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後的三國 > 最後的三國 > 

第417章 進軍長安

第417章 進軍長安

既然劉胤早就算定打了援兵之後必然會驚動陳倉的守軍,那麼他就絕對不會放任從陳倉突圍而走的魏軍逃回長安,五丈原之戰結束之後,劉胤便開始佈防陳倉通往長安的道路,對可能逃竄而至的魏軍進行堵截。

果然魏將蘇愉聽聞五丈原司馬望慘敗的消息之後,不顧一切地突圍而逃,傅僉奉劉胤的命令,對蘇愉是網開一面,沒有強行堵截,不過蘇愉在突破蜀軍的防線之時,依然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折損了兩千多人。

蘇愉率殘部五千人離開了陳倉,沿着小道如驚弓之鳥般向長安方向逃竄而去。

傅僉沒有派兵去追擊,而是奉命全力以赴地攻打陳倉。

如果按照陳倉原先的兵力配置,用三千人來守的話,就算蜀軍擁有十倍的兵力,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攻破城池。

但往往決定一場戰鬥成敗的要素並不是兵力的多少,城池的堅固程度,軍心士氣在此時顯示出極高的作用,原本五丈原戰敗的消息傳來已經使得陳倉守軍的軍心動搖了,這個時候蘇愉的選擇離去,無疑是雪上加霜,就算王渾不斷地激勵士氣,鼓舞軍心,號召魏軍將士決死一戰,但悲觀和絕望的情緒在魏軍之中蔓延着,士氣已經是低落到了極點。

傅僉正是捉住這個機會,沒有分兵追擊已經逃走的蘇愉,而是全力以赴地集中優勢兵力,對陳倉發起了最後的攻擊。

一方是鬥志昂揚,兵強馬壯,乘勝而進,氣吞山河,另一方是兵力衰微,士氣萎靡,軍心渙散,鬥志全失,就算是再堅固的城垣都無法挽回魏軍的敗局。

王渾知道大勢已去。僅僅憑着他個人的努力已經不可能挽回失敗的命運,退守內城,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垂死掙扎罷了。

但王渾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就算是手下的兵將看到大勢已去,紛紛投降,王渾也沒有選擇投降,他奉司馬望之命來鎮守陳倉的時候,就曾暗暗地發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如果王渾貪生怕死的話,也早就跟着蘇愉突圍了,他之所以明知事不可爲還要堅守陳倉,就是因爲當日的一句承諾,他深受司馬望的提攜之恩,必當以死報之。

王渾最後以最悲壯的方式——亂箭穿身——而結束了他自己的生命,也捍衛了他的忠勇之名,三十八年前的奇蹟沒有再次上演。王渾比他的太原老鄉郝昭終究是差了一步。

就在陳倉城激戰酣的時候,蘇愉率着他的五千逃兵也一頭扎到了蜀軍的包圍圈之中。

劉胤算定蘇愉根本就不敢走關隴大道,故而派出虎步左營和虎步右營到武功山小路埋伏。

又經過一夜的鏖戰,走到武功山的時候,蘇愉的人馬已經是人困馬乏,蘇愉正準備下令軍隊略做休整,吃點乾糧,喝點水,計劃着連夜行軍,逃出數萬蜀軍的圍追堵截。

還沒等他下馬。蜀軍已經四面殺來,將蘇愉的人馬團團地困在了核心當中。

失去了陳倉城垣的闢佑,所謂的魏軍精銳之師此刻就成了渣,這幾乎是一場最沒有懸念的戰鬥。稍稍進行了象徵性地抵抗之後,大部的魏兵就拱手投降了。

蘇愉不想投降,他仗着自己的馬快,企圖快馬衝出去。但元戎弩可不是吃素的,蘇愉想逃,它可沒有答應。一排箭雨覆蓋之下,蘇愉瞬間就被射成了刺蝟。

在突圍與留守的問題上,蘇愉和王渾都堅持己見,都認爲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最終他們卻是殊途同歸,都死於亂箭之下。

劉胤趕到武功山的時候,戰鬥已經是落幕了,高遠和傅募已經在清理戰場,成羣的魏兵俘虜被押解着,垂頭喪氣地離開武功山。

這一戰俘虜衆多而戰死者廖廖,倒從一個側面反應了魏軍的軍心士氣已經降到了冰點,一觸即潰,就連最起碼的抵抗思識都沒有了。這樣的狀況,可以說是魏蜀交鋒了幾十年,都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同時也說明劉胤在關隴之地的連番勝利,確實把魏軍打得喪了膽。

劉胤吩咐將蘇愉葬了,按理說蘇愉也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只可惜其意志品質不甚堅定,在重大的挫折面前慌了手腳,想着奪路而逃,但最終卻是難逃天羅地網。

反倒是蘇愉的自亂陣腳,給了蜀軍以可趁之機,如果打陳倉算功勞的話,蘇愉堪稱是首功一件,沒有蘇愉分兵而走,蜀軍想要拿下陳倉,至少得付出相當長的時間和相當重的代價。

清理完戰場,劉胤率軍回師陳倉。

此刻傅僉和黃崇已經全取陳倉,正在組織軍民撲滅大火,爲了快速拿下陳倉內城,傅僉動用了大量的火箭,引發的火災幾乎將陳倉的內城夷爲廢墟,現在陳倉城中滿目蒼荑,焦土遍地。

王渾戰至最後一刻也誓死不降,倒讓劉胤是欽佩無比,儘管雙方的立場不同,但王渾誓死而戰的氣節卻是令人景仰的,不管從何種意義上來講,王渾也算得上是一位英雄。

劉胤吩咐下面的人將王渾依禮厚葬。

拿下陳倉就意味着打開了關中的大門,蜀軍便可以沿着渭水一路向東,直取長安。劉胤也不敢有絲毫地耽擱,就算打贏了陳倉和五丈原之戰,但擺在他面前的形勢依然是不容樂觀的。

陳倉之戰充其量也只是攻打長安的前哨戰,做爲關中三輔的核心之地長安纔是關中的樞紐所在,只有真正攻下長安,纔算是拿下整個的關中。

司馬望現在估計也就是成爲了驚弓之鳥,此役過後,一定會龜縮在長安城中,擺出一付死守的架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而陳倉道和斜谷兩條通往漢中的穀道被截斷之後,等於把鍾會逼上了絕境,鍾會最遲也會在十天以後得到確切的消息,這一次的陳倉之失絕不會讓鍾會再坐視不理了。

所以劉胤不敢有絲毫遲疑,當天就離開了陳倉,兵進長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