打完與開拓者的比賽後,勇士隊隊還有4天才會迎來下一個對手,所以球隊便增加了接下來幾天訓練安排。

而矛盾在此時也是悄然發生。

(本章完)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