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樣的情況,日軍不得不轉向先進行躲避,糟糕的天氣情況使得聯合艦隊就如瞎子一般的在海上轉圈,預定趕到目的地的時間更是沒有辦法做到。.最快更新訪問:.shuhahА.cc 。
本來補給問題就準備得很匆忙,這樣在海上轉了三天,給山本更增加了很多困難,如果這樣過去,山本就必須儘快的和美軍決戰,要不然他們堅持不了多久,和以前制定儘量和美軍進行周旋的計劃恰好相反。
“人員損失的情況怎麼樣?”山本憂心忡忡的問黑田。
“上百人失蹤,其中有一艘補給艦出了問題,現在和我們失去了聯繫,正在組織人員搜尋。”黑田的臉『色』同樣很難看。
“沒有辦法再等下去,通知艦隊,出發。”
山本下這個艱難的決定也是沒有辦法,聯合艦隊不可能在這邊一直等下去。
日軍爲了避開美軍的偵查,走的線路是靠近東海和太平洋地區的交接處。
“劍魚”號潛艇是陸銘那時最早從德國人手中買來的潛艇,服役時間最長,一直以來就擔任在南太平洋等地的偵查任務。
日軍佔領舟山並沒有發現他們的潛艇基地,陸銘放在這邊的一隻眼睛對日軍艦隊的動向上,一直很有成效。?? 遠東野望1930195
Www ●TтkΛ n ●¢○這天,“劍魚”號恰好在日軍聯合艦隊經過的海域附近進行偵查,颱風過去之後,他們準備回基地進行補給,這時剛好『露』出水面進行換氣。
潛望鏡上的觀察員忽然大喊,“報告,水面有人。”
艦長陳文輝一聽忙走了過來,從潛望鏡上看去,確實有三個人抱住一根大木頭在隨波逐流。
仔細一看他們的裝束,日軍!
“浮上去,抓住他們!”
陳文輝中校馬上下命令潛艇上浮,同時他在想,這邊難道日軍和美軍在交手嗎?
很快,他們就抓獲了這三個馬上快要死去的日軍,等救醒他們後,會日語的士兵馬上進行了審問。
不是每個日軍都不怕死,這裡救起的一個日軍少佐就很怕死,這位後勤部門的日軍軍官,面對救命恩人,了出來。
這裡麪包括現在聯合艦隊的航線,和他們前往的目標地點等,恰好這個少佐在聯合艦隊指揮部有朋友,對日軍定下的這次行動計劃多少聽到一些。
問了幾遍無誤之後,陳文輝中校對這些情報的報告上面,有點拿不定主意,日軍聯合艦隊前往的目標地點,這個少佐也是聽聞,不能確定,萬一報告上去,影響到盟軍指揮部的判斷反而不好。
還是參謀長提醒了陳文輝,“我們把情況如實報告,具體要怎麼去判斷,上面的人自然會做。”
“哈哈,是啊,我糊塗了。”
陳文輝當下把和日軍少佐的對話,寫了一份長長的電報發給了總部。
值班的情報參謀人員對這個情報很重視,第一時間就叫醒了還在睡覺的李秋副總參謀長,這個時候正好是夜裡凌晨4點。
李秋披衣起牀,仔細的看完了這份電報,他對這裡面日軍少佐的話認爲有可能是真的,這個情報很有價值。?? 遠東野望1930195
看了下時間,李秋走到地圖前,看着情報的這個聯合艦隊的集合地點,計算日軍現在的位置和將要到達的時間,他很快看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戰機。
美軍太平洋艦隊的位置如果前往日軍的這個集結地點,反而會比日軍先一步的到達,這個情報如果是真實的話,完全可以守株待兔,等日軍聯合艦隊送上門。
李秋看看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當下拿起筆,把心中的判斷重新擬了一份報告,在最後提出自已的看法,如果情報屬實,完全是一個天大的機會,計劃的好的話,能給日軍聯合艦隊一次重創。
這份上萬字的報告,把日軍的行動路線和他們將到達的位置及時間,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一看之後就能明白。
等陸銘和楊傑等人到來之後,李秋把這個報告和送來的情報交給了他們幾個。
“這個情報,我認爲是真實可信的,從日軍的行動路線上就不難發現,這個聽聞很可能是日軍的真實行動計劃。”
陸銘等人看完欣喜萬分,“這個情報很有價值,我認同李先生的這個計劃,你們怎麼看?”
“同意。”
楊傑想了想建議道:“這裡面有些用詞必須改下,具體情況交由尼米茲將軍等人自已去判斷,我們認爲這份情報是真實就可以,怎麼行動那些話全部去掉。”
“對,這樣不會影響到美軍的判斷,畢竟他們有他們的計劃,我們提供情報共享就可以。”陸銘馬上明白了楊傑的意思,美軍現在行動有章有法,不能以這份情報就打『亂』了美軍的先前佈置。
如果要改變現在的計劃去伏擊日軍,美軍就必須重新調整部署,還很冒險,這個冒險是要擔責任的,陸銘理解楊傑老成的做法,機會有,具體要怎麼去行動,就看美軍高層自已的判斷。
這件事情談完,幾個人隨之又談起了美軍前一天送來的一份計劃,應該說盟軍。
爲了這次一擊能拿下馬紹爾羣島,考慮到爪哇的日軍有可能會派出援兵,盟軍希望陸銘在爪哇的部隊幫忙,進行牽制。
爪哇有一個半的行省一直就在陸銘的控制之下,日軍佔領了爪哇大部分地區後,有過多次的進行攻打,在爪哇的的部隊和日軍打了一年多的游擊戰,在本地人的幫助下,日軍多次行動無果。
在美軍對澳洲第一次行動時,陸銘指示那邊軍隊有力的進行了配合,反擊中還給日軍予以重創,從那次之後,日軍就沒有再派兵前往這邊,一來交通不便,再者日軍沒有兵力可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時爪哇日軍和美軍打過一次,美軍還取得了勝利,但隨後石原進行了反擊,重新佔領了這邊,日軍這次也學精明瞭,他們對大城市多是控制爲主,主力部隊都在幾處軍事要地裡建造了堅固的防線,還不靠近海邊,即使美軍想要攻擊,都非常難。
史迪威當時就帶人和日軍交過一次手,還險些吃了大虧,後來麥克阿瑟把這支部隊直接調到了澳洲,爪哇戰事結束,日軍在這邊的兵力不多,但也不少,一個軍,十三萬多人,加上組織起來的本地人,總兵力號稱三十萬。
還有一支三十多艘各種艦隻組成的艦隊,不過這些戰艦沒有什麼戰鬥力,多是些淘汰下來一戰時的艦隻,和繳獲荷蘭人的艦隊組建起來的,擔任這邊近海的防禦。
盟軍指揮部認爲,第一次塔拉瓦之戰時日軍多出的部隊和補給,很有可能是他們這邊的援軍,這個時候就想起了陸銘他們這邊的這支部隊。
美軍情報部門確實厲害,就連日軍都不知道他們這邊有一支近二十萬人的大軍,美軍卻知道的很清楚。
放在眼前可以利用的力量,美軍沒有可能不去用。
這就給陸銘出了個難題,這邊部隊看上去不少是沒錯,真正有戰力的部隊也就是幾萬人,其他的部隊早就被調到了馬來羣島。
這裡面還有一個顧慮,考慮這邊是荷蘭人的殖民地,擔心因爲表現軍事力量過於強大,如果激起荷蘭人的反彈,道義上面陸銘就變得很尷尬,畢竟是盟友。
但盟軍的這個要求,原則是很合理,陸銘沒有藉口去推脫。
“我看這件事情,可以來個虛張聲勢。”楊傑是想到現在菲律賓的情況,來個照搬。
陸銘考慮了下搖了搖頭,“那邊可能不行,日軍的幾個重要駐防區域,理我們太遠,部隊要經過好幾個城市才能到達日軍那邊,這樣萬一日軍進行反擊,我們卻極爲被動。”
“還有一點,就是這中間城市的本地人,我們要出兵,很有可能第一時間和他們發生衝突,這樣的情況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
爪哇這邊,日本人還是得到很多本地人的擁護的,他們扶持起來的勢力也發展的很快,有幾個大城市就是他們這些人在管理,日軍等於在和陸銘勢力之間,劃出了一條線。
這點就可以看出日軍的狡猾和厲害之處,他們打陸銘可以得到本地人的支持,相反,陸銘進攻日軍,就必須過掉本地人的這一關。
而現在雙方各有本地人在支持,雖然陸銘的勢力不弱於日軍的支持者,但這次行動一個不好,很容易發起大的衝突,這個時候還不是和日軍決戰的時機。
“要不這樣,我們不動,但可以放話,或者散佈一些假消息出去,這樣一來,也能達到這一效果,同時我們可以暗中派出一些小股部隊,進行『騷』擾,造成這樣的一個聲勢出來。”
李秋的辦法陸銘聽後覺得可以,“李先生這個辦法我再補充一點,美軍擔心那邊的增援,日軍要過去必定要從海上,我看是不是可以這樣,讓我們的海軍轉道安達曼海,準備前往爪哇海的樣子,這一來就是確實的威脅,日軍想要增援就必須走太平洋,美軍自然會有辦法預防的。”
“那菲律賓這邊,沒有海軍的牽制,萬一日軍從這邊調兵怎麼辦?”
楊傑的擔心陸銘認爲沒有可能的,“我們海軍在這邊也就是個耀武揚威的作用,真正登陸菲律賓,日軍自已都知道我們有的是辦法,畢竟就隔了那點點距離,所以海軍在不在這邊,影響不大。”
楊傑一想也對,“既然這樣,我們就來個明的,乾脆大張旗鼓的進行這次的行動,達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做出決定後,陳紹寬帶領艦隊回到了新加坡,隨後在舉行了一次***的戰前動員,打出了拿下爪哇的口號。
盟軍夏威夷總部。
尼米茲接到陸銘發來的這份情報,馬上交給情報部門進行了分析,美軍的辦事效率很快,只用了三個小時,情報部門就得出了結論,這個情報真是『性』的可能有6成。
爲什麼說是六成,按照現在日軍聯合艦隊的前進速度,應該再五天後就能到達指定地區,因爲颱風的關係,日軍耽誤了幾天,而美軍散佈在這片地區的潛艇卻沒有發現日軍的動向。
這有兩個可能,要麼是日軍改道,沒有從這邊經過,不過一支這麼龐大的艦隊,美軍潛艇不可能會發現不了,要知道上次吃過一次找不到日軍主力艦隊的虧之後,痛定思痛的尼米茲等人,重點對日軍的監視加強了很多。
在這大片地區,美軍有潛艇偵查,還有空中偵查,都沒有報告傳來,尼米茲認爲日軍沒有到來的可能會更大。
這樣一來,美軍艦隊就有了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準備,如果陸銘這份情報是真實的,這就送給了尼米茲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伏擊日軍!
不過現在的情況也有點冒險,如果情報出了問題,美軍就會很被動,要到達現在日軍所需要到達的海域位置,美軍就必須從新調整部署,以前的整個計劃都得重新調整。
而萬一日軍要是先一步到達這裡,等於美軍送上門來,尼米茲要求情報部門重新進行認定,但情報部門的負責人卻認爲完全沒有必要,就是這個判斷。
太平洋艦隊高層大多數認爲沒有必要去改變計劃,按照原來的計劃更加的穩當,都準備接近完成,而改變計劃還增加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尼米茲沒有理會這些意見,認爲這個機會,纔是一舉消滅山本主力的最好時機,相比於前面的計劃,美軍即使佔領馬紹爾羣島,日軍艦隊如果想跑,美軍不見得就能拖住對方。
打掉日軍艦隊主力,這等於控制了整個太平洋,對後面的戰略意義極爲重要,還能加快結束戰爭進程,尼米茲認爲這個險值得去冒。
不過在這之前,他馬上給陸銘去了一份加急,很想聽聽對方的意見,雖然送來的情報中沒有表現自已的觀點,但尼米茲知道,對方肯定有想法,也看出了這點。
陸銘沒有想到尼米茲不去徵求上面的意見,反第一時間問起自已來了,對這位美軍上將先生的重視,他心裡還是多少有點自得的,畢竟自已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很尊重。
在這樣重大的問題上,陸銘決定增加點尼米茲的信心,他在回電中點明,“在這樣的情況下,消滅日軍主力艦隊相比於佔領馬紹爾羣島更加的重要,戰略意義上,沒有日軍的主力艦隊,等於拿到了整個太平洋的制海權,這對於盟軍來說,想打哪裡都可以,完全不用擔心日軍的海上威脅。“
“如果說冒險,就是攻擊馬紹爾羣島,也不是就能十拿九穩,相反,危險反比消滅日軍主力艦隊更加多,有海軍在,等於島上日軍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補給。”
“所以我認爲,這個險值得冒,只要計劃得好,也沒有多大的危險,即使日軍在這邊,最多拖延這次行動而已。”
陸銘的建議給尼米茲定下了改變行動計劃的決心,他命令前面的第一、第二特混艦隊,馬上轉向,前往日軍將要前往的海域上進行埋伏。
命令第三艦隊,繞道到日軍聯合艦隊的後方,在第一、第二艦隊發起攻擊後,對日軍進行包抄,給日軍最後一擊。
爲了這次行動的突然和隱蔽『性』,尼米茲命令特混艦隊輕裝前進,運輸艦隊全部留在原地。
等戰鬥結束,補給艦隊再前往他們所在的海域進行補給,以戰列艦爲主的另外一支艦隊,則帶領運兵船隊,按照原計劃行動。
這次行動中,美軍第一特混艦隊有兩艘大型航母,三艘小型航母,戰列艦沒有帶,只帶了三艘巡洋艦和十來艘魚雷快艇。
第二特混艦隊的艦隻數量上稍微多點,但也多不到哪去,尼米茲決定用這兩支艦隊擔任攻擊的主力。
第三特混艦隊只有一艘輕型航母,第一和第二艦隊的戰列艦都調去了第三特混艦隊,因爲第三艦隊的行動,是必須等和日軍有個結果之後,纔會進行阻擊包圍的。
這場戰役的關鍵就是看發起時的突然『性』,能不能達到戰役的目標,第一時間就必須消滅日軍現有的六艘航母,尼米茲交代這兩支艦隊的指揮官弗萊徹等人,攻擊的首選目標,必須是山本聯合艦隊的機動部隊,也就是日軍的幾個航空艦隊。在幾次交鋒後,日軍的航母數量大減,現在的六艘航母,有一半還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可以說對和日軍交手,美軍艦隊還是很有優勢的,這也是尼米茲的信心來源之一。在艦載機數量上面就能直接的體現出雙方的差距,美軍比日軍多近一百五十架的飛機,佔了總數的近三分之一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