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天空中還漆黑一片,這個時候,因爲美大西洋艦隊的存在,北大西洋臨近法屬圭亞的這片海域就顯得格外的“與衆不同”,艦艇上璀璨的燈火,讓這片海域在夜幕下灼灼生輝,也就很容易被有心人捕捉到目標。
戴森上尉是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上的一名三副,他兩點鐘的時候接替戰友喬治成爲值星官,在三點零五的時候,因爲喝了太多的咖啡的緣故,他離開值班室前往左舷甲板,準備給北大西洋增加一點水量。
尼米茲在排兵佈陣的時候,讓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負責艦隊的左翼安全,所以當戴森站在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的左舷上時,他面對的是黑漆漆的洋麪,以及看不到盡頭的夜空。
拉開拉鍊,掏出小鳥,在準備釋放之前,戴森一邊咕噥着:”我討厭夜晚!”一邊擡頭朝東方看了一眼。然後,他愣住了。“什麼?”他伸手揉着眼睛,然後瞪大眼睛朝剛纔的方向看過去。就在剛纔,他分明看到有什麼陰影似乎從眼前閃過,然而,當他瞪大眼睛看過去的時候,缺什麼野沒發現。
“難道是我眼花了?”他喃喃道,抵抗不住尿意的侵襲,搖搖頭痛快的放起水來。
時間前推六個小時,也就是昨天晚上九點鐘左右的時候,緊鄰巴西福塔雷薩中國軍事基地的大西洋洋麪上,成吉思汗號航母艦隊的艦長室內,楚天歌站在一張南美地區的軍事地圖前,正在向衆學兵軍軍官傳達命令。
“現在,我向大家傳達最高統帥部的4505號作戰命令。命令,成吉思汗號航母艦隊於明天凌晨三點向美大西洋艦隊發起突襲,總指揮陳師昌上將;命令,中東遠征軍第一山地師、第二山地師以及第四裝甲師脫離中東遠征軍序列,合併組成南美志願軍,依舊歸屬楚天歌上將指揮。南美志願軍的作戰任務,是進入巴西境內協助巴西國防軍進行平叛作戰……美國人和日本人秘密締約,這是對同盟國的可恥的背叛,對於叛徒應該怎麼辦?我想不需要我多說了吧?好了,現在請陳總司令爲大家講兩句。”
陳師昌是今天早上纔到的太子港,然後立刻就被成吉思汗號航母艦隊的副總司令卞經道用戰機給接到了福塔雷薩。
爲了打美國人一個出其不意,歐陽雲在這裡耍了個瞞天過海的計策。即偷偷的讓陳師昌和陳遠洋對調位置,讓陳遠洋去指揮黃帝號航母艦隊對日本本土的作戰,而讓陳師昌來負責對美大西洋艦隊的偷襲
。
臨戰換人,倒不是歐陽雲不相信陳遠洋的能力,而是單就指揮水平而言,歷經多次大戰的陳師昌確實要比陳遠洋強得多。
陳師昌之前並沒有露面,所以,衆人還以爲楚天歌口中的陳總司令是陳遠洋。於是,當他應聲突然出現在衆人面前,所有人都驚呆了。面對衆人或驚詫或驚疑或激動的眼神,陳師昌缺表現得十分平靜,他走到楚天歌身邊,說道:“楚總司令剛纔已經宣讀了最高統帥部的命令,諸位想必已經想到,國家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美宣戰。而利用東西半球的時差,打美國一個措手不及,就是這份命令的意義所在。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立刻行動起來,以保證能夠出色的完成這次作戰任務。”
突襲計劃早就有了。早在歐陽雲和和木劍蝶決定吸收孔令儀加入中央情報局的時候,他們就懂了這樣的心思。現在,需要補充的不過是南美志願軍的作戰計劃。
半個小時之後,隨着楚天歌和陳師昌在艦長室的門口握手告別,在此之前,一連串的命令已經從他們口中傳達下去。於是,當已經屬於南美志願軍的學兵軍官們開始返回岸上的時候,他們目力所及聽力所及,稍遠一點的海面上,已經能看到翻滾的lang花以及船舶引擎的嘶鳴聲。
與會的大多數學兵軍官們並不知道,他們現在看到的艦船,其實已經是第三批出擊的隊伍了。而在這支分艦隊之前,已經有超過三十艘潛艇以及兩個混合艦隊向加勒比海方向駛了過去。其中,更有六艘宋級潛艇早在一個星期前就已經潛伏在了距離美大西洋艦隊不足兩百海里的大洋底下,在會議剛開始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先一步開始了自己的征程。
也就是說,早在美大西洋艦隊主力還停留在美國本土金斯灣海軍基地的時候,中國的潛艇已經潛伏到了北大西洋艦隊臨近法屬圭亞那的海域。
而美國政府之所以在後來用“令人髮指的卑劣的偷襲”來形容中國成吉思汗號航母艦隊的這次偷襲,主要針對的就是這六艘宋級潛艇。
確實夠卑鄙的,也足夠無恥。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是美國人先喪心病狂想要刺殺歐陽雲和老蔣的話,中國人其實是沒有機會展開這次偷襲行動的。
中國不是日本,中國也不會成爲第二個日本。所以,即使中國政府已經掌握了美日秘密締約的確切情報,即使中國政府知道中美之間必有一戰。但是顧及國際名聲以及爲了國家的長久利益,中國卻絕無可能像日本那樣對美不宣而戰。
即使如此,美國人也不是沒有機會反偷襲爲攻堅戰。美大西洋艦隊的戴森上尉,如果他當時足夠警惕的話,他其實可以用燈光發現中國宋級潛艇的行蹤。遺憾的是,他並沒有對那驚鴻一瞥投以足夠的重視。這也就註定了,美大西洋艦隊的悲劇已經無法避免了。
客觀而言,對於偷襲美大西洋艦隊,中國成吉思汗號航母艦隊的學兵們並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這也是那艘宋級潛艇在往上爬升的時候沒能控制住形態的主要原因。
當然了,因爲戴森並沒有窺破那艘宋級潛艇的行跡,對於陳師昌來說,接下來就一切盡在掌握了。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