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15章 敲山震虎

第15章 敲山震虎

這個時候,山田很清楚,必須搶在蘇聯發起攻擊之前,解決陸銘的威脅,即使不能把對方趕出關外,也要讓對方沒有辦法對自已形成威脅。

“諸君,現在我們兵力方面的空缺在一個月內就能補充完整,但形勢對我們還很不利,留給我們的時間也就幾個月,必須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重大削弱陸銘部的力量。”

“爲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計劃,我們準備‘抽’調出一支大軍,專‘門’和對方進行‘交’戰……。”

山田的計劃是準備集合30萬大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打擊對方的有生力,把對方各個擊破。

日軍在行動,第三集團軍同樣在行動,孫立人知道,下面他們將會有一場艱苦的大戰,而自已這邊,也會變攻爲守。

這樣一來,好處壞處各半,好的方面自然是野外戰場可以充分發揮,壞的一面就是侷限太強,如何打好這一仗,他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行動計劃。

裝甲集團軍自入關之後,隨着各個戰場都以小股部隊突襲爲主,他們這些人反變得沒什麼事幹,隨着軍隊的不斷髮展,陸銘提倡的是‘精’兵思想,各部隊現在基本上已經半機械化。

在師一級單位,主戰師已經有自已的陸航部,一般是一箇中隊,配置了轟炸機小隊、偵查機小隊、戰鬥機小隊,同時還有裝甲團,配置有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輸送車等。

所以一般不是大兵團作戰,很少用到裝甲集團軍主力。

裝甲集團軍這樣的部隊,有很大的侷限‘性’,比如道路問題,補給問題,單補給一項,就‘花’費非常大,還有就是配合,他們一動,陸軍要動,空軍也要動,在小股部隊作戰中,根本用不上他們。

陸銘在組建這支部隊時就說的很明白,這是一支戰略級威懾力量,同時也是局部戰場可以決定一場戰爭勝利的力量。

邱清泉這些日子閒得很無聊,因爲運輸路途遠,一些日常訓練都被取消,節約點油料。

“老謝,你說這小鬼子怎麼回事,這一下就縮了回去,本來以爲要來次硬碰硬的大戰,沒想到竟然會出現這樣的變化,這和日軍以往的做法很不一樣。”

“這樣很麻煩,日軍全面退守,我軍反而縮手縮腳的,不過我聽到一個好消息。”

“什麼消息?”

“青島總部傳來的,好像日軍準備主動出擊,我有預感,接下來我們馬上就有活幹了。”

“哈哈,這可真是好事”邱清泉大笑着錘了謝晉元一拳。

日本關東軍現在的情況,蘇聯也一直在密切的關注,同時,也加快了準備工作,現在時機非常好,可惜他們的部隊還沒有到位,石原在中亞這一攪合,讓蘇聯不得不分兵,更沒有辦法馬上出兵。

雅爾塔會議上,會議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討論蘇聯出兵東北問題,早在1943年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就對羅斯福和丘吉爾說過:“一旦德國最後垮臺,那時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隊調到西伯利亞,然後我們就能聯合起來打擊日本。”

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確表示在對德國戰爭結束後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當時,三方還就蘇聯出兵東北的政治條件進行了試探‘性’的會談。

當年在修建西伯利亞鐵路時,一位英國人曾這樣說過:“在亞洲獲得一個不凍港作爲鐵路的終點站,可能是俄國合理的願望。”

當這生效時,就意味着俄國大大增加在亞洲的武裝力量,擁有一個不凍港就意味着,這條鐵路直達那個港口穿過的那整個地區都將成爲俄國的了。

德黑蘭會議期間,丘吉爾也說了同樣的話:“像俄國這樣一個巨大的陸地應當有一個不凍港。”毫無疑問,這句話正中斯大林的下懷。

那個時候,蘇聯人看中了大連,這也成爲了蘇聯出兵的一個條件之一。

西伯利亞鐵路的修建,本來是沙皇出於侵略我國的需要,才修建的,可惜後面因爲多方面的原因,反而日本佔領了整個東北。

幾十年後,這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成了蘇聯向東北運兵的大動脈,七十多萬蘇聯紅軍的調動,全靠這一條西伯利亞單軌鐵路。

蘇聯把如此多的兵力、武器及其它作戰物資從9,000至12,000公里外的歐洲戰場迅速調到遠東,而且沒有讓日軍覺察,這確實是一個讓世人驚歎的奇蹟。

到今天爲止,蘇聯向遠東濱海地區和後貝加爾運去了136,000節車皮的部隊和作戰物資。

共發出火車上千列,其中,運送步兵的爲300多列,運送炮兵的爲200多列,運送坦克兵的爲200多列,運送工程兵和其他部隊的爲400多列。

在調運高峰的現在,每天晚上發出的火車平均爲26列。當時從西線調到遠東的蘇軍有三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一個坦克集團軍,共12個軍,39個師,使蘇軍在濱海地區和後貝加爾的兵力增加了一倍。

調往後貝加爾地區的各路大軍首先在喬巴山會合,然後向展開地域開進。

從卡雷姆斯卡亞到喬巴山的鐵路是單軌,無法保證正常的車流量。因此,部隊常常要靠兩條‘腿’走很長的路。機械化牽引的炮兵部隊和機械化兵團在赤塔和卡雷姆斯卡亞下車後,至少要行軍600至1200公里,即使從喬巴山到中‘蒙’邊界也要走250到300公里的路。

同時,還展開了大量作戰物資的運送工作。鐵路工人和民工不分晝夜地搶修鐵路,爲保證進度,蘇軍從道路兵部隊‘抽’調了兩個公路橋樑營和兩個公路建築營來支援。

第三十九集團軍在沒有鐵道兵修路的情況下,就將工程兵調上來,並且動員了當地的中國老百姓支援,修復了哈隆——阿爾山——兆安的線路。

在老百姓的幫助下,總共修復和改軌2623公里,修復大、中型橋樑39座,小型橋樑60座,5條隧道。

在後勤保障方面,蘇軍建立了200多座大型倉庫、若干所野戰醫院,還有油庫,儲備了供157萬人用的物資。

濱海集團軍羣,由麥列茨科夫元帥指揮,下轄紅旗第一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第二十五集團軍、第三十五集團軍、機械化第十軍、空軍第九集團軍,共60萬人。突擊方向爲牡丹江地區,進而攻佔哈爾濱、長‘春’,並會同後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方面軍作戰,是蘇軍在東部地區的主要攻擊方向。

遠東方面軍,由普爾卡耶夫大將指揮,下轄第十五集團軍、紅旗第二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和空軍第十集團軍,共30萬人。這些部隊大都屬於遠東軍區,沒有經歷過蘇德戰爭的鍛鍊。其突擊方向爲:沿黑龍江直指哈爾濱,積極支援後貝加爾方面軍和濱海集團軍羣,是蘇軍的次要打擊方向。

後貝加爾方面軍,由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下轄近衛坦克第六集團軍、第三十九集團軍、第十七集團軍、第五十三集團軍、第三十六集團軍、蘇‘蒙’‘混’合騎兵機械化集羣和空軍第十二集團軍,共60萬人,蘇軍在遠東唯一的坦克集團軍配備在該方面軍。

突擊方向有兩個:一是以坦克集團軍爲主,穿越浩瀚的沙漠、遼闊的草原和綿延起伏的大興安嶺,‘插’入僞滿“首都”新京(長‘春’)和東北的工業中心瀋陽;

二是以機械化集羣向長城以北推進,直指張家口、多倫一線。

後面這個作戰計劃,是原來的一部分,按照道理,現在陸銘已經拿下了這裡面很多地區,但是蘇軍指揮部還按照這個計劃行動,其中很多東西意圖值得思量。

關於蘇軍的一些東西,陸銘很早就得到了這些消息,看完之後他神‘色’非常的凝重,因爲到現在爲止,對方還沒有派人來和他們進行聯繫。

“我們必須要加快東北行動的進程了。”李秋眉頭緊鎖,

“那倒還不用急,他們最少還得準備3到5個月,我擔心的不是這個。”陸銘眼中閃過一絲怒火。

楊傑這時也想到了,“‘蒙’古!”

“嗯,他們的兵力部署上,有一半多是放在那邊,目的很明顯。”

李秋想了一會,“最多一個月,‘蒙’古騎兵集團就得讓他們回去,必須‘交’代龍剛他們,保持高度警惕,現在麻煩的是,這件事國際上和南京那位委員長的意見很主要,如果真動起手來,我們必須得到南京的支持。”

“嗯,這是個嚴重問題,不過我認爲可以找美國那邊幫忙,如果我們去和南京那邊談,他們那些條件我們肯定不會答應的,這件事美國那邊也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去找南京政fǔ比我們好用得多。”

楊傑聽完建議道:“我們還必須多做點準備,最好的辦法是讓對方不敢隨便動手,如果有可能,是不是可以再增兵東北。”

陸銘搖了搖頭,“這點卻沒有必要的,一來時間上來不及,再者日本人馬上會忍不住了,現在蘇聯調兵的消息,日本情報部‘門’竟然一點都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點給利用起來。”

“司令是說我們可以把這個情報放出去?那麼日軍肯定不行動也得行動,這樣‘逼’他們和我們進行決戰,關東軍最怕的,就是兩線作戰。”李秋舉一反三的說出了他的想法。

楊傑也是很高興的能破這個局,“我們還可以先日軍一步的進行準備。”

一步先,步步先,領先一步的作用,對整個戰役都有很好的作用,如果能借此推動整個計劃,讓日軍按照自已的步奏走,這就更好了。

陸銘幾個一合計,一個新的的行動計劃出現了。

長‘春’,僞滿洲國的“皇都”,今天一個很特殊的人跑來見這位“皇帝”。

這個人就是溥儀的岳父榮源,皇后婉容的父親。

榮源在僞滿洲政權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僞大臣,他把家小扔在北京,自己投奔到長‘春’。

日本人給了他一個只拿薪水不上班的職位,呆在家中由一個小姨太‘侍’候着吸大煙。

由於婉容被打入冷宮,所以榮源幾乎一年也不進宮,也沒機會和溥儀見面,當他在大煙館裡聽到蘇聯正在暗中調動部隊,準備進攻東北這個消息時,他匆匆來的“皇宮。”

這位現在口袋空空,想用這個消息來換點‘抽’大煙的錢。

“消息確實?”溥儀聽後臉一下煞白。

“陛下,千真萬確,我還看到了傳出來的照片,密密麻麻全是老‘毛’子的軍隊,聽說幾百萬。”榮源還誇大了不少。

“完了,這次真的完了!”溥儀喃喃自語,癱坐在了椅子上。

“陛下、陛下?”

“你去領點賞錢吧。”溥儀無力的揮了揮手,他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根本沒心情去理會對方。

本來,陸銘大軍的攻打,就讓他變得如驚弓之鳥,日本現在的情況,他早就看出離敗亡已經不遠,他這個傀儡,幫日本人幹過不少的壞事,到時結局可想而知。

這些還不是他最擔心的,以往,他要見日本的代表,還要“請示”,規矩非常的嚴格。

不過,這一切溥儀早已顧不得了,他擔心自己是否還能活着。當他的日本主子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爲了保守自己14年殖民主義者的‘陰’謀和秘密,會不會殺掉他滅口?

以前不少的例子在前面,溥儀對此又完全沒有辦法。在這樣的心情之下,他不得不扮演這最後一幕的傀儡戲。

陸銘等人自然不會想到,他們這次還把僞滿洲國的“皇帝”給嚇破了膽。

關東軍情報部‘門’聽到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去驗證,沒有想到,這個消息竟然是真的,山田長嘆,爲什麼不再給我一段準備的時間。

他不敢隱瞞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傳回了本土,把整個日本政fǔ都驚的‘雞’飛狗跳的,他們有預感蘇聯會出兵,但是沒有想到對方很久前就開始有了準備。

鈴木首相倒是沒怎麼表態,他就是裝‘迷’糊,東條英機坐不住了,他馬上會晤梅津美治郎參謀長。

“東條君,現在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先一步的採取主動,現在關東軍雖說準備還不足,但總比後面遭到兩面夾攻來的好。”

東條就是想聽到這個意見,“嗯,馬上以軍部的名義給關東軍司令部下令,讓他們加快行動。”

山田看到這份命令沒有一點意外,他知道國內會選擇這樣,其實,他們也沒得選擇。

秦彥三郎,曾長期從事對蘇情報工作,有軍內“蘇聯通”之稱,1922年步兵大尉參謀本部員(俄羅斯班),翌年,關東軍的滿洲里特務機關長。

他在東條英機手上起家的,東條兼任總長後,提升他的朋友後宮淳並列參謀次長,把他趕到陸軍大學任校長。

東條英機倒臺後,後宮淳被從中央被踢出去,他重新回到參謀本部,協助梅津美治郎總長,他公開對諷刺下任首相小磯國昭:不懂現代用兵法的總理,對作戰最好少開口。

東條這次找他過來,見面就問他對關東軍現在的情況有什麼看法。

秦彥三郎想了想回答道:“閣下,我認爲陸銘的軍隊並不可怕,最擔心的還是蘇聯軍隊。”

東條面無表情的反問道:“不可怕?如果不可怕我們會在他手上屢戰屢敗,這個人一直被我們列爲對手中的頭號將領,秦彥君,我的看法正好和你想反,陸銘的威脅比蘇聯更大。”

“不知道你考慮過一點沒有,如果陸銘拿下東北,再和美軍聯合進攻我們本土,那時,很可能我們會守不住的。”

秦彥三郎臉上不敢反對,心裡其實很不以爲然,他不是說陸銘軍隊沒有實力,而是拿現在的關東軍數量和對方相比,指揮的好對方根本不是對手的。

不過在東條面前,他不敢這麼說。

東條似呼看出了他心裡的想法,不由提醒道:“如果讓你去關東軍司令部任總參謀長,你務必要謹慎小心,你的這個對手不是一般的厲害,石原都親口承認不如對方。”

“閣下,我去滿洲?”

“是的,命令明天就會下來,好好努力吧。”

“嗨。”

秦彥三郎送東條出‘門’時還有點恍惚,自已竟然會接到這樣的一個命令,此時他的心裡很‘激’動。這個秦彥三郎是個狂熱的軍國主義份子,他想着這麼才能在這次東北之行力挽狂瀾,打好這一仗。在坐軍艦去東北時,突然遭到了空中飛機的襲擊,差點這艘軍艦被直接炸沉,而秦彥三郎更是嚇了一跳,可能是被驚嚇,他做出了一個很瘋狂的攻擊計劃。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