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生事物,每一個人都會有着好奇之心。
而這種好奇之心卻需要有心人的引導,猶如溝渠之內的大水,不然,就會變成壞事,禍國殃民。
好壞總是在一念之間。
不然,劉拓何故找來澓中翁來擔任這座長安圖書館的館主。
澓中翁是一位大儒,學識淵博,且淡泊名利,最巧的是他是劉病已的先生,府上也去過幾次。
這就好像壞孩子在學校搗了亂,老師要家訪一般。
一來二去,也就熟絡了。
澓中翁愛吃魚肉,魚要新鮮宰殺的,肉要是大塊的紅燒肉,多放糖。
看,與一個人交好很簡單,給他吃好吃的,拴住他的胃,這種方法不僅僅只適合於談戀愛。
我們要學會多方致用。
太學,要求不低,能進去的人早就進去了,不能進去的人也找了法子跑進去。
自然,剩下的就是進不去,進不去又不想放棄,那就只有另尋他途。
前些時日先帝很關注長安圖書館的建造,還專門派了官署工匠坊的匠師來幫忙。
這不,就有人傳聞說長安圖書館是先帝下令建造的。
人云亦云,傳着傳着就變成了這座長安圖書館就是陛下下令建造的,是類似於太學一類的學館,是專爲大漢選拔才能之人的地方。
劉拓聽着聽着就不對勁了,這謠言似乎有些可怕。
三人成虎果真不是說說而已。
便有着落魄學子想着來此找尋機會,不過,他們似乎來錯了地方。
長安圖書館不會給任何人躋身朝堂的機會,卻會給每一個平等的學習機會。
這就是它所存在的意義。
劉拓不會改變它的意義,後面,可能還會增加一些別的功能作用,就好像一個生態環境一般,要有自生能力。
劉拓不想徒徒耗費錢財供養這樣的圖書館,因爲,這樣會滋生一些蛀蟲。
這樣蠢笨的事情劉拓如何會去做呢。
劉瑄找了一本白蛇傳坐下安心看着,似乎漸漸被裡面的故事所吸引。
劉拓也趁機跑了出來找到了濁清漣。
“漢王。”
濁清漣也不是天天都在這裡,主要是這座長安圖書館開館沒幾日,濁清漣心頭也不安呀。
劉拓招呼過來濁清漣,對着他問道:“剛剛我瞅了一遍,濁族長,你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能耐,竟然弄到了這般多典籍珍藏。”
濁清漣舒了一口氣,原來是誇獎呀。
“這點漢王放心,清漣只是派人告訴那些學家,說要建館傳播不管任何種類的學識典籍,不要原本,謄抄本也可以。”
“那些學家本就是被打壓的擡不起頭來了,見到這等好機會豈會放過,他們自己便會令人謄抄好了送過來,不費我們圖書館一絲一毫人力物力。”
劉拓真是服了,看來,做商人也是要考驗智商的,不然,只會被碾壓。
“嗯,濁族長大才,只是,這裡面絕不容許出現春宮圖一類的書籍,知道嗎?”
這類書籍最是容易消磨人的鬥志,劉拓是絕對不會允許這類書籍出現在這裡的。
濁清漣點頭,“漢王放心,每一本書籍清漣都令館內僕役看過,內容沒有問題纔會被准許收納。”
這下,劉拓是真的不得不敬佩濁清漣此人了,做事細緻到位。
“還有,漢王,清漣與家父商議了一下,準備在濟南國也開設一座長安圖書館的分館,不知漢王意下如何?”
濟南國學問發達,大漢朝多位大儒博士皆出自齊魯大地,前也有過稷下學宮。
“這個不急,還是先等上一等,看看長安圖書館狀況再說。”劉拓深知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的好。
“嗯。”
這邊劉拓拉着濁清漣談事情,外邊卻發生了一件事。
“抓住他,抓住他。”
咚咚咚。
一直急促奔跑的聲音。
“走,去看看怎麼一回事。”
等劉拓與濁清漣走出的時候看到館內僕役抓住了一個胖乎乎的小子。
“怎麼回事?爲何抓人?”濁清漣站出問道。
館內僕役回道:“濁君,這小子偷書。”
偷書???
這還真是頭一遭。
濁清漣搖頭,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扭送廷尉府吧。”
對於此事絕不可姑息,不然以後必定衆人爭相效仿,那這樣,長安圖書館將永無寧日。
“等一下。”劉拓喊住他們。
“說說,你爲什麼要偷書?”劉拓對着這個胖乎乎的小子問道。
“我想學習。”
學習,這是一個好事情,怎麼還偷偷摸摸的呢。
“你不知道長安圖書館是准許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在這裡學習的嗎?”劉拓問道。
那胖乎乎的小子愣了一下,他,還真不知道。
劉拓苦笑,看來,自己的宣傳不到位呀。
“放了吧。”
劉拓責人放開了這個胖乎乎的小子,說道:“記住,以後想學習就去學室,哪裡遇着不懂的問題還有先生可以請教。”
胖乎乎的小子張大了嘴巴,這不就是類似於學堂的東西嗎?
“不收錢?”
“不收錢。”
胖乎乎的小子抹了一把鼻涕,有些可愛,只是衣衫破爛。
“謝謝,謝謝。”
劉拓笑說:“以後別偷東西了,被逮着少不了一頓皮肉之苦,這是些錢財,拿着去討個生活。”
胖乎乎的小子看着劉拓收下了錢財,並說:“以後我會還給你的。”
濁清漣無奈一笑,小子,站在你面前的可是漢王殿下。
劉拓卻是點頭,說道:“好呀,我等着。”
施捨會讓人丟失生活的勇氣。
胖乎乎的小子走開了,這裡圍着的人羣也散了開,有人搖頭覺得浪費了一場好戲。
“漢王。”澓中翁走了出來。
劉拓拱手,“澓先生也在此呀。”
澓中翁笑着說道:“老夫既然擔任了漢王殿下的館主之職自然要履行其責,不然,豈不是白白佔了便宜。”
劉拓無奈。
“來,漢王殿下,老夫引薦一二。”澓中翁拉過來一位穿着褐色長服的男子,“這位是夏侯勝,在太學之中擔任博士之職,學問,遠比吾大得多。”
夏侯勝被澓中翁擡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