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帝國在二戰 > 中華帝國在二戰 > 

第209章 第二次遠東戰役(十一)

第209章 第二次遠東戰役(十一)

戰場上,中華帝國9個軍,近30萬的兵力爲蘇聯120萬部隊佈下了一張天羅地網。當蘇聯的指揮官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已經爲時已晚了!

空降17軍承擔第一波突擊任務的是第154空中突擊單位。這是一個以低空突擊力量爲主的部隊,在2500人左右的作戰人員中,有超過1000名的飛行員,擁有攻擊直升機450架,另外還有運輸直升機280架,全部隊人員都可以通過空中機動對範圍1000公里內的任何敵人實施快速打擊,然後再迅速撤離戰場。

張國華上校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按照以往的編制,他是正團級,而現在戰士們也一般叫他團長,上校才32歲,可以說其事業是一帆風順的,從太原陸軍指揮學院畢業之後,他從正連級指揮員一路幹到正團級只花了3年的時間,這個提升速度是非常快的。

當然,在排除了關係所帶來的影響之外,這也表示着上校有着優秀的指揮能力,不然也不會被分到空降部隊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了!要知道,從李峰控制軍隊一開始,就對空軍比較看重,李峰是後來人,自然知道,空中力量在戰爭中所擁有的打擊力。

從戰爭爆發以來,上校的心情就不怎麼好,因爲他們是軍裡的預備隊,輪不到他們到前線去擔任防禦工作,而且他們部隊的性質也不適合防禦。

但是,蘇聯軍隊在空降17軍陣地前的進攻太疲弱了,空軍的戰場支援機就已經解決了問題,哪還輪得到他們去打擊蘇聯軍隊呢?

這麼多天下來,部隊執行得最多的任務就是從前線把傷員撤下來,以及把新補充的士兵送到前線去。

當然,也有過一兩次突擊行動,但是戰鬥規模都不大,用他們去對付那些連營一級的蘇聯後勤補給隊,這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前線的那些同級指揮官都因爲戰功得到了表彰,戰爭結束之後,他們的晉升是免不了的,而正因爲這點,張國華上校的心理就不平衡了,他並不比那些上校差,而就因爲沒有執行多少戰鬥任務,所以他沒有得到一次表彰,晉升的機會更是渺茫。

部隊裡絕大部分的官兵也是這個想法,正因爲他們是預備隊,所以肉是吃不上的,甚至連喝湯都沒有他們一口!

“上校,部隊都集合好了,我們馬上出發?”參謀長汪夢林跑了過來。

“不急,我先給大家訓兩句話!”上校向前走了幾步,2500多名戰士全都在大操場上,正好一個方陣。“弟兄們,別的不多說了。今天下午去軍部開會,軍長說了,這是最後的一次機會,我們能不能有所宰獲,就要看這幾天的行動了。

個人榮譽我不說,但是集體的榮譽大家都記好了,能不能讓我們這支部隊成爲兄弟部隊的榜樣,就看各位的努力了!”

“全體人員登機,5分鐘之後出發!”隨着參謀長的命令,2500人迅速的向飛機跑去。

張國華與參謀長乘坐的第一架運輸直升機首先升空,接着就向北面飛去,很快,就只能夠看得到直升機的航行燈了。天上下起了毛毛細雨,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部隊的行動。短短的10分鐘之內,部隊裡的數百架直升機全部升空,向北面的目標撲了過去!

“飛行員,速度放慢一點,讓突偵察編隊到前面去,我們跑這麼快做什麼?”參謀長看到飛機沒有減速,心裡有點擔心。

雖然按照作戰條令,參謀長與團長必須要處於戰鬥的前線,但是今天晚上的將是一場硬仗,如果兩個最高作戰指揮官衝上去犧牲了,命是小事,但是這下可鬧出天大的笑話來了!

飛機的速度慢了下來,4批兩架爲一編隊的偵察直升機迅速的飛到了前面去。這是部隊的頭陣,他們的任務就是摸清楚蘇聯那個最大的補給站的情況,然後大部隊纔會依照實際情況進行突擊。

“汪參謀,你來看看!”張國華沒有管飛行編隊的事情,而是仔細的看着膝蓋上的那張戰場地圖。

“這是蘇聯這個兵站的情況,裡面駐紮的人不少啊!”

汪夢林的目光轉移到了地圖上:“應該有不少的防禦部隊,雖然蘇聯方面不大可能會相信我們能夠做500公里以上的長途奔襲,但是他們也會留一手的,這可是他們整個前線部隊最大的一個後方支撐點了!”

這次,張國華他們的部隊要突擊的是位於帕內切沃南面50多公里的一處蘇聯後勤補給站,也是後援部隊的駐紮地,更是蘇聯前線進攻部隊最大的一個補給點。

按照空軍與戰略處蒐集到的情報顯示,蘇聯在這裡駐紮的兵力大概有2個師,2.5萬人左右,另外還有一個能夠容納5000名傷員的戰地醫院,一個巨大的彈藥與物資倉庫。

其實,這個基地以前是中華帝國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可是,隨着蘇聯的戰敗,大部分軍隊抽調前往中東與其他戰場,這裡根本沒有任何軍隊的駐防。也因此,給蘇聯軍隊一個現成的駐地。

因爲各自設施並沒有拆毀,所以,該基地的防空系統是蘇聯在這一片戰場上最完善的,而且部隊的隱蔽做得很到位,很多設施與倉庫都設在地下,並且有強大的工兵部隊爲其進行僞裝。

空軍在此之前對這裡進行了幾輪轟炸,但是效果並不理想,主要是缺乏地面引導,以及正確的情報資源。每次轟炸之後,雖然都摧毀了暴露在地面的目標,但是其中80%以上的是假目標,而且只要中華帝國的轟炸機一離開,蘇聯的工程兵就立即開始行動,修復被炸燬的必要設施,只需要幾個小時,兵站就重新投入了運做。

所以,空降17軍在做突擊計劃的時候,將這裡選做了首要目標,第一個要打擊的就是這個巨大的後勤補給站!

“雖然後方給我們的情報比較多,但是在該基地的兵力配置方面卻十分有問題。最嚴重的是,沒有給我們關於該基地防空力量部署的足夠的情報!”張國華咬了咬嘴脣,“在我們所有的情報中,只有該基地遠程與高空防空系統佈置的情報,而他們的低空防空網的情報卻一點都沒有,我們這次的突擊行動肯定有麻煩!”

“是啊,行動太倉促了,之前什麼甚至都沒有時間做個計劃出來,現在我們只能夠臨時做決定了!”參謀長撓了下後腦勺。任務是下午5點多到的,而部隊必須在23點30分之前作好戰鬥準備,所以只是他們幾個主要的指揮官商量了一下,就做出了計劃來。

當然,這樣的計劃是很不完善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整個作戰時間安排得太緊湊了

“現在抱怨是沒用的,我們必須要考慮好各種情況,然後想辦法應付,我們還有50分鐘時間可以考慮!”上校看了下手錶,“按照部署,偵察編隊應該在20分鐘之後就到達目標地區,進行偵察行動,也就是說,我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對進攻方案進行調整,那麼,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可能呢?”

“我們來看一下戰場的情況,蘇聯這個部隊明顯是依靠這座山體進行部署的,他們的遠程防空火力都在北面,那麼近程防空力量應該在山頂附近!

另外,我們還應該考慮到他們的前線單兵防空火力,反正,這看起來就像個大刺蝟一樣,連空軍都沒有多少應付的辦法,我們打起來很棘手!

媽的,皇帝陛下怎麼就沒有想到蘇聯人會反水呢!要是早考慮到這一點,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在西伯利亞堅壁清野,看蘇聯人怎麼通過西伯利亞。”

“上校,這話不是我們應該談論的,我們的任務是打好仗。這個地方簡直就是個鐵烏龜,以前我們建設的時候,就是作爲前進基地,在防空上面下足了功夫。山下挖了很多的洞,現在,卻便宜他們了。

空軍轟炸了幾次,連那些重磅炸彈都用上了,仍然沒有對其構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個就不清楚了,但是從我們這次的行動要求來看,沒有讓我們深入到地下戰鬥的,我們首先要佔領地面戰地,然後破壞一切可以破壞的目標,並且儘量打擊蘇聯增援部隊。這麼看來,我們的壓力不是很大……”張國華說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對了,我們帶了多少工程兵來?”

“工程兵是按照編制帶的,就一個連,不算很多”參謀長皺了下眉頭。

“這就好辦了,立即與軍裡聯繫,讓他們支援一個營的工程兵過來,在我們到達戰場時必須趕到。”

“但是,我們缺少必要的設備,都在後方的倉庫裡!”

“通知軍部,多送點工程設備來,我們讓老毛子好看!”

參謀長趕緊把這些請求都發送了出去,因爲軍裡現在全力支持他們這支部隊的行動,這點小小的要求是應該能夠滿足的!

“好了,現在,我們只能夠侍機行動,還是按照以前的老預案,先讓偵察力量上,確定了蘇聯近程防空火力的具體位置後,由攻擊部隊進行打擊。

這次,我們不要指望空軍能夠幫上什麼忙了,現在29軍那邊都已經快撐不住了,空軍肯定難以對我們進行支援,我們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戰!”

“好吧,那就按照老的方案行動,我看,還是分一部分任務給副參謀長,讓副參謀長在後面協調各部隊的行動,我們主要指揮偵察與打擊部隊,後面的突擊隊我們可能顧不上!”

“也好,副參謀長對這行很拿手,讓他指揮突擊部隊我們也少操一份心了!”張國華立即同意了這個意見,“還有35分鐘,現在先讓打擊部隊上去,再多增派幾支偵察部隊,一定要先壓制住蘇軍的防空力量,這是關鍵任務!”

龐大的機羣編隊迅速分散了,搭載突擊隊的運輸直升機落在了後面,而偵察直升機飛到了最前面去,攻擊直升機則分做了三支打擊部隊,從東南西三個方向朝蘇聯的陣地撲了過去!

10分鐘之後,戰鬥開始了。

首先遭到打擊的是蘇聯防禦陣地上的單兵防空系統,以及陣地防禦系統。陣地防禦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大口徑火炮,火箭炮,以及碉堡暗堡羣組成。現在29軍作戰的防禦陣地上,這種防禦系統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而這裡是蘇聯防禦力量最嚴密的地方之一,除了強大的防空火力之外,還有着不弱的電磁戰能力(主要是美國的電磁炸彈)。

前面,中華帝國空軍的轟炸就多半是被這些防禦系統所瓦解的,出了幾次使用戰略轟炸機進行密集轟炸之外,所有投下的彈藥都難以對目標構成致命的威脅!而現在,第一批突擊的偵察直升機與武裝直升機需要面對的就是這個對手!

爲了使在這一地區與蘇軍擁有相同的電磁控制權,中華帝國的軍隊也投入了大量的電磁炸彈,這一結果,使得蘇軍與中華帝國的軍隊全都失去了制電磁權。戰爭,朝着戰爭初期的模式展開了。

只不過,擁有強大打擊力量的武裝直升機羣,即使是失去了電磁通訊能力,也擁有相當的對地打擊力量。

很快,從後面殺上來的一羣攻擊直升機就解決掉了這些蘇聯的陣地防禦系統,爲突擊部隊殺開了一條血路來,但是他們卻迎頭撞上了蘇聯陣地上的單兵防空系統!混亂之中,數架攻擊直升機被擊傷,帶着受損的機體撤離了戰場。

爲了對付中華帝國的空中打擊力量,蘇軍幾乎每一個排就擁有兩具防空火箭發射器。

“讓偵察直升機上,武裝直升機撤下來,進行遠距離壓制!”參謀長幾乎看到了一枚火箭彈命中了一架規避不及時的武裝直升機,雖然直升機上的厚重裝甲讓其避免了被擊落的命運,但是這架直升機卻不得不撤出戰鬥了。

相對來講,偵察直升機與攻擊直升機的分別並不大,這兩種直升機的分別僅僅是攜帶的武器與設備上的差別,因爲研製一種新的直升機是需要很多的研製經費的。

但是,從具體的性能上來講,偵察直升機的探測能力要好得多,而且因爲搭載的武器要少一點,所以機動性能也要好一些。當然,其攜帶的武器彈藥也足夠進行陣地壓制行動了。

隨着參謀長的命令,開始已經撤出前線,在後方爲武裝直升機提供情報支持的偵察直升機編隊撲了上去。

而隨着衆多的偵察直升機投入戰鬥,再加上攻擊直升機在後面的支援,蘇聯前沿陣地上的防空力量立即被壓制了上去。

“飛前面去一點,不要太靠後了!”張國華緊張的看着前面的戰鬥,夜空中,地面升起的一朵朵爆炸的火光顯得格外的耀眼。“讓突擊部隊跟上來,打擊部隊向後方伸展,偵察部隊立即尋找他們的近程防空火力點,消滅他們的近程防空力量!”

參謀長看了一眼手錶,雖然上校的指揮有點冒險,但是現在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們必須要儘快的完成打擊任務,在蘇聯的救援部隊趕到之前撤出戰鬥。

畢竟,以一支空中突擊部隊的力量,在沒有任何炮火與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對數萬蘇聯軍隊發動進攻,他們在火力,兵力上都處於劣勢地位,所依靠的就只有速度,即使需要冒險,也要搶時間!

5分鐘後,那些搭載着突擊部隊的直升機羣到了,並且開始在攻擊部隊已經壓制過的陣地上投放士兵。

而就在這個時候,蘇聯的近程防空系統突然開火(近程防空系統主要是美國人發明的海麻雀防空系統,該系統主要以密集的彈幕來封鎖敵方大規模空中戰機),其火力點佈置得非常靠前,幾個火力點距離突擊部隊的距離甚至沒有超過1千米!雖然這些彈幕幾乎都是盲目發射的,可是,這種武器系統,本身就沒有精確打擊的能力,只是以密集的彈幕去封鎖對方,很容易造成對方戰機的混亂。

因此,當那些運輸直升機在規避彈幕攻擊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混亂,短短一分鐘之內,就有4架直升機在空中相撞,然後一頭栽到了地面上。

所幸的是,這些直升機上的防碰撞系統挽救了所有士兵的生命,只有2名飛行員與5名士兵被摔傷,其餘的人員都沒有大礙。

這次,沒有等張國華與汪夢林下達命令,戰場上的攻擊直升機就立即對那些暴露的蘇聯近程防空火力點進行了火力打擊。打擊行動非常的迅速,從蘇聯防空部隊發射彈幕,到攻擊直升機發射的航炮與炸彈落到蘇聯防空部隊的陣地上前後間隔不到2分鐘!這根本不夠蘇聯的防空部隊撤回地下掩體,所以,這些暴露出來的蘇聯防空部隊立即遭受了滅頂之災!

蘇聯的防空部隊似乎擔心陣地失守帶來的嚴重後果,其防空部隊並沒有在乎要承受巨大的傷亡,仍然在劇烈的抵抗着,很快,鋪天蓋地的彈幕就到來了。

但是,這種密集的彈幕對付高空轟炸機以及戰鬥機很有用,可是,對付武裝直升機,卻明顯不足了。因爲,武裝直升機可以直接降落在地面之上,因此蘇聯的防空部隊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陣地!

報復打擊立即開始,大部分的攻擊直升機都在得到了偵察直升機的引導之後,朝蘇聯防空陣地進行了無差別的攻擊。

而此時,運輸直升機已經開始將新的部隊投送到了蘇軍陣地的制高點上,戰鬥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蘇聯的防禦部隊在發現地面陣地已經被中華帝隊佔領的時候,他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從地下掩體裡衝了出來,與中華帝國的空降部隊展開了戰鬥!

當然,這些蘇聯士兵的行動無疑是在送死,雖然空降兵沒有足夠的裝甲防禦力量,但是他們得到了強大的低空支援,而且中華帝國的空降兵部隊都是由最精銳的戰士組成的,只有在各部隊表現最優秀的士兵纔有資格申請進入空降部隊,並且還要經過嚴格的,幾乎不亞於特種部隊般的選拔,最優秀的人留了下來。所以,即使是在近距離戰鬥中,掌握了支援優勢的空降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並沒有處於被動的地位。

“好了,我們已經確定了蘇聯防禦部隊的坑道出口,立即讓攻擊部隊進行火力壓制,把蘇聯士兵都堵在裡面!”上校顯得有點緊張,因爲資料也顯示出了部隊的傷亡,已經有20多名士兵陣亡了,還有大量的士兵負傷。“工程部隊在哪,他們到了沒有?”

“跟隨行動的那個工程連已經投入戰鬥了,另外增援的工程營將在5分鐘後抵達戰場!”參謀長迅速的做了回答。

“好,他們趕到之後,立即用炸藥炸掉那些坑道的出口,務必要對每個坑道的出口都進行爆破。我們的秘密炸彈什麼時候送上來?”

“與工程營一起到達,但是現在我們不可能使用它!”

“恩,等下再說這事,現在安排人員將重傷的士兵以及陣亡官兵的屍體先送回去,也許等下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來清理戰場了。偵察部隊判斷出蘇軍的倉庫位置了嗎?”參謀人員送來的資料上沒有這些信息,上校有點急了。戰鬥已經進行了25分鐘,他們只有一個小時的突擊時間,而且蘇聯的增援部隊肯定已經出發了,如果還不能迅速的結束戰鬥的話,那麼這次的作戰行動就有點麻煩了。

“正在尋找,蘇軍的倉庫佈置得很隱秘,空軍的數次轟炸都失敗了,我們不一定能夠找到,只能夠盡力!”參謀長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因爲從一開始,他就不認爲這次的突擊行動能夠成功。

這時候,突然一個參謀人員迅速的將一份情報送到了參謀長的手中。

“上校,有新情況了,蘇聯的增援部隊距離我們還有15分鐘的路程!”

參謀長緊張的聲音讓張國華也緊張了起來,“立即讓兩側的第1,3攻擊羣去纏住蘇聯增援部隊,讓他們小心點,拖住蘇聯增援部隊20分鐘就算完成了任務。”

很快,處於戰場兩翼的兩支低空攻擊部隊繞過了蘇軍的防禦陣地,迅速朝蘇聯增援部隊迎了上去。這兩支低空攻擊部隊擁有300架左右的攻擊直升機與偵察直升機。

當然,其低空打擊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而蘇聯增援部隊的低空力量並不強大,主要是步兵,也有不少的裝甲部隊。

只是,在這些中華帝國的攻擊直升機面前,缺乏低空掩護的蘇聯裝甲部隊就如同雞蛋一樣的脆弱!畢竟,在整個戰場上,蘇聯地面部隊都缺乏足夠的低空掩護力量,在後方的蘇聯軍隊就更不用說了。

時間正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很明顯,這支突擊部隊所缺少的就是時間。蘇軍的倉庫還沒有找到,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快一點,快一點!張國華的注意力一直沒有離開過周圍來來往往的參謀人員,前面的2個低空打擊部隊已經與蘇聯增援部隊交上火了,雖然戰鬥很順利,蘇聯的增援部隊幾乎沒有還手的力量,但是攻擊部隊的彈藥也在迅速的消耗着,而蘇聯軍隊似乎毫不擔心傷亡一樣,仍然在用他們的士兵與坦克消耗着中華帝隊的彈藥。

掩護的攻擊部隊堅持不了多久了,彈藥是有限的,如果蘇聯增援部隊到達的話,他們就必須要撤出戰鬥,他們這支部隊是無法與蘇聯數萬大軍進行正面對抗的!

終於,急需的情報到手了,張國華壓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的喊了出來:“參謀長,有結果了,蘇聯彈藥庫應該是分散的,半徑2公里的範圍之內,有12處地點可能是他們的彈藥庫,立即讓打擊部隊行動,工程兵也上去,封住他們的坑道口,準備爆破!”

“但是範圍太大了,我們的打擊力量不夠!”參謀長也看到了參謀送來的信息。

“管不了那麼多了,我們就對其中6個最有可能的地點進行爆破,炸彈準備好了嗎?”看到參謀長點了點頭,張國華下達了命令,“所有部隊掩護工程兵行動,同時做好撤退準備,10分鐘之後,工程兵佈設好了爆破彈藥,部隊全體撤退!”

蘇聯的防禦部隊似乎也感到末日就要降臨,已經在陣地上展開了瘋狂的反撲,但是他們的大多數坑道的出口都被堵死了,而剩下的只要一暴露出來,就立即遭到了猛烈的火力壓制,然後就被中華帝國的工程兵爆破封鎖。

而負責安放那枚大威力特種炸彈的部隊也已經到達了安放地點。工程兵先是利用高能炸藥在地上爆破出了一個25米深,直徑2米多的大坑來,然後用直升機上的吊放系統將炸彈放到了坑底,再使用爆破手段將炸彈重新掩埋了起來。整個過程只花了8分鐘的時間。

等到最後一批工程兵坐上了直升機之後,這支部隊開始全面撤退了撤退行動非常乾淨利索,短短的2分鐘之內,所有的部隊都撤到了10公里之外,而前面擔任掩護工作的攻擊部隊也從兩翼撤了回來。

“參謀長,設定5分鐘之後爆炸,我們儘量跑遠一點!”張國華第一次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5分鐘之後,蘇軍的防禦陣地上傳來了一聲沉悶,但是非常猛烈的爆炸聲,然後整個地面都震動了起來。

如果是站在地面上的話,就能夠感受到12級地震般的威力。那正是一枚小型核彈。

從找到愛茵斯坦開始,李峰就開始準備着核子武器。雖然也經過了幾次核試驗,但是,真正的用於攻擊的核子武器終究因爲愛茵斯坦的反對而沒能投放到戰場之上。

可是,一心想盡快結束戰爭的李峰,還是要求愛茵斯坦能夠將核子武器的小型化,儘管結果不盡人意,但是,卻也產生了一些小型的核子武器。

而154低空突擊部隊使用的就是這一種。

就在這一天,空降17軍的另外一支低空突擊部隊,即第155部隊也對蘇聯西西伯利亞集團軍羣的後勤補給線上的目標進行了突擊。

與154部隊不同的是,155部隊對付的都是較小而且分散的目標,所以其兵力是分散使用的,最大的單位沒有超過營一級,而最小的甚至只有一個排。當然,他們的任務是一樣的,對蘇聯軍隊的後勤補給線進行打擊,採用打了就跑的戰術。反正只要有打擊的目標就進攻,破壞了之後就撤退,根本就不個蘇聯軍隊正面交手的機會!

數天之內,空降17軍出了使用低空投送力量在29軍的西面建立起了一道防線之外,所有的重點工作都落到了這兩支低空突擊部隊的身上。

這是空降17軍最爲精銳的兩支部隊了,其所使用的打了就跑的戰術給蘇聯西西伯利亞集團軍羣進攻部隊的後勤補給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使其至少損失了75%以上的補給物資,另外還導致至少10個師的兵力用來對付這兩支打游擊戰的中華帝隊。

當然,最大的貢獻還是讓蘇聯的指揮官感到了絕望,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希望贏得這場戰鬥,以及這場戰爭的勝利了!

蘇聯,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僅僅只是對中華帝國造成了輕微的打擊。雖然蘇聯最終戰敗,但是,此次蘇聯的突然反擊,卻也令中華帝國各個戰場都受到了不同的影響。

因爲兵力的不足,中華帝國政府一面下令徵召新兵入伍,另一方面從各戰區抽調大量的空中力量進入西伯利亞戰區,這使得中華帝國在各戰區所擁有的絕對的空中優勢減弱了。

尤其是中東戰區,被中華帝國空中力量以及隆美爾北非軍團的打擊之下幾乎絕望的阿拉伯集團軍再一次開始了局部的反擊。

而北美加拿大防線,因爲空中力量的抽調,不得不向後退卻,使得美國在美加防線上的壓力減小很多,也使得美國獲得了又一批可以投送到戰場上的精銳之部隊。

而南美巴西,也因爲看到中華帝國突然被襲擊,感覺到自己的希望來臨,加緊的進攻的步伐。

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在西伯利亞戰爭正在進行的時候,中華帝國的海軍也開始了對美國艦隊的打擊了。

中華帝國以及德國的海軍的潛艇部隊,在鄧尼茨海軍元帥的帶領下,開始了對美國東西海岸線的封鎖活動。

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船隻被襲擊,‘狼羣’再一次成爲美英等國的惡夢。

因爲反潛力量的增加,曾經,美英一度認爲,他們再也不會怕德國的潛艇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狼羣’再一次發威了。

其實,大規模的使用潛艇並非是因爲李峰喜好暗地裡搞別人一把的感覺,實在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儘管中華帝國大力擴充軍備,尤其是海空軍,可是,畢竟中華帝國在海空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上是一個新生的國家。而德國,雖然也是海軍強國,但是,絕不是海軍大國,無限潛艇戰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的事。

隨着中華帝國艦隊的成長,以及大量物資投入到海軍,中華帝國以及德國的海軍迅速的壯大,再加上佔領各國的海軍,這一支龐大的艦隊,絕非美英兩國可以抗衡的。

然而問題就在於,這支海軍需要防禦的海疆實在是太廣闊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印度洋到北冰洋,幾乎全球海域都需要防禦。

也因此,這支龐大的海軍艦隊最終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

在對付美國時,他們並不佔優勢。當然美國艦隊也不敢主動挑戰。

因爲這種情況出現,同時又爲了封鎖美國海運(主要是與南美洲幾個國家的海運,從那幾個國家獲得礦石等戰略物資,同時,爲巴西輸送武器。)鄧尼茨元帥再一次開始了他的狼羣戰術。

也再一次,讓世人見識到鄧尼茨的潛艇威力。

與潛艇的偷襲不同,戰列艦的對抗,那就只能用轟轟烈烈來形容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