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遠東野望1930 > 遠東野望1930 > 

第12章 進攻東北的前奏

第12章 進攻東北的前奏

東北軍總司令部

張學良看着手上的電報,很氣憤的對榮臻道:“他龍志舟算什麼東西!還管起我東北軍的事來了!”

榮臻一時不知道如何分說:“這個,少帥。他們也是好心吧。只是這個提醒,會不會是真有可能?”

“我那位兄長前面還給我來電,要我們先忍忍,事情很快就能過去,這事就先這樣吧。哼!”。這位張少帥有點急不可耐的,轉身就走了。

黑龍江騎兵第三旅

旅長馬占山聽完副官念完電文後,很有些不解,看着邊上的參謀長:“你說這楊總參謀長,咋就會看得上我這小旅長,親自來電告知我這些時。要說這東西,應該給少帥看纔是哈?”

參謀長也撓頭:“這個,我也不明白。不過您說這日本人,會真如這上面所說的那樣,進攻我們?”

馬占山點了點頭:“這個到是很有可能的,不過就我們這點人馬,能取到的作用,很小啊!”

“旅座,那這電報上面提到的,給我們換裝備,和給錢,你說這有可能嗎?”

馬占山也很不理解,摸了摸鬍子:“他們沒說要我們答應什麼別的條件,這守土之責本就是我們的本份,你暗暗安排人去那邊等着,真要是送來,我們先拿到手再說,反正我們不吃虧不是!”

十九路軍指揮部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鼎,副總指揮蔡廷鍇等人全都在坐。

蔣光鼎拿着手中這封長信,對在坐的各位將軍道:“這是海軍陳次長和陸軍楊傑將軍聯名給我的信。裡面主要是提及的是,中村事件以來,日本人越發有圖謀我東北的動向,而我們將會面對他們海軍及海上登陸部隊的威脅。”

“這次我們來凇滬,是爲了保證我粵系在寧滬的利益,這裡面,會不會是南京那位又要搞些什麼?蔡廷鍇有些疑惑的問道。

蔣光鼎搖了搖頭:“我看不象,來信的這二位雖說是蔣某人的親信,但這面提到的,完全沒有表明和蔣某人有所關聯。算了,我們先不去想這個事,穩定下來再說吧。”

寶山位於吉林省原長春縣之北,伊通河上游與支流新喇河之間,現屬德惠縣萬寶鄉。

“鄉親們,這次那些朝鮮人挖水掩我三村良田,是不準備給我活路啊!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就和他們拼了!”領頭的一個40多歲的東北漢子大聲喊道。

底下集結起來的幾百農民全都齊聲高喊:“和他們拼了!”

幾百人拿着鋤頭等農具,衝上了堤壩,開始挖掘了起來。

“砰砰”接連着的槍聲響起,一隊60餘名日本武裝警察趕了過來,不時的鳴槍,農民們全都驚恐的看着這些人。

中川義治臉帶不屑的看着這羣農民:“你們,快快的離去,要不死啦死啦的。”

面對這羣全副武裝的日本警察,幾百人全含着屈辱的淚水,無奈的離去。

掘溝、築壩工程於7月5日完成。日本軍警在河岸高處懸掛日本國旗,又將日本旗轉移到家窩堡北山最高處掛一天。7月15日,日本軍警舉行機射擊表演,強迫中國農民觀望,結束後他們喊叫,你們再鬧就用這些槍將你們通通打死。與此同時,在長春用錢收買朝鮮日報記者金利三,捏造新聞,說在萬寶山被殺鮮人200多,以後又說被殺的朝鮮人增加到800餘人,剎間在朝鮮半島掀起大規模的排華活動,華僑被殺142人打傷546人,失蹤91人,財產損失無數。7月14日,金利三在《吉長日報》上發表聲明,承認自己捏造了假新聞。日本的陰謀敗露後,便僱傭殺手,於7月15日將金利三殺死滅口,但兇手被中國警察捕獲。

這次事件後,最先做出反應的是**。隨即發表了《爲日本帝國主義在萬寶山屠殺中國民言。**滿洲省委也披露了萬寶山事件及朝鮮慘案的真相。

南京國民政府得到吉林省報告後,認爲該事件屬地方性質,應由吉林省理。於是外交部駐吉林特派員鍾毓,與日本駐吉林總領事射豬太郎交涉。中日之間談判共進行12次,其中前5次是圍繞日本軍警撤出萬寶山問題,日本軍警於8月8日撤走,但中國方面接受了維持馬家哨口已經形成的現狀,中國農民爲維護自己利益的鬥爭宣告失敗。而圍繞中國農民索賠、懲辦日方責任者、朝鮮人撤走等三個問題。都被日本強硬地拒絕。

全國各大報紙,電臺也同時就此事進行了報道。雲南新成立的雲南廣播電臺,也是向全國人民就這個事件,特別提醒東北軍將士,嚴防日本人的再次陰謀。

在全國各地的反日浪潮中,日本政府及日本關東軍沒有理會,反而加快了進犯的腳步。

關東軍本部

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花谷正等人坐在一起。

板垣徵四郎開口道:“諸君,我們準備了幾年了,這次難得的機會,我們不能放過,應積極的行動起來!”

花谷正有些猶豫的說道:“聽說參謀本部派人來了,是建川將軍,我們是不是等他來後再說?”

石原莞爾站了起來,看了衆人一樣:“不用管他的,我們先行做好準備,先走出這一步再說,如果有好的機會,我們再商量行動計劃。”

雲南總司令部

陸銘拿着馬皮均剛送來的電報,看完後對先後到來的將領們點了點頭。

盧漢站了起來:“就我們參謀部對綜合起來的情報判斷,日本這次可能會真的對我東北動手。因爲地域的關係,我們可算的上是有心無力。東北馬占山旅長的物資,我們將通過英國人的商船起運,而他們也答應了我們,將會誓死保衛東北。”

“不過這次喊大家來,是準備組織一支敢死隊,到時有特別的任務。這支隊伍有幾個要求,一是自願參加,二是要最少三年以上的老兵,三是能適用北方的氣侯。”

陸銘補充道:“身爲一箇中國人,在面對外敵之時,我等全應同仇敵愾,也是我所組建這支隊伍的本意。這支部隊將來要面對的環境,可能會非常的嚴酷,也有可能得不到我們這邊的支持,將會孤身奮戰。人員的數量爲一個旅的編制,約1500-2000人,將由曾澤生將軍帶領,到時經緬甸和物資一起運往東北。”

“各位將軍回去後,一定要儘快,盡力的的配合好曾澤生旅長的工作,不得有任何理由阻撓。”

開完會後,陸銘特地留下了曾澤生,詳細的和他談起了這次行動的目的,最後要求他,一切行動當以保存自已爲原則,只有那樣,才能更好的打擊敵人。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