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的三百燕騎已經休養好傷痛,騎在高大的戰馬馬背上顯得英俊威武,而龐大的燕王車馬隊伍更是遠遠的便使行人避讓。
燕王停住了車馬隊伍,並找了一座涼亭最後一次相邀劉拓座談。
劉拓將馬匹交給了千江,自己則是隨着燕王劉旦入了涼亭,看着四周景色,倒頗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長安城,令人憂愁!”
這是燕王開口對劉拓說的第一句話,不知何意。
劉拓也是感慨,說道:“不僅是長安,就連整個大漢朝都令人不安、惆悵。”
燕王劉旦聽後哈哈一笑,自己這是出的哪門子醜態。
“不管怎樣,它都是我們的大漢,是我漢人的天下。”燕王劉旦霸氣側漏。
這點,劉拓是同意的。
“此次回去,拓先預祝燕王擊退胡人,振我漢威。”
不管怎樣,先把燕王拉到同一陣營中再說,總歸是好的。
燕王劉旦也是希望如此,“漢王且放心,等到本王回去後,不管是胡人還是匈奴人,都休想討得了好。”
這就是屬於燕王劉旦的底氣,他有着精良善戰的軍隊,有着好戰的門客,何懼那些胡人匈奴人,他的燕騎面對任何敵人都能夠一擊而潰。
“燕王雄威。”劉拓笑着說道。
燕王劉旦擺手,“本王知道漢王也是能征善戰之輩,對於沙場之事經歷的不少。擊退匈奴,平定南越,如今,益州恐怕還要靠着漢王。”
燕王劉旦不可能知道劉拓派出了軍隊去幫助益州平叛事宜,卻能夠料想到劉拓會出手相助。
哈哈哈……
劉拓笑道:“燕王,益州亂不起來,那些邑寨結盟最是不牢靠,打打順風仗還尚可,一旦遭遇一場敗仗,他們必定做猢猻之狀。”
如果是有着一人統領益州的二十四邑還有些戰鬥力,可,卻形成了一個結盟,那是自尋死路。
不然,劉拓派出的就不是三百血芒軍士卒了,而是三千、五千。
這也是該着杜延年立此大功,只要擊敗了這次邑寨反叛事宜,他杜延年在益州將會橫行無阻,順利實行他的政策理念。
這次,也算是劉拓給杜延年開路了吧。
燕王劉旦也哈哈大笑了起來,在旁人看來,燕王和漢王之間相談甚歡。
“漢王果真厲害,能夠一眼望穿要害處,本王相信,此次的益州叛軍,要倒黴了!!”
倒不倒黴劉拓不知道,不過他們死定了倒是真的。
大漢朝無敵軍隊多得很,還遠遠不是這些異心之人可以挑戰的,既然站出來了,那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不然,人人都學益州,大漢朝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燕王,路途遙遠,望珍重。”劉拓對着燕王劉旦抱拳祝他珍重道。
燕王劉旦點點頭,笑着說道:“路途再遠也是在大漢的土地上,本王還是跑得過來的。”
劉拓信燕王。
不過,燕王劉旦卻對着劉拓說道:“漢王,如果,如果本王要反了他劉弗陵,你會如何做?”
這話……問的誅心吶。
謀反事宜,還真是從未有人說的這般輕鬆自在如常,仿似吃飯般。
劉拓對此卻是不驚,依舊面色如常,大概,劉拓也早就猜測出燕王劉旦的心思了吧。
“燕王,大漢朝是天下人的,不是陛下的。”
燕王劉旦吃吃一笑,笑話,天下人難道不聽皇帝的話?誰敢不聽呢?
皇帝終究是皇帝,藩王註定只能是藩王,而臣子也只能是臣子。
這一切都是早就註定好了的。
“本王懂了,不過,如果大漢朝被欺負了,被帶壞了,本王還是會再來長安城的。”燕王語氣咄咄逼人。
劉拓當然知道他的意思。
只是再次當燕王來到長安的時候就不是這般彬彬有禮了,而是帶着遮天蔽日的軍隊。
清君側???
“那本王就等着燕王而來。”
燕王有着自己的燕騎,但漢王也有着他自己的血芒軍,兩者互不相讓,那時,估計就是真正的一較生死了。
最後,燕王劉旦不願再糾結此事,怏怏作罷。
“漢王高義,父皇卻是看對人了。”燕王劉旦突然這般說道。
劉拓不語。
其實,對於孝武皇帝劉徹的感情,數他劉拓最爲複雜。
是先帝?
是長輩?
是老友?
……
劉拓不知。
只是,先帝去了的時候,劉拓心中很難受。
那是他第一次在這個時代如此難受不堪,想要發泄出來。
就在燕王即將離開涼亭的時候,他回過頭來笑着對着劉拓問道:“漢王,堯母門這個事件你應當聽說過吧?”
“嗯???。。。”
堯母門說的就是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誕下當今的皇帝陛下劉弗陵的事情,被漢人所傳頌,令孝武皇帝大喜,對幼子劉弗陵疼愛有加。
不然……
“哼……”燕王卻是不服,“當年之事,誰說得清?”
沒有人。
“漢王真就以爲可以懷胎十四個月才誕下嬰兒?”
這話……
劉拓不敢去答,也不想去想。
這是鬼神之說。
而往深裡探究,剛剛燕王劉旦的意思就是說當今皇帝陛下劉弗陵極有可能不是先帝的親生子。
如果不是劉氏人,燕王劉旦自然可以舉起正義的大旗,堂堂正正的打進長安城,然後座上那個位子。
可是,草原上的匈奴人正無力南下,嶺南之地也正漸漸趨於平靜,大航海時代纔開啓冰山一角,大漢朝子民剛剛聞聽朝中減免賦稅政令……
這些事情……
難以決策。
燕王離去了,甩着衣袖離去的,臉色有些不太好。
是生氣?還是不甘?又或者是另外的情感。
劉拓知道,燕王對於此事註定不會善罷甘休,除非他能夠查出什麼來。
還是不安穩吶。
劉拓覺得自己有些倒黴,在大漢朝,做一個富家翁都是奢侈的,不過,他劉拓依然會保護好身邊的人。
燕王的車馬隊伍漸漸消失在視線中,直到千江喊着,劉拓纔回過神來。
從千江手中接過繮繩,劉拓攀上馬背,揮動馬鞭,大呼:駕!
四騎衝向長安城城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