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的驢友 > 歷史的驢友 > 

§磻溪半日

§磻溪半日

§磻溪半日

趁到寶雞講學之便,我順便遊了一趟磻溪。

磻溪發源於秦嶺北麓青峰山,爲渭水的一條支流。傳說姜太公曾於此垂釣。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呂氏春秋》:“太公釣於茲泉”。關於茲泉,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甚詳:“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於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這兩條記載,是姜太公於此垂釣的確證。

由於命運的不可捉摸與未來的不可知性,民間對於那些神機妙算的人物,大都頂禮膜拜。這樣的人,很容易被神化。縱觀歷史,神化得最成功的,當屬姜太公、張良、諸葛亮與劉伯溫四人。這四個人都是軍師出身,都輔佐君王完成了改朝換代的事功。當然,諸葛亮在這一點上欠缺一些。他欲北伐中原統一中國,結果病死在五丈原,給後人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感慨唏噓。四個人中,姜太公年代最爲久遠,也最富傳奇性。太史公司馬遷在其不朽的著作《史記》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姜太公在磻溪垂釣遇到文王的故事。傳說文王被商紂王弄到河南美里蹲監獄的時候,已經八十歲了。在羑里他坐牢七年,演出了《周易》,待他回到故里岐山,已是過了八十七歲了。他於磻溪訪得姜太公並聘其爲國師時,肯定是在八十歲之後,而姜太公也是八十高齡的雞膚老人。這麼一對耄耋之年的老政治家,湊在一起居然還能風雲際會,完成推翻商紂王暴政的工作,真可謂奇蹟中的奇蹟。正因爲如此,姜太公纔始終沒有退出民間記憶,一代一代口碑相傳。

大約在兒時,我就知道姜太公八十遇文王的故事,但當時對這件事的意義純然不知。及至長大入世,見的事多了,才明白對一個有着經邦濟世宏大理想的人來說,機遇是多麼重要。歷代的書生,相信以太公自詡的人,一定不少,但青絲等到白頭,終於等到文王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大概就是磻溪的吸引人之處了。

我來時正值暮春,秦嶺雖無南方山中此一時節那開得轟轟烈烈的杜鵑花,但鬱郁青蔥中的花事,倒也芳菲勃發。一入溪口,山便曲折,水亦縈迴。山中香味,撲鼻而來;水中清氣,繞袖而生。鳥聲上樹,落花入澗,處處的景色讓我覺得,姜太公在此即便遇不着文王,也算找到了上好的歸隱之地。

從西漢開始,磻溪的太公垂釣處便有紀念性建築,名曰釣魚臺。唐朝貞觀年間在釣魚臺建築太公廟,並列入國家祭祀範圍。自此,歷代都有增建與修葺。如今已有古建築二十餘處,成爲一個規模不小的風景區了。而歷代的文人,如李白、權德輿、蘇軾、陸游等,都曾到此朝拜並留下詩作。他們幾乎都是借姜太公的幸運來感嘆自己的有志難伸。倒是唐朝詩人溫庭筠,遊過磻溪之後,寫了三首絕句,卻是別有襟抱。現錄其第三首:

煙水何曾息世機,暫時相向亦依依。

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漁舟更不歸。

同樣拿姜太公說事兒,不同的是,溫庭筠並不羨慕姜太公這匹老千裡馬終於遇到了伯樂,而是嘲笑他“一下漁舟更不歸”。八十歲還想建功立業,戀棧社稷,溫庭筠覺得匪夷所思。這使我想到另一位唐朝詩人李商隱,他當過國家圖書館館長一類的小官,大材小用,便覺得官場沒意思,於是寫出了“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這樣的詩句。他想棄官歸隱,去當一名江湖上的釣翁。當然,不是像姜太公這樣意在釣龍,而是真的釣魚。

不過,今天到磻溪來遊覽的人,既不像寫出“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的李白,感嘆自己被埋沒,也不像溫庭筠那樣譏諷。我看到那些爭着在太公釣魚臺處照相的遊人,誰也不會發思古之幽情,他們的目的,僅僅是“到此一遊”而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