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的驢友 > 歷史的驢友 > 

§長征是經典的話題

§長征是經典的話題

§長征是經典的話題

不知不覺,長征勝利已經七十週年了。當年參加長征的熱血青年,餘下者不多,且都進入耄耋之年。而這場長征的領導者,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也都離開了人世,我們只能從歷史的星空中,尋找他們仍在閃爍着光芒的靈魂。

去年,我追隨當年那些長征烈士的足跡,來到中央紅軍的長征出發地於都。面對仲春的正在漲汛的於都河水,想象當年八萬多將士夜渡於都河的悲壯場面,寫了這麼幾句:

城下誰開八陣圖,旌旗十萬下於都。

銜枚夜渡秋江水,葉落關山景色枯。

七十年過去了,站在於都河邊的我,依然能夠體會到當年那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我們的紅軍戰士懷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於此踏上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之路。

自那以後,長征的意義一再被人們認識、開掘和讚揚,甚至還有質疑與誤解。但不管怎樣,長征永遠是歷史中的一個經典的話題,並永遠存在着重新解讀的價值。

長征不是旅行。李白的仗劍遠遊,是受了初唐遊俠風氣的影響;而達摩的只履西歸,亦是強調佛家洞察心性的行腳意義。個人的任何壯舉放進歷史中,都永遠只能是典型而並不具備羣體的價值。長征卻不一樣,八萬多英雄兒女的集體行動,完全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在跟隨着他們長征。紅軍戰士們簡單的行囊中,不僅揹着憂患,更揹着民族的曙光。

長征也不是探險。徐霞客的攀巖涉水,是爲了窮究山水之秘;而馬可·波羅的風雨人生,乃是從異國的情調中,獲得人文的好奇。紅軍戰士們的萬里征程,是把阻礙中國前進的重重關山,踏成任憑巨龍騰飛的一馬平川。當“飢餓”“死亡”“疾病”“戰鬥”這樣一些詞成爲長征途中的日常用語,誰還能說,這是一次詩意的旅行?但七十年後我們回頭去看,誰又能否認,那不是一次詩意的旅行呢?

這個詩意,不是墨客騷人的閒情逸致,亦非曲水流觴的吟風弄月;這個詩意必須在“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氛圍中創造。創造它的人們,必須能夠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和智慧,因爲這個詩意屬於國家,屬於歷史。

在血與火中鍛造的史詩,帶給我們的,是民族的涅槃、國家的新生;在花與霞中鍛造的史詩,帶給我們的,是人民的福祉、社稷的昌盛。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當年長征的意義在於:一個民族只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纔有可能贏得花與霞的未來。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