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 

第93章 殿上交鋒(二)

第93章 殿上交鋒(二)

朱尋採對魏忠賢的問話不敢不答,也不敢否認,卻又不屑與魏忠賢對話,所以只是點頭了事。

魏忠賢此時可是老懷大安,也不去找朱尋採毛病,呵呵一笑不再出聲。可其餘來告狀的那些臣子們卻不幹了,本來好好的,都在談論如何處置吳三桂,可沒想到朱尋採和吳三桂來後,幾句話竟將責任全推在了那些士卒身上,搞得他們不但不能爲自己親友報仇,如果這反判之名坐實,恐怕自己也要受到牽連。

衆人在下面大眼瞪小眼,最後才由一名三朝元老上前一步道:“萬歲爺,這吳三桂初到神機營那些士卒不服也是常理,畢竟他年紀太青,怕難以服衆,這也正說明我大明官兵還是有些血氣的。”

此言可以說是在強辭奪理,三桂不屑理會,暗道:就算你再有血氣,也不能以下犯上吧。

那老傢伙見衆人都不反駁他,還以爲衆人無話可說,話鋒一轉道:“可是萬歲爺,這吳三桂卻因這點小事竟大開殺戒,殺死近三千人,這實在是……實在是……”老傢伙實在是年紀大了,頭腦也不清楚,不然也不會出來當這出頭鳥,一時之間竟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吳三桂。

吳三桂一聽此言,心頭氣憤,開要說話,卻不想堂上一直未曾開口的客氏竟說話了。“老卿家,你的意思是說那些士卒以下犯上纔算是有血氣?若是京城所有軍隊全都爲了證明自己不是無能之輩,便要以下犯上才行?就如同你在這殿中強辭奪理、大聲喧譁一般?

聽了客氏的話,三桂真是吃了一驚,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客氏竟會爲他說話,自從上次從客府偷跑出來,他便處處小心,生怕再引起客氏注意,以爲這樣便可逃過一劫,沒想到今天還是遇上了。

而且客氏這番話也確實說在點子上,殿中所有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看這個老傢伙頭髮、鬍子一大把,不想與其爭論罷了,最後卻還是客氏站了出來。

幾句話說得那個老傢伙頓時是頭冒青煙,可人家是奉聖夫人,當今萬歲爺的乳孃,他雖是三朝老臣可又能如何,只能是臉色鐵青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那客氏卻不理會這個老傢伙,道:“依我看,那些無用的東西死得好,他們若是不死,這京城要是靠他們來保衛纔是真正的危險了。”

如今這客氏是什麼地位?那可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就連魏忠賢也要敬其七分,若不是搭上了客氏這棵大樹如何會有他魏忠賢的今天,所以客氏這番話算是定了調子,朝堂之上何人敢與客氏面對面的做對,這連信王等人也要畏其幾分,再說此事對吳三桂、朱尋採有利,他們當然更不會站出來反駁。

魏忠賢一聽客氏此話,再看她看吳三桂時的眼神,便明白了其中原由,馬上道:“不錯,奉聖夫人此言有理,萬歲爺,此事吳將軍可是不但無過反而有功啊!”

熹宗帝現在對這個吳三桂比較感興趣,再說乳孃和魏忠賢都說了話,他當然不會反對,點點頭道:“既是有功就該有賞,依愛卿之見應如何賞賜這吳將軍啊?”

看到此景,瑞王朱常浩卻是坐不住了,道:“萬歲,這如何使得,怎麼說這吳將軍也斬殺了神機營左掖軍幾千士卒,怎麼能一點不罰反而有賞?此風若開,這軍隊恐怕要亂啊!”

瑞王朱常浩之所以如此危言慫聽,一方面是看不慣這吳三桂如此得意,另一方面卻也是在掩飾自己與吳三桂的關係,平時皇黨與閹黨可是針尖對麥芒,今日若是不提點反對的意見,怕是要引人懷疑。

魏忠賢對這些皇親國戚反對自己與客氏已經習慣了,根本不當回事,不過熹宗卻有些猶豫,對這些堂兄的意見他還是比較重視的。

客氏卻在一邊一笑道:“要處罰吳將軍,這也不難,不就是損傷了些士卒嗎,就罰吳將軍負責重新召齊就是了,到時還萬歲爺一支雄武之師不就好了?”

一聽客氏此言,魏忠賢卻是眼睛一亮,正愁應該如何在軍中插手,客氏這個主意卻是正合適,連忙道:“萬歲爺,夫人這主意太妙了,相信以吳將軍的本領必能爲陛下練出一支虎狼之師,用一支無能部隊換一支雄武之師……”

熹宗帝一聽此言大爲高興,不等堂下衆人開口,便道:“好,就這麼辦。吳愛卿聽旨,你斬殺神機營幾千士卒,雖有其道理,可必竟違反了軍律,朕不得不罰,朕就罰你在一年之內爲朕重新練出一支左掖軍,士卒由你自己挑選,魏卿家由你負責監督,一切費用由軍部負責,不得拖延。”

吳三桂怎麼也沒想到,形勢竟會變得如此之快,剛纔堂上衆人還在討論如何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這一會兒雖說是罰,卻與賞有何分別?兵員由自己挑選,那以後這左掖軍還不是自己一人說得算,就算是當今萬歲怕也是指揮不動這支自己一手打造的虎狼之師。

忙道:“臣領旨,必爲萬歲練出一支雄武之師。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幾聲萬歲可是三桂打自心眼裡喊出來的。

其餘衆人只能是面面相覷,特別是那些來討伐吳三桂的大臣們,更是無言以對,怎麼也沒一事情竟會這樣結局。熹宗帝說完後已是打道回宮,更容不得這些臣下們再有什麼意見。這些大臣們也只能各懷心思散朝而去。

吳三桂知道時間緊迫,現在已經是二月份,如不出意外,熹宗帝七月病危,八月份即將歸天,至今不過半年時間,到時自己若不能手握扭轉乾坤的能力,如何能在這場大亂中取得足夠的好處。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