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才子 > 最才子 > 

第470章 虎落平陽

第470章 虎落平陽

不用想,這幾個尾巴肯定是景王一系的人馬,也只有他們才能在大夜晚大搖大擺地在京城裡追蹤自己。換成一般人,早被負責治安的順天府的人給攔下來了。

“住轎!”吳節想了想,將頭伸出去讓轎子聽了下來。

如今這種情形,已經沒辦法再去裕王府了。否則一旦落到景王他們的眼裡,以徐渭的智謀,肯定會猜出嘉靖已經不成了。否則,吳節怎麼可能穿着便裝,大半夜偷偷摸摸地跑去王府,有什麼事情不可以正大光明地過去?

吳節不能冒這個險,可就這麼回去,徐渭一樣會懷疑。

如今,最好的辦法是找個正當理由。

可是,去哪裡呢?

既要說得過去,又不能引起徐渭的警惕。

吳節腦袋隱約有些着疼,他也知道不能在這裡停留下去。

正焦急中,吳節突然想起今天下午在自家大花廳裡跪着請罪的李成樑,心中頓時一動。

何不去那裡?

如今,景王、裕王兩個敵對的陣營都在謀篇佈局,在要害部門安插自己的人手,都急於在大變之前儘量地掌握更多的資源,這已經是一個陽謀了。

李成樑受了我吳節的恩惠,從一開始,額頭上家寫下了“吳節”兩個字,這輩子,裕王黨的出身是洗不掉的。

此人乃是明朝中晚期有名的猛將,也是一個得用的人才,拉攏進我方陣營也未必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用處。

罷,算李成樑運氣好碰到我吳節這個貴人。

想到這裡,吳節就探出頭去問連老三:“老連,李成樑住哪裡?”

連老三回答道:“稟大老爺,李成樑住城南烙餅衚衕。前幾日他來我府上投帖子的時候就說過的。”

“好去那裡。”吳節笑了笑。據他所知北京城南非常破爛,很多地方還保留着元大都時的舊貌,歷來都是流民和破落戶聚集的地方。用貧民窟來形容也不爲過:“看起來這個李成樑的日子不好過啊!”

在東南帶了大半年兵,吳節看慣性了戚繼光手下的將軍們的富有。那些傢伙誰不是腰纏萬貫,前陣子有個軍官進京給吳節拜年。爲了方便居住,直接在京城買了間宅子。其實,他一年中也住不了幾日。

卻不想李成樑這樣的中級軍官,居然會窮到住貧民窟的地步。

轎子擡了起來,慢慢朝南面走去。

連老三道:“回大老爺的話,誰說不是呢,遼東軍常年同蒙古作戰,可卻不是邊軍,無論是給養還是軍餉都比不上九邊。像李成樑這種衛所軍官,更是窮得厲害。這次來我府拜門,又拿不出炭火。卻弄了一大堆土產。難怪被門房們刁難。”

“其實,我倒是喜歡東北的野味土產。有些東西可不是用錢就能買來的。對了,李成樑手下的親兵戰鬥力如何,比起跟在我們後面的尾巴如何?”吳節低聲問。

連老三:“李成樑的親兵可都是見過血的,論起武藝來可能比不上後面的尾巴,可若是真手上分生死,穩勝。”

吳節:“很好,等下你想個辦法引得李成樑的親兵和這後面的尾巴斗一場,最好能夠讓他們死幾個人。”既然有心提攜李成樑,好,就讓他徹底投進我方陣營吧。

連老三點點頭:“明白,大老爺儘管放心好了。”

又走了一氣,見要到地頭,連老三身子一閃,消失在黑暗之中。以他的武藝,要想藏匿身形不被後面的尾巴發現,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一片真的非常破爛,兩邊都是狹窄的小巷,大半夜的也看不到幾點燈光。

寒風在巷子裡呼嘯而過,捲動滿天雪花。

須臾就到了一座大院子前面,看這座院子的規模,兩百年前應該是一間高宅大弟,不過現在嘛看起來就有些夠戧。圍牆都坍塌了好幾段,大門上的漆也掉光了,坑坑凼凼看起來如同瘌痢頭。

吳節的一個隨從上前敲了敲門環:“李成樑將軍可住在這裡面?”

裡面就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語氣聽起來很不可以,甚至還帶着一絲醉意:“喊什麼喊,號喪啊?大半夜的不睡覺跑這裡來做什麼,對,裡面住着咱們李將軍,什麼事,若沒要緊的事情就滾,別防礙咱們吃酒。”

吳節聽得心中一笑,心道:李成樑本就是朝鮮族後裔,血管裡本就帶着一絲剽悍。他手下的親兵都是百戰精銳,來歷也很複雜,有闖東北的漢人、女真、高麗、赫哲人,這些人野蠻得緊,根本就不懂得中原的禮儀。不過,打起仗來,確實很厲害。若論起單兵素質,只怕比戚繼光的人還強許多,當然沙場對壘,同隔人勇武關係卻不是太大。

吳節不將這一聲沒禮貌的喝罵放在心上,可他的隨從卻不幹了。

作爲翰林院學士,未來儲相的門人,他們常年行走在公卿大夫之家,一般官員見了他們,都是客客氣氣的,生怕得罪,更別說這種不文的武夫了。

聽到這粗魯的喝罵,隨從大怒,厲聲呵斥道:“什麼李將軍,在咱們眼裡就是個屁。還不快快開中門迎接,你們的造化到了。”

“你他媽說什麼,再說一句!”裡面突然響起了一片騷動,然後是桌椅倒地的聲音。

然後就是一羣赤膊的壯漢打開側門從出來,都渾身酒氣,手中還提着兩個燈籠。

爲首那人指着吳節的隨從大罵:“哪裡來的鳥人,敢在軍爺面前鴰噪,打不死你!”

吳節在轎子裡看得暗自點頭:夠剽悍,或許可用。

隨從被這羣殺氣騰騰的士卒驚得退了一步,一不小心踩到一顆石子上,趔趄幾步,險些摔倒在地。

幾個軍漢哈哈大笑起來。

吳節的隨從氣得一臉鐵青,喝罵:“不知死活的東西。還不快快去通報。說我家大老爺過來了。”

說完就將一張片子輕蔑地扔了過去,一個軍漢接住,看了半天。不認識,又轉給身邊一人:“劉師爺,你是將軍的書辦。你看看來的是什麼鳥人。”

一個醉得眼睛都睜不開的書辦接過片子念道:“翰林院學士戶部浙江清吏司郎中吳節……什麼亂七八糟的……啊,你是吳大大大大……大老爺!”

那書辦口吃起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小的,小的,拜見大老爺。”

旁邊幾個軍漢還在笑:“劉師爺,不能喝就別喝這麼多,看你,都站不穩了。”

劉師爺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大叫:“開中門。去請將軍出來迎接吳大人。”

吳節從轎子裡走出來:“不用,我自去見他。”

說完,就徑直朝裡面走去。

院子門口的喧譁自然驚動了裡面的李成樑。

說起來。這段日子對李成樑來說。就彷彿墮入了一場希奇古怪的夢境,也不知道究竟是喜還是憂。

現在的李成樑只能用一個“窮”字來概括。兩年前,他在遼東軍當一個小軍官,因爲素有勇武,倒也積下了一些功勞。

其實,以他的出身,在軍隊倒不是沒有發展。畢竟,他還有個鐵嶺衛指揮僉事的職位可以世襲。只不過,因爲實在太窮,無力來京城襲職。

京城什麼地方,你要想襲一個職位,且不說要想得到地方上推薦,需要扔下去大筆銀。來到京城之後,在兵部、吏部走一圈下來,沒一二萬兩銀子拿不下來。那些直接掌管着官員升遷的大人們,心可黑着呢,不見錢,誰鳥你?

好在也是李成樑命中該得遇到貴人,因爲作戰勇敢,又懂得做人,竟然得了巡撫大人的喜歡,大筆一揮寫了封推薦信,並拿出兩千兩銀子資助李成樑助他進京襲職。

畢竟這些年,李成樑屢戰屢勝,爲巡撫大人撈取了不少政治資本。投桃報李,巡撫也覺得該提攜提攜李將軍。

得了錢,又有了馴服的親筆信,李成樑當真是歡喜得幾乎要飄上天去了。

在他看來,堂堂巡撫,那可是大到天上去的人物,有他的信,兵部和吏部的人還不盡快將自己的事情給辦了。

可事實證明李成樑實在是太天真了,在京城裡,一個巡撫還真算不了什麼。

看到李成樑遞過來的信,兵部的人只隨便瞟了一眼,就讓他回去等,神情也是異常冷淡。

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月,其間,李成樑還不斷朝那裡跑,可等待他的都是無盡的白眼,當真是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

催得急了,兵部的人也煩,就說:這事雖然要在兵部掛單,可決定權卻操在吏部的手裡。

就讓他去吏部去問。

兵部的人覺得這個姓李的實在不懂事,哪裡有拿着一封信就過來找人辦事的,一點好處也不給,該着別人差你欠你?罷罷罷,你煩我,我對你也不客氣了,今次就叫你見識見識吏部的厲害,也叫你看看什麼叫天官威嚴。

當時,兵部的人有心看李成樑的笑話,說:巡撫大人位高權重,你去了之後就自報家門,他們肯定會給你面子的。

李成樑不疑有他,就大喇喇地跑去吏部,將那封信遞過去,說明自己的來歷。卻不想,那個吏部的小主事看都不看,直接扔了回來,又讓他回去等。

李成樑就急了,道,我在兵部已經等了幾個月,怎麼到吏部來還是等,我可是得了巡撫大人的推薦的。

那個主事見李成樑如此不客氣,大怒,正要出言呵斥。這個時候,河南巡撫來辦事,正好碰到這個主事心情不好。

主事也不客氣,指着河南巡撫的鼻子就是一通大罵。

偏偏那河南巡撫還不敢發怒,反陪了半天小心,這纔將事情辦成了。

李成樑看得瞠目結舌,堂堂河南巡撫,封疆大吏,在全天下都是派得上號的,竟然被小一小小的六品主事罵得跟孫子一樣。這吏部的權力也太大了些吧。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手頭那封巡撫親筆信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當真是一入京城深入海,他當初在遼東縱橫奔馳,自以爲也算是一個大丈夫,可來到京城,卻猛然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芥子般的小人物。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

畢竟是帶過兵,見過血的人,李成樑心中有股子牛脾氣,下決心要將這事給辦成,當時就同那主事大鬧了一場,然後被人給趕了出去。

出來之後,他還不服氣,又跑去兵部要說法。

剛開始時,兵部的人也不理他。

可李成樑天天跑兵部去靜坐,這一鬧就又是半年。

兵部現在是一看他就頭疼,覺得他這麼癡纏下去也不是辦法,遇到這種蠻子,還真拿他沒辦法。於是,索性給李成樑開了綠燈。不過,還是提醒他說這事兵部答應了不算,還得吏部點頭才行,你還得回那邊去。當然,吏部的人可不像咱們這邊這麼好說話,你光是鬧只怕不行。真惹惱了他們,給你來個一擼到底,打發去做大頭兵就麻煩了

李成樑在京城呆了快一年,目孺耳染,再笨的人也曉得一些事體,就客氣地問該如何辦?

“錢啊,給錢啊!”兵部的人無奈地笑着說:“光是空口白話就想得世襲武職,世界上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

李成樑這才徹底醒悟過來,就開始上下打點。

可就因爲他上次將吏部的人得罪得太狠了,一年下來,不但巡撫大人贈送的兩千兩銀子使個乾淨,自己積下的一千多兩身家也全填了進去,卻連個漣漪也沒看到。

這次進京,他還帶着三十多個親兵,這些人可都是他一手一腳帶出來的。李成樑治軍不像戚繼光靠的是軍記和制度,更多靠的是個人魅力。這些人可是他身家班底,自然是不能拋棄的。

這麼多人在京城吃喝兩年,早就將他給吃窮了。

李成樑大筆銀子扔進去,有天天跑吏部,卻毫無效果。

吏部的人的態度也是一天惡劣於一天,看到他,就好象見到鬼一樣。

眼見着就要困坐愁城,這一天,他剛到吏部,一向對他態度不好的主事卻笑眯眯地請他坐下,客氣地喊了幾聲李將軍,然後又恭維了半天,弄得李成樑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然後那個主事將一封文書遞過來:“李將軍,你的世襲武職的文書下來了。”

“啊!”李成樑激動地跳了起來,忍不住問:“我險山參將一職的任命書呢?”

“險山你可能去不了啦。”主事一笑將另外一份文書遞過來,態度更是恭敬:“李將軍,咱們相處快一兩年了,怎麼着也混成了熟人,以前有不恭的地方,還請不要放在心上。”

-- 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