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的驢友 > 歷史的驢友 > 

§雪佛

§雪佛

§雪佛

我總覺得,雪是一個最爲傳奇的故事。每逢下雪,家中最高興的,是兒子和我。

我之所以喜歡雪,一是因爲我的潔癖,天地一片白,難得一個清淨的人間,二是因爲雪帶來的那幾分淒涼,也特別合我的胃口。這時候,我往往會燒一隻火鍋,辣子放得重重的。就着煮得紅通通的蘿蔔與肉片,喝幾杯淡淡的花雕。同時,取出那本英譯本的法國詩人雅姆的詩,讀幾首他的歌詠故鄉比連尼山區的佳作。入此情境,我也就變成一片雪花,飄飄搖搖,飛落到尚在田間行走的故鄉老農的竹笠上。

兒子呢,他之所以喜歡雪,乃是因爲兒童都喜歡堆雪人。

以往,我很少參加兒子的堆雪人的工作。固然,我覺得這童年的樂趣很值得回味,但仍覺得沒有必要再去體驗一次。去年仲冬的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晚起的我,忽聽到妻子開門時的叫聲:“哎呀,好大的雪!”我起身拉開窗簾,果然,窗前花園裡的梅樹和橘樹,它們的細枝像是一隻隻手戴上了厚厚的白手套。我立刻想到了故鄉山上的奇形怪狀的積雪,像是精靈們的城堡或是似幻還真的海市蜃樓。

“爸爸,我們一起堆雪人去!”兒子興奮地跑過來。

“你想堆什麼?”我問。

“堆一個菩薩。”

“堆一個菩薩?”我放下了雅姆的詩,問:“你怎麼想到堆菩薩?”

“菩薩都挺着大肚子,比胖外公還胖。”

“原來是這樣,好,我們一起堆。”

兒子歡呼着塞給我一把小鏟子,我們出門了。

近幾年的我,一直在試圖用佛家禪宗的智慧清除長期束縛着我的心理情性。鈴木大拙說過,不憑藉整個的人格的力量就永遠悟不到禪的真諦。鑑於商品文化對人的腐蝕,我感到我之修禪的主要目的,在於將自己人格的結構徹底重建。大雄寶殿裡的佛像,人們統稱爲菩薩。在那些香火鼎盛的大廟裡,善男信女每天川流不息,他們對佛頂禮膜拜,虔誠至極。遺憾的是,這些禮佛者多半認爲佛是身外的理想,而並沒有認識到佛是我們自身本質的力量。這種禮佛,其效果只能是南轅北轍。

每年夏季,兒子跟着我出外旅遊,到過一些大廟。每當我和禪師們交談,他就站在旁邊靜聽。八九歲的孩子,當然不可能聽懂我們的談話,但這畢竟對他產生了心理暗示,激發了他的模仿本能。所以,他就產生了堆菩薩的念頭。

門外的空地上,積雪一尺多厚。天上的雪花仍在紛揚。

“堆個什麼樣的菩薩?”我問兒子。

“最胖的。”兒子回答。

“你覺得哪個最胖?”

“我們在廬山那個廟裡見到的。”

兒子指的是廬山黃龍寺裡的那尊如來佛。於是,我們便堆起如來佛來。

兒子自告奮勇,當造佛的師傅。我呢,給他當小工,負責剷雪供應原料。

大約花費了兩個小時,一尊一米來高的雪佛堆成了。兒子的創作態度極其認真,雪佛的腦袋大且圓,只是佛肚大得過於誇張,幾乎佔了身子的三分之二。

“這麼大的肚子,要吃多少飯呀?”我問兒子。

兒子說:“他的肚子裡都是雪,哪有飯呀。”

顯然,兒子對他的創作很是滿意,他繞着雪佛前後左右看了一圈,忽然問我:“爸爸,你跟廟裡和尚說,佛就是我們人自己?”

“是的。”我回答。

“那爲什麼我見了那麼多的菩薩,卻沒有一個戴眼鏡的,而人裡頭卻有戴眼鏡的?”

兒子說着,扶了扶自己的近視鏡。因爲妻子近視,又因近視遺傳,所以兒子九歲就戴上了近視鏡。

兒子的問話,我實在無法回答,只得支吾說:“佛和人並不完全一樣。”

兒子摸了摸雪佛的頭,對我說:“給它取個名字吧。”

我說:“菩薩不應該有名字。”

兒子爭辯:“應該有,人有人的名字,樹有樹的名字,菩薩就應該有菩薩的名字。”

兒子執着起來。從小就接受的邏輯思維訓練,使他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邏輯是知識的根本,卻是修禪的大敵。時下科學家們評定一個人的智商,就是看他日常的推理能力。禪卻要求我們越過意識的界限而進入無念。由此可見,只要評判的標準不同,一個人在他人眼中,既可能是一個偉大的智慧者,也可能是一個渾噩無知的愚氓。

兒子給他的雪佛取了一個名字,叫雪菩薩。

那些用青銅造佛的人,是把他的理想熔鑄在青銅中;那些用泥造佛的人,是用泥來捏造他自身的價值;我的兒子用雪來造佛,是把成年人的精神寄託嫁接在兒童的遊戲中。噴射飛機一年比一年飛得高,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一年比一年跑得快,我們對於佛的虔誠,卻是一年比一年淡薄。有人可能認爲這是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提高的結果,其實這是物質的縱慾代替了精神的追求,感官的刺激代替了高雅的情操。在這種情況下,兒子造佛的動機固然出於遊戲,但畢竟,佛的精神已對他產生了小小的暗示。我相信這種暗示對他今後的人生會起作用的。

下午,天放晴了。江南的雪就是這樣,下得猛也停得快。

第二天早晨出來,我們發覺雪佛正在融化。

“它只活了一天。”兒子指着雪佛說。聽口氣,有些憂傷。

“你希望它能活多久?”

“一直到我死它才能死,這樣就能保佑我一輩子。”說完,兒子一溜煙跑去上學了。

我這時彷彿突然明白,原來兒子堆雪佛是想爲自己製造一尊守護神。那麼,至少現在他明白了,守護神不可能長久地跟着他。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