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帝國在二戰 > 中華帝國在二戰 > 

第143章 登上皇位(二)

第143章 登上皇位(二)

而與此同時,蘇聯,中東戰區司令部。

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在戰區地圖旁來回走動着,還時不時的擡頭看一眼推演地圖上中華帝隊出現的變化,而周圍的參謀人員都在各自忙碌着,除了他的上校參謀及政委契可夫之外,沒人來照顧這位元帥。

沙波什尼科夫不僅是蘇聯元帥、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寫的《軍隊大腦》一書闡述總參謀部的作用,堪稱經典,對蘇聯紅軍的正規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0年加入蘇聯。

1918年參加蘇軍。1901年開始服兵役。畢業於莫斯科軍事學校(1903)和總參軍事學院(1910)。曾在土耳其斯坦軍區和華沙軍區擔任過指揮和參謀職務。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10月起任上校團長。1917年12月在高加索擲彈兵師部隊革命軍事委員會代表大會上被選爲該師師長。

國內戰爭時期,始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司令部作戰部部長助理,後任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情報部部長。

1919年3月起任烏克蘭陸海軍人民委員部第一副參謀長,8月起任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情報部部長,10月起任作戰部部長。

參與制定了1919年10月對鄧尼金軍隊的****作戰計劃,併爲1920年西南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克里木地區戰局計劃的制定者之一。因參與制定了粉碎國內反革命和武裝干涉軍各項重大戰略計劃,並積極致力於計劃的實施,榮獲紅旗勳章。

國內戰爭後,1921年2月起任工農紅軍第一副參謀長。1925—1928年先後任列寧格勒軍區和莫斯科軍區司令。1928—1931年任工農紅軍參謀長。1931—1932年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1932—1935年任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1935—1937年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1937年5月起任總參謀長。1940年8月起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

他諳熟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研究方法,具有豐富的司令部工作和指揮部隊的實踐經驗,對蘇聯武裝力量建設的理論和實踐,對鞏固和完善武裝力量及培養軍事幹部,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發展蘇聯軍事科學和總結國內戰爭的作戰經驗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參加了條令制定委員會的工作,這些條令反映了蘇聯軍事理論的基本原則。他在《軍隊的大腦》這部具有重大價值的著作中,闡述了關於未來戰爭性質的基本觀點,深刻揭示了指導現代化戰爭的特徵,提供了作爲最高統帥部指揮武裝力量機關的總參謀部的作用、職能和機構的廣泛知識。

後來戰爭年代蘇聯總參謀部的活動,證明了這部著作中所提出的基本思想和觀點的正確性,儘管它並未能給蘇聯帶來最後的勝利,但是,卻使得蘇聯軍隊以最高的效率運作。

1939年起爲聯共(布)中央候補委員。第七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蘇聯第一屆最高蘇維埃代表。獲列寧勳章1枚,紅旗勳章2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紅星勳章枚,獎章多枚。高級步校和莫斯科一街道,以其名字命名。

其作品《在維斯瓦河》,於1924年在莫斯科出版。《軍隊的大腦》,1—3冊,1927—1929年出版;被稱爲蘇聯紅軍的大腦。

在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沙波什尼科夫初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司令部作戰部部長助理,後任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情報部部長、烏克蘭陸海軍人民委員部第一參謀長等職,參與制定並組織實施了1919年10月蘇聯紅軍反擊鄧尼金白衛軍的****作戰計劃,併爲1920年西南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克里木地區戰局計劃的制定者之一。

在這些重要的智囊位置上,沙波什尼科夫的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對戰場情報掌握之全面、對戰情判斷之準確都使最高參謀部的同仁及上司們感到驚奇不已。在這裡他得到了極大的擁戴。

在作戰計劃制定中,他膽大心細,既不迎合權威也不墨守成規。有時,爲了使計劃更加科學,他乾脆親臨前線實地考察和驗證。對於軍事上的不同觀點,他從來不作簡單的否定和肯定,總是細心地聽別人講明白爲什麼。

當然,當他確信自己是正確的時候,也從來不作讓步。正因爲如此,蘇軍取得了更大的作戰主動權,減少了傷亡。正是由於他在制定作戰計劃中所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軍事天才,他被譽爲“蘇聯紅軍的大腦”。

斯大林曾經說:如果沒有沙波什尼科夫在我的周圍,我真不知道這仗該怎麼打。

蘇芬戰爭(1940年11月~1941年3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法西斯德國入侵波蘭以後,前蘇聯爲了奪佔蘇芬邊境的卡累利阿地峽以改善其北方大城市列寧格勒的安全條件而對芬蘭發動的一場邊界戰爭)

發生以前,蘇聯上上下下對芬蘭相當輕蔑。認爲由左翼右翼的多個黨組成的大雜燴內閣所領導的弱小的芬蘭軍隊(僅3萬人)面對派往邊界的54萬蘇聯紅軍,是不堪一擊的,幾個星期內就能解決問題。

只有沙波什尼科夫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一開始就竭力要求進行部分總動員,動員不少於100萬戰備度最高的部隊,並且必須做好冬天作戰的準備。然而意見被否決了。

事實證明,芬蘭經過總動員,並得到了上萬名經驗豐富的瑞典官兵和英法美等國組成的志願軍的加強,在芬蘭的特殊森林山地地形幫助下,拖住了大批蘇聯軍隊,有時一個軍會被一個營擋住,一星期也只能前進十幾公里。

更糟糕的是,由於盲目樂觀,開戰時抽調的部隊都是第二線的一般部隊,不僅沒有受過山地作戰訓練,也沒有冬季作戰所需的裝備,推進越快的部隊就越是悲慘的陷入大雪封山的自然陷阱中。

大量的蘇軍士兵沒有辦法得到熱食,士氣大受打擊。蘇軍第四十四師師長敗退被斯大林處決時,罪名之一就是喪失了五十五個野戰廚房,以至於士兵只好啃石頭一樣硬的乾糧艱難度日。

在沙波什尼科夫的建議下,斯大林急忙調派鐵木辛哥元帥率領精銳部隊前去增援。這才迫使芬蘭投降。

可以說,沙波什尼科夫元帥,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職業軍人。其戰績是輝煌的。而且爲蘇聯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此,斯大林纔將蘇聯的第58集團軍羣的組建任務交給了沙波什尼科夫元帥。

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一到任,便開始大力的提拔有能力的指揮官,整頓整個軍隊的秩序,減除因爲大清洗而對戰爭系統造成的影響。

並向斯大林提出了,以軍治軍的觀點,認爲政委的主要任務只能是監督指揮官的政治思想,而不應該參與指揮軍事行動。

給指揮官最大的權限,以打贏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原本,斯大林不同意,但是,建立一支強大的機械化集團軍羣,是蘇聯迫切需要的,最終,斯大林同意了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的意見,以軍治軍。

第58集團軍羣下轄58個師,斯中20個裝甲師20個摩托化步兵師10個裝甲運輸師還有8個通訊及航空作戰師。

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的訓練下,這些軍隊很快成爲蘇聯的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在蘇芬戰爭中,曾經隨鐵木辛哥元帥一起進攻芬蘭,並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大的戰果迫使芬蘭投降。

因此第58集團軍羣,可以說是斯大林最後的王牌,也因此,斯大林一般情況都不想讓這部分實力爆露出來。

只不過,這次中華帝國來勢洶洶,42集團軍羣的裝甲力量如此的強大,所以,斯大林不得不派第58集團軍羣進駐哈薩克斯坦,目的就是爲了在確保中東與蘇聯的聯繫的時候,抓住機會,一舉摧毀中華帝國的第42裝甲集團軍。

自從接到蘇聯總參謀部發出的戰爭信號之後,沙波什尼科夫一點都不敢大意,因爲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夠戰勝蘇聯,也戰勝過蘇聯的就只有中華帝國的軍隊。

沙波什尼科夫很清楚中華帝國陸軍的戰鬥力,因爲他的朋友與學生朱可夫就是敗在中華帝國的手上。

兩年前的阿拉斯加戰爭,中華帝國的軍隊向世界證明了,空中打擊力量,以及大規模空降作戰在戰爭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朝鮮半島,更是橫掃了百萬倭國精銳。

而對倭國的戰爭,中華僅僅出動了部分艦隊,與一個集團軍羣的陸軍,就掃平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倭國。

與這麼一個後起而又強大的對手較量,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不敢不小心。因爲,他知道,以現在中華帝國的實力,可以損失一個42裝甲集團軍羣,可是,蘇聯卻損失不起了。

中華帝國現在擁有八百個師的陸軍,基本上百分之六十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百分之三十實現了裝甲化。

空中打擊力量更是明顯強於蘇聯。

儘管蘇聯擁有了一千個師的軍隊,可惜,真正機械化的師,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裝甲化更是不到百分之八。這與中華帝國相差的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困難是明顯的,沙波什尼科夫也感覺到,這次將是十月革命結束之後,蘇聯面對的最大的一次考驗。

不過0,即使再困難,在接到了自己的委任書之後,沙波什尼科夫還是表現出了一個軍人應有的職責感,迅速的指揮着自己的部隊行動了起來。

首先,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在看了中華帝國的三個集團軍羣的攻勢之後斷定,中華帝國的主要進攻力量是狂風集團軍羣。其他兩個集團軍羣雖然攻勢強勁,但是,很明顯的,空中力量不足,再加上後勤保障上的問題,這兩路大軍將很快失去進攻的銳氣。

而狂風集團軍羣卻因爲靠近中華,後勤保障很容易做到。所以,他可以一直進攻,直至將蘇聯壓倒。

至於如何作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並沒有確定下來,只能先派軍隊進入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協助哈里克將軍的部隊對重點目標進行防守,並且進行先行偵察工作,好爲後期的大規模行動提供條件。

直到現在,中華帝國的軍隊已經開始了全面的入侵,但是,對於這場戰爭應該怎麼打,沙波什尼科夫到現在還沒有做出決定來,而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難以做出的決定,而他一直在來回的走動着,就是希望能夠更快的找到行動的方法。

關於作戰行動的計劃,本來應該由參謀人員負責制訂的,而參謀部也已經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方案,只是沙波什尼科夫都沒有接受,因爲那些遠在首都的參謀們根本就不知道前方的情況,那他們作出的決定又能夠正確嗎?

來自各方面的情報,每半個小時一次的送到了沙波什尼科夫的手中,從現在掌握的情況來看,中華帝國在西北地區,除了這個41裝甲集團軍羣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作戰軍隊存在了。

而這個42裝甲集團軍羣從目前的情報上可以看出,已經兵分兩路。

一路的作戰意圖很明顯是要封鎖蘇聯與中東的聯繫。另一路的作戰意圖便是,以更加迅猛的進攻,全面的控制哈薩克。

雖然這兩路的作戰意圖都是那麼的明顯,可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卻依舊不敢輕舉妄動。

中華帝國的國防部,以及中華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並不是傻瓜,他們不會不知道,想以三十幾個師的部隊完全封鎖並佔領如此廣闊的土地是不可能的事。

可是,他們依舊這樣做了,那最有可能的一件事,那就是,在新疆還有中華帝國的大量軍隊存在。

可是,關於新疆有沒有中華帝國另一支部隊的情報,卻一直沒有傳來。這一點,讓沙波什尼科夫元帥感覺有很無奈。

只要能確定中華帝國沒有後續的部隊,那他就可以放手一戰了。

所以,沙波什尼科夫元帥還要再等。等那一份情報的到來。

沙波什尼科夫旁邊的上校參謀一邊注意着戰區地圖上的變化情況,一邊小心的觀察着將軍的神色。作爲步人將官行列的前提條件,做好一名參謀是必要的一步。所以契可夫上校很是小心,不希望因爲自己的失誤而影響到前程。

突然,推演地圖上的中華帝國的軍隊的標誌上被兩個參謀人員向前移動了一下。契可夫一驚,趕緊拉了下還低着頭的元帥:“元帥,有新的情況了!”

沙波什尼科夫一擡頭,馬上就看到了那幾個代表着中華帝隊的標誌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立即說道:“證實情報來源,調查受襲擊目標情況!”

在沙波什尼科夫的命令還沒有下達的時候,早知道該怎麼辦的參謀人員就已經忙碌了起來,而在衆多的情報之中,有用的被篩選了出來,然後再經過鑑別與分析之後,才送交到了最高指揮官的手中。

這對參謀人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因此,參謀部的人員的負擔都很重。

可是,這卻能很好的讓指揮官掌握整個戰爭的動態,以便適時的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終於開始了!”沙波什尼科夫喃喃的嘀咕了一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參謀人員的工作結果。

契可夫皺了下眉頭,大概是在抱怨情報分析與傳遞的速度太慢,才站到了沙波什尼科夫的身邊。

其實以蘇聯軍隊在蘇軍幫助之後的信息處理與傳遞的能力,任何一個小地區的情況,最多隻需要一天就能送到總指揮官的手中,這已經是全世界這麼多軍隊中速度比較快的了。

*

哈薩克東南部的山地,一隊由兩架運輸直升機與5架護航的武裝直升機組成的機隊正在距離地面20米的樹梢高度前進着。地面效應激起的氣浪吹進了運輸直升機敞開着的機艙裡面,卻無法撼動那一副副強壯的身體。

霍東閣坐在直升機的艙門邊,懷裡抱着自己的突擊步槍,掃了一眼裡面還在畫着迷彩的隊員,目光又轉向了機外。

在這片已經靠近荒漠的山地,看不到多少樹木,也看不到多少人影,想來所有的人都被戰亂嚇得躲了起來。

從接到出發命令到登機起飛,整個過程沒有用到2分鐘的時間,霍東閣對這幫沒有鬆懈下來,也沒有在打擊中垮下去的特種兵很是滿意,看他們一個個臉上浮現出來的神色,顯然他們現在都已經進入到了任務狀態,不受任何干擾,一切只爲着最後勝利的目標,即使是流血犧牲,他們都不會眨一下眼,都不會流一滴淚。這就是戰士,這就是最值得尊敬的中華帝國戰士。

與陳真不同,霍東閣雖然從師於自己的父親學武,也有參軍渴望,但是,他卻一直認爲,自己所學的武術,可以用在戰爭之中。

在陳真前往德國留學的時候,霍東閣則加入了中華帝國的特種兵,經過三年的努力,從一個普通的特種兵,成爲一個特種兵大隊的大隊長。

直升機在距離國境線還有5公里的時候,與護航的5架武裝直升機匯合了,然後組成一個小的突擊編隊,向着分配給他們的目標前進着。

這次霍東閣率領的這個小隊需要對付的目標是哈國境內150公里處的一座雷達站。那裡的雷達並不先進,雖然只能勉強監視到哈國國境線境內的高中空目標,對這些幾乎貼着地面飛行的直升機一點辦法都沒有,但是,必需要打掉它,只要打掉它,那中華帝國的空軍纔有可能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與蘇聯空軍進行公平的決鬥。

在這次42集團軍羣所指揮的特種部隊中,80%的特種兵參加了第一波突擊行動,主要的目標是雷達戰,小型機場,倉庫,物資補給基地,以及重要的軍營。

除了一部分對軍營與機場進行突擊的部隊規模比較大之外,別的都是以這一類的小型突擊隊,人數在30人以下的進攻。

霍東閣有點疑惑,那就是以中華帝國如此強大的空中力量,有必要將這些雷達打下來嗎?特種兵應該用在最重要的位置之上,比如斬殺對方的統帥,摧毀對方的軍火庫之類的事情。

雖然心裡充滿了疑問,但是他也並沒有過多的向上級詢問,因爲這是由總司令下達的命令,既然這麼做,那就肯定有原因與理由,而作爲軍人,他只需要聽從命令,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那就足夠了。

直升機一直保持在低空前進。出發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現在幾乎快要被黑暗完全吞沒了,而黑夜,正是他們這些特種兵的天堂,他們執行的絕大部分任務,都是在夜間進行的,因爲黑夜,就是他們最好的迷彩服,爲他們提供了最好的掩護。

突然,直升機猛烈的震動了一下,炎勝虎一穩住身體,就感覺到吹進來的冷風弱了不少,現在直升機已經開始減速了,看來目的地已經快要到了。

艙內的士兵都感覺到了減速時帶來的負壓力。紛紛做起了離機的準備。他們必須在目標之外2公里降落,然後徒步走過去,找到隱蔽點,再爲空軍的轟炸機進行引導。

在空軍轟炸結束之後,盤旋在外圍的武裝直升機將做最後的戰場清掃工作,而他們在證實了目標被摧毀之後,任務也就結束了。可以說,在是一次相當輕鬆的任務。但是,對這些特種兵來講,是任務就不會輕鬆,他們沒有一個人鬆懈,因爲這是戰場,而不是遊樂園!

*

哈薩克斯坦,中華帝國第42裝甲集團軍羣前線指揮所。

這時的所有人的臉上不是嚴肅,就是緊張,因爲戰爭在打了5天之後,終於進入了關鍵階段。而這個關鍵性的階段,中華帝國的軍隊不能失敗。

一失敗就代表着,整個計劃的失敗。

蘇聯的第58集團軍羣已經出動了。空軍已經打了一天的空戰,雙方損失都比較大,中華帝國損失了戰機285架,戰機飛行員142人,蘇聯損失戰機278架,戰機飛行員164人。

可以說,處在兩敗俱傷的狀態,但是,因爲中華帝國戰機的載油量較大,空中格鬥時間比較長,所以,戰區的制空權被中華帝國的空軍控制着。

當然了,雖然如此,中華帝國的空軍也無法給予陸軍全面的支持,因爲,空戰還在持續着。

傅宜生在房間中來回的走着,目光不時看一下作戰室中央戰爭推演地圖,注意着地圖上每一小點的變化。

張盡忱則靜靜的站在情報室門外等待着最新的情報傳來。這時,一個通訊迅速的走出情報室,將一份情報交到了張盡忱的手中,敬禮後又迅速的離開了。

迅速的掃了一眼,張盡忱馬上跑到了傅宜生身邊:“上將,我軍已經控制了阿拉木圖,但是並沒有能夠找到哈里克將軍,搜城工作仍然在繼續!”

傅宜生的目光在那張文件上停留了一分鐘,這才轉移到了戰區地圖上:“讓陳真繼續進攻,不要停下腳步,而阿拉木圖方面的工作交給後面的軍隊去做!”

張盡忱點了下頭,就趕緊跑去傳達命令了,而傅宜生又皺着眉頭,露出了一副苦苦思索的樣子。

現在,傅宜生對陳真的這種緩慢的進攻有點不滿了。都已經過了5天,擁有強大的火力,突擊力,甚至還得到了空軍武裝直升機部隊以及空軍轟炸機的支持,他就僅僅前進了200多公里!

而在北面,狂風,爆雨,迅雷三軍集團軍羣,一天就突擊了150公里,這是個什麼樣的差距?當然,這裡面還要考慮到地理因素,畢竟哈薩克南部的山區是無法與西伯利亞平原比較的。而且,還另外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決定着12集團軍進攻的速度。

就在一天前,確切的說是22小時之前,傅宜生接到了情報部送來的緊急情報,烏茲別克斯坦開始出現大批的裝甲部隊,同時這支裝甲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朝哈薩克推進,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了避免沒有準備的遭遇戰,12集團軍不得不放慢了前進的速度,22個小時內只前進了30多公里,正好到達阿拉木圖,而在前兩天之內,12集團軍就一路狂奔200公里,連打帶抓的消滅了近10萬的蘇軍,可以說也算是有點戰果了。

當傅宜生再次停下腳步的時候,張盡忱已經站到了他的身邊,他就馬上問道:“小紅夫人的人的情報已經送過來了嗎?”

張盡忱看了下牆上的時鐘,搖了搖頭:“還有半個小時!”

傅宜生頓了下,揮揮手讓張盡忱去做自己的事,不用守在身邊了,現在他心情確實不好,不想有人跟在自己屁股後面轉圈。

與兩年前在指揮倭國戰爭時的心情一樣,現在傅宜生對中華帝國陸軍的情報收集系統是最爲不滿的。作爲一個強大帝國的陸軍,所有收集情報的工作竟然大部分要靠小紅的燕子門的情報,這對陸軍來說,是非常丟臉的一件事。

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中華帝國真正的現代化陸軍才起步幾年,在幾年前,傅宜生根本就不敢想像,中華帝國有這麼一天,可以令列強震撼的一天。

當時的中華帝國的陸軍根本就沒有機會建立強大的情報部門,尤其是在國外的情報部門。

在中華帝國逐漸強大的時候,李峰將主要的情報來源都寄託於小紅身上,得到大量資金的燕子門在全球佈滿了情報網。

可是,小紅的情報部門卻不從屬於國防部,而是從屬於李峰自己。

當然,傅宜生不會懷疑李峰有什麼私心,畢竟,整個中華都是他的,情報部門從屬於他,也無可厚非,只不過,有時候陸軍需要情報的時候,總沒有自己的情報來源,令陸軍的將領感覺到有點遲滯。

而現在,哈薩克南部大部分地區,特別是西邊的地區還控制在哈里克將軍的手中,而蘇聯在烏茲別克又囤積了大量的物資與軍隊,所以前面兩個麻煩都不存在了。

如果蘇軍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了烏茲別克斯坦的話,那麼現在他們可能已經前進到了希姆肯特以東,肯定已經完成了部隊的集結與調動,那麼要再耽擱幾個小時,恐怕就難以形成突擊,就必須要與蘇軍打一場正規的攻防戰,而這是傅宜生最不情願看到出現的情況。

畢竟,這是在哈薩克,蘇聯的領土上,長期作戰,對中華帝國的軍隊非常的不利。而12集團軍裝甲的坦克大多是輕中型的,以突進速度見長,真要正面與58集團軍羣對抗,在數量上佔劣勢而裝備上又不佔大優勢的中華帝隊,很可能會失敗。

不過,麻煩歸麻煩,但是12集團軍已經是卯足了勁在突擊了,一路上,12集團軍幾乎沒有與任何對手糾纏,即使遇到抵抗,也是馬上使用火力進行打擊,或者乾脆交給了空軍,而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一路殺到希姆肯特,攻佔哈薩克南部突出地帶的這處戰略要地。

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12集團軍能夠及時的到達預定地點嗎?傅宜生很疑惑,也沒有多少把握。

是不是應該讓13集團軍從南面進攻,再形成一支突擊力量呢?傅宜生的這個想法一閃而過,接着馬上就否定了。畢竟13集團軍並不擅長突擊作戰,就算強讓他們陪伴12集團軍行動,恐怕也起不到多少效果。

而且現在蘇軍58集團軍羣的動向還沒有完全明朗化,13集團軍面前沒有壓力,可以作爲戰役預備隊,它也是傅宜生手中唯一還能夠使用的一支部隊了,他必須要留點餘地,在必要的時候才使用上這支生力軍。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快的流逝了,當傅宜生被張盡忱攔下來的時候,小紅的情報已經送了過來,交到了傅宜生的手中。

蘇軍第58集團軍羣已經到達了了希姆肯特,正沿着卡(扎林斯克)希(姆肯特)公路北上!傅宜生的眼睛睜大了,隨意馬上意識到,這次他是遇上了一個厲害的對手,指揮蘇軍作戰的肯定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

“去把蘇軍指揮官的資料拿來我看看!”傅宜生皺着眉頭,在張盡忱去拿資料的時候,沉思了起來。

按照傅宜生先前的估計,蘇軍在控制了希姆肯特之後,應該會東進,畢竟哈里克將軍的主力部隊以及大本營是在東方面。而現在蘇軍沒有理會哈里克將軍的部隊,而是直接揮軍北上,來了一招漂亮的圍魏救趙,顯然這位蘇軍指揮官對這場戰爭有着深刻的理解。

中華與蘇聯或者說英美蘇在中亞的爭奪,都爲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石油。中華帝國想要切斷蘇聯與中東或者說與英美的陸上聯繫,切斷聯繫的主要原因還是想要中東地區及哈薩克的石油不能進入蘇聯。

而哈薩克的石油是在西部的裡海附近。現在戰爭主要是在東南部進行,離石油產地有近2000公里,根本就沒有威脅到哈薩克的根本。而蘇軍的指揮官也肯定知道中華帝國的真實目的,所以並沒有前往東南方與中國爭奪那個人口密集,不好展開大規模會戰的地區,而是直奔戰爭的最終目的地,而這一手,確實是高明,高明得讓傅宜生都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只要蘇軍控制着裡海,中華帝國就別想封鎖蘇聯與英美的陸上通道。而無法獲取裡海的石油。

在這場較量中,蘇軍指揮官顯然是想避免與中華軍隊打一場運動戰,畢竟蘇軍有着更強大的火力,更優秀的情報系統(在本國),而且還有隨時可以支援的航空軍團。

而在運動戰中,蘇軍是無法充分的發揮其火力的,而且在沒有能夠奪取制空權之前,他們也無法充分的發揮出其空中打擊力量,就更談不上攔截中華帝國的軍隊了。

這是在蘇聯的領土上,在這裡,蘇聯軍隊擁有着先天的優勢,蘇軍的指揮官明顯知道,中華帝國的軍隊對後勤的要求非常高,戰爭持續的越長,中華帝國的優勢就會越小。

他使出這一招,就是爲了逼迫傅宜生與他打一場正規的會戰,然後藉助蘇軍強大的火力,以及空中優勢,消滅中華帝隊的主力,奠定勝利的基礎。

傅宜生冷笑了一下,他看出了這一點來,但是要用什麼辦法才能夠避免這場會戰呢?如果蘇軍控制了哈國西部地區,中華帝國控制了佔領地區,這對中華帝隊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一來沒有切斷蘇聯與美英在陸上的聯繫,二來,裡海的石油還是控制在了蘇聯人的手中,中華帝國的軍隊無法就近獲得石油補給。

那戰爭將會越來越不利於中華帝國。

所以,阻止蘇軍北上,那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又要用什麼辦法,在避免正規會戰的情況下阻止蘇軍北上呢?傅宜生開動起了腦筋來。

現在,想與58集團軍羣來一個決戰,消滅58集團軍羣,但前提是,要在佔領區內建造起超過二十個野戰機場,以提供整個戰區的空中攔截與打擊任務。

而目前,只建好了不到5個,在目前的情況下,可以勉強給陸軍提供空中掩護,但是,隨着蘇聯軍隊的集結與整個航空軍團的運作,界時,中華帝國很難以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對蘇聯58集團軍羣進行全面的打擊。

做不到這一點,中華帝國就無法以42集團軍羣完成切斷美英與蘇聯的陸上聯繫,以及控制裡海石油又或者說控制哈薩克進逼黑海的目的。

“上將,這是沙波什尼科夫的個人資料!”很快,在傅宜生還沒有想出應對辦法的時候,張盡忱已經把沙波什尼科夫的資料送了過來。

傅宜生迅速的翻看着這份從沙波什尼科夫出生,到他現在的個人檔案。這些都是存在蘇聯檔案局的資料,是燕子門的特工想辦法偷出來的,當然,在戰爭之前蒐集對方主要將領的個人資料,這是每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的工作。

看了一會。傅宜生想了想,然後連忙道:“現在空降軍隊在哪裡?”傅宜生合上了文件,臉上已經顯露出了一絲的笑意,似乎看到了勝利女神一樣。

張盡忱一愣,趕緊在戰術地圖上指出了空降18軍所在的位置:“現在空降18軍已經阿塔蘇到熱茲卡茲甘之間擊退了哈薩克軍的主力部隊,正在以‘蛙跳’的方式南下,他們將與12集團軍配合,將哈薩克軍壓縮到別特帕克達拉沙漠地區……”

“好了!”傅宜生看了一眼,就知道空降18軍的主力應該在熱茲卡茲甘進行短暫的休整,“現在馬上讓18軍西進,必須在8個小時之內攻佔列寧斯克。告訴他,如果8個小時後還沒有接到他從列寧斯克發來的消息,空降18軍就可以準備回國了,讓空降16軍來接替他們!”

張盡忱有點驚訝的看着傅宜生,雖然這道命令中並沒有提到對任何一名將領的處分,但是那樣的威脅已經超過了對任何一名將領的處分了,畢竟那是關係到空降18軍所有將士的一道命令,而且那還含有軍人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榮譽。

“空軍呢?我們的前線機場建設得怎麼樣了?”傅宜生沒等張盡忱走開,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現在在巴爾喀什,阿克鬥卡,以及於什託別的五個野戰機場已經完成了,一個空軍戰鬥機師已經駐紮了過去!”張盡忱的目光在地圖上掃了一下,“另外,還有十多處前線機場正在努力建設之中,相信未來幾天就能夠投入使用!”

“只有一個師?”傅宜生的眉頭皺了一下,一個空軍師只有100多架戰鬥機,“不行,現在馬上增派一個空軍師過去。讓他們在5個小時之後,開始打擊北上的蘇軍部隊。如果遇到蘇聯空軍的攔截,不要纏鬥,迅速退到內線來!將防空交給高射炮部隊。”

“這……”張盡忱愣了下,有點不知道傅宜生的意圖了。既然要發動空中打擊,那就肯定要奪取制空權,才能夠爲攻擊機創造機會吧,而現在又不與蘇軍爭奪制空權,那是爲了什麼?

“怎麼,愣着幹嘛?還不快去下達命令!”傅宜生叫了一聲,張盡忱這才跑着去下達了這道新的命令。

等到張盡忱再回來的時候,傅宜生又補上了一道命令,讓12集團軍停止了沿着哈國南方公路前進的步伐,轉而從別特帕克達拉沙漠南面朝克孜勒奧爾達前進,並且定了一個死時間,必須在12個小時之內到達阿希科爾湖以西,對卡希公路形成威脅。而到這時候,傅宜生這個大膽的計劃也逐步成型了。

*

蘇聯第58集團軍羣指揮所。

同樣,所有的參謀都在忙碌着,而沙波什尼科夫上將也如同傅宜生一樣,看着地圖上的變化,有點摸不準這個中華帝國指揮官的戰爭方式了。

戰爭開始5天,中華帝國的軍隊就攻佔了哈里克的大本營-阿拉木圖。讓這位蘇聯元帥終於親眼見識到了中華帝隊風一般的進攻速度。

而早在幾年前,這個國家的陸軍還是靠着腳步前進的。他們是如何突然崛起,又突然適應現代化的戰爭的呢?

又或者,中華帝國,這個古老的國度,他們的男人,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士兵,只要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能夠成就英雄的夢想?

中華帝隊的推進速度讓沙波什尼科夫很是擔心受到中華帝隊突然的,猛烈的穿插打擊,畢竟即使是在本國的領土上,面對突然出現的坦克裝甲車面前,蘇軍也沒有多少抵抗力量的。

雖然說中華帝國部隊的速度確實驚人,但是沙波什尼科夫並不怎麼擔心這個方面的情況,畢竟這麼大的部隊行動,肯定是無法逃過蘇聯情報網的眼睛的,而他最擔心的還是那些來無蹤,去無影,卻有着極大的威脅,對蘇軍造成巨大心理影響的中華帝國特種部隊。

在5天之中,已經有超過50處的重要目標受到了中華帝國特種部隊的打擊,其中最爲關鍵的是20多處物資儲存基地,由於失去了這些戰爭物資,哈里克指揮的哈薩克軍幾乎無法做出任何抵抗,而且士氣也受到了嚴重打擊。

在中華帝隊的打擊下,一路幾乎沒有做任何抵抗就逃跑了。而從中華帝國特種部隊活動的範圍來看,他們幾乎無處不在,只要有可能出現的地方,都能夠發現他們在活動,而且也是在受到打擊之後才發現的,那已經太遲了。

但是,沙波什尼科夫很明顯,到底是什麼將這些特種兵送到各處的呢?空降,顯然不太可能。單靠步行,那簡直是在開玩笑。

可是,很明顯的,中華帝國的特種部隊的速度非常的驚人。

難道,中華帝國建立了幾個師的特種部隊?早在幾年前就潛到了哈薩克?

想到這一點,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也不禁苦笑着搖了搖頭。

如果特種部隊能夠像訓練師級單位一樣訓練的話,那世界上都是特種部隊了。

但是,是什麼能夠使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呢?

因爲這些中華帝國特種兵威脅的存在,沙波什尼科夫在指揮蘇軍進入哈薩克之後,採取了非常謹慎的戰爭策略。

花了足足8個小時,第一支坦克營纔到達了阿雷斯,控制了這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接着,蘇軍的大部隊到達了希姆肯特,進入了哈薩克南部這座最重要的城市並開始構築防線,而這時候,已經是蘇軍進入哈薩克之後的第18個小時了。

一路上,蘇軍部隊並沒有受到多少打擊與騷擾,甚至連最輕微的抵抗都沒有遇見,似乎那些中華帝國的特種兵從空氣中消失了一般,從沒有出現在蘇軍士兵的視線之中。

當然,沙波什尼科夫絕對不敢大意,先是派出了自己的特種部隊在希姆肯特周圍佈置了一道稀疏的防禦線,主要是爲了防止受到中華帝國特種部隊的打擊與滲透。

隨後,在大批的後勤物資到達了阿雷斯之後,沙波什尼科夫做出了開戰之後第一個決定:放棄援救東面哈里克將軍的部隊,轉而向北前進,直接向哈國的中心地帶前進。

沙波什尼科夫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顯然是經過了慎密的思考的,而原因也就如同傅宜生所估計的那樣。

他要用一種中華帝隊無法迴避的方法來發動一場會戰,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中華帝隊的主力,奠定勝利的基礎。

但是,沙波什尼科夫忽略了一點,因爲他並不瞭解傅宜生上將的策略,也就不可能牽着傅宜生的鼻子走。

沙波什尼科夫在做出決定之後,也隱約感覺到了有些不正確的地方,但是現在部隊已經出發了,而負責這次進攻的第8步兵軍軍長契克里諾夫中將是個脾氣很牛的將軍,要馬上再改變決定,恐怕並不那麼容易。

所以沙波什尼科夫也只得讓空軍加快修建前線機場的速度,同時將所有可以使用的空中力量都發動了起來,用於支援北上的行動,並且期盼着中華帝隊能夠趕上來與他們進行一次會戰,當然,希望是美好的,而現實,很多時候卻是殘酷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