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這是?”
“下面一堆人在等我吧,我回來的消息先保密,過幾天再宣佈,另外,給參謀長發電報,就說一切等我回來處理。”
陸銘的這個決定李秋聽後極爲贊同,“哈哈,這樣好,先和法國人扯皮,我們一邊行動,你這個主事之人不在,到時轉圜起來也容易。”
“不是這個原因,法國人那邊好說,可以直接答覆他們,我們不參與他們的行動,安南問題讓他們自已去處理,可以說明確點,甚至可以適當的給他們點支持。”
“這個,司令,開了這個口子,可對我們不利,特別是地方上的影響。”
陸銘可不想鑽進安南這個泥潭中去,法國喜歡去就讓他們去,對自已這邊還有利,日軍雖然撤離,但他們支持的勢力卻還在。
這裡必須提到一件事,當時陸銘爲什麼會早早撤軍。
法國投降後,作爲協約國一員的日本,順理成章的接管了安南,並得到了德國的支持。
當時陸銘是擔心雲南安全,纔出兵安南的,後來打敗日軍,他馬上就撤離這裡,並不是怕日軍捲土重來,而是這裡很麻煩。
其中李宗仁和白崇禧兩個還有來過電報,希望共同管理這邊,最少海港也要掌握在手裡,陸銘沒有答應合作,卻把港口給了桂系一些。
但是給了他們不到一個月,日本軍艦一到,他們自已就嚇跑了,加上整個太平洋被日軍封鎖,最後連戰領的那些地區都‘交’了出來。
陸銘知道他們擔心觸怒日軍,畢竟這時桂系這邊沒有多少軍隊。
這個麻煩,就是法國,同爲盟軍一員,法軍這邊有一個師,當時被陸銘救出,他們馬上就以主人的身份來接管這裡,陸銘非常反感,最後一怒全部撤軍。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不等日本人動手,南方軍隊就再次把這些法國軍隊給全抓了。
法國想重振大國雄風,和陸銘‘毛’的關係都沒有,還有一個他對安南這些人的印象很不好,打起來對自已更有利。
這邊飛機上面的決定做出後馬上就給胡適發了電報,他們的行動很快,在當晚,一份聲明電就到了盟軍總部和各國高層。
同時,馬來半島,緬甸、婆羅洲、昆明等地的電臺,同時播報了一份公開聲明。
“在南部戰區,以陸總司令爲代表的盟軍各部,三年大戰不斷,並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多次挫敗日軍的進攻,成功從日軍手裡奪回了馬來半島、婆羅洲以及海南等地區,現在爪哇戰役已經接近尾聲,勝利即將到來,……。”
“但是,付出的代價同樣慘重,這幾年的戰鬥中,傷亡的人數和消耗的物資是巨大的,考慮到短時間內,日軍沒有能力發起新的攻勢,南部戰區和陸總司令等人決定,把這些地區的防衛由當地政fǔ軍隊維持,南部盟軍將從即日起,有計劃的從這些地區撤軍。”
這份聲明一出,英國人當即傻眼,美國馬上跳了起來。
英國現在不要說沒有軍隊,就是有,也沒有辦法調過去,皇家海軍這太平洋全部被日本人擊沉。
這些地區‘交’給本地政fǔ,這個政fǔ,是英國派人組成還是當地人自發組建,聲明裡一句沒提,到時不用日本來進攻,就是這些本地武裝一發展起來,到時英國即使回到這裡,也是麻煩多多。
而且陸銘真有那麼好心嗎?這點丘胖子用腳趾頭去想也知道,根本沒有可能的。
只要陸銘的部隊脫下盟軍軍裝,換個身份,就是當地守衛部隊,再加上他們的組織在底下一搞,這個本地政fǔ再也不可能受英國的控制。
這還是小事,問題陸銘這麼一搞,等於用盟軍的名義支持這些地方獨立,擺脫殖民統治,英國人還沒有辦法去阻止,這點纔是致命的。
到時不單陸銘現在所在的這些地方,就是印度,也可以有樣學樣,對英聯邦提出獨立要求,那時英國答應還是不答應?
這一下,整個英國高層都心急火燎的想着辦法。
美國爲什麼會跳起來,他們是戰場形勢。
艾森豪威爾帶領的西線盟軍都準備發起諾曼底登陸行動了,澳洲盟軍取得了全面主動,這時陸銘這一‘抽’身,等於是把來自於日本的壓力全部丟給了美國這邊。
美國不是怕日本,而是這樣一來,等於無形中告訴日本人,我現在不想打你們,安心的和美軍‘交’手吧。
那樣整個防禦部署都要重新調整,計劃全部被搞‘亂’,但這件事上面,他們還不能指責陸銘,對方只是把防禦‘交’給了本地武裝。
不說別的,日軍只要把菲律賓這五十多萬陸軍調一半到澳洲戰場,美軍就馬上頭大,還別說部署在一些島嶼上面防備陸銘所部的軍隊。
日本人也不傻,聽到這份聲明後馬上做出反應,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裡的意思就是,保證不主動攻擊這些地區,你們安心的撤兵吧。
當然反應最大的還是本地組織,都發表聲明支持陸銘的這一舉措,一時間,無數政治團體紛紛冒頭,高喊獨立旗幟,組建本地政fǔ。
東條英機原本黑得不能再黑的臉這幾日多了幾分笑容,陸銘這一搞,日本是最得利的一方,蘇拉戰役一打,搞的日本現在非常擔心對方會不會打通爪哇海,和盟軍會師。
從陸銘的這份聲明裡,明顯有提到不主動出擊,而菲律賓這邊還準備撤軍,東條對撤軍是半信不信的,但對方不主動攻擊這點,卻沒有半點懷疑。
大本營連開了幾天的會議,最後日軍高層決定,解澳洲之圍。
這也是日本唯一的活路。
還有一個人很高興,石原莞爾。
相比於東條,石原看得更遠,他多少有些猜到了陸銘這個舉措的真正目的所在,所以大本營決定解圍澳洲,他這次完全贊成。
“可惜了我們蘇拉那十萬大軍。”板垣嘆息。
石原沒回這個話,“對現在的情況,你是怎麼看的?”
“抓住機會,扭轉戰局!”
“不,重新調整戰略,我們才真的有機會!”
“石原君,你這話什麼意思?”
石原的眼中恢復了以往的信心,“陸銘這次的舉動,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有時退一步,反而更好。”
“退一步?”
“是的,我們犯了個大錯,兵力部署上面的大錯!”
石原難得的出現懊悔,“菲律賓那些部隊放在那邊完全多餘,即使我們只有一萬軍隊,陸銘也不會去主動攻擊這裡,他不打沒事,一打反而麻煩,可嘆啊,當時我們都沒有發現這點。”
板垣:“……!”
仰光陸銘家裡,和老婆孩子也快半年沒見了,這幾天他哪都沒去,要麼陪陪老婆,要麼教育教育孩子。
“司令,胡先生到了。”
“我說張虎,你不在家陪你老婆,怎麼又跑我這邊,你哥呢?”
“習慣,嘿嘿,司令家裡呆的舒服。”
陸銘無語,“算了,把你老婆接到我這邊來吧。”
胡適見到陸銘,臉上笑容不斷。
“你這樣一搞,現在真正是天下震驚,我第一次發現,咱們這些人還有點用處,哈哈。”
“是啊,最少現在還是有點用,怎麼,您老還有空來我這邊?”
“不是有沒有空,這事多涼他們一段時間,反正我們不急。”
陸銘看他總算是想通了這裡面的問題,心裡鬆了口氣。
當時雖然按照陸銘的指示發了聲明,但看到他時,胡適當時就大罵不已,說他這是瞎胡鬧。
陸銘很理解他老人家的心情,畢竟自已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一下就‘交’了出氣,對他們這些老人來說,誰也想不通。
後來還是李秋出面,去做了好幾天的工作,才說服這些人。
“那些團體現在怎麼樣?”
說到這點胡適就來氣,“那些人開始時低聲下去的求我們給他們支持,現在倒好,有了點實力馬上忘恩負義,現在正爭權爭的不可開‘交’。”
見陸銘一副不爲所動的樣子,胡適愣了愣,“你一點不擔心?”
“擔心什麼?軍隊全在我們手裡,即使地方警察部隊,也是我們的人,他們鬧讓他們去鬧嘛,我們總不可能不讓人家說話不是,再說了,他們如果不鬧,我才擔心,鬧起來纔好,這樣才能體會出我們的作用。”
胡適搖了搖頭,“我不是擔心這個,我是怕他們被別人所用,這裡面,很多都有英國人的影子。”
“沒什麼好擔心的,要說最不擔心的,就是英國支持的這些團體和勢力,因爲他們有個致命的弱點。”
“弱點?你快說說。”胡適一下興趣大增。
“嘿嘿,這些團體的口號是什麼?獨立自主。”陸銘笑得有下‘陰’。
胡適馬上就想通了一起,“你啊,哈哈,怕是早就掐準了這點,纔不怕英國人吧。”
“對他們,一味忍讓沒有用,只有讓他們知道痛了,纔會收斂。”
美國因爲這邊有常駐代表,已經來過幾次,都被陸銘擋在‘門’外。
胡適還沒走,對方又來來了。
“是不是見見他們?畢竟這次美國還是顧及我們這邊的,這件事他們的立場對我們也有利。”
陸銘聽後沒有說話,有些事可以和李秋說,但不能對胡適說,就比如美國的態度,他就不能多說,畢竟都是些預測。
“見見吧,不過有一點,我們這次不管這麼樣,短時間都不會參戰的。”
胡適驚訝的看着陸銘,“這樣做,不是直接拉美國的後‘腿’嗎?他們會答應?”
陸銘認真的看着胡適,“先生,這件事我不好解釋,但是爲了長久考慮,改收斂鋒芒時,我們還是要收斂點,您想想看,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再出兵,就是等於把主要戰場拉到我們這邊,以我們的實力防守還可以,主動出擊得不償失。”
“你這小算盤美國人可能早看出來了吧,真要這樣做,你要考慮清楚,萬一到時美國那邊和我們產生矛盾,和英法一起施加壓力,那就不是我們可以抗衡的。”
“哈哈,放心吧,事情沒那麼簡單的,美國也不會輕易的和我們翻臉。”
在仰光的美國代表名叫萊特,一進‘門’就抱怨連連,“陸將軍,你們這樣做是不符合盟軍的協議。”
陸銘沒有動怒,“那麼請問萊特閣下,我們違反了盟軍那天協議?”
萊特張了張嘴,陸銘這樣做還真沒違反協議,部隊休整本就是他這個總司令份內的權利,把這些防區‘交’給地方政權也合法合理。
而且萊特明知道這些勢力就是傀儡,他還不能說,也不會去幹涉,這和他們沒有半點的關係,也沒有利益的牽扯。
“陸將軍,您知道現在戰場的形勢,正是我們全面反擊的最佳良機,如果讓日本人緩過了氣,到時戰爭會被無限延長,這也不是將軍您希望看到的。”
陸銘笑了笑,“劃分戰區時就有明確規定,我們戰區以防禦爲主,現在我們正是這樣做的,莫非萊特先生認爲,我們沒有做到這點?”
“這個您當然做的非常好。”
“這不就結了,而且我現在這樣調整,也是爲了更好的防禦嘛,戰士也是人,他們也需要休息。”
萊特被陸銘堵得沒話說,最後只能無奈離去。
“先生,看出了些什麼沒有?”
胡適被問的一愣,“怎麼?”
“美國這次的態度。”
想了很久,胡適還是沒有明白陸銘所指的是什麼,“別藏着了,趕緊說說。”
“以往和他們合作多次,對方第一點就是出條件出利益來和我們談,這次卻沒有,其實啊,美國人現在很矛盾,一方面想我們出兵加入,另一方面又希望我們和英國加深矛盾。”
“打個簡單的比喻,我們和英國鬧僵,最後得利的是誰?”
胡適若有所思,“這麼說來,你這個主張確實有一定道理,就先拖着。”
英國開了幾天的會,最後做出了個決定,既然陸銘這樣說,那麼就順水推舟,接管這些地方。
這些地方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如果繼續北陸銘這樣搞下去,以後即使迴歸他們,也麻煩不少,還不如趁現在這個機會,重新掌握這些地方。
當然,英國明面上也不敢和陸銘翻臉,畢竟那些地方還是對方在守衛,萬一真的‘抽’身一走了之,被日本佔領,那就真的笑話了。
這次羅斯福總統一反常態,竟然沒有反對,就連法國要求運兵,也答應了下來。
很快,英國代表就找到了陸銘,說出了他們的條件,以前簽署的協議有效,緬甸的大部分地區還是由陸集團管理,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等地,將由英國軍隊接管。
新加坡海軍基地,由雙方共同管理。
陸銘很爽快就答應了英國的要求,並保證這三個月內幫忙防守,等英軍來了再撤離。
拿着陸銘簽署的協議,英方代表不但沒有一點的高興,還如吃了葩葩般的糾結,出去時的臉‘色’也是如‘陰’沉無比。
“哈哈!”
李秋第一個大笑起來。
“你還笑,這次我們虧大了!”胡適氣得鬍子直翹。
“你啊,這麼簡單一個圈套都沒看出,真不知道怎麼說你。”
和胡適很熟的李秋,打擊起人來毫不客氣。
“什麼圈套我不管,這英國軍隊一來,是圓是扁還不少隨他們捏的。”
李秋無語的看着他,“你認爲英國能派多少軍隊過來?十萬?二十萬?那些地方武裝就有近二十萬,外面還有日本人,他們這是明顯的訛詐,探我們的底!”
“據我所知,英國五萬軍隊都派不出來,印度那邊也不平靜,當時撤離到那邊的英軍,現在還和日軍隔海相對。”
“那也不能真撤!”
陸銘好笑的拉住了這二位,“行了,表面我們是撤,換個旗號嘛。”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羅斯福總統聽完下面的爭論問馬歇爾,“如果陸銘部隊不參加夾擊澳洲,對我們的影響大不大?”
“這倒不大。”
馬歇爾回答的很肯定,“總統先生,陸銘是隻小狐狸,他就是看準了即使沒有他們,我們照樣可以進行,總體上不會影響大局,但暗地裡卻將了我們一軍。”
“這樣我們其實也有個好處,英國和陸銘他們鬧,眼前雖然不利於大局,但從長遠考慮,對我們卻極爲有利,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菲律賓日本的那幾十萬陸軍,如果投入到澳洲戰場,對我們的威脅特別大。”
羅斯福總統眉頭一皺,“英國那邊不是說有二十萬軍隊過去?這樣不比陸銘軍隊少,日本真敢這樣做?”
馬歇爾嘆了口氣,“道理是這樣,但我總有種不好的預感。”“好了,我知道你擔心什麼,我看這樣,派人去督促英國那邊,軍隊數量一定要夠,另外和陸銘溝通下,留一部分軍隊協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