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諸天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 諸天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 

第五十三章 破案

第五十三章 破案

“還愣着幹嘛!還不快把人綁了!”

沈憂之一聲厲喝,宛如天外雷音,瞬間將魂不附體的李元芳和曾泰拉回了現實——

無頭鬼被撞倒了!

無頭鬼竟然被安王制服了!

不!

不對!

鬼怎麼會被人撞倒?

兩人心思如電,瞬間想到:不是鬼!是人!是人假扮的!

見來者是人非鬼,李元芳的勇武再次回身,瞬間上前將假扮無頭鬼的啞巴控制住了。

“呔!你是何人?”

李元芳適才在衆人面前出了個大洋相,竟然被一個假扮的鬼嚇得魂不附體,當即怒斥道:“裝神弄鬼,究竟是何居心!”

奈何無論他怎樣質問,這人只是咿咿呀呀,根本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元芳!”狄仁傑制止了李元芳,說道:“他是一個啞巴,根本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隨後,他吩咐手下千牛衛將啞巴帶了下去。

接着狄仁傑對曾泰和李元芳吩咐道:“曾泰,你馬上命衙役將高如進緝拿到縣衙問話。

元芳,你即刻通知御馬監的何雲前來縣衙!”

一個緝拿,一個通知,可見狄仁傑對兩名嫌疑人的態度差別。

鬼神之說一破,籠罩在案件表面的迷霧散去,狄仁傑瞬間抓住了案件關鍵所在。

從始至終,將案件拉入鬼神迷霧的,就是高如進和何雲兩人!

這兩人處心積慮地想讓他們相信,此案就是宇文成都的厲鬼所爲,以此來掩蓋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想到這兒,狄仁傑心裡對沈憂之更加讚賞:大智大勇,可當大任!

這是狄仁傑心中對眼前這位安王的評價。

大智,能僅憑他的言語敘述就抓住案件的關鍵;大勇,面對衆人皆懼的無頭厲鬼,能奮勇當先,一往無前!

這樣的安王,當真有太宗遺風!

平心而論,狄仁傑真想看看安王能否當得起這天下重任!

可惜,這一切他也只能想一想。

如今李唐式微,能保住李顯的太子之位已經不易,別的事更是天方夜譚。

“多謝殿下!”

狄仁傑對着沈憂之,恭敬地一禮。

他是打心眼裡說出這個“謝”字。

案件剛開始的時候,他只求這位安王不要拖後腿。

沒想到事到臨頭,力挽狂瀾的反而是這位他未曾寄予期望的安王。

“若非殿下力挽狂瀾,我等只怕仍舊被鬼神之說矇在鼓裡!”曾泰也適時說道:“適才除了殿下與恩師,我等皆被嚇得肝膽俱裂,現在想想,真是貽笑大方!”

他這話既是吹捧恭維,也是發自肺腑的讚歎。

至少剛纔,他和元芳是真的被這突然殺出的“無頭鬼”嚇得魂不附體了!

沈憂之聞言,笑道:“本王並不比諸位聰明多少,只是堅信一點:世上絕無鬼神。

這世上若真有鬼神,作惡的人早就被厲鬼索命了,哪裡還有這麼多恩怨是非?”

狄仁傑雖也不信鬼神,但信念並不是很堅定,所以隨着案件的推進,尤其是親眼見到無頭鬼,他也不禁有些動搖。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是歷史的侷限性。

但沈憂之早已知曉一切,自然無所畏懼。

......

無頭鬼被當場擒拿,鬼神之說不攻自破,狄仁傑很快便從最有嫌疑的高如進那裡得知了背後的一切——

首先,

高如進本名並不是高如進,他就是當年砍下宇文成都首級的江小郎!

由於私自率部脫離軍隊,爲了躲避朝廷追捕,這纔買通縣官,改名爲高如進。

至於幾十年前江家庒的慘案,那也是他一手策劃:貞觀年間,朝廷爲了追查江小郎的下落,找到了江家庒。

江小郎怕事情敗露,殺死了前來調查的軍士,並斬下了他們的頭顱和左臂,以此掩飾死亡的軍士們的身份。

爲了永絕後患,他更是狠下心,一把火燒了整個崗上的江家庒,把他過去的部下全部燒死!

之後,他又找了個叫“虛穀子”的遊方道士,讓他散佈謠言,說是宇文成都的厲鬼前來索命,以此掩蓋自己的惡行!

至此,關於宇文成都厲鬼的由來徹底明瞭了。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官道上死者的身份!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御馬監的何雲那裡。

無頭鬼是他的手下,他既然指示無頭鬼殺死官道上的死者,一定知道對方的身份!

然而令狄仁傑感到意外的是,即便陰謀敗露,何雲依舊一言不發,並直言,如果說了,自己會死的很慘。

狄仁傑不明白,有什麼手段能比皇帝手下的內衛的手段更加令人膽寒?

“何雲。”沈憂之見何雲寧死不屈,當即便道:“你覺得不說就能活下去嗎?

如今事情敗露,幕後主使會放過你這個隱患嗎?”

何雲聞言, 臉色一變,但依舊一言不發。

“你這廝,簡直敬酒不吃吃罰酒!”李元芳怒道:“我看你是想受皮肉之苦!”

他正一肚子火氣呢,見何雲這般頑固不化,哪裡還有好語氣?

“他不是不想說,是不敢說啊!”狄仁傑搖了搖頭,嘆息道。

隨後,他便命人將何雲壓進了縣衙大牢。

其實,幕後之人的身份狄仁傑已經猜到了七七八八——

能讓何雲如此驚恐,甚至連死也不敢透露半點的人,除了那些皇室貴胄,還能有誰?

參與到此次事件中的王宮貴族,除了助自己破案的安王李玄之外,就只有一位——太平公主!

正是她向皇帝推薦了國師王知遠。

這表面看是爲了替皇帝解決困惑,其實暗中已經肯定了鬼神之說。

因爲只有鬼神是真,纔有驅鬼的必要。

否則的話,又何須請法師呢?

這種“預設條件”的手段後世其實很常見,那就是給一些事先設計好的議題,然後讓別人討論,無論討論的結果如何,對設置議題的人都是有利的。

因爲討論者在不經意中就肯定了議題的正確性。

這也是爲什麼沈憂之常說“先問是不是,再問對不對”。

現在只要弄清楚一件事,狄仁傑心中的猜想就都能得到佐證,那就是——王知遠和幾十年前散佈“厲鬼索命”之說的虛穀子究竟有沒有關係。

僅從兩人故佈疑陣的手法來看,應當是同出一門!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