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銘站在這裡真有點百感‘交’集感概萬分,自已作爲主人回來,竟然被大家當客人看待,可笑之餘也很受傷,難道他們就不怕自已另外安排人來管理這裡嗎?
看到陸銘的飛機遠去,龍雲如釋負重般的看了盧漢一眼,“我們這位老鄉,看來是真正的志向遠大,不會再關注我們這裡了。”
盧漢搖了搖頭,“其實我更希望去戰場搏上一搏,可惜,沒有這個機會。”
滇西,這些年來的發展已經完全變了個樣,比起昆明等地一點都不差,這裡作爲陸銘起家之地,龍雲等人一直不敢向這邊伸手,這裡也繼續保持了以前的那一套做法。
陸銘這次回來這裡,本來他接到報告,這裡的多家企業希望搬遷到緬甸去,當時還不以爲意,以爲是‘交’通的原因才讓這些外國人有了這樣的想法,到昆明走了一圈下來,他才明白,這些人都已經感覺到了這些年來的變化。
商人求財,這邊發生的事情自然滿不過他們的耳目,陸銘找到他們談了一次,也就不再去堅持,這些外資、特別是美國人辦的企業,他也沒有辦法去制止他們。
既然有了決定,陸銘乾脆想着準備自已名下的一些企業,包括爲他創造了龐大財富的制‘藥’業,也把總部搬走,藍眉對這些自然是雙方贊成的。
陸銘的行程也爲這些事情耽誤了下來,劉楚湘這天單獨找到了陸銘,“真的決定放棄這邊了?”
“也不算是放棄吧,只是不想去參與而已。”
“以你的實力,蔣委員長還能拿你怎麼樣?龍志舟就更不用去說,你一句話他們就不敢動,怎麼會做出如此退讓的想法呢?”劉楚湘這些天來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他真心不明白陸銘的想法。
陸銘嘆了口氣,“這裡面很複雜,並不是因爲龍雲和盧漢他們,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劉楚湘吃了一驚,沒有繼續問下去。
“你老怎麼想的,是留在這邊還是跟我去南方。”
“你希望我留下還是去南方呢?”劉楚湘反問。
陸銘笑了笑,“當然希望你老和我一起過去,別的不敢說,一任省長我是可以給你保證的,怎麼樣?與其在這邊和人爭,不如去開創一番新局面。”
“好。”
陸銘忽然反應了過來,這位早就等自已這番話呢。
“哎,您老還需要這樣試探我,真是……!不過在離開前,我想拜託您在這邊做點事。”
“說吧,什麼事。”
“您也知道,這邊工業一搬遷,馬上會有一番衰退期,畢竟這裡是我們的老家,我想讓你出面去做些工作,想跟我們走的,我陸銘一定不會虧待他們。”
劉楚湘不由笑着搖了搖頭,“你啊,想多了,其實不用我去做什麼工作的,直接下個命令,出份通告就可以,到時想走的人多了去了。”
“真是這樣那麼就簡單了,不過這邊還需要您老幫襯一下。”
“好。”
滇西的軍工企業已經早在前幾年就搬遷了出去,當時考慮到運輸問題才這樣做,沒有想到無心‘插’柳還走對了,陸銘其實很不願意這樣做的,不過想到以後這邊也不會平靜,不由嘆了口氣。
在這裡繼續停留了幾天,陸銘直接坐專機去了南京,在那邊加了下油,沒有停留就飛往青島。
陸銘這時沒有想到,他經過南京竟然沒有停留就直接去了青島,把蔣介石等人給嚇了一跳,這個時候赫爾利特使正在南京和他們商量戰後之事,其中很多問題根本就談不攏。
赫爾利這是根本就不願意和蔣介石等人談,其中的原因是因爲對方竟然暗中派出宋子文去蘇聯,沒有知會美國,這讓他很難容忍這樣腳踏兩隻船的做法。
這件事老蔣也是被蘇聯人給詐到了,問題就出在那個雅爾塔會議,蘇聯要在東北建立勢力,老蔣當然不會答應,其實如果這件事和陸銘商量下,就不會上這個當的。
赫爾利這次要求老蔣,要把陸銘請來一起商量,美國纔會答應,所以這次陸銘沒有停留,他們纔會吃驚。
沒想到孫立人和陳紹寬兩人也在,陸銘馬上開始了工作,這些天來他雖然通過電報知道這些日子來的戰況,畢竟沒有當面彙報那麼清楚。
在接風宴也是彙報會上,楊傑把這段時間的戰況仔細的說了一遍,“現在我們基本上掌握了主動,日軍方面,看他們的佈置,是準備奪回營口,或者以這裡爲戰場,準備和我們進行一場消耗戰。”
孫立人點了點頭,“總司令,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日軍在這邊集結了不下8個師團,其中準備投入到營口戰場的就有五個,另外三個是阻斷我軍的通道,讓營口成爲一座孤城。”
“嗯,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楊傑答道:“先打再看。日軍既然準備和我們打拉鋸戰,就必須集中兵力,這樣一些地方的兵力就會空虛,而且繼續消耗下去,這樣日軍就必須投入更多的兵力,我們就會有更好的機會,甚至有一舉定局的機會。”
“這些天來,我們幾個統計了一些數據,關東軍主力部隊,已經被我們消滅了十多萬,那麼現在留下的,只有不到40萬,這還是滿打滿算,他們新徵集的兵力再多我們也不擔心,這些人就是些烏合之衆,打打順風仗還可以。”
“相比之下,我軍的兵力現在已經和對方沒有那麼懸殊了,加上入關之後的八路軍幫助,我們的主力完全可以全部‘抽’調出來加入決戰,這樣在沒有防禦任務的情況下,我們的軍隊比日軍其實多很多的,如果不是因爲擔心打壞這些工業重鎮,我們甚至可以一路橫掃過去。”
陸銘手壓了壓,“參謀長的心情我能理解,不用太過着急,我們還有時間的,蘇聯軍隊還在集結當中,現在德國人剛投降,他們在西歐那邊還得耽誤一段時間,沒有幾個月別想結束的。”
“而且現在第三集團軍也馬上可以解放出來,我準備讓他們直接到和蘇聯‘交’界的邊界去,時間上正好來得及的。”
楊傑愣了下,“華北那邊怎麼辦?”
“華北那邊現在不用我們,地方武裝部隊都能限制這些日軍,我們三大集團軍匯合之日,就是和關東軍決戰的時候。”
陸銘看了眼陳紹寬,“陳司令,海軍的任務比較重,你們這段時間要注意日軍的狗急跳牆,特別是他們的自殺行動,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日本海軍殘部,正準備着一個什麼計劃。”
陳紹寬馬上一震,“具體什麼計劃我們情報部‘門’知道嗎?”
“還不是很清楚,無非是同歸於盡的攻擊,注意就是,空軍這邊我也會‘交’代他們,讓他們加強海域的巡邏。”
剛回到青島的第三天,陸銘就接到他們在美國活動的情報人員發來的一份秘密電報。
看完電報,陸銘半天沒有動彈,原來,美國總統羅斯福接受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建議,開始了美國研製原子彈的工作,然而,隨着名爲“曼哈頓工程”的研製工作不斷深入,美國人開始越來越擔心德國———在覈物理學方面,德國的科學家哈恩、海森堡等人與愛因斯坦齊名,再加上整個歐洲的工業生產能力,德國人完全可以研製出原子彈。
爲搞清德國核武器研究的進展情況,1943年底,美國陸軍成立了一個代號“阿爾索斯”的特殊諜報隊,隊員都來自美國陸軍和海軍情報系統,隊長爲帕希上校。
此外,“阿爾索斯”還需要一名科學家,他必須是原子物理學家,且沒有參加“曼哈頓工程”,這樣一來,即使被德軍俘虜,他也不會說出美國製造原子彈的秘密。
也就是在那年,陸銘在緬甸收留的一名英國人喬維爾斯,恰好被派到美國去負責當時的保衛工作,當時在美國巧遇到了他以前的戰友,一名美軍現在的准將。
當時,兩人相見都很‘激’動,談到現在兩人的工作和處境,准將看到喬維爾斯竟然幹起了保安工作,知道這個人本領的美國人,於是建議他加入自已的部‘門’。
當時喬維爾斯是用開玩笑的方式向陸銘談起了這事,自已一家人都是這位華人將軍救的,英國人是真正的死心塌地。
陸銘當時正好需要這麼一個人幫他在美國探聽一些情報,於是就讓他答應加入。
現在,這個喬維爾斯也被選入“阿爾索斯”,因爲他有在德國戰鬥過的經歷,而且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和德語,特別是他認識許多德國科學家,與美國人非常想得到的德國核物理學家海森堡相當要好。
人員齊備後,美國軍方爲“阿爾索斯”制定了三項作戰任務:一是抓捕德國核物理學家;二是奪取德國人手中的鈾金屬及礦石;三是藉機破壞德國可能用於原子彈計劃的一切工業設施。
喬維爾斯在德國的這些年裡,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有幾次任務,都是他帶人完成的。
這些年裡,喬維爾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很受重用,這次他給陸銘帶來的,是美軍即將完成的一個名爲“回形針”的計劃,因爲是負責者之一,裡面很多重要的情報他都有接觸。
這位喬維爾斯的膽子也夠大,他竟然在這次行動中,偷出了很多的資料,因爲不知道這些資料的價值,他才發回電報請示。這裡首先要說下美國這個“回形針”計劃的來歷,在一戰過後不久,德國陸軍開始想到了液態燃料火箭作爲長程攻擊武器的可能‘性’,並派遣對火箭研發有興趣的瓦爾德?多恩伯格上尉負責籌組相關事宜。瓦爾德招募了當時爲經濟狀況煩惱的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vonBraun)爲首的火箭研究小組進入德國陸軍兵器局,開始進行液態火箭推進器的試驗,同年,德軍在柏林南郊的庫斯麥多夫靶場建立了火箭試驗場。這個沃納?馮?布勞恩還有個綽號,“導彈之父。”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沃納?馮?布勞恩爲首的科學家們,先發明瞭V-1導彈,然後開始研究V-2系列導彈。
希特勒看重沃納?馮?布勞恩,並且答應給他大量資金進行研究,是因爲發現了重大的軍事價值。野心勃勃的希特勒,考慮的並不是沃納?馮?布勞恩他們理想中的衝向太空,而上用在軍事領域的作用。V-2導彈的成功,無語讓希特勒‘激’動萬分,在後期,德國最高統帥部下達了使用V-2導彈作戰的命令,1944年9月6日傍晚,德國向英國第一次發‘射’了兩枚V-2導彈,但都失敗了。9月8日,德國向英國倫敦發‘射’了第一枚V-2,炸彈在倫敦市區爆炸,這是V-2首次成功襲擊英國本土,在倫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從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導彈,其中有1115枚擊中英國本土,2050枚落在歐洲大陸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列日等地。還有582枚用於發展、改進和訓練。在所有發‘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標周圍30千米以內,這些導彈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範圍內。從襲擊英國造成的人員傷亡看,V-2共炸死2724人,炸傷6476人,建築物的破壞也相當大。V-2火箭武器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示,但並沒有起到德國當局希望的那種能挽回敗局的戰果。由於V系列遭受盟國空襲比較嚴重,德軍曾將V-2導彈裝到軍用卡車上發‘射’,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種自行彈道導彈系統。二次大戰後期,德國納粹的V2火箭呼嘯飛越英倫海峽轟炸倫敦,雖然V2對英國的實質損害不大,但是不像V-1導彈可攔截因此對英國的社會人心造成莫大影響。德國有這樣的武器,自然引起了美國和蘇聯的注意,兩國都把這個技術列爲必得的,柏林大戰一結束,美俄雙方都急着要掌握德國的火箭技術,但是按照雅爾塔密約,V2火箭生產工廠的主要所在地皮納‘蒙’劃給了蘇俄託管。
美國心有不甘,在美國政fǔ的支持下,美軍組成了一個突擊隊下令緊急展開一項代號“迴紋針”的任務。
陸銘仔細的考慮了一下,覺得這次要帶回那些資料,還必須自已親自去美國一趟,而且正好杜魯‘門’總統邀請他有時間去見一次面。
“司令,這個時候去美國?”李秋聽完陸銘的打算張大了嘴。
楊傑也勸道:“現在東北戰爭正到了關鍵時刻,還有什麼事比這個還重要的,非得親自去跑一趟?”
陸銘解釋道:“如果那個喬維爾斯的情報沒假,他搞到的東西可不得了,你們可能不知道,德國的那個炸彈,直接飛過英吉利海峽落在倫敦,這個距離之遠,你們可以想象一下。”
“這麼說吧,我們如果有了那個東西,在青島可以直接打到瀋陽那邊去,你們說厲害不?”
楊傑幾個‘抽’了口冷氣,“真有怎麼厲害的武器?”
陸銘肯定的點了點頭,“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一個消息,我們正在研究的那個大殺器,美國可能已經完成了,那可是一下可以毀滅一個城市的武器,如果配合這個火箭技術,我們這裡就能直接打到日本去,這樣的武器,還有個名稱:戰略武器。”
李秋雖然聽明白了這些東西的重要,但他更擔心陸銘的安全,如果親自去接回這些東西,萬一被美國發現怎麼辦。
陸銘沒想到李秋竟然擔心這個,不由哈哈大笑,“李先生,美國可沒有扣留人質的習慣,即使他們發現,最多把這些資料收回,不會怎麼樣的,不要說他們已經得到了這些,沒有專業的人才和設備,拿到這些東西也沒用。”
“再說了,你太小看我們現在的地位和影響力了,正因爲這樣,只有我親自出面,纔可以避免對方的檢查。”
“另外,我這次去美國,拿這些東西還是次要的,主要還是和對方商談以後的合作,這些才關鍵。”
李秋想想也是,自已確實有點太過於擔心,沒辦法,這個集團誰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陸銘,至少眼前是這樣的。
軍事上面,以後由楊傑負總責,李秋協助,這個時候整個東北戰局基本已經穩定,陸銘在不在的作用並不大,三大集團軍都可以獨立作戰。就在陸銘聯繫美國方面準備確定行程時,特使赫爾利飛到了青島,問明對方來意,才知道這次竟然嚇了老蔣他們一跳。不過這位來的正好,赫爾利馬上也要回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