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70章 日本的新一輪計劃

第70章 日本的新一輪計劃

現在日本的土地包括哪些新佔領的,的確很寬闊,如果拿下整個東南和印度等地,日本的幅員遼闊就不是一句空話,而美國正是橫恆在他們道路上面的一座大山,第一個需要搬開的。

東條接着建議道:“陛下,不知道您有沒有現,美國在亞洲及整個太平洋地區,只有海軍是比較強大的,陸軍的力量除了菲律賓的那十幾萬人,並沒有別的力量。”

“這樣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我以前有聽山本君說過,如果帝國真正要在東南亞整個地區站穩,就必須搬開美國這座大山,他們海軍多次研究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襲擊計劃,我想陛下可以找他來問問。”

東條在不斷的東跑西竄,石原倒是用哪也沒去,就呆在了家裡,板恆和山本來時,石原正在睡覺。

“石原君,你倒是真能睡的着,外面都在議論紛紛,說東條又要和你鬥起來了。”

板恆也不客氣,直接就囔了起來。

“和我有什麼好鬥的,他愛這個位置儘管拿去。”

“石原君真是豁達,呵呵。”

“山本閣下,您這次怎麼也有空來我這邊,陛下不是找你們在討論軍事計劃嗎?”

山本脫掉鞋子,走進屋裡坐下才慢悠悠的答道:“這個計劃是老早就有的,這次陛下找我,是想讓我幫他下這個決心,我現在過來,是找石原君幫我先下個決心。”

“哈哈。”

板恆了,“山本閣下不是早就心有成竹,怎麼?還要把石原君也拉到一起啊。”

“怎麼不行?”

山本搖了搖頭,“他可是掌握着我帝國三分之二的陸軍,有他幫我下這個決心,我心裡可就有底氣多了。”

石原看了下他們兩個,“我明白了,你們這是聯合起來勸說我吧,怎麼,有什麼話就直說嘛,還需要這樣轉彎抹角的。”

臉上一正,山本朝石原鞠了個躬,很有誠意的看着對方,“也不算是來勸說,我現在的確心裡沒什麼底氣,美國畢竟不比其它國家,他們的工業能力和經濟都是全球第一的,戰爭潛力之大,出乎我們的想象。”

“這並不是我們就沒有了自信,打起來簡單,局部勝利我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把握的,但後面的況我可沒有底氣,畢竟石原君也清楚,我們和美國相比,經濟和工業上的差距,可不是一時能彌補的。”

石原沉默了很久,才嘆了口氣,“我們打這樣沒有把握的仗,打下去有意思嗎?後面我擔心想收也收不住,那時我帝國就會踏入到危險的深淵中去。”

“以前我就有說過,對美國,我們儘量的維持住雙方的關係,不要搞僵,如果真要去和對方決裂,也要儘量的做好準備。”

石原看着山本和板恆,極其認真的告誡道:“我的意見,不用急,不到極步,最好還是等看看,用這個時間去多做些準備,要打就必須致命的一擊,一舉打垮他們,最少要他們在一年之內對我帝國沒有威脅。”

山本眼中一亮,石原的回答讓他感到有些意外,本來他以爲石原會勸他不要衝動,但這個致命一擊的看法,正好和他心中的那個計劃一樣。

但石原的目標更大,本來山本認爲,只要打掉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艦隊就達到了戰略目標,看來自已還是想的小了點。

如果真如石原所說的那樣,就必須對美國本土動手了,這個山本還沒有想到怎麼去做。

東條的上串下跳,山本看在眼裡,並沒有在外面表什麼看法,在他看來,現在也必須讓海軍出次臉的時機了,東條這些提議正符合他的所想。

找石原的目的,主要還是想讓他不要去反對,這點對方也看出來了,如果石原一力反對,天皇也不能強行通過這個決議,畢竟現在陸軍如日中天。

得大了石原的支持,山本信心滿滿的回覆了天皇,給他三個月的時間準備,到時肯定會有一份完整的計劃交上來。

陸銘和夫人再次來到南京,又快要過去一年了,這次來南京參加會議,是蔣介石提議,重新劃定各個戰區的。

國內隨着日軍的退縮,空出的地盤,讓國民政fu不得不重新來分劃和調整,本來沒有陸銘什麼事的,但宋美齡的一句話,讓委員長一下想起了這個西南王。

“達令,周至柔一直說要擴大空軍的力量,這次會議最好讓陸銘過來,找他們買點飛機來補充。”

蔣介石一想,對啊,還可以找他們買些武器彈藥,特別是大炮什麼的,自已正準備擴大五十個師,武器問題還沒着落呢。

“還是夫人想得周到,這次我差點漏掉了他們。”

宋美齡看了眼蔣介石,有些遲疑道:“達令,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夫人有什麼話還不能說的?”蔣介石愣了下。

“陸銘這個人,我覺得你對他防備太過。”

看了眼有些變色的蔣介石,“達令,就我都能看出,和他聯合的諸多好處,我就很不理解,爲什麼你對他們的防備那麼深,萬一到時推到對面去了,這個後果我想比現在更加的嚴重。”

說起這個委員長就一肚子的火,這還沒處可,要不是陸銘瞎搞什麼千里大演習,十八集團軍哪能有那麼多武器彈藥,十萬人的日械裝備啊,這一下子就把對方武裝到了牙齒。

上次華東會戰,對方恰好有多次的破壞日軍的交通運輸線,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現在兵力已展到近五十萬人,而且這五十萬還是武器精良的部隊。但這事他還不能去說陸銘,對方送出去的武器彈藥太多了,基本上的部隊都受過他們的好處,這也是他最爲擔心的一點,到時真要對方起來反對他,這可是真正的一呼百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