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278章 一打菲律賓

第278章 一打菲律賓

對那些堆的小山一般的黃金,陸銘還不怎麼在意,他更看重的,是那些文物類的物品。

有很多物品的價值再過十年二十年後可以說是無可估量,粗略的算了一下,這些物品的價值,竟然高達上千億美元。

這個時候的上千億,可是不得了,陸銘算了一下,這些錢拿來發展,以後30年都‘花’不完。

陳紹寬甚至提出,要不要建造一支大型艦隊,其中航母最少要有10艘,還需要大型的。

陸銘被他這話嚇了一跳,倒不是沒有錢,而這樣做,英美肯定馬上反目成仇的,要搞也得慢慢來不是。

可惜,這件事不能大肆慶祝,大家深感遺憾。

菲律賓的攻擊行動結束,馬里亞納戰役這個時候也基本完成,盟軍總部現在爭議很大,其中換帥的問題和馬上發起菲律賓戰役,成了這次爭議的焦點。

尼米茲將軍認爲,這件事最好和陸銘‘交’流下,對方不但是南方集團軍的軍事統帥,同時還是這一片地區的實際主導者,不管換不換這個總指揮官,都繞不開對方的。

另外,尼米茲認爲,現在陸銘在南,美國在北,一方開始攻擊菲律賓羣島,另一方可以從夏威夷出發,直接攻擊日本本土,這樣兩路大軍同時行動,可以更快的結束這場戰爭。

但這個計劃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傷亡問題,如果匆忙的進攻日本本土,美國準備用多少人的死亡來填這個無底‘洞’。

更多人認爲,還是以壓迫爲主,進一步的削弱日本的戰爭潛力,讓他們無力抵抗,最後不得不投降。

李梅的那次東京空襲,就很有成果,日本一天不投降,這樣的空襲就一天不停止,到時他們的工廠不能開工,人們能生活都不能保證,即使想打,也打不下去的。

美國在這點上低估了日本的抵抗決心,到現在,他們都還沒有意識到,戰爭並沒有就此結束。

還沒等盟軍總部派人邀請,陸銘自已就來電提出要辭去總司令的職務,原因是現在卻是忙不過來,因爲地方上現在正要重建,加上現在戰局也很明朗,再佔據這個位置,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同時,也提到了菲律賓的問題,陸銘認爲,這原來是美國的殖民地,更應該由美國來主導,那裡的民衆也希望美軍早日打回去。

可能是後面那點的關係吧,美國人一想也是,如果不是自已的軍隊打回去,還會遭人恥笑。

也就這樣,陸銘‘波’瀾不驚的‘交’出了指揮權,同時,他們加入盟軍的那些軍隊,也跟着撤了回來。

對此盟軍方面也沒有什麼意見,反正現在盟軍這邊並不缺少地面部隊,即使發起菲律賓戰役,也是海戰爲主。

指揮權的‘交’接倒沒有什麼,關鍵是一個人有一個人指揮的風格,換了個人,最少必須熟悉和調整,這都需要時間,相比於盟軍,日軍更需要這個時間來進行調整。

對於即將攻入自已本土,日本人這個時候也瘋狂了,正如他們口號中說的那樣,這是一場聖戰。

一個月時間說短也很短,但對一場戰爭來說,這個時間裡面,可以改變很多東西。

陸銘當時進攻菲律賓,固然探出了日軍的虛實,給盟軍的下一步行動打好了基礎,但對日軍來說,他們也同樣發現了防禦方面的不足。

其中有一點,就是如何彌補這來自於海上的威脅,所以日本人這次調整的重點,就是針對盟軍的艦隊。

單靠海軍是打不過盟軍的,上次神風特攻開了個好頭,那麼,如何更好的發揮,日本人也下了大力氣。

一個多月的調整,盟軍決定,發起菲律賓戰役。

戰役分成三個階段,其一,迅速佔領萊特島,‘逼’日本海軍決戰。

等這個階段完成,進行第二步的登陸戰,並和陸銘約定,一南一西同時進攻,這個提議是尼米茲將軍一力要求的。

對這點,陸銘沒有意見,如果盟軍登陸戰發起,他們將組織部隊,攻擊呂宋島。

最後階段是看形勢進行安排,兩路大軍同時進‘逼’,肅清島上日軍殘餘部隊。

這個計劃看上去是很穩妥的,就連楊傑等人,也認爲很不錯,基本上無懈可擊,盟軍的實力擺在哪,拿下萊特島,完全沒有問題的。

陸銘卻不這樣認爲,“說句不好聽的話哈,這個計劃看上去很好,其實所有一切,都建立在海軍取得勝利爲前提,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點,萬一海軍方面沒有取勝怎麼辦?”

“這不可能!盟軍艦隊如果單以實力對比,可以說是日軍的好幾倍,這樣都不能取勝,這還有沒有天理了?”作爲最瞭解盟軍艦隊實力的陳紹寬,馬上出聲反對。

倒是楊傑半天沒有出聲,他是陸軍將領,沒有那麼‘迷’信海軍的力量,而且旁觀者清,他認爲陸銘說的,不是沒有可能。

“大家可能都忘記了一點,菲律賓如果被攻下,盟軍就威脅到了日本本土,這個時候日本人肯定會盡一切力量去拼,不要小看日本的勇氣,那些人最不缺的,就是這東西,上次神風特工大家還有印象吧,盟軍在準備,難道日軍沒有準備?”陸銘很認真的爲大家分析道。

楊傑贊同的點了下頭,“這點我認爲現在還真不能過於樂觀,現在需要擔心的一點是,如果盟軍攻擊受挫,他們會不會要求我們先一步進行攻擊,這樣很可能就變成了我們的軍隊在單方面進攻,對我們來說肯定會很不利,甚至會爲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嗯,參謀長的考慮和擔心,我也有過考慮,發起強行登陸作戰,單靠我們的力量很難完成,而且按照盟軍現在的部署,還會演變爲我軍單獨和日軍作戰,這一來除非我們集中大軍,纔可以完成,不過這樣的代價,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承受的,也是沒有必要去承擔的。”

李秋笑了笑,“司令後面那句纔是真正的重點,我們沒有必要去和日軍硬啃,我看在回覆盟軍時,可以提出,我軍只是配合牽制日軍,不擔任主要作戰任務。”

“雖然這樣做,會讓人感覺我們有點不上進,或者鬧出些小矛盾,但相比於需要付出的代價,這些表面上的東西其實無所謂。”

李秋的話點醒了陸銘,確實,這次自已這個總司令當的,把原來的初衷都差點忘記,相比於美國那樣的巨人,自已這點力量真不算什麼,保存實力纔是自已最需要考慮的。

本來自已就是個‘奸’商,那些明面上的褒獎,並不能讓自已得到什麼實際利益,有了決定的陸銘,馬上給盟軍總司令部去電,明確的表明了自已的態度。

其實,盟軍總部那些大佬們,並沒有太過看重陸銘的這些力量,此一時彼一時,現在調整完畢的盟軍,集中的兵力就有近60萬,菲律賓日軍纔多少,不到20萬。

有這麼大優勢的盟軍,還真不需要陸銘的配合,這還沒有算是菲律賓地方自發抗日武裝那十多萬軍隊,這些人在內部配合,比起陸銘那些軍隊,還更加的重要。

所以陸銘的要求,盟軍方面很快就答應了下來,隨着部署完成,這次盟軍集中了18艘航母爲主,200多艘其它艦隻組成的龐大艦隊,進‘逼’萊特島。

日軍在萊特島上,從新部署了一支岸基航空部隊,這也是日本現在唯一戰力沒有怎麼削減的航空部隊,他們原來的責任,是護衛東京的,可能因爲上次沒有阻攔住盟軍的轟炸機,或者是天皇想開了,把他們也調了過來。

這一百五十架零式戰鬥機組成的戰鬥機編隊,基本上是由老航空兵組成,加上另外幾個軍用機場的日軍飛機,這裡的日軍戰鬥機數量上,就有400架。

真正的殺手是神風特工隊,爲了打贏這一仗,日本可以說連最後的底牌都拿了出來,在這附近機場上,日軍的特攻飛機,就有2000架。

加上日軍艦隊的飛機,單純在飛機數量這一項上,日軍並不輸盟軍多少,這一戰,雙方接下來就比的是誰的計劃和安排。

盟軍的艦隊在開始進攻時,他們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先一步的開始了對菲律賓各島的日軍機場進行攻擊。

這也是盟軍一慣以來的戰術,首先消滅對方的空中力量,佔領制空權,但這次,確出現了一些意外。

這個意外,主要原因出自於上次陸銘發起的空襲行動,讓日軍有了防備,他們已經把真正的機場都隱蔽了起來,盟軍現在攻擊到的,都是日軍做的一些假象。

盟軍的情報人員這次沒有注意到日軍的改變,而因爲過於自信,他們一點都沒有發覺,這次上了日軍一個當。

這次菲律賓的日軍指揮官們也很能忍,他們沒有出動任何一次飛機進行攔截,讓盟軍以爲島上的日軍機場都全部被毀。

小澤治三郎這位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官,上次輸了一次又贏了一次,成了日本海軍的救世主,這次主導戰役的,就是這位。

也只有他,才能強制命令所有日軍飛機全部忍住不出去阻攔。

再說盟軍,這次擔任海軍總指揮的,還是斯普雷恩斯,如果以他本人的意思,他是認爲這次進攻過於倉促,可惜包括尼米茲將軍,都沒有辦法阻止上面的意見。

在進入萊特灣附近,盟軍的艦隊開始對萊特島進行攻擊,斯普雷恩斯還留下了一半的艦隊,專‘門’針對日本聯合艦隊。

日軍艦隊出動的消息盟軍第一時間就發覺到了,讓斯普雷恩斯等人意外的是,日軍的行動非常的慢,並不急往這邊救援,讓他們想伏擊日軍都找不到好的機會。

就在盟軍一半主力去追擊日本艦隊時,日軍對攻擊萊特島的盟軍艦隊,開始了反擊。

其實,這種自殺式攻擊,如果艦隊在移動時,對方很難有機會的,但對停在海上進行炮擊的那些艦隻,威脅可就大了。

日軍第一次出動飛機進行反擊,盟軍的巡邏護航戰鬥機就開始了阻擊,雙方在天上打成一團。

這次日軍出動了一百來架戰鬥機,成功的把盟軍三百多架戰鬥機給吸引住。

不一會,又有一百多架日軍戰鬥機加入了戰場,佔據絕對優勢的盟軍護航戰鬥機羣馬上分出一部分去阻攔對方,其他飛機準備消滅這第一次出現的日軍飛機之後,再去包抄。

沒有想到這正中了日軍的詭計,就在盟軍飛機追上日軍時,又有近200架日軍戰鬥機出現在了戰場,這一下形勢突變,盟軍一下處於弱勢。

局部三打一,即使盟軍飛行員再厲害,飛機‘性’能好也不行,日軍還是很快佔據了優勢,雙方展開了‘激’戰,這次盟軍吃了個大虧,隨着不斷有飛機被擊落,日軍的優勢進一步的被擴大。

而另外一部分盟軍的飛機被日軍死死糾纏住,沒有辦法過來支援,這一來,盟軍航空部隊指揮官,不得部下令撤退到艦隊位置,準備依靠下面防空火力來協助攻擊。

就在這時,戰場形勢突變,第一‘波’日軍的神風特工飛機到達,300架飛機奇快無比的衝向了盟軍艦隊。

正在調整炮口的艦隊,包括他們的護航戰鬥機,這個時候都盯着另一邊的空戰,日軍的突擊可以說掌握的機會非常的好。

他們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就被神風特攻的那些飛機突破了進來,這下,盟軍悲哀了。

首先,這裡的航母成了優先的打擊對象,停在這裡的8艘航母,有六艘直接被日機撞上,爆炸聲和嘶喊聲響成一片,整片海面都被濃煙籠罩。

隨後,驅逐艦好巡洋艦也有不少被日機撞上,整個盟軍艦隊‘亂’成一團,艦隊指揮官米切爾中將目瞪口呆!

“命令護航戰鬥機馬上回來!”

他的命令遲了點,第二‘波’日軍的神風特攻再次降臨,這次日軍的飛機有200架。

這‘波’攻擊纔是真正的致命,第一‘波’直接撞上的日軍飛機還沒有一半,但第二‘波’,卻基本全部被撞中。

能取得這樣的戰果,關鍵是盟軍的炮口都對準了前面的飛機,加上‘混’‘亂’和濃煙,他們很多都看不見天空來的飛機,這樣一來,日機毫不費力的衝進了艦隊中間。

幸好這‘波’攻擊不是盟軍的航母,那些受到傷害的航母只有2艘被直接炸沉,其它的雖然重傷,但都還能開動,日軍不是不想去攻擊航母,他們也被濃煙大火所騙,以爲這些航母都已經廢掉,還不如攻擊那些沒有受到傷害的艦隻。

另外盟軍的護航戰鬥機正好也在這邊,讓他們失去了最好一擊的機會。

米歇爾中將看到這個情況,馬上下令艦隊後撤,這個命令已經太遲,進攻萊特島的盟軍艦隊,幾乎全部打殘。

這次損失非常大,斯普雷恩斯上將聽到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就下令撤退。

轟轟烈烈的菲律賓攻擊行動,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消息傳出,美國震驚!英國震驚!

說起來,英國這次更加的倒黴,這裡面正好有英國人新組建的遠東艦隊,還差點被全殲。

整整三分之一的艦隊損失,這對盟軍來說,也同樣是不可承受之重,單飛機的損失,就400多架。

不說盟國高層正爲這事焦頭爛額,就是陸銘,聽到這個消息也嚇了一跳。

他們同樣嚴重估計了日本人的瘋狂和戰鬥力,如果這次是針對他們這支艦隊,肯定全軍覆滅,陳紹寬更是半天都震驚無語,還好,這次他們並沒有參加行動。

在戰役分析會上,回過神來的陸銘,卻說出了讓大家很是吃驚的論斷。

“大家其實過於高看了日軍這樣自殺攻擊,這次日軍取得不錯的戰果,是因爲巧合的因素和沒有準備的關係,如果有了準備,這些自殺攻擊並不可怕的。”

“不說我們有雷達在監視,就是發現對方飛機,只要留下一定數量的護航飛機進行攔截,這些自殺飛機就很難突破,相信盟軍很快就有對策的,不過這次盟軍遭受的損失,還真有的大,短時間內,可能盟軍很難發起進攻了。”

這些人中,唯一沒有多大感覺的就是楊傑了,他是陸軍將領,雖然有些吃驚,但他想到更多的是地面攻擊的問題,畢竟最後解決戰鬥的,還是陸軍。所以他結合自已的想法,提出了個建議,“大家好像忽略了一點,就是機場,這次失利真正算起來,還是機場問題,如果第一時間摧毀了日軍的機場,對方就沒有這個偷襲的機會。”陸銘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很有道理,如果對方位置不是那麼近,就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