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國第一紈絝 > 戰國第一紈絝 > 

第241章 因爲有吳傑在那裡

第241章 因爲有吳傑在那裡

吳傑的猜測並沒有錯。

魏軍成功的運用投石車拋擲震天雷的方式對城頭上猝不及防的秦軍士兵們造成了不小的殺傷,並整個鄭縣東城牆上的秦軍士兵們陷入了一種震驚和茫然的狀態,甚至就連魏軍都已經發動進攻這件事情都沒有幾個人發現。

如果依照這樣的情況下去的話,魏軍其實是有很大的把握一舉攻上城頭,然後趁勢拿下整座城池的。

然而贏虔在關鍵時刻的趕到挽回了局面,這位秦國右庶長憑藉着自己的聲望和能力激發了一部分還能夠戰鬥的秦軍守軍們的鬥志,成功的在最困難的時候依舊組織了一波防禦,率領着自己的親衛隊身先士卒的戰鬥在第一線,最終成功的擊退了魏軍這一波幾乎就已經要得手的攻勢。

在看到魏軍的士兵被從城牆上趕下來之後,吳傑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對着巴寧說道:“下次再用震天雷的話,恐怕就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巴寧臉上同樣也帶着幾分失望,不過這失望倒不是針對吳傑,而是因爲並沒有趁着這個良機把鄭縣拿下來。

巴寧提出了疑問:“不對啊,上次我們在守城的時候不是就已經用過震天雷了嗎,怎麼這些傢伙好像一副從沒見過的樣子?”

吳傑聳了聳肩膀,道:“見過和親自挨炸可不是一回事,我的朋友。還有,趕緊讓工匠們多製作一些投石機吧。”

震天雷這種東西畢竟不是炮彈,需要引線完全燃燒完畢之後才能夠爆炸,這就對投擲的時間和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爲了這個,吳杰特地訓練了一支專門的部隊。

通過過去幾天內投石機拋擲巨石攻擊鄭縣,這支部隊其實已經獲得了許多數據和經驗,這纔有了今天投石機拋擲震天雷的成功轟炸。

但投石機這種東西畢竟不是火炮,而吳傑麾下的這支部隊說起來也是初登戰場,因此失誤在所難免。

三架被震天雷炸爛的投石機和十幾條負責操作投石機的魏軍士兵性命就是因爲失誤所付出的代價。

巴寧點了點頭,道:“這樣一來的話,我們想要攻破這座城池的時間是不是就會延長不少了?”

吳傑有些奇怪的看着巴寧:“你當時和那個王先生都幹嘛了,一整個冬天過去了,計劃搗鼓了幾十個,就沒個像樣點的版本?”

巴寧有些惱火的說道:“計劃歸計劃,實戰歸實戰,如果單單紙上談兵就有用的話,那麼我們還在這裡幹什麼?”

看着一臉吃癟模樣的巴寧,吳傑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來。

平心而論,巴寧和鬼谷子弄出來的那些計劃其實是相當不錯的,非常的細緻和縝密,如果真的能夠完全得到實施的話,鄭縣應該是已經被攻下來了。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

巴寧所制定的這些計劃實在是太過細緻了,這對於基層官兵們對戰術的理解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這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文盲的年代,即便是天下第一的魏武卒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對戰術瞭然於胸,並且在該配合的時候突然改變攻擊方向和周遭的兄弟部隊完成一次協同攻擊,並順勢突破敵軍防線。

這一點即便是對於後世的現代化部隊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要求。

吳傑拍了拍巴寧的肩膀,道:“既然你不行,那麼接下來就看我的吧。”

……

秦國首都,櫟陽城。

秦侯嬴渠樑坐在上首,他剛剛任命不久的左庶長商鞅坐在下首,兩個人的神情看上去都比較的輕鬆。

在元旦大朝議之後,經過了幾個月的準備,現在的嬴渠樑和商鞅基本上已經掃清了變法的阻礙,變法工作的準備程序目前來看差不多已經可以結束了。

從嬴渠樑的角度來說,他非常信任商鞅,也非常相信商鞅的變法能夠讓秦國一雪前恥。

所以現在的嬴渠樑就好像是臘月裡等待着春節到來的小孩子一樣,迫不及待了。

關於政務的談話剛剛結束了,因此接下來的談話氛圍多少就顯得比較輕鬆一些。

嬴渠樑笑道:“左庶長,寡人剛剛聽說你讓人把一根三丈的木頭豎在南門之外,只要有人能將木頭搬到北門,就會得到十斤黃金的賞賜?”

商鞅點頭笑道:“沒想到君候也知道這件事情了。”

嬴渠樑有些好奇的問道:“左庶長爲何要這麼做?”

商鞅正色道:“回君候,如今法令已具,只待時機一到便可立刻頒佈。但是臣擔心國中子民不相信法令能夠得到實施,故出此一計,好讓所有人都知道君候和臣這個左庶長是說話算數的,日後頒佈法令之時,子民們自然便知道這些法令也並非空談了。”

嬴渠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秦國的情況,作爲國君的嬴渠樑自然是知道的。

現在的秦國屬於一個比較落後的階段,許多地方被當地的宗族和貴族所把持。

這些宗族的族長和貴族的家主們擁有着極大的權力,可以隨意的裁決當地事務,成爲了事實上的土皇帝,讓嬴渠樑派下去的那些地方官員完全變成了擺設。

在這些地方,什麼秦國的律法?那根本沒人理會的,完全就沒有這些族長和家主們的一句話好使。

這就造成了一個事實,嬴渠樑這個國君和秦國政府的公信力,很低。

雖然嬴渠樑的父親秦獻公在世的時候已經初步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這些改革總體上來說只是稍微的緩解了一下這種局面,並沒有觸及到根本,所以嬴渠樑才如此渴求一次徹底的、讓秦國從上到下完全改頭換面的變法。

嬴渠樑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此法當真有用?若是沒有人去搬動這塊木頭的話,那麼豈不是白白做了無用功?”

商鞅笑了笑,道:“臣已經吩咐下去了,若是兩個時辰內沒有人去搬木頭,那麼便把獎勵加到五十金。”

“五十金。”嬴渠樑楞了一下,隨後笑了起來:“既然左庶長覺得此法有用,那麼便大膽去做吧。”

兩人又東南西北的閒扯了一會,算算也差不多到商鞅告辭離開的時間了。

但今天的商鞅並沒有走,而是在微微的遲疑之後,問出了一個問題:“君候,臣來之前剛剛看了卷宗,似乎鄭縣那邊的戰事不太順利?”

雖然是和相邦權力等同的左庶長,但商鞅最近整個人都一心撲到了變法這件事情上,對於其他的事情根本無暇顧及。

“鄭縣?”嬴渠樑想了想,道:“右庶長贏虔那邊剛剛傳來消息,魏軍雖然整個西河郡軍隊傾巢而出,但應該問題不大。”

商鞅又是一陣猶豫。

嬴渠樑看出了商鞅的異狀,有些好奇的問道:“左庶長可是有什麼事情想說?”

商鞅沉默片刻,突然開口道:“君候,臣覺得或許還是應該派出一支援軍前去支援鄭縣纔是。”

“爲何?”嬴渠樑問道。

“因爲……”商鞅深吸了一口氣,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吳傑在那裡。”

“吳傑?”

在聽到這個名字之後,嬴渠樑先是微微一怔,臉上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足足過了好幾息的時間之後,這位秦國的國君才終於在腦海之中找到了相關的記憶:“就是那個如今魏國西河郡的郡尉吳傑?”

“是的。”商鞅點了點頭,道:“君候,吳傑此人乃是隱士子弟,雖然聲名不顯,但是頗有大才。之前杜摯之所以被擊敗,衆人皆以爲是西河郡郡守巴寧指揮有方,但是臣可以很肯定的說這裡面絕對乃是吳傑起到了大作用。

如今太子和公主都在鄭縣之中,君候不可不防啊。”

商鞅的這一番話說得極爲認真而懇切,任憑誰都看得出來絕對是發自內心的。

嬴渠樑的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一下,臉上的表情多少有些奇異:“左庶長似乎很重視這個吳傑啊。”

商鞅點頭道:“君候,臣和這個吳傑雖然接觸不多,但是臣敢斷言,這個吳傑將來給大秦所造成的麻煩肯定要遠勝巴寧!”

嬴渠樑想了想,道:“所以左庶長的意思是,本侯應該向鄭縣派出一支軍隊?”

“是的。”商鞅十分肯定的說道:“臣以爲君候應該立刻向鄭縣派出援軍,否則的話若是遲了,恐怕鄭縣就真的要告急了!”

嬴渠樑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麼本侯就派一萬人馬去支援鄭縣吧。”

對於商鞅的話,嬴渠樑還是相當信任的。

商鞅這才鬆了一口氣,朝着嬴渠樑拱了拱手:“君候英明。”

等到商鞅離去之後,嬴渠樑思考了一會,突然開口道:“來人啊。”

宦者令景出及時的出現在了嬴渠樑的身邊:“君候,臣在。”

嬴渠樑開口道:“你且讓人去把和這個吳傑有關的資料給拿來。”

很快的,幾篇竹簡就被拿到了嬴渠樑的面前。

“這麼少?”嬴渠樑皺了皺眉頭,顯然不是太滿意。

景出忙解釋道:“回君候,吳傑此人聲名不着,臣讓人查了一下,基本上關於他的記載都是在去年發生的,這之前的他完全沒有任何活躍的跡象。”

嬴渠樑哦了一聲,拿起了面前的幾篇情報,一篇篇的看了起來。

看着看着,嬴渠樑的眉頭漸漸的揚起。

“澮水之戰,凱旋大典,硬抗公叔氏?這個吳傑,還真的是……有點意思。”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