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109章 婆羅戰役之擴大

第109章 婆羅戰役之擴大

就如他們猜測的那樣,英國馬來總司令帕西瓦爾中將對陸銘的忠告,當成了玩笑,日軍要過來,就必須從海上,他們新加坡的鋼鐵要塞可不是說着玩的。。 更新好快。

至於什麼後面偷襲,更加的不可能,日軍要過來就要半個月時間,等他們動身,這邊早就知道了。

婆羅之戰隨着日軍的增援,有擴大的趨勢,世界上都在關注着這邊。

陸銘和日軍雙方明裡暗裡在鬥智鬥勇時,西方的英美也同樣在關心着這場戰爭,因爲利益的關係,英國的關注,相比於美國,東南亞對他們更加的重要。

帶着上百萬的日本陸軍勁旅的石原,此時有些猶豫不定,是打印度還是墨西哥,一時難以決定,照他自已的意願,是誰都不打,先休息一段時間,穩定這些佔領的地方,發展好這些地盤才重要。

但是日本國內的意見希望他繼續擴大戰果,石原也清楚,他們現在就如開弓之箭,沒有辦法回頭了,想拉近美國的距離,莫過於搶劫來的快,印度的資源日本現在迫切需要。

對美國,石原比國內那些人看得更清楚,前往別讓他們緩過氣來,如果等他們一緩過氣,日本的日子就難過了,所以他認爲打墨西哥或者直接進攻美國本土,都比打別處好。

可惜,他的建議國內沒人贊成,海軍是堅決反對,一到美國本土,他們的空軍日本海軍就心裡沒底氣,偷偷的登陸他們也有想過,但是人少了沒用,人多,美國肯定會發覺。

對現在進行的東南亞戰略會戰,石原真搞不懂軍部那些人怎麼會蠢成這樣,他以前的計劃中多次強調,先不動馬來半島和婆羅洲一線,澳洲都佔領了,進安達曼海還有一條路。?? 遠東野望1930109

本來,陸銘他們和英國就有矛盾,這樣一搞,對方反聯合起來,石原看得很清楚,日本能佔領菲律賓,陸銘他們就沒有動,如果真動,日本還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現在日本近一半主力在南洋,搞不好這場戰爭會越打越大,雙方投入的兵力慢慢會越來越多,這樣對日本很不利,現在他們可是三線作戰,加上防備蘇聯,等於是四線。

石原最後還是決準備打印度,心裡比較有把握,英國的幾十萬軍隊分得很散,日軍如果站穩腳,再慢慢推進,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西方,德國總理府。

希特勒正在和他的心腹將領們開會,“下面將實現的,是一個偉大的,非常偉大的計劃,我們將獨霸歐洲。”

“外交部門馬上聯繫我們的朋友們,讓問他們做好了準備沒有?”

自從侵略戰爭開始,德國外交部門就形同虛設,用希特勒的話來說,“外交部門就是反動思想和失敗的發源地。”

外交部進行軍管後,希特勒指示他們對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談判,“我們一起來研究如何分一塊大蛋糕,烏克蘭的地盤可以歸你們。”

這個時候,希特勒準備對蘇聯動手了,西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只有英國憑藉海洋的優勢在拼死抵抗(海獅計劃),讓希特勒感到有機會騰出手來對付東邊的這個大國。

而德國的情報機構對蘇聯的大大低估的錯誤判斷,也讓希特勒認爲蘇聯是非常容易對付的國家,便開始着手製定入侵蘇聯的計劃,計劃代號:“巴巴羅薩作戰”。

瘋狂的希特勒,瘋狂的德國人,在多次嚐到閃電戰的滋味後,他們制定了一個極爲瘋狂的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300萬德軍),以“閃電戰”從三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迅速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

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30年代末的蘇聯,自十月革命後,經過十餘年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有了一段極爲迅猛的發展期,加上他們的工業基礎還在,到了40年,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

但是,生產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則遠不如德意志帝國,特別是一些高科技上面,蘇聯比起德國差了很多,另外,蘇全國也剛從瘋狂的肅反大清洗運動中,慢慢恢復正常的秩序。?? 遠東野望1930109

在德軍橫掃歐洲之時,斯大林看到如此強大的德意志必然會威脅到蘇聯的***,便開始着手採取防範德國的系列措施:將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工業有計劃地遷移到烏拉爾山以東;

對德意志帝國和談,避免刺激德意志帝國;穩住東方的日本,於1941年4月和日本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建立“東方戰線”,增加戰略縱深等等。

雖說有所佈置,但斯大林以爲德國人在沒有解決英國之前,是不會對蘇聯動手的,以至於蘇聯在準備方面,慢了德國人不是一步。

德國這個“巴巴羅薩”計劃出臺半年後,蘇聯還渾然不覺,到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國際勞動節,沒有想到戰爭的腳步已經臨近。

雖然英德等國的蘇聯間諜多次向斯大林彙報,德國有可能將在今年夏進攻蘇聯,但斯大林認爲,英國和德國的戰爭見分曉之前,德國還沒有能力進犯蘇聯。

多疑的斯大林甚至懷疑,這是英國間諜爲了將蘇聯拉入對德作戰的陷阱而捏造的。

但是,斯大林的判斷錯了,一場有史以來最爲慘烈的戰爭在1941年6月22日正式打響。

而在同時,爲了配合德國對蘇聯作戰,希特勒還要求日本政fu進行配合,進攻蘇聯的遠東地區。

對希特勒的要求,日本政fu答應的很堅決,很爽快,暗地可不是那麼回事。

日蘇中間有過條約,互不侵犯,蘇聯人都沒有趁機對他們動手,日本人這個時候可不想參與到他們中去,現在正用盡全力爭奪勝利果實的時候,怎麼可能去找蘇聯的麻煩。

但表面上,日本關東軍還是做了做樣子,不過這個動作,還是先和蘇聯人打過招呼的。

而在德國人摩拳擦掌時,東方的戰爭又有了新的變化,山下奉文的十萬日軍突然從泰國海進入馬來半島,對英國的海港和遠東艦隊基地新加坡發起了偷襲。

山下奉文的“自行車閃電戰”還是很厲害的,只用了三天時間,日軍就趕到了新加坡。

全是輕武器的日軍,出現在英澳聯軍面前時,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日本人怎麼突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了。

倉皇的英軍一開始,還是進行了頑強抵抗的,可惜,被打了措手不及的英軍,一點準備都沒有,最爲難堪的是,他們的炮臺,是朝外的,根本句沒有辦法進行火力支援。

山下奉文親自指揮着這場戰鬥,他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拿出爲帝國盡忠,爲天皇效命的決死之心。

日軍一發起攻擊,就不要命的壓兩上去,這種根本不要命近乎瘋狂般的攻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而日本間諜也在內部接應,新加坡到處『亂』成一團。

帕西瓦爾他們找陸銘部幫忙時,對方部隊正好換防,馬來半島上面的,全是前線下來的傷兵。

只用了一天,日軍就攻到城裡去了,日本人還放話,如果不投降,將大開殺戒。

英軍司令帕西瓦爾中將被日本人嚇到了,

英國人抵抗了三天,就宣佈投降!

日軍這次俘虜的人可多了,幾乎把英國在南洋的勢力一鍋給端掉,可就在山下奉文準備享受勝利的果實時,黃雀出現。

陸銘所部的差不多十萬大軍,正從日軍的後面趕了過來,離他們也就三天時間的路程,山下奉文本來準備抵抗的,可是新加坡那個炮臺,日本人改好,沒有個幾個月時間,他們也做不到。

日軍現在沒有重武器,雖然繳獲了一下英國人的,但山下奉文不是笨蛋,他知道上了陸銘他們一個大當,對方早不來晚不來,就他們一結束戰鬥,就趕到了,這明顯是早有準備的。

還好,能跑,於是,山下奉文他們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日軍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只能倉皇的跑路,繳獲的財物倒是帶走了不少,武器那些都沒有來得及帶走。這場戰鬥從頭到尾,都在山下奉文的掌控之中,其實英軍如果堅持抵抗下去,和日軍進行巷戰,這場戰鬥短時間是不可能結束的。可惜,指揮中連犯了幾次錯誤的英國人,一看到他們的依靠炮臺沒有作用,心裡就慌『亂』不堪,後面又沒有收縮兵力,等被日軍分割成了十幾個部分時,已經沒有了機會。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