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軍的這一道防線,是板垣徵四郎接任後增加的幾道防線之一,他的野心可比石原大多了,構築這段防線的目的,更主要還是爲了反擊。
沒有一定的縱深來分散盟軍的兵力,這樣做等於和對方拼消耗,板垣擺下六個師團在正面,還有三個師團在做機動兵力,這等於一開始就想給盟軍當頭一擊,上次的勝利讓他有點自信過頭,這樣等於給了陸銘一次重大打擊日軍的機會。
所以陸銘暗中在進行一系列準備的同時,也在考慮儘量在這次戰役中多消滅點對方主力,特別是對方的幾個機動師團,最好把他們留在這邊。
陸銘原來以爲本地部隊進入到日軍內部區域後能達到拖住日軍的目的,現在情況有變,他的計劃也必須做出調整。
盟軍參謀部認爲,如果想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必須有一支部隊最先突破,到日軍側翼去,纔有可能,或者對方因爲防線吃緊主動投入。
拿下中部,等於把日軍一分爲二,而日軍的弧形防線,穿‘插’到日軍側翼這也不難做到,但日軍的防禦體系,本來就可以各自爲戰的,只能打擊到日軍的一個點,沒有辦法全面的攻擊,而道路上到處都是陷阱地雷,這樣即使穿***去,想要瞞過日軍幾乎沒有可能。
陸銘想了想,覺得這樣的計劃很冒險,說不定還會把自已搭上,就否決了這個計劃,他認爲,與其這樣,還不如放緩攻擊,吸引日軍增援。
李秋和孫立人也是贊成陸銘的這個想法。
“總司令,就象添油戰術一樣,吸引日軍不斷的增兵,這樣來消耗他們的機動力量,等到合適時機再給對方全力一擊。”
“嗯,我認爲孫將軍的建議有道理,只要我們掌握好一個度,讓日軍有一絲順利的把握,他們就會不斷的增兵。”
陸銘點了點頭,“這樣我也有考慮過,但日軍縮在烏龜殼裡,地面進攻除非我們按照現在的計劃徹底給他們來一下,普通攻擊對日軍沒有多少傷害,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沒有辦法做到吸引日軍主動增兵的目的。”
孫立人忽然眼中一亮,“總司令,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們拿下中部這三個點,對左右兩邊日軍的這兩個防禦點就有很大的威脅,我們完全可以在這邊來下一盤棋。”
陸銘也想到了一些,馬上站起,“繼續說。”
“左右這兩個點,等於受到我們三面夾擊,這樣我們攻擊的面就會大很多,如果把大炮拉到這山頂來,再配合空中力量,把日軍增加在山頂進行防禦我們空投的那些火力點給打掉,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日軍勢必派出部隊來山頂。”
日軍在失利後發現了山頂的這個漏‘洞’,就在幾個角增加了大量的火力點,因爲這是緊急佈置的,工事也是臨時的,這變成了盟軍炮火能直接攻擊到的一個點。
陸銘隨後按照這個計劃,對日軍做出了一次試探‘性’的炮擊,效果卻比他想的還要好很多,從空軍航拍的圖片上,都能發現這些日軍的臨時據點被炸成了平地。
這樣的攻擊如果要達到日軍增兵的目的,還是不夠,陸銘下令,對所有的日軍目標進行攻擊。
盟軍的炮火和空軍,專‘門’打擊日軍設在山頂的幾處防禦工事,確實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不過小鬼子也馬上有了辦法,他們乾脆不再往上面設據點,而是白天縮在裡面,晚上派出部隊在山頂進行防備。
陸銘聽到這個情況後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就在他決定不再管日軍機動部隊,準備下令做好全部拔出日軍這些防禦點行動時,板垣卻送了個機會給他。
日軍解決了內部被對方滲透和空投威脅之後,板垣認爲對方除了強攻外,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強攻是日軍最希望看到的。
日軍的情報人員這時送來一份情報,說對方運來大量的工程機械,不知道準備要幹什麼,而且還防範的非常嚴密。
板垣雖然沒有想到對方要挖地道,但總感覺陸銘這樣做肯定有目的的,加上現在盟軍方面是全面在攻擊,兵力分佈也不均勻。
總不可能一直捱打,板垣決定來次反擊,並查明對方這樣做的目的。
爲此,板垣下令最爲靠近盟軍的一個師團,主動進行攻擊。
板垣會主動反擊,的確出乎了盟軍的意外,包括陸銘都沒有想到。
有時戰爭人和地利外,還要有一定的運氣。
就比如這次,如果日軍襲擊的地方恰好不是挖地道的那些點,陸銘的計劃馬上就會夭折。
上天這一刻似呼都站在盟軍這一邊,日軍的偷襲沒有防備的盟軍差點造成‘混’‘亂’,還好這邊盟軍的增援部隊很近。
大量的援軍趕到,才穩住了防線,阻攔住了日軍的偷襲。
陸銘聽到前方傳來的消息,下令孫立人等人,一定要拖住這部日軍。
這等於送上‘門’來的機會,陸銘馬上想到,如果拖住這部日軍,板垣不來增援都不行。
盟軍機械化的優勢和空中的優勢在這一刻全面體現了出來,接到命令的空軍轟炸機幾乎全部出動,對這個師團進行了非常密集的轟炸。
上千架轟炸機,其中還有很多重型轟炸機,這樣的密集的轟炸下,日軍即使再不怕死,血‘肉’之軀也沒有辦法去抵擋這無處不在的炸彈。
而最先趕到的坦克兩個師,一左一右,全面朝日軍後面合圍而去。
看到勢頭不對的日軍馬上後撤,但天上有飛機,地面上有坦克,這樣日軍機械化不高的這個師團,速度上根本沒有辦法和盟軍相比。
陸銘這個時候也很膽大的,他竟然對另外兩邊於不顧,全力圍追日軍這個偷襲的師團。
板垣如果孤注一擲,突然出動另外兩個師團和讓山上的日軍進行反擊,陸銘就會兩頭顧不上。
但這位日軍總司令虎頭蛇尾,失敗的‘陰’影還留在心裡,以前的板垣之勇早就散去,見好就收,想撈一把的心態很重,現在聽到前方報告,說被盟軍追得很緊,他只‘交’代,速度回撤。
在盟軍做出反擊的前一階段,日軍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後撤,但到了後面,隨着盟軍機械化兵團迅速追來,後撤的日軍開始有些發慌了。
板垣等知這個情況,給他們師團追加了條命令,輕裝後撤,用最快的速度後撤。
這下日軍把重武器全都丟棄一空,用最快的速度往後面撤離。
日軍這個師團的位置其實和他們的防禦點並不遠,如果那些堡壘中的日軍出來接應,盟軍想要圍堵這夥日軍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是不可能。
但板垣擔心這些重地有失,特別下了一道命令,不能出擊。
而盟軍這邊也有點‘亂’,坦克裝甲車等跑的比較快的,先一步的到達了指定地點,並馬上開火,日軍聽到後面竟然響起了密集的炮火,這一下就‘亂’了。
在空中力量的配合下,盟軍裝甲部隊在地面部隊還沒有趕到之前,竟然奇蹟般的把日軍給堵了近兩小時,沒有重武器的日軍衝了一次沒有衝出去,就找有利地形準備進行死守來等待接應部隊。
這樣雙方都在打一場沒有準備的‘亂’仗,板垣聽說部隊被圍,這時也發急,就下令另外的一個機動師團進行增援,接應出被圍的日軍。
有這個時間,孫立人就有了佈置阻擊日軍的防線,雙方在搶時間一般,整個戰場很是‘混’‘亂’。
雙方的位置也是錯‘亂’的‘交’叉在一起,如果這個時候日軍有決心進行突圍,都還很有機會,但他們這一猶豫,就等於讓盟軍有了從容調整和增兵的機會。
到了第二天,整個戰場形勢纔算真的明朗起來,盟軍出動了三個陸軍師和兩個裝甲師,把日軍這個偷襲的師團包圍在了日軍防禦要塞的二十里外。
板垣增援的一個師團分成兩路,從日軍要塞左右兩邊山道朝盟軍進行攻擊,意圖給這裡面的日軍解圍。
戰場情況一下出乎意料的發生了變化,陸銘要儘量消滅他們的機動部隊的這個計劃,這時候出現了機會。
聽到這個消息陸銘自已都驚呼,運氣還真的很好。
被李秋笑稱爲牽牛的戰術,在盟軍參謀部的完善下,很快做了出來。
對包圍的日軍,指揮部決定,儘量的圍而不打,主要力量集中消滅準備前來解圍的日軍。
這個時候板垣還不知道陸銘的野心,是準備在進行一次大行動,他還以爲只單對他們的那個被包圍的師團。
щщщ_ TTκan_ co
日軍在這邊加起來有近五個師團十萬人的軍隊,對盟軍並不是很怕,加上兩邊還在日軍手裡,板垣也希望正面和對方打上一場。
一場‘激’烈的阻擊戰最先打響,日軍增援的師團一到,就對盟軍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集中了近半個坦克師和一個陸軍師的盟軍防線,在重炮和飛機的配合下,用強大的火力優勢給進攻的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打陣地戰,盟軍是最希望的,還是日軍主動進攻,‘激’戰了一天,日軍丟下了幾千具屍體後不得不停止了攻擊。
板垣這個時候也冷靜了不少,他才發現自已似呼又上了對方一個當,但這被圍的可是一個整編師團,不救也不行。
面對盟軍強大的空中和地面火力優勢,板垣不得不改變計劃,把日軍的航空部隊緊急調到這邊戰場來。
但這個時候陸銘卻不給板垣有調整的機會,看到整個戰場形勢對自已非常有利,而日軍有兩個機動師團被牽制,見好就收的陸大司令決定,發起總攻。
還好日軍並不知道這些人在搞什麼,再加上隔得有些遠,於是日軍的觀察哨也在望遠鏡裡好奇的看着這些盟軍在山腳下比比劃劃的。
白天進行的只是地點確定,日軍看不出這些人在幹什麼,這些工程師們忙了一天,才計算出確切的炸‘藥’埋放位置,到了晚上,執行的爆破人員纔開始行動。
這樣忙碌了三天,所有能爆破的地方纔算完成了炸‘藥’的安置。
雖然那些工程師們信誓旦旦的說有很大的把握,陸銘還是很好奇,特地和李秋兩個從盟軍總部來到了前線不遠處。
擔心他的安全,警衛人員只讓他在很遠的一處高地進行觀看。
“報告將軍,爆破小組來電,請求執行。”
陸銘點了點頭,“起爆。”
七處山頭同時接到陸銘的命令,隨着起爆按鈕的按下,陸銘感覺腳下傳來一陣失重般的感覺,隨之一陣地動山搖般的巨響,遠處高高的山峰忽然一陣抖動,隨後先是中間慢慢的軟了下去一般,慢慢的往下陷。
在陸銘震撼的目光中,整座山峰就這樣慢慢矮下去了一截。
這個時候山裡面的日軍,根本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全被埋葬在這山體裡面。
其它幾處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只有一處算計錯誤,沒有全部塌下,但也塌了一大半。
七座山峰上,剩下的日軍不到千人,這些日軍這個時候完全被嚇破了膽。
當盟軍把他們俘虜時,這些日軍還在不斷的向他們的大神祈禱,請求原諒。
經過審問,才知道這幾處山峰下面,竟然活埋了近兩萬日軍。
到達這些山裡,陸銘看了下這裡的情況,想挖出那些被埋的日軍是沒有可能,整個山體都是四分五裂的,下面的人早就被砸死了在裡面。
而爆破的同時,地道上面的攻勢也隨之展開。
日軍可是親眼看着不遠處的山峰倒下,這樣的情況嚇得他們都以爲是老天在懲罰他們,鬥志全無的日軍還心情彷徨的擔心他們所在的山峰,會不會遭到同樣的命運。
攻擊就是在這個時候發起的。
地‘洞’中,突然牆壁被挖開,全副武裝的盟軍從幾處地道口冒了出來,直接衝進了日軍的地下工事中間。
日軍一片‘混’‘亂’,他們還沒有搞懂什麼事,就被密集的子彈打死。
地下工事中的日軍不知道敵人是從哪來的,整個日軍指揮系統都一片‘混’‘亂’。
日軍的防禦主要是針對外面的,這地道中心被對方一下突擊,他們只能拿起輕武器進行還擊,加上曲折的地道,日軍有時自已人在打自已。
衝進日軍內部的盟軍隨着人數越來越多,優勢越發的增大,而日軍本來就被那些山體倒塌嚇得全無鬥志,這下更是‘亂’成一團。
還有一個原因,這些日軍都是一些新兵居多,心理素質沒有那些百戰老兵那麼強,在盟軍的突然打擊下,很快就有人投降。
有了第一個,馬上就有人跟風,很快,這裡面很多日軍放下了武器。
戰役的進程隨着日軍的投降加快了很多,在一天一夜後,整個戰場全部易手,盟軍並且在投降的日軍帶領下,從他們所謂的安全通道中,迅速派出部隊,對中部的日軍進行了包圍。
這一來等於把日軍的兩個師團都圍進了盟軍的網中。
中路戰役隨着也跟着打響,盟軍用坦克開路,在空中的力量支援下,對日軍發出了最好一擊。
有着強大優勢的盟軍,沒有給日軍任何的機會,這次攻擊來得極其突然而猛烈,等日軍發覺對方是全面進攻後,即使頑強的進行抵抗,也沒有辦法阻止盟軍的步伐。
板垣聽到前方的報告後當即吐血,隨後咬牙切齒的下了一道命令,“撤!”
這一戰,整整殲滅了日軍的五個完整師團,對整個盟軍來說,都是一場了不起的大勝。
雖然對這邊集結了近二百萬軍隊的日軍來說,這十萬多人不算很多,但這場戰役的勝利,還有雙方的傷亡情況,盟軍這邊所有人都對下面的戰役有了更大的信心。
陸銘雖然也很高興這次的大勝,但從日軍俘虜裡審問出來的情報,卻讓他高興不起來。
這次勝利,陸銘有很大的取巧部分,更得益於板垣的錯誤判斷,吃過一次虧的日軍,下面想繼續採用這樣取巧的辦法幾乎沒有可能,而從那些俘虜的口中得知,真正日軍的要塞,比起這邊要更嚴密的多。
對美國高層來說,這次的勝利真正的出乎了他們所有人的意料,傷亡之低更是讓他們羞愧萬分。
但這個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贊成陸銘來當這個總指揮的,特別是對於高傲的美國人來說,這樣即使打了勝仗,報導起來都很尷尬。
從陸銘這樣的打法中學到了不少的老麥,這個時候看出了眼前的機會,他馬上向上面提議,是不是可以從新由美軍來主導,畢竟這是他們的軍隊在進行戰鬥。
摘桃子這樣的事,很多人都會,有了個帶頭的,跟風的人馬上多了起來。美軍高層這個時候可不敢主動提出來換將,一來陸銘面前不好‘交’代,再者前線萬一被影響到,就變成得不償失了。不過陸銘得知這個消息後,馬上找來李秋,“該我們離去的時候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