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忽悠混三國 > 忽悠混三國 > 

第六百六十五章 雷人的條款(上)

第六百六十五章 雷人的條款(上)

“我明白了!”

聽完了林德江的話,王文泉頓時明白了過來:

‘三國這地方自己呆不住,就是呆也活不了多少年,挑接班人肯定得挑個有學問的,曹衝正好是一個。

自己若是有兒子也就罷了,偏偏來了四五年,家裡那位的肚皮是一如既往的平滑如絲,沒有一丁點兒隆起的跡象。

若是選擇將來由曹衝接班,一來後世的治國理念他已經知道,可謂事半功倍;二來曹操對他非常的喜愛,讓他接手曹操的江山,比聯姻來的還痛快。

經過這麼一折騰,在自己看來,曹操雖說不上是在給老百姓打江山,可起碼給了老百姓出頭的機會,只要自己多辦幾個學校,潛移默化的影響一下,不怕曹衝繼承曹操家業以後會沒有人用!

在曹操看來,自己也就成了給他打江山,商量起事來是事半功倍,不是一般的好溝通。’

想到這裡,王文泉把頭一點就想答應,可話到了嘴邊,卻又覺得十分的膈應,擰着眉頭略一思索,心裡登時有了計較,抓起筆來一通好寫,拽着林教授就跑出了帳外。

待到了營門口,見郭嘉依舊在那跪着,曹操卻躲在一箭之地以外,被一幫馬崽用盾牌如臨大敵般團團圍住,心裡不由得一陣鄙夷,眼皮一翻高聲喊道:

“郭先生,我就是想給你家主公治病,也沒本事隔着一箭之地望聞切問吧!你就別在這跪着了,先勸着他敢進我的寨子再說吧!”

“這!”

郭嘉顯然沒想到,自己跪了這麼久,對方這位卻提出了這麼一個要求,有心過去勸勸自己的主公吧!對面這位說話辦事那是出了名的沒溜;有心不答應吧!貌似不過來那是必死無疑!

正爲難間,王文泉身後的‘太上老君’卻突然開了口:

“郭嘉,你讓曹操把兵馬往後撤撤,在兩軍陣前弄個帳篷,讓文泉和你家主公見個面好好談談,你看腫麼樣啊?”

“好!”

郭嘉聞言,面上一喜,正待點點頭把事答應下來,卻不料自己還沒來得及開頭,身後面就傳來一個大大的‘好’字,急忙忙扭頭看時,就見曹操掛着一臉的驚喜推開了衆人,跳到圈外點起了腦袋。

老大發話了,郭嘉自然也不好再說啥,捏着鼻子點了點頭,約定好了見面的人數,這才苦着張臉站起了身子,揉着生疼的膝蓋,步履蹣跚的朝曹操走去。

待到郭嘉和曹操照了面,曹操二話不說,趕緊讓人攙扶着郭嘉下去休息,自己按照約定,下令人馬退出二十里外,又在中間搭了個帳篷,和郭嘉、徐晃在帳篷外等起了王文泉。

曹兵啥動靜,擁有望遠鏡的王文泉那可是清楚的很,見曹操果然履約,心裡頓時踏實了不少,吩咐黃忠做好準備,自己帶着魏延喊着林德江,晃晃悠悠的出了寨門,一路朝帳篷而去。

不一刻的功夫,兩下里就照了面,互相皮笑肉不笑的一寒顫了兩句,王文泉挽着曹操的手,郭嘉扶着林德江的手臂,很是和諧的一起進了那頂神奇的帳篷。

魏延、徐晃見四個人卿卿我我成雙成對,也不進去礙事,一個拿刀一個提斧,互相很不服氣的瞪了一眼,在鼻孔眼裡不約而同的噴出來了一個‘哼’字,一邊一個立在了門兩邊。

他們倆個不服氣,倒不是看着對方不順眼,而是王文泉偷襲許昌的時候,他們倆人照過面。

在徐晃看來,那次交手時,自己又得跟魏延死磕,又得護着曹操的家人,敗的太過憋屈,心裡一直不服氣;

在魏延看來,當年要不是徐晃插一槓子,自己指定能把老曹家屠個乾乾淨淨,壓根就沒今天的事,對徐晃自然也不是一般的有意見。

他們倆在帳篷外面叫上了勁,帳篷裡面的氣氛卻是和諧的很。

四個人進了門,各自找了地方坐好,王文泉也不多說,反手就把自己寫的條款就給曹操遞了過去。

曹操這次來赴會,打的就是挨宰的心思,見王文泉來的直接沒啥廢話,心裡倒也不以爲意,自我解嘲的一笑,心裡嘀咕了句:‘虎落平原被犬欺!’隨手接過條款,接到手裡一看,面色徒然一變,咬着牙的倒吸起了冷氣。

郭嘉見自己的主公如此反常,急忙忙湊到跟前,搭眼往上一瞅,也被雷的一愣,口中失聲念道:

“第一條:支持和平統一,不搞武裝分裂,曹、王兩家只承認一個大漢?”

“對啊!”

王文泉見曹操瞠目結舌、郭嘉口瞪目呆,知道這兩位不大理解自己的意思,慌忙把頭一點:

“就是都擁護現任皇帝!明白了嗎?”

“奧!”

聽王文泉一解釋,曹操、郭嘉恍然大悟的點了點腦袋,算是回答了王文泉的問話。曹操掛念着治病,也不多做爭執,把頭一低往下一看:

“第二條:實行君主立憲制;廢除宰相職務,一切事物交首相處理!那個王縣令啊!君主立憲是啥意思啊?首相是個什麼東東啊?”

見入了正題,王文泉面色一正,朗聲答道:

“這兩條跟你現在搗鼓的那些事差不多,就是讓皇帝陛下好吃好喝的呆着,讓首相處理國家事務。至於首相,就是宰相的別稱。”

聽完了王文泉的話,曹操若有所思的把頭一點:

“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搞那麼複雜幹嘛!”

他一邊說,一邊繼續念道:

“第三條:官員選拔實行科舉制;文設文舉武設武舉,一年一考三年一試,成績優異者爲官?這是?”

“就是唯纔是舉!”

王文泉見曹操念一條問一條,腦袋瓜子不由得一陣發木,他很是不滿的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解釋道:

“才華是考出來的,不是舉出來的!唯纔是舉雖然能給天下英才出頭的機會,可還是沒離開一個舉字,有這個舉字,就得投靠豪門,憑的就不是自己的本事。所以,與其讓他們舉,就不如咱們拉開場子考上一考!優勝劣汰,兩不相怨!”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