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銘伸出大拇指。“你牛!”
張小桐嘻嘻一笑,“我纔不希罕做她的乾女兒呢!不過也沒說死,我說要回來先問問你,再答覆她。”
“哈哈!我家小桐就是聰明!”陸銘用力的把她抱了起來,連轉了幾圈。“連蔣夫人都敢拒絕,我可服你了!”
“行了,我被轉暈了,快停下!”坐在陸銘懷裡的張小桐有些擔心。
“我這樣做是不是錯了?”
陸銘無所謂,“什麼錯啊,不用擔心,這事我再考慮下,到時和你說怎樣答覆她。你看現在很晚了,我們是不是也去睡了?”
“我去找藍眉,還沒過門呢,我們這邊的規矩可不興那樣的,再等兩天吧!”
陸銘一下不小心,被她跑了出去,只能無奈的長嘆:“該死的規矩!”
張映文對這個孫女張小桐,一直寵愛有加,因其父母意外而故後,都是他一手拉扯大的。這次小桐說爲了記念她的母親,決定婚禮的習俗一半按漢族,另一半按照彝族的規矩來舉行。因她的母親是彝族人,她的身上,有彝族的血統。
婚禮的這天,陸公館的門前搭起了成片的竹棚,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菸、吃飯、閒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張小桐一身彝族少女的打扮,頭上摺疊着的青紗,被頭髮紮成的辯子如髮箍般的繞在頭上,耳邊垂下的耳佩珠光耀眼,多彩的彝族特色服飾,繡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讓她更添了幾份嫵媚。
婚禮上,先舉行的是漢族的,男方的主婚人是趙猛,女方是張映文,還有宋美齡也站在邊上,臉上的笑容可掬的幫忙招呼着衆人。這位蔣夫人的手段,讓一些來賓看得大爲佩服!
白崇禧看了眼後,轉頭對陳濟棠道:“蔣夫人的手段,真是令人佩服!”
“鍵生你也會佩服一個女人,我到是第一次聽到。”
“哎,老蔣這一手轉的好快,走到我們前面去了!”白崇禧嘆了口氣。
陳濟棠咪了下眼,“事還沒定數,還有機會的。”
證婚人是龍雲和楊傑倆人,他們先按照漢族的的規矩,陸銘和他的伴郎大牛,張小桐的伴娘藍眉的帶領下,先敬過了天地,然後拜過了雙方的幾位長輩,在夫妻對拜之後,轉過來按彝族的規矩,背新娘!
這時的禮炮也響了起來,聽到炮聲後,騰越的民衆們都知道婚禮開始了。一時間,全城都燃放起了煙花和鞭炮,城裡的民衆全都載歌載舞,喜慶的氣氛比過年還濃!
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揹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繡花鞋萬萬不能沾水。過河什麼的,是沒辦法去做,陸銘在一衆來賓的掌聲中,在大廳內,表演了一段。
第二段是彝族的迎親環節,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夥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夥子,使來“搶親”的小夥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夥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着新娘,小夥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夥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爲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爲,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纔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這個環節也在大廳中完成。由特戰隊和電報處,醫學院的姑娘小夥們,全都是彝族的打扮,把早準備好的水盆那些搬了上來,在賓客們的哈哈大笑聲中,朝新人新娘身上潑波去。
看到陸銘幾個被波的四處亂躲,那狼狽的樣子,大家全都鬨笑了起來,那些老外跳的最歡,就連一向古板的英國大使,也上前拿起了水盆,追着他們潑去。
婚禮在熱鬧和喜慶的氣氛中越來越烈,陸銘拉着張小桐去換衣服之際,表演的隊伍走進了場中,先進行的是彝族的打歌。打歌也叫“左腳舞”、“踏歌”、“跳蘆笙”,這是非常盛行在雲南一帶的舞蹈,每逢節日,大家都會既興的跳上一段。
陸銘和張小桐出來時,看見大家都在大廳中跳了起來,倆人相視一笑,也走入到了人羣中。
見到新郎和新娘過來,大家全都熱烈的圍了上來,把他們裹在了中間,在歡笑聲中再次的舞動了起來。
新房裡,見陸銘在那發呆,眼中紅紅的,張小桐抱着陸銘,輕輕的問道:“怎麼了?”
“哦,在想一些事情,前幾天見到那些以前山寨的弟兄,看到他們很多都成了家,我總算放下了心中的一件大事。而現在,我也總算有個家了!”
是啊!陸銘從來到這個世界,從路人到融入去中,總感覺自已格格不入。只有在這天,在現在,他纔算完全的融入了這個世界。這裡不單有關心他的親人,和跟隨他的一衆弟兄。還有眼前這個,看起來文文靜靜,心思單純,卻能爲他不顧一切,單身闖敵營的妻子。
倆人相視一笑,陸銘做了個抓的動作,“現在我們進行最後一個環節,入洞房咯!”
“砰,叭”
“誰在外面?”
牆邊東西倒地的聲音,把正摟在一起的倆人給驚醒了過來。張小桐忽然用手捂住了嘴,“完了!”
“怎麼啦?”
“按我們的這邊的規矩,還有最後一個環節,鬧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