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只覺得有什麼東西堵在自己心間,憋得自己好生難受,終於一聲長嘯,響徹於盛京城內城外,其餘狼騎也隨之附和,彷彿羣狼嚎叫一般,只驚得盛京城中軍民陣陣不安?
多爾袞因眼看吳陽等人死得壯烈,一時間也忘了命人打開鐵閘門追擊吳三桂,而且就算他想起此時,這重達幾千近的鐵閘門斷了繩索,無法用絞盤控制,想要將他拉上去也不是一時片刻可以做到的。?
直到城外再次傳來吳三桂的聲音:“多爾袞,你給我聽清楚了,好好替我爲死去的狼騎收屍,等我來取,若是你們敢有絲毫不敬,不要怪我血洗你盛京城!鰲拜,今日之仇若是不報,我吳三桂誓不爲人,來日必要取你項上人頭祭奠我的兄弟,你等着吧!”?
說完吳三桂也不再停留,率狼騎打馬而去,只留下城內多爾袞等人面面相覷。多爾袞從吳三桂的話中已經明白吳三桂並沒有怪自己,不過他也知道吳三桂說話從來都是說話算話,他說來取便一定會來,而且到時來得恐怕不是一人,而是帶在大軍前來。多爾袞可不敢觸動吳三桂的逆鱗,血洗盛京這句話若是別人來說,多爾袞怕只會當他是個瘋子,可吳三桂說出來,便不由他不信。?
當下多爾袞命人重新拉起鐵閘門,此時再追吳三桂已經晚了,他只能命人將已經是血內一團的吳陽等人屍體火化,存在泥壇之中,好生保管,等吳三桂來取。?
好在這些士卒也親眼見到了吳陽等人的英勇,後金士卒向來以勇士自居,也是最佩服吳陽這樣的英雄,因此對多爾袞的話無人敢違,反而爲自己能夠爲這樣的勇士收屍而感到驕傲。?
這些人中最難受的便是鰲拜,不但殺師之仇未報,反而親眼見到了吳三桂的勇猛,對自己惹惱了吳三桂有些後悔,暗怪自己幹嘛強出頭,害死了吳三桂的弟兄,自己此生怕是難安了。?
就在吳三桂站在盛京城下發誓要重新回到盛京,用鰲拜人頭祭奠弟兄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大安口同樣有人說着與三桂相似的話。?
原來一切確如三桂所料,皇太極借迎親之機,率大軍來到蒙古境內,可他卻根本沒有到喀喇沁部,而喀喇沁部也因怕大明後來的報復,故做不知此事,任由皇太極越境而過,直奔大安口。?
大軍趕到大安口時,大安口的守將尚可喜早已等在城門口。爲了給『毛』文龍報仇,尚可喜此舉按照後世的說法便是將靈魂交與了魔鬼,而後金卻因久攻大明卻損傷嚴重,有尚可喜投誠便可輕而易舉進入大明境內,自然是高興萬分。至於尚可喜提出的幫『毛』文龍報仇,他們更是沒有二話,這袁崇煥殺了後金幾萬將士,早已是後金最大的仇人之一,斬殺袁崇煥正合了皇太極的心意。?
皇太極率大軍入城後,便站在城門之上,看着手下的勇士軍容整齊,依次進城。向南遠眺大明疆土,自然是豪情萬丈,登上汗位不過兩年,便完成了父親一生未成的壯舉,未傷一兵一卒便突破了長城的封鎖,進入了大明腹地,這足以讓他自豪一生。?
想到此處,不由對站在身邊剛剛投誠的尚可喜更加看重,道:“此次我軍能毫髮無傷進入大明腹地,全賴尚將軍,今後只要尚將軍不負我後金,我便保將軍一生榮華富貴,決不食言!”?
尚可喜原在『毛』文龍帳下,那『毛』文龍是什麼人?說他是個土皇帝似乎有些擡舉他了,說到底,他不過是個有着封號的海賊,若不是佔據的地方險要,大明需要他來牽制後金,怕是早已身首異處。尚可喜在這種人帳下自然無忠節可言,而且變得圓滑無比。此次投靠後金雖說爲給『毛』文龍報仇是一方面,畢竟『毛』文對他有賞識提拔之恩,可實際上,尚可喜更多考慮的卻是自己。?
袁崇煥斬殺了『毛』文龍,自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被派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守關,自己日後仕途必然是暗淡無光,誰讓自己頭上已經印了個『毛』字,如今誰不知道當今萬歲看重袁崇煥,誰還敢冒着得罪袁崇煥的危險靠近自己,如此下去,自己這一生恐怕都得在這個大安口渡過,直到一坯黃土蓋臉。?
迫不得已之下,尚可喜纔想到了要投靠實力稍弱的後金,在他看來後金雖弱,可大明卻也不好過,近年來天災不斷,國內四處盜賊蜂起,已無力反攻後金。而後金卻正缺少自己這樣一個可以讓他們輕鬆入關的人。一切確也如他所料,皇太極對自己這個大明降將不但沒有一絲鄙視,反而因自己開關而極爲讚賞。?
尚可喜一副感激泣零的樣子,跪倒在皇太極面前道:“多謝大汗賞識,不過臣已背叛大明,早已是萬夫所指,再無顏面對同族百姓,更不敢敗壞了大汗名聲,只要大汗能爲臣報得大仇,殺了那袁宗煥,臣願在大汗境內尋得一處草場,放馬牧羊,以安餘生,足矣!”?
這番話卻非尚可喜心聲,只因他早已打聽好了,這皇太極雖爲蠻族,卻最重守信、守義之輩,這才故做清高,只求報仇,不想爲官。?
皇太極果然上當,親自扶起尚可喜,道:“尚將軍怎可如此枉自菲薄,將軍棄大明而投我後金卻正是將軍大仁大義,想那朱由檢竟任由袁蠻子斬殺大明功臣,搞得大明境內民不聊生,這樣的皇帝如何值得將軍爲他守義?況且我後金此次入得大明腹地,正是要將那無仁、無德、無義、無信的大明皇帝拉下皇位,以救大明百姓於水火。這一切更需要將軍這樣的人材,將軍怎能棄我於不顧?退隱一事以後萬萬不要再提起。”?
尚可喜聽到皇太極這番話,更是表現得感動無比,也顧不得城牆上青石板的堅硬,又跪在地上“通、通、通”連磕了三個響頭,才道:“臣不知大汗竟有如此心意,臣錯了,微臣願做大汗馬前小卒,推翻這腐朽的大明王朝,以救我同族萬千百姓於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