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 

第238章 戰獅逞威(五)

第238章 戰獅逞威(五)

(《》 )(《)

(《》?)(《)

託所攻的山丘正是由遼東軍二營三連的五百戰士守衛洶洶的直奔自己而來的三千後金軍,這些年青的戰士卻無人膽怯,反而興奮無比,個個目『露』兇光,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後金軍,彷彿一隻只噬人的惡獅一般。

在連長李柱的帶領下,五百戰士用手中的長槍發泄着心中對後金軍的怒火。只是後金騎軍距離他們實在太近了,只有不到百米,三輪齊『射』後,雖然打死打傷後金軍近千人,可嶽託率領的剩下兩千餘人已經衝到了距遼東軍僅有幾十米的地方,低矮的土丘根本不能阻攔後金軍前進的步伐。

“拋彈!”李柱一聲令下,幾百枚手雷飛向後金大軍,頓時後金軍又是死傷一片。不過嶽託卻已從父親代善給他的信中知道了遼東軍的這種新式武器,雖然驚訝於手雷的巨大威力,卻不至於像阿敏那樣驚慌失措,再說此時一心逃命,也只能硬着頭皮衝了上去。(清風 )

沒想到嶽託此着卻正是手雷的弱點,手雷雖然威力巨大,可一旦雙方過於接近,便不敢隨意扔出,不然便會誤傷自己。??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238

連長李柱一見後金軍已經衝了上來,再沒有時間給手中長槍上子彈,圓睜着雙目,喝道:“上刺刀!跟這些王八蛋拼了。給老子吹衝鋒號!就算死也不能讓他們逃出去一個。”

五百戰士取出隨身刺刀安在長槍上。烏黑地刺刀在陽光下竟也透着絲絲寒氣。隨着吹鋒號響起,五百戰士如同戰獅一般衝向了面前的這千餘騎兵。可在他們臨衝出戰壕的一刻,還不忘將手中的手雷扔向後金軍後方。

看到這五百戰士迎着後金騎軍衝了上去,站在戰壕中的吳三枷狠狠的一拍面前的黃土,道:“好,都是好樣的,這纔是我們二營地兵。命令全營發起衝鋒,支援三連。務必要全殲後金軍,不能讓他們逃走一個。”吳三枷口中雖然在讚賞三連,可他心中卻好似在滴血一般,以五百阻擊一千急於逃命的敗軍,又是步兵對騎兵,三連損失再所難免。可不如此。若任由後金軍逃入森林,要是有人逃回盛京,皇太極知道了戰獅團竟在此地,恐怕不但不會再派援軍,而且還會懷疑到北方部隊的真實『性』,這將直接影響到全局。

現在吳三枷能作的只有率領全營其他官兵儘快支援三連,將這些殘餘的後金敗軍阻於山丘之上,減少三連的損失。

李柱原本只是關內逃難至此地普通百姓,不過家在山東的李柱卻受當地風氣影響,練了一身好功夫。在得知加入遼東軍後不但有軍餉可以養家餬口。甚至受了傷,殘廢了也有人管。可保一生衣食無憂後,二話不說便加入到遼東軍。仗着一身武藝。很快便獲得了重用,後來更得到吳三枷賞識,三年中便已積功升任到連長。當兵的這些年,原本一個大字不識的李柱硬是學會了識文斷字,現在雖說不能出口成章,可也遠非當年的那個只有一身武功的傻小子了。對於此戰的重要『性』,他心中明白,爲了激勵士。他親自率親兵班站在了最前,迎向了後金騎軍。

此時的嶽託早已退到了後金軍中央。遼東軍的槍彈無眼,他可不想以身犯險,剛纔在全軍衝鋒後,他便暗自裡壓下馬速,以保平安。眼見五百步兵竟想要憑手中的那支燒火棍便想阻攔自己這支騎兵,不禁嘆其不智,此舉便如螳臂擋車一般,不自量力。

當兩軍衝到一起後,結果卻是讓嶽託目瞪口呆。沒想到那五百遼東步軍竟在近三倍地騎軍中間仿若一塊磐石,那管你是驚濤駭浪,我自屹立不倒。尤其是當前的一人,看來年紀不大,可手中長槍竟如盤龍出水一般,直刺身前地戰馬,狂奔的戰馬巨大地衝擊力竟不能讓其後退半步,轉眼間已連挑三匹戰馬,馬上騎士未等落地,便已被他又被上一刀,一命嗚呼。戰馬的鮮血噴灑在這人身上,彷彿一個血人一般,只驚得其餘後金騎兵有意避開其鋒銳,轉向其他遼東軍。

當頭這人正是李柱,憑藉其天生神力,竟力抗奔馬,只看得雙方將士歎服不已。遼東軍在李柱的帶領下,個個拼命,手中長槍夠不到後金騎兵,他們便乾脆舍了長槍,用力跳起,在後金騎兵擦身而過的瞬間將馬上騎兵拉下馬來,與其肉搏。

雖然遼東軍將士用命,可後金騎軍畢竟人多勢衆,又不與他們糾纏,只是藉助戰馬衝力想要衝過遼東軍防守,衝入林中,一心逃命。一名遼東軍卒眼看後金騎兵便要從自己身前衝過,一咬牙,高喝了一聲:“戰獅團,戰無不勝!”隨即竟拉響了身上的手雷,只聽一聲巨響,那遼東軍固然無法倖免,可其身邊的三四個後金騎兵竟也被炸得粉身碎骨,周圍有離得較近的後金軍也被震得掉落馬下。

有一人開了頭,其他遼東軍竟無人惜命,有樣學樣,短短片刻功夫,“戰師團,戰無不勝!”的口號竟響遍了小山丘,李柱聽得心如刀絞,他知道每聽到一聲暴喝,便是又有一個自己地兄弟與敵人同歸於盡。眨眼間幾十個遼東軍士卒捨身成仁,也拉了上百後金騎兵爲其陪葬,只看得後金軍驚詫不已,難道他們便真的不怕死嗎?

最後嚇得這些後金軍竟不敢以多欺少,只是一個勁地往遼東軍人多的地方擠。因爲他們知道,一旦對某個遼東軍卒形成包圍,那個遼東軍卒必定會拉響身上的手雷,讓自己爲他陪葬。只有遼東軍人多的地方,這些遼東軍爲了顧及身邊的戰友纔不會與自己同歸於盡。可這樣以來,那裡還能衝得過遼東軍的封鎖。

這一切嶽託都看在眼中,雖然自己與遼東軍是生死大敵,可他也不得不佩服遼東軍卒的果敢、拼命,同時他也知道,今日在這些鐵血的遼東軍面前怕是難以倖免。(《》?)(《)

(《》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