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不妙的消息接連傳來,劉文輝這下真急了,特別是後路被斷,59師被殲,這種如泰山壓頂般的感覺,讓他有點喘不過氣來。
“馬上命令部隊,拼死也要奪回嵩明!”
很快有了決斷的劉文輝馬上行動了起來,北路的川軍幾個師馬上出城,往嵩明一線開去。
“總指揮,急報!滇軍在晉城的軍隊也動了,他們正朝昆明攻擊前進,最遲下午,就能到達我昆明守軍的第一道防線!”
“另外,滇軍的大興,富民這兩路的軍隊也同時朝我軍進攻而來!不過速度都不是很快!”
劉文輝軟癱在了椅子上,嘴裡長嘆不已,“失策了!”
“讓去嵩明的軍隊撤回來吧,不用去了!”
“命令所有部隊,以昆明爲中心,全力修築工事,嚴防死守,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先把這裡守住!”
“給個級官兵動員,就說南京那邊已發兵,只有死守住昆明,我們纔有活路!誰的防區出了問題,將軍法處置!”
劉文輝連連下下令,讓周邊幾個縣城的軍隊,全都速度撤回昆明。
劉文彩也是急了,等劉文輝話一停下,就急忙問道:“那我們守在這裡,萬一守不住,不是坐以待斃嗎!”
“那你以爲我們能衝出去嗎?晚了!嵩明這後路一斷,就是我等末日!現在唯有的一線生機,就是在這邊等,等南京的定策,若他們出兵,和我們內外夾擊嵩明,打開這條通路,就會有轉機,現在我們最主要的,是先守住!”
玉溪,總部作戰室。
“報告,劉文輝部三個師前往嵩明,走了三分之一的路後,又退了回去。”
龍雲“咦”了聲,“這劉文輝又要搞什麼?”
陸銘幾個也不明白,劉文輝拼命也要奪回嵩明,這他們都算到,可這走了一半有回去了,都沒想明白。
李秋這個參贊,反應就是快,“我想劉文輝應該在等什麼,來解他的困局。大家想看看,誰能解他眼前的困局,就知道他要等的什麼了!”
衆人同聲道:“南京!”
“是的,劉文輝現在唯一的依靠,就是南京增兵,和他們來個內外夾擊!看來,他們並沒死心!”
楊傑的話,讓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中,這萬一南京真要增兵,裡面的變數可就大了,薛嶽的幾個師就在重慶那邊,很快就能過來。
陸銘咬了咬牙,“先看兩天,要是那邊一有動靜,我們就全力以赴,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劉文輝!”
李秋忽然笑了,“我看南京這次,肯定不會出兵的,還有可能拉攏我們!”
龍雲不太相信的問道:“李參贊這話,不太可能吧?”
“很有可能的,南京那邊也是多事之秋,他們動兵,全國都會大亂!很多人巴不得南京動起來,他們纔有機會。”李秋很自信。
南京,委員長官邸。
蔣介石看和何應欽,陳誠,俞濟時等人坐在一起。
參謀總長何應欽坐正了身子,手拿着電報,正在彙報:“昆明劉文輝急電,要我們出兵相救,他們現已被陸銘的十多萬大軍合圍在了昆明!他連來幾封急電,要我們派兵解圍。”
蔣介石揉了揉腦門,的掃視了一眼大家,“劉文輝這也是個豬腦子,早不知道在幹什麼,就知道爭權!搶地盤!明明一個非常好的開端,被他們錯失良機,搞成現在這個樣子!派兵!哼!薛嶽怎麼說?”
“薛嶽來電,他無能爲力!若是進滇,會和59師一個結局!”
說起這59師,蔣委員長就一肚子火,“59師無能!郭思演廢物!”
何應欽趕緊把頭低下,“是,是!”這事真要算起來,他也有失責。
“好了,薛嶽還說了些什麼,都說出來!”
“薛嶽來信中認爲,要進軍雲南,最少要50萬大軍,也只有五分勝算!”
陳誠不以爲然的插了句,“這話,是逃脫責任的託詞罷了!”
何應欽沒接陳誠的話,自顧自的說了下去:“薛嶽在59師覆滅後,重新對雲南軍隊做了研究,發現都被他們的假象騙了!”
衆人一陣譁然,全都不太相信。蔣介石也是直起了身子,“說下去!”
“是!”
“薛嶽在這份報告中,重點指出!劉文輝幾部能順利進滇,不是因爲川軍勢大!而是雲南那邊,故意放他們進去的!多方的情報綜合表明,雲南現有正規軍12萬左右,地方部隊約40多個團,4萬多人。他們的武器,全是制式的仿製英美最新裝備,各部的機槍等配備,比我中央軍最強的師,還要好!”
“他們還有重炮旅,重火力旅,特戰旅等特殊部隊,很多我們都沒有的新式重炮!最後還要特別指出的是,他們的空軍,據我雲南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消息,他們擁有的空軍,比我國民政府的空軍還要多,機型要先進的多!這次他們讓劉文輝長驅直入,只是他們的制定的一個戰略目標,目的就是爲了:全殲!”
何應欽這番話,讓在坐的南京政府一衆將官,全都吸了口冷氣!好大的手筆,好深的佈局!
俞濟時站了起來,“何總長和薛軍長的話,我深有同感,這是真的!上海抗戰我就和他們聯手過,對他們也算了解些,川軍,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蔣介石看了眼陳誠,“辭修你有什麼想法?”
陳誠看了看其他幾個,纔回答道:“若真是那樣,我們沒必要再去趟這潭渾水,讓劉文輝自生自滅算了!再說就是想出兵,我們用什麼名義?現在外面還在鬧個不停,一個不好,才平穩的巨面又要亂起來。”
蔣介石嘆了口氣,“辭修之言,甚合我意!就給劉文輝回電,讓他和龍雲他們談嘛,就說是中央政府的意見!”
蔣介石片刻後,再補充道:“給龍志舟他們去封電報,說這次劉文輝等人的所爲之事,中央也是極爲反對的,一直都是不贊成的!我們多次斡旋,多次努力,可見效甚微!望他們能就此罷兵,在中央政府主導之下,停手和談!”
“委座,(校長)之言甚是!”
“辭修留一下,你們去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