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96章 國內國際形勢

第96章 國內國際形勢

戴笠這次會和他們一起過來,讓陸銘感到很奇怪,一個特工頭子跑這邊來幹嘛,閒得沒事幹了嗎?

白崇禧在告辭前特地在陸銘的耳邊低聲說了句,“找個時間單獨聊下。”

陸銘點了點頭,白崇禧的目的他多少知道些,日本要在東南亞動手,看來桂系也在擔心他們老家的安危。

等陳、白幾人出去,戴笠單獨留了下來。

“雨農兄請坐。”

屋裡就剩下他們兩個了,陸銘靜靜的等待戴笠說出他的來意。

“陸司令,在下是受校長的委託,來向將軍轉告校長的一些話的。”

“哦,請說。”不用陳布雷轉告,讓戴笠來談,這老蔣想幹什麼?

“是這樣的,校長的意思是希望能和陸將軍加深合作,特別是在西南地區,另外請陸司令幫忙買一些設備。”

“雨農兄沒說實話吧?”

陸銘看着戴笠,臉上笑的有些怪怪的。

“這個、這個。”

戴笠最後還是咬了咬牙,說了實話,“其實這事說起來,還和將軍您有關,上次您送出去的那些武器,讓十八集團軍在這半年裡飛速壯大,在華北戰場上取得了多次的大勝。”

原來如此,看來這次委員長又要擔心了,陸銘從戴笠斷斷續續的‘交’談中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老蔣現在對自已這邊是又愛又狠,但一時之間又離不開自已這些人。

日本的逐步封鎖,讓蔣介石感到事情很嚴重,這次派戴笠過來,是希望從美國的貸款中拿出大部分的錢來,用於購買軍工設備,想學陸銘他們這樣自產自足。

至於派戴笠來的原因,是因爲蔣介石希望這些工業到時能掌握在自已的手裡,陳布雷這人比較直,由他來談這些不行。

陸銘聽完,想了想看着戴笠,“合作是希望我們提供原材料吧,這個我可以答應你們,設備的事情我也可以幫忙,不過雨農兄回去後,轉告一下委座,工廠那些最後設在西南。”

“太謝謝您了。”

戴笠以爲很難完成的任務,沒想到會如此順利,說話都有點帶顫音了。

“那個,陸司令,爲什麼工廠要在西南而不是上海等地呢?”

陸銘看了戴笠好一會,“雨農兄這是明知故問吧,華中你們能守得住嗎?”

“這個、陸司令,日軍還會進攻華中?”

“當然,時間也快了,等日本完成他們的海上封鎖,第一個開刀的就是華中了,除非國際形勢有大的變化。”

戴笠和陸銘‘交’談了一會,幾乎是滿載而歸。

在第二天和白崇禧會面時,陸銘和他談了很久,對國內和國際上的形勢都‘交’換了各自的看法。

陸銘首先安慰白崇禧,對廣西的問題不用太擔心,日本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再進攻這邊的,倒是國內的形勢,讓人很擔憂。

從日本這一段的舉動來看,下一次的大戰爲時不遠了,陸銘鄭重的提醒白崇禧,在將來的三到五個月內,日本會對國內大舉進攻,這次進攻比任何一次都要來的猛烈。

現在日本的戰略佈局上,第一點是封鎖海上‘交’通線,這一點到現在已基本完成。

第二點他們的兵力部署,現在華北日軍已增兵到了接近六十萬人,板恆在東南沿海這裡的兵力,如果不繼續對陸銘他們進攻,就會轉身朝國內攻擊,這樣一南一北,國民政fǔ很難抵擋的住。

第三點,板恆集團不但威脅到了整個東南沿海,還牽制了陸銘集團,讓他們無法支援國內戰場,如果日本本土再出動一支部隊,從華中登陸,那樣就成了三面進攻,即使攻不下華中,哪麼中原和華南等地呢?

白崇禧聽完陸銘的分析,臉‘色’變得很難看,一下就聽明白了日本的意圖,華中現在的中央軍主力全在那邊,日本其實只要出動十來二十萬人,就能拖住華中的百萬大軍。

現在國民政fǔ總的兵力還不到三百萬人,中原幾大城市和華南等地有一百多萬,華中一百多萬,西北和察哈爾等地有幾十萬,日本關動軍隨便出動一部分人,就能牽制閻錫山和傅作義集團。

華北及中原戰場,國軍的那些雜牌軍能抵擋住日軍的主力嗎?答案白崇禧不用想都知道結果。

兩人‘交’談完,白崇禧第二天就和陳布雷等人一起,向陸銘提出告辭,他們再也沒心情去看這邊的風景了。

正如陸銘猜測的那樣,日軍大本營正緊鑼密鼓的策劃着一次大的行動。

他們的目標是由華北方面軍但當主力,進攻整個中原及華南幾個省,這個遲來的長沙會戰,還是照樣的發生了。

而國際上,在德國蘇合謀之下,瓜分‘波’蘭的戰爭結束的出乎意料之快速,以英法等國爲首的盟軍,還沒做出實際行動,‘波’蘭就落入到了德國人的手中。

蘇聯人背後的這一刀捅得更狠,在德軍第8集團軍與第10集團軍正處理布楚拉戰事時,‘波’軍爭取其贏來一星期的寶貴時間,加快增強華沙城的防護以因應敵軍接下來的入侵,並儘量將殘存的部隊(主要是克拉考集團軍)調至羅馬尼亞橋頭堡,而德軍則正以13個師(相當於‘波’蘭戰場上總兵力的1/3)慢慢包圍華沙城。

蘇聯打着保護僑民利益的旗號,宣佈‘波’蘭現在正處於‘混’‘亂’無政fǔ狀態,以前所籤的協定全部作廢。

蘇聯紅軍的兩個方面軍忽然跨過蘇‘波’國界線,進入‘波’蘭的裡托夫斯克至立陶宛邊界的‘波’蘭領土和裡托夫斯克以南的全部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有蘇聯的參與,在這一刻正式打響。

全世界都爲蘇聯的這次舉動感到震驚,就連他們的盟友德國,也沒有想到蘇聯人會出兵,當時的協定是沒有提到出兵的。

英法等國更是不敢相信,蘇聯和德國聯合,就讓他們不可思議了,這還出兵參與瓜分‘波’蘭的行動,讓他們感到失態很嚴重。

可惜,英法兩國對德國宣戰後卻都按兵不動,僅在海上有所‘交’手。

出動飛機進行轟炸一事,由於西班牙內戰時德國空軍對格爾尼加的轟炸行動展現了現代戰爭的毀滅‘性’,英法兩國認爲對德轟炸會遭到其報復而一直推託。

在地面部隊方面,法軍總司令‘毛’利斯?甘莫林承諾‘波’蘭會在德國進攻該國時,會“動員開始後15天內”對德國發動攻擊,然而法軍的動員極爲緩慢,並只在9月7日發動過一次“薩爾攻勢”。

這個被德國人稱爲“靜坐戰”的戰役,雙方就如玩過家家一般的,敷衍了事,炮聲雖然不斷響起,可落點全是在無人區內,法國人還特別‘交’代德軍,要退後麪點,以免誤傷。

美國記者在戰後報導時諷刺道,這炮聲轟鳴不斷,可炮彈都在天上爆炸,到底是真打還是假打呢?或是兩國來次放煙‘花’比賽。

當權的張伯倫政fǔ直到‘波’蘭被佔領,都還在遲疑不決,甚至還想和德國再次修好,這妥協政策,讓希特勒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消息傳到仰光,陸銘看完這個戰報冷笑連連。

“沒想到英國政fǔ到現在還在做夢,英法的災難就要來了,我們也要做好準備,日本也要有所行動了。”

楊傑等人全都肅然的看着陸銘。

朝大家點了點頭,陸銘指着上面沙盤的上的幾個地區。

“大家注意,日軍的南下方面軍有可能做以下行動:

繼續擴大東南亞的勢力範圍,我個人判斷,這一點日本人暫時還不會,爲什麼呢,諸位來看,日軍在我國增兵上就能理解了,所以這點我們暫時不去分析。

國內戰場如果打起來,日本很可能對我們採取監視的方式,阻止我軍加入國內戰場,我們就來個順水推舟,主動發起戰爭,和日本爭這東南亞的主導權。”

楊傑等人馬上理解了陸銘的意圖,主動出手,先把這些地區掌握在手裡再說,那樣就有了更大的戰略縱深。

三方都抓緊時間佈局,接到戰區命令,陸銘集團主力在做重新的調整,只等日本的南下方面軍一有行動,就搶先發起對東南亞日軍的攻擊行動。

這次陸銘在全軍會議上喊出了“一舉定東南”的口號。

喊這句口好,陸銘有信心在接下來的這一戰中,徹底打垮日軍在這一帶的所有勢力,在各地民衆的基礎上和站前的準備上,都比日軍有更大的優勢。

蔣介石從白崇禧等人口中聽到陸銘的判斷,再結合這一斷日軍的行動,知道這個判斷是對的,馬上抓緊時間調兵遣將,做好防禦工作。

就在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東方的亞洲率先發動了一場和日本之間的戰略大決戰,雙方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戰鬥會投入如此多的軍隊。請看下卷,二戰風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