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的驢友 > 歷史的驢友 > 

§話說三國的戰爭

§話說三國的戰爭

§話說三國的戰爭

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政治的最高形式是民主。但在漫長的歷史中,政治的演繹過程往往伴隨着戰爭。殺戮不能稱爲人類的嗜好,但卻是解決政治紛爭的最爲簡捷的方式。翻開古今中外的史書,這樣的記載不勝枚舉。

如果我們試圖分析和歸納一個戰爭的年代,用以啓迪人們對歷史的思考,那麼,最爲合適的案例應該是三國時期。按歷史學家們的劃分,這一時期起自公元190年董卓劫持漢獻帝到長安,終於司馬炎建立晉朝,並於公元280年消滅吳國,前後九十年時間。

在那九十年裡,政治的主要體現形式是戰爭。因此可以說,那是一個誕生了許多戰爭神話的時代。生在盛世的人們,不會憧憬那個時代,但我們可以從中汲取能作用於我們生活的一些經驗和教訓,並引起我們對歷史與政治的思考。

那個時代,因爲是用戰爭來定義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不愉快的場面,例如,混亂代替了秩序,殘忍代替了和諧。當然,也有一些積極的表現令我們嚮往,例如,智慧代替了權威,英雄代替了小人。

說到英雄,今天的人們給這一稱謂加了很多前綴,什麼財富英雄、文化英雄、道德英雄、科技英雄等等,這導致英雄氾濫。在歷史的記憶中,英雄是特指那些叱吒風雲、鏖戰沙場的人物。在三國時期,這樣的人物多如雨後的春筍。無論他們是高貴還是貧賤,是優雅還是粗俗,是統帥還是謀臣,是將軍還是士兵,無一例外,他們都是戰爭這部巨大機器中的有機的一部分。正是因爲他們,政治成爲智慧的結晶,戰爭上升爲一門藝術。

不過,有一點值得說明,戰爭是亂世的產物,而亂世,又恰恰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便是這樣的一個時代。由於英雄,由於戰爭,我們記住了這個時代。今天的中國,幾乎很少有人不知道三國的故事。但是,對三國人物的褒貶,我們受到了《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巨大影響。大凡歷史悠久的國家,國民都有嗜史的習慣。希臘人是這樣,俄羅斯人是這樣,印度人是這樣,中國人更是這樣。但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歷史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歷史觀。既然今天的中國人對三國人物的褒貶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那麼可以說,關於三國的歷史觀,我們受到了明代人的影響。《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生活的明代,是一個英雄漸漸退隱,而名士開始受到追捧的時代。平淡的世俗生活讓人追求的不是理想而是刺激,不是英雄的信史而是神怪的誌異。

這種生活信念的變化,是因爲自從洪武皇帝朱元璋開國,一直到萬曆皇帝時期,兩百多年間,大部分國人沒有經歷過戰亂。和平使人幸福,和平也讓人喪失憂患。我猜想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動機,一定是想喚起國人對英雄的記憶。

羅貫中尊崇劉備而貶抑曹操,對劉備集團的文臣武將進行濃墨重彩的歌頌。這種歷史觀不僅受到了《三國志》作者陳壽的影響,而且走得更遠。羅貫中這一思想的形成,也可以歸根於明朝的意識形態。朱元璋立國之初,便精心打造了兩根精神支柱來撐起他的帝國大廈。這兩根支柱,一根是忠,一根是孝。萬曆初年的首輔張居正曾寫過一副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種田。這副對聯可以說高度地概括了朱元璋的思想。

忠臣孝子,是朱元璋要求他的子民仿效的楷模。以這種道德標準衡量,曹操屬於亂臣賊子,而劉備因爲是皇室的族裔而被認爲是國祚的當然繼承者。羅貫中雖然喚起了人們對三國英雄的記憶,但是,他對三國人物的褒貶,亦受到了明代人忠孝觀念的影響。我不是說忠孝有什麼不好,只是想說明,任何好的觀念,若強調到絕對的地步,就會走向它的反面。

現在,我們要重新走進三國的歷史,首先便須擺脫羅貫中與陳壽的影響。譬如說,三國的戰爭,官渡之戰也好,赤壁之戰也好,它們堪稱戰爭史上的經典,但若從政治的層面揭示其意義,就不難發現,它們都是爲了統一中國而戰。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