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151章 遠慮和機遇

第151章 遠慮和機遇

在美國人看來,日軍不出來,陸銘和盟軍沒有辦法去攻擊,主動出來了,這就是個很好的機會。

至於雙方誰勝誰敗,這都在於其次,只要戰鬥打起,就對美國有利,他指示史迪威,一定要爭取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主動的和日軍進行交戰。

仗不要怕打大,越大越好,雙方投入的兵力越多,對美國越有利,這一戰如果能打好最好,就是劣勢的情況下,也要奮勇向前。

在回電報給史迪威的同時,也特地給陸銘去了份電報,要求陸銘盡一切的力量,打好這一仗,不要怕消耗,這場戰役花費了多少,美國就補償多少。

知道陸銘難處的羅斯福,首先給對方一個承諾,先安對方的心。

和日本拼消耗,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情況,一直就想尋找這樣的機會,沒想到他們自已送上門來。

日本的困境並沒有逃過美國情報部門的耳目,羅斯福總統一樣看出來了這一點,海軍匆忙進行決戰,爲得就是和日本人拼消耗,不管這一戰的結果如何,日本都沒有能力再對美國主動發起攻擊。

一退一進之間,整個形勢就會悄然扭轉過來,這次日本再次發起南洋攻勢,可謂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

美國有他們的考慮,而陸銘也有自已的考慮,從這次日軍的突然舉動來看,可能日本高層現在鬧得很厲害,如果這樣,戰場逆轉的時間已經不遠。?? 遠東野望1930151

楊傑和李秋,甚至胡適等人,都看出了這一點,日本就那麼點大,他們的戰場太多,後面的結局必定是敗亡,而現在的這一戰,更加把這個結局給提前了。

幾個人在戰鬥還沒有到來之前,秘密開了一個會,會上討論的不是即將到來的戰爭問題,而是將來的打算。

“無論如何,南洋我們現在所在的諸島,是不容有失的,這樣纔不會讓英國人有機會反悔。”胡適第一個開口說出了自已的看法。

“是的,這是最根本的一點,如果被日軍佔領,以後盟軍重新奪回,英國人就有很好的藉口賴賬,所以我們制定接下來的戰役計劃中,首先會考慮到這個因素。”

楊傑從戰爭的角度分析了這件事,意思都一樣,不要給英國人機會。

陸銘對英國倒不是很擔心,他真正擔心的,反而是美國。

對這一點,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陸銘覺得必須讓大家重視起來。

“這裡,我要提醒大家一下,英國和法國,後面我們都不用怎麼去擔心,即使這場波及全球的戰爭結束,英法的實力也被大大的削弱,而美國,卻有可能成爲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想起羅斯福總統沒幾年在世,下一任總統不見得會遵循以往對陸銘的承諾,有時在國家利益面前,反悔之事很正常的。

陸銘擔心的就是這一點,他把自已的考慮出給了大家聽,“我們不能把希望都寄託在承諾上,更主要的,還得看我們自身的實力,這點很重要,也是最有力的保障。”

“是的,司令的考慮我也有想過。”歷來都最先發言的李秋,這時才說出了自已的意見。

“接下來不管什麼情況,我認爲保持和發展壯大我們的實力和影響,是我們主要的方針,也只要我們自已發展壯大起來,纔有這個資格去爭取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所有我認爲,現在備戰的同時,扶持出代表我們集團利益的各處勢力代表,也同樣的重要,必須在英美勢力還沒有滲透到這裡之前,先一步的掌握住這些地方,對一切不穩定的因素,包括那些不和我們一條心的團體代表,該處理的,必須早點處理掉。”

李秋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股濃濃的殺氣,“現在這個時機正好,我們可以借日軍進攻我們爲由,進行一次大肅清,徹底的清除掉那些隱患。”

胡適別看他文人出身,在這個問題上比李秋還表現得要狠,他提出了一大堆的意見和想法。?? 遠東野望1930151

看起來胡適早就有這樣的計劃和準備,說起這個可是一套一套的,就他一個人,關於這個問題就談了近三個小時。

從現在到將領,胡先生都有過通盤的考慮,陸銘對這些最爲頭疼,乾脆甩手讓他們去處理。

會議開了好幾天,決定了將來的發展戰略,和他們所要達到的目標,爲這個團體的將來,做出了意義深遠的決定。

他們將按着這個目標,一步一步的實現它。

隨後,陸銘在軍隊中進行了一次團級以上幹部大會,主要就是把這次會議的精神傳達下去,讓大家有一個爲之奮鬥的目標,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之前,對鼓舞全軍上下的士氣取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這次大會的最後,陸銘還就軍隊的保障問題做出了重大的調整,其中包括軍餉的提高,和軍人家屬,以及傷亡的保障金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這個決定,走到了所有國家的最前列,這等優厚的政策,讓軍中所有官兵,都放下了心中的顧慮,在這個連飯都沒有吃的時代,陸銘這一做法,可算是超前的。

當時談及這個計劃時,楊傑非常的贊成,而胡適和李秋都心存疑慮,這樣一來,軍隊的開支就是一個無底洞,要是打上幾仗,傷亡如果一大的話,他們就得馬上破產。

對此陸銘用美國總統的承諾反駁他們,“美國不是說花了多少,都由他們出嗎?有他們在後面,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這樣做我們就可以完全收攏軍心,何樂不爲呢。”

胡適幾個想想也是,但這種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事,畢竟不靠譜,勸陸銘是不是再考慮考慮,最少也不用急着宣佈出去。

但陸銘很堅持,他可是知道,南洋打完這一戰,以後這樣的大戰就不是他們當主角了,日本人再沒有心思來對付他們,以後的戰爭多爲收復失地爲主。

這一戰很關鍵,也很不好打,如何保存實力,又要擊敗對方,爭取在後來的反擊中有一席之地,士氣的問題必須先走在前面,陸銘才堅持要第一時間公佈的原因。

可以說,陸銘這個決定引起了全軍的震動,他這支部隊的主要骨幹力量,多來自於雲南以及西南各省的多,那些地方可是戰『亂』持續了幾十年,加上本就經濟不發達,當兵吃糧不就是爲了混口吃的。

現在不但有吃有軍餉,就是家庭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立功不單有榮譽,還有實惠,這是他們從來都不敢想象的事。

陸銘通過這一做法,深得軍中之心,士氣更是到了一個極高點。

就在陸銘對軍隊整改的同時,地方上,胡適和李秋兩人進行了一場雷霆般的行動。

這場行動中,對一些親日勢力的打擊是毫不猶豫的,深知這次行動將對將來產生深遠的影響,胡適他們的工作做得很細,讓地方上的風氣隨之一變。

而大量從各個軍校和陸銘他們培養出來的地方工作人員和軍隊幹部,被分派到各個重要領域,從下而上的掌握住基層力量。

等這些人熟悉和成長起來,到他們掌權之時,這個政策就能延續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有了這些時間的潛移默化,整個地區都能同心到一處。

胡適他們的做法,出乎了陸銘的意料,他沒有想到對方考慮問題,比自已考慮的還要深遠,這樣一來,說不定還真的可以做到。

陸銘他們在進行一邊備戰一邊整頓內部時,美軍機動艦隊這個時候正在抓緊行動。

十分巧合的的是,正好弗萊徹分出一艘航母“大黃蜂”號前往日本本土時,東條把部署在幾個城市的防空機羣全調走了,就連平時執行巡邏任務的偵察用飛機,也抽調了大部分。

這個時候弗萊徹並不知道這個情況,如果知道,他可能會把整支艦隊都開過去,但即使是如此,美軍的航母在前往日本本土的途中,非常的順利,順利的出乎想象。

一路上,連日軍的巡邏飛機都很少看到,潛艇也沒有發現,美軍看到這樣的情況,慢慢也就習慣了,艦隊的前進速度也陡然加快起來。

一路上因爲不需要進行躲避,艦隊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上,比起預計的時間提早了近兩天,直到接近可以進攻的距離,還沒有被日軍所察覺。

這個時候指揮這次行動的美軍指揮官反不知道怎麼選擇了,攻擊機會只有一次,偷襲對方那座城市,這讓他們一時不好下這個決定。美國人冒險的精神佔了上風,艦隊指揮官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要偷襲就玩次大的,反正現在日本本土的防備如同虛設,再往前前進一段。最後美軍艦隊指揮官把手往地圖上一指,目標,東京!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