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諸天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 諸天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 

第三十一章 刀劍困猛虎

第三十一章 刀劍困猛虎

說是混戰,但其實完全是一邊倒的碾壓。

面對訓練有素且披堅執銳的精兵強將,鐵手團那些江湖散勇,只有被屠殺的份,根本組織不了有效的反擊。

抗倭名將戚繼光就在他的《紀效新書》中寫道:

比場中較藝,擒捕小賊,不同堂堂之陣千百人列隊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後;叢槍戳來,叢槍戳去,亂刀砍來,亂殺還他,只是一齊擁進,轉手皆難,焉能容得左右動跳?

意思就是說,兩軍對陣,不同於江湖比鬥,講究的是步調一致、同進共退,千百人或持長槍、或持堅盾,一齊進發,連轉個手都很困難,更沒有任何可以閃轉騰挪的空間。

一般的武林高手,面對身着重甲、手持長槍的衆軍步步緊逼,也只能被亂槍戳成篩子!

這邊鐵手團的散勇被衆軍卒單方面圍殺,那邊元齊和李元芳的爭鬥卻陷入焦灼。

穎王元齊正值壯年,加上久經沙場,一身武藝早已融會貫通,無論招式還是氣力皆勝過李元芳,故而穩穩佔了上分。

而李元芳仍在成長期,不僅體能未到巔峰,武藝也尚欠缺打磨,比不得元齊那般老練,所以落於下風。

雖然優劣明顯,但勝負卻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分出來的。

李元芳雖落於下風,但短時間內也絕對不會落敗。

且這兩人的比鬥又與尋常江湖武者間的爭鬥不同。

尋常江湖人的武藝大多講究變化、奇詭,注重身法騰挪、見招拆招。

而李元芳和元齊的武功都成於軍旅之間,追求的是大開大合、乾淨利落地殺傷敵人,所以招式往來之間沒有複雜的變化,只有極致的力量和速度。

元齊手中的剛刀耍得簌簌生風,宛如一條咆哮的猛虎,每一刀都攜帶着無可匹敵的力量,以閃電般的速度斬向李元芳的要害。

李元芳也不遑多讓,他的鏈子刀同樣迅疾如風,與元齊的剛刀正面硬碰硬。

一時間,雙刀交擊的“叮叮噹噹”聲連綿不絕,宛若兩隻野獸在聲嘶力竭地怒吼,宣示着自己的威儀。

不多時,兩人便已經拼殺了近百招。

元齊是越打越心驚。

自他少年成名,平定徐敬業叛亂封王到如今,除了沈七之外,還從未有人能和他鬥到這種程度。

“呵!能和我鬥到這番境地,你的武功也算是當世少有!”元齊一邊撥開李元芳的鏈子刀,一邊稱讚道:“但也僅止於此了!納命來!”

唰——

元齊話音未落,手中剛刀便再現寒光,震開李元芳的鏈子刀後刀勢一變,如奔雷般直指李元芳胸前大開的空門!

李元芳勢大力沉的一擊剛被元齊盪開,氣力尚未回覆,招式變化也已經窮盡,一時間竟來不及格擋元齊那直劈而來的一刀!

壞了!

李元芳心中一驚,眼下已是九死一生的局面,最好的結果也是側身避開要害硬吃下這一刀,至於是生是死,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好厲害的元齊!

李元芳心思如電,思索生機之餘卻仍難免驚歎於元齊這高超的武藝。

他也是自幼習武,參軍後更是幾番經歷生死,一身武藝早已登峰造極,縱然不是天下無敵,也稱得上難逢敵手,沒想到今天竟然要折在這裡!

就在這勝負將分的生死剎那之間,一道劍影忽然如游龍般衝入戰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擋下了元齊那快若奔雷的奪命一刀!

叮——

清脆的刀劍相擊聲驚醒了李元芳和元齊兩人,

雙方瞬間拉開一個身位,與那突然殺出的另一人形成三方犄角之勢。

“沈兄!”

李元芳見得來人,當即驚喜道。

這來人自然不是別人,正是一直低調隱於衆人之中,未曾出手的沈憂之。

沈憂之對李元芳的元齊的武功早有大概的判斷,知道憑如今稍顯稚嫩的李元芳難以勝過正值巔峰的元齊,故在關鍵時刻助李元芳一臂之力。

“沈七!原來是你!”

“我說李元芳怎麼會突然率軍殺到臥虎鎮,原來是你這個叛徒出賣我!”

元齊見沈憂之與李元芳聯手,頓時明白了一切,對着沈憂之便罵道:“你這畜生!枉我如此信任你,將你視作兄弟,你竟然背叛我!”

更可恨的是,他好不容易抓到李元芳的破綻,馬上就能逃出生天,竟被突然攪局的沈七又堵了回來!

豎子!

當真可惡!

沈憂之持劍而立,看着氣急敗壞的元齊,輕聲道:“宗主何出此言。

在下一直以來的目的,便是將你繩之以法,何來背叛之說?”

元齊聞言臉色頓時鐵青。

想不到,自己最爲看中沈七竟然是臥底!

他處心積慮加入鐵手團,就是爲了配合狄仁傑除掉自己!

事到如今,元齊終於明白了。

原來之前的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沈七早就計劃好了的!

他早就知道臥虎莊和鐵手團的關係,所以才藉着臥虎莊這個踏板進入了鐵手團。

“你不叫沈七,你到底是誰!”

元齊恨恨地說道。

“在下沈憂之,見過穎王。”

沈憂之不無諷刺地答道。

“哇啊啊啊!氣煞我也!”

元齊見他如此做派,當即怒火攻心,持刀殺向沈憂之。

面對含怒殺來的元齊,沈憂之也不敢大意,立即收攏心神,全力應對。

李元芳見狀也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戰局,鏈子刀快速攻向元齊的要害。

元齊的武藝雖然強過李元芳和沈憂之,但此刻以一敵二也力有未逮,加上他手下的鐵手團被官軍不斷絞殺,他自己逃生的希望也隨着時間變得越發渺茫,心中自然免不了慌亂和焦躁。

反觀沈憂之和李元芳則要從容許多。

一來他們身後還有數千精兵,早已立於不敗之地。

二來他們是以二敵一,可以說是穩操勝券。

兩人一刀一劍,配合默契。

李元芳強攻正面,和元齊以硬碰硬,招架他的剛刀。

沈憂之則仗着劍法的輕靈從側翼直取要害,令元齊不得不時刻提防,及時收刀防守。

這一直一巧、一剛一柔,彷彿構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牢籠,將元齊這頭猛獸困在其中,令其無法逃竄。

再厲害的猛獸也是肉體凡胎,氣力也是有極限的,等到筋疲力盡,無論爪牙多麼鋒利,也只能任人宰割!

不多時,元齊的體能便肉眼可見地開始下滑了,不僅呼吸變得急促,就連衣衫也漸漸被汗水浸透。

即便如此,他身上也未曾添一道傷痕,足可見其武藝之高深,竟能在李元芳和沈憂之兩強聯手之下不漏出絲毫的破綻!

可惜的是,再厲害的武功、再精妙的刀法,都需要氣力和體能來維持,一旦氣力不濟,注意力就會下滑,刀勢也會減慢、刀法的破綻也會逐漸顯露。

果不其然,就在元齊忍着雙臂的痠痛,再次盪開李元芳的鏈子刀之時,沈憂之抓住破綻,長劍瞬間便在元齊的腹部劃開了一道三寸長的口子!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