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185章 反攻的號角

第185章 反攻的號角

李秋想了好長一會,他也搞不懂美國人真正的想法,“我想是不是看到我們打了個大勝仗,他們來取經什麼的,希望你能幫出個好的點子吧。,最新章節訪問:.shuhАhА.cc 。”

“我覺得不單純是這樣。”陸銘搖了搖頭,“詹森邀請我去美國,而且還很急的樣子,這可不是幫他們出主意那麼簡單。”

“其實去一次也好。”

李秋這樣一說,陸銘有點意外的看着他,“怎麼?你認爲我現在過去?”

“司令,接下來我們事情雖然很多,但都急不來的事,這個時候既然美國那邊希望您去,肯定事情很重要纔會催你那麼急。”

“畢竟接下來我們還需要他們的大力幫助,這次您去美國算是一舉兩得了。”

“也是哈。”

第二天詹森又來找陸銘,看來這次美國看很重自已的這次之行,陸銘考慮了下,就答應了下來。

交代完一些事,陸銘是三天和詹森秘密成行的,中途換了一次飛機,到了夏威夷,休息了一天之後,再坐專機直飛華盛頓。?? 遠東野望1930185

來迎接他的馬歇爾上將,接到陸銘後,稍微休息了一會,並沒有去白宮,而是去了五角大樓的一間秘密會議室裡。

看到美**方的高層幾乎都在,陸銘疑『惑』不解,這不會是開軍事會議吧?

事實還真是,而且,還是專門爲他而開的。

如果說對情報的掌握上和分析上面,美軍參謀部確實不是陸銘他們可以比的,當打開澳洲到太平洋的整個日軍分佈圖就可以看出,美國情報機構在這方面的努力。

馬歇爾上將沒有過多的客氣,只是簡單的介紹了幾句。

“這東方神奇的將軍其實不用我來介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次專門請他過來,就是想讓他給我們上堂課。”

陸銘聽到這裡暗自驚訝,美軍高層這次態度放得如此之低,其目的究竟何在?

轉向陸銘,馬歇爾微笑道:“這是我軍和日軍雙方的軍隊佈置圖,請陸將軍來幫我們分析一下,接下來的我們的突破方向,應該從哪點開始。”

在參謀部呆了一整天,陸銘被問得暈頭轉向的,他這個半專業軍事家,很多問題自已都一知半解,最後靈機一動,乾脆裝起神棍來。

靠着這個辦法,陸銘纔算應付過去。

回到美國的家裡,陸銘陪着妻子和兒子玩了幾天,這段時間美國人似呼忘了他一般。

但陸銘不知道的是,整個美國高層都在爲他的到來,特別是其中提出的一些意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這次澳洲問題因爲換俘纔算解決了他們的一個困境,但這樣的機會,不是每次都有的,所以接下來的行動,必須有百分百把握才能行動。

必勝的戰爭,看上去勢大的美國,其實沒有一個人心裡有底,這不是說最後不能取勝,而是美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們的打法,其中人命這點最難以解決。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可是傷亡問題卻是現在他們眼前最難解決的一個點,變成了現在不知如何下手。?? 遠東野望1930185

而陸銘對詹森說的話,第一時間就傳回了美軍參謀部,對方剛剛打了一個大勝仗,還是以上勝多的大仗,這樣的論斷還挺有說服力的,最起碼美軍參謀部就很認真的研究了這些建議。

陸銘說的簡單,而去很籠統,美軍參謀人員一分析,發現其實什麼也沒說,道理是不錯,但怎麼下手卻一樣的沒有找到好的進攻點。

就拿那個澳洲三面登陸來說吧,做起來看上去不是很難,美國完全可以做到,但他們一計算這個花費的時間,單準備上就必須要半年,還是最快的速度。

半年後日軍方面還有什麼變化和調整,美軍不能把希望寄託於這個未知上面去,而展開到完成,還得花費個一年,這麼長的時間,根本就不現實。

倒是是轟炸日本本土的這個建議,美軍參謀部認爲最可行的,也是能最快結束這場戰爭的方法,但澳洲卻是一塊心病,即使美軍切斷日本本土和澳洲的聯繫,但他們還是擔心澳洲的威脅。

石原的那次登陸戰,給美軍留下了很大的陰影,現在墨西哥那邊還有很多日本人在活動,萬一和澳洲連成一片怎麼辦?

一部分人認爲澳洲戰場不能就此停下,太平洋的海戰和那邊可以同時展開,這樣才能分開他們。

美軍參謀部各有各理,但具體行動和攻擊目標上面,卻沒有做出明確的計劃出來。

陸銘直到三天後,才接到羅斯福總統的私人邀請,去對方家裡。

等格爾麗帶着小孩和羅斯福夫人出去後,總統才笑問起陸銘這幾天休息的怎麼樣?

“難得的放鬆。”

“呵呵,我也希望能有個放鬆的機會,到時我們兩家一起去釣釣魚什麼的。”

陸銘陪笑了笑,美國人釣魚,這個貌似還真很少聽說。

“那天你在五角大樓也看到了很多,應該早點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陸,你認爲呢?”

說到正事,陸銘的神情也變得莊重起來。

“總統閣下,這個問題我也不知怎麼說,其實還是看您和貴國政fu的決心,其實形勢對盟軍很有利,特別是石原的下臺,現在日本軍方高層真正拿得出手的將領,還真沒幾個。”

陸銘看了眼若有所思的總統閣下,其實美國人不是不知道現在的形勢,只要打開一個缺口,形勢就能完全改變,大部份人想急着結束戰爭,這就給美**方出了個大難題。

如果出動全力,萬一達不到這個戰略目的,對美國的打擊可就大了,這也是總統的一個難題。

wWW▲ ttκд n▲ ¢ Ο

“我們上次南洋戰役,當時的形勢總統先生也很瞭解,但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其實沒有什麼,只是我們的決心很堅定。”

“是該早點下這個決心了。”

羅斯福總統的臉上閃過一絲決然,隨後兩人沒有再談戰爭,而是商量起一些貿易和援助上面的事。

這一番交談,陸銘的收穫還是很不錯的,在技術上的一些援助,和對方達了了初步的協議。

作爲美國來說,隨着陸銘集團的實力增強,當然不希望失去這樣的一個天然盟友,而接下來的大戰,更希望對方能出大力,所以這次美國方面很是大方。

陸銘在軍工技術方面沒有什麼過多的要求,他明白即使提出了,美國人也不可能答應的,更多的重點,是放在一些基礎工業技術上。

其中人員培訓這一點上,陸銘是最看重的,在接來來和美國國務卿的談判中,這一點放在第一位。

就如美國人開玩笑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大量往美國移民呢。

接下來的三年裡,陸銘計劃每年送出一萬到三萬學生,前往美國。

另外一個就是基礎設備方面的進口,也是陸銘的重點。

沒有基礎,即使你有了好東西,還是要受制於人,這點陸銘看得很清楚,他沒有自我膨脹去購買那些比如海軍的戰列艦等。

接下來的幾天裡,陸銘還走訪了一些自已集團在美國的重要企業,那些工藝品以前賺錢佔據大頭的企業,隨着戰爭爆發,現在基本無人問津。

留在這邊的工作人員就有好幾千人,陸銘讓他們安心,好好的在這邊等個幾年,就會有大的改變。

『藥』品行業恰好相反,如果不是這邊消化了很多人員,閒散人員就不止那點,戰爭一起,這些『藥』品價格一翻再翻,現在真正的是暴利。

靠這幾個『藥』品行業爲陸銘集團提供的資金,才能維持着幾次大戰的而沒有破產。

隨着形勢的改變,有了一段時間來修生養息,這些行業產生的利潤,就能拿出一大部分用於發展。

整個集團纔會有一個良『性』的循環。

美國方面在資金上,也答應了專門給陸銘一筆貸款,總數爲十億美元,用來發展基礎工業。

到了半個月後,美國總算做出他們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陸銘看完馬歇爾送來的計劃,不由心裡有些好笑,就和他知道的歷史一樣,美國最後還是選擇了一樣的計劃。

但是這個計劃中,陸銘集團成爲了最關鍵的一點。

美軍準備出動艦隊,切斷澳洲和日本本土的聯繫,做到這點後,進而封鎖整個太平洋。

同時,以南洋爲整個進攻的核心,到時組成的盟軍將先攻下菲律賓,直接威脅日本本土。

另外華東各省,美軍準備在這裡修建大量的機場,來做空襲日本本土的空軍基地。

陸銘看完暗自點頭,這纔是正確的選擇,以前攻打澳洲,美國還有點坐山觀虎鬥的味道,沒想到自已吃了個大虧。

不過看到其中一點時,陸銘眉頭馬上皺了起來。

南洋戰場美軍將不派陸軍,由陸銘負責出動地面部隊。

單純這點上,陸銘並沒有什麼意見,但是指揮員的人選上,美軍準備派麥克阿瑟、或由尼米茲來擔任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陸銘當場對馬歇爾道:“由我們負責地面攻擊這點,我沒有意見,但是指揮官的人選上,我們的軍隊肯定是隻有自已人才最瞭解,這點我不贊成。”

馬歇爾沒想到陸銘反應會這麼大,這個計劃也只是個初步計劃。

“陸將軍,您不用激動,這點可以商量的。”

陸銘搖頭,“不,這不用商量,如果要我們擔任地面攻擊主力,就必須是我們的人來擔任這個主導者,這一點上,是不能更改的,也是必須的。”

馬歇爾表現的很是爽快,“既然陸將軍堅持,我爭取做到這一點。”

看着離去的美國人,陸銘既好氣又好笑,如果不是看在物資全由美方提供,還想讓自已的軍隊給他們指揮,這不是笑話嘛。

隨後舉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會議,來完善美軍參謀部提出的這個計劃。

陸銘在會議上昏昏欲睡,雙方的習慣還真有很大的不同。

美軍參謀部的計劃做的特別的細,細到一個連隊到什麼位置都有說明,而陸銘他們做軍事計劃時,更多的是考慮會碰到的意外,具體指揮權都在下面。

陸銘也不能評價這兩種辦法誰的更高明,但這樣他們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他也有些明白美軍老是會出現一些莫民奇妙問題的原因。

呆了近二十天,陸銘帶回了一系列的合作計劃,還有一份厚厚的軍事計劃以及十億美軍的援助,可以說這一次匆匆的美國之行,還是收穫蠻大的。

胡適看到這些大喜過望,他正爲資金問題和地方發展問題傷腦筋,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個好的解決辦法,軍事方面一直佔用着大量的資源,在戰爭沒有結束前,是沒有可能有多餘的錢來發展地方的。

現在陸銘全部都爲他解決了,胡適就能開啓他的發展計劃。

陸銘把這些地方上的事交給了胡適他們後,他專心投入到軍事方面。

美軍的這份計劃給了楊傑等人後,參謀部馬上進行了推演。

趁這個時間,陸銘把他在美國之行中關於後面戰局美軍的打算,也和楊傑等人進行了通報,同時討論即將到來的戰略反攻階段,他們所部的定位。

美軍這個時候開始了行動。

尼米茲帶領着太平洋艦隊離開了珊瑚海,爲了牽制日軍,上面部署的美軍幾十萬陸軍,收縮戰線,依靠海邊的幾個城市以防禦爲主,澳洲進入一段平靜的時間。

按照計劃,美軍第一個攻擊的目標,是連接澳洲和日本本土,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塔拉瓦島。

這是一條美軍戰略反攻的中間軸線,想要轉攻就必須拿下這個島嶼,在做美軍的前進基地。

塔拉瓦呈三角形,有小島數十個。

其中,貝蒂歐是日軍重點設防的小島,也是美軍攻擊的重點目標。

在這面積僅爲1。18平方公里的珊瑚島上,日軍駐兵2500人,司令官是柴崎惠次海軍少將。

另外還有一個工兵營和近千名朝鮮勞工,這使島上部隊總數達到約4500人。

柴崎在貝蒂歐修了18個月的工事,在外圍的淺水礁盤上設置了大量的混凝土三角錐、鐵刺網和椰木柵等,並配以大量火炮和步兵武器,以阻擊敵人的登陸舟艇。

同時,島上還有大批半地下式碉堡,覆蓋着厚厚的椰木、鋼板和珊瑚沙,足以抵禦大口徑火炮的轟擊。

島上共有11處岸炮陣地、均系混凝土鋼板建築,其中裝有203毫米大炮。海灘地帶有25門野炮,都設在堅固的火力點中。

內陸有複雜的防空洞配系,戰壕和蓋溝,交通方便。

柴崎的指揮部是一個用鋼板和一米厚混凝土當圍牆的巨型碉堡。他曾對部下誇口說:“美國人用100萬大兵,花100年時間,也攻不下塔拉瓦”。

時間,也到了43年的最後一個月。

就在美軍艦隊開始行動時,山本也發現了美軍的意圖,聯合艦隊離開本土,到了太平洋中部進行防禦。

本來雙方都準備進行一些試探的,但沒有想到,這一發不可收拾,變成了日美海軍的戰略大決戰。

南洋一時不能拿下,這邊對日本來說,塔拉瓦丟失等於打開了馬紹爾羣島的門戶。

這裡是不能有失的,如果被美軍佔領,馬上切斷了本土和澳洲的聯繫,等於切斷了日本重要的資源補給。

美軍主要登陸部隊是他們的陸戰二師。

美軍的作戰計劃命名爲“電流”。

其作戰佈署是:用兩支艦隊運載第5兩棲軍的兩個師,分別攻佔馬金和塔拉瓦。

北部突擊羣編成有:6艘運輸艦、4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3艘護航航空母艦、1艘船塢登陸艦和3艦坦克登陸艦,運送步兵27師去馬金。斯普魯恩斯坐鎮重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特納坐鎮戰列艦“賓夕法尼亞”號,霍蘭德?史密斯也隨隊指揮攻佔馬金。

南部突擊羣編成有:16艘運輸艦、1艘坦克登陸艦、3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和5艘護航航空母艦,運輸第2陸戰師18000官兵,分別從新西蘭惠靈頓、新赫布里底羣島的埃法提島等地出發,集結到塔拉瓦海面。第5艦隊的11艘艦隊航空母艦、6艘戰列艦和27艘護航艦隻,分爲4個特混羣,擔負空襲吉爾伯特周圍的日佔島嶼機場、轟炸馬金和塔拉瓦、截擊日本聯合艦隊等任務。此外,以富納富提島和坎通島爲基地的美陸軍第7航空隊,將動用100餘架“解放者式”轟炸機、24架“卡塔林納式”水上飛機和24架pv-1巡邏轟炸機,轟炸吉爾伯特,以破壞日軍工事、殺傷敵方人員。派潛艇和偵察飛機,預先對塔拉瓦進行周密偵察和拍照,做好戰爭的前期準備工作。但任總指揮的尼米茲和特吶中將都不會想到,這樣一個無名的小島,日軍會有如此完備的工事和前期的準備,他們看來,拿下這樣的一個小島,有多倍於日軍的美軍,肯定是隨手可奪。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