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安城的勳貴之間走動的頻繁,一度讓人以爲大漢朝繁榮了起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在長安城街頭,你也可以看到有大漢子民敢露出笑臉來了。
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開始。
得了詔令讓自己參加這次大朝會的劉拓走在長安城街頭,每次,劉婷都想讓自家小郎坐馬車去宮中,可每次劉拓都會走着來。
劉婷越來越搞不懂自家小郎,而劉拓也愈發的搞不懂自己了。
不是不喜歡坐馬車,而是不喜歡馬車車廂中與世隔絕的那個封閉空間。
劉拓總愛呼吸新鮮空氣,這讓他覺得很自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看看,這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
不知,劉拓會不會成爲一個大詩人,那種很狂放的詩人,如果是,自己會不會成爲‘詩仙’呢?
走在踏實的地板上面,耳中聽着四面八方彙集而來的聲音,劉拓覺得這纔是這個世界原有的模樣。
很真實。
由於在府中吃過了早飯,劉拓看着沿街叫賣的那些美食,只能哀嘆一聲。
千江卻是很知足,覺得府中已經吃的很好了。
“你是一個明白人。”到頭來,劉拓才發現千江是活得最明白的人,而他自己,還是被這美食所牽絆,爲這世俗所牽絆。
跳出來,很難的呀。
抓抓頭髮,繼續走着。
千江卻是看法不同,“主人你是做大事的人,我只是一個苟活的人,咱倆不一樣。”
劉拓看着口出此語的千江,真是沒瞧見,千江竟然有這麼大的覺悟。
“千江吶。”
“嗯?”
“你,令我刮目相看。”
劉拓感嘆道。
其實,千江聽到這話心中還是有些小高興的,只是,面色上不能表露出來,要穩住。
跟在後面的劉二劉三莫名其妙的看着對話的兩人,一股酸臭味道傳了出來。
等到了皇宮門口,劉拓讓他們先回去,“今日是大朝會,時間肯定特別長,你們也別在這裡等着了,日頭太毒,不好。”
千江點頭,說:“那我們三人輪換。”總得有一人在這裡候着,應付着。
劉拓也同意這個方案,“實在受不住就去買塊冰敷着。”
三人點頭,接着劉拓步入皇宮。
剛剛進了皇宮的劉拓就被田千秋這位大漢朝的丞相喊住。
“拓小子。”
劉拓看着身子又佝僂了些的這位大漢朝的丞相,唉!
“田公,您慢些。”劉拓扶住有些氣喘的田千秋,讓他穩一穩。
田千秋扶着劉拓,等到氣息穩了些才道:“拓小子,你也來了?”
劉拓點頭,新皇登基後的第一次大朝會怎麼着也得來露個面,何況,宮中都給自己下達詔令了。
“今日,想必田公也會忙得緊吧?”劉拓問道。
田千秋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今日,陛下將會宣讀先帝的遺詔,決定之後的朝堂格局。”
呃……
劉拓愕然,也對,恐怕這也是所有人都關心的事情了吧,田公這是在提醒自己啊。
接着,田千秋又說道:“呵呵,不過我這都老骨頭一把了,也不在乎這些身外事,隨緣吧。”
給官就做,不給就回家養老去。
田千秋是一個比較知足的人,在先帝時期就顯示的很清楚,而先帝的目的也很明確,讓田千秋跟着自己的腳步走。
劉拓笑說:“田公,您這可是國之柱石,少不得。”
田千秋可不敢受劉拓這恭維,罵道:“一肚子的壞水,這話可說不得。”
劉拓撇撇嘴,和田千秋一同走進未央宮議事大殿。
進了大殿之後,已經到了不少人,大都坐在屬於自己的位子上面,不言語。
劉拓將田千秋送到他自己的位子上後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子,一屁股坐了上去。
上官桀自劉拓進殿後就看着他,眼神中的恨意自然不減,卻不會表露出來。
以後,有的是時間好好玩。
早已得知自己將會被封爲輔政大臣的上官桀胸中暢意十足,以後,這朝堂之上也將會有自己的一番話語權。
由於國喪時期,宮中仍舊以黑白爲主,色調比較單一,令人不欲觀看。
大殿中的氣氛也比較壓抑,相對於以往的大朝會來說絕對是罕見至極。
擱以往,這大殿之中不得炸開了鍋,最後皇帝出面平息一切紛爭,然後一言而決,誰人也不敢說什麼。
劉拓感受着殿中百官的各色表情,突然間覺得很好玩。
等待不久,新皇劉弗陵就出現在了大殿之中,張賀在其側。
新皇劉弗陵身穿黑色皇帝朝服,戴通天冠,此冠高九寸,正豎,也稱帝冠。
丙吉在大殿一側偏角處看着出現的新皇及陪在新皇左右的張賀兄,覺得張賀的苦日子熬到頭了。
這是幸事。
咚咚咚。
三聲鐘鳴,皇帝上朝。
當值黃門扯着嗓子高喊:“吉時到,皇帝臨朝。”
於是,後元二年新皇劉弗陵登基後的第一次大朝會開啓了它的征程。
百官高呼:“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聖安。”
劉弗陵接受了百官參拜,接着讓其起身。
“謝陛下。”
等到百官起身,大朝會的朝議才真正拉開序幕。
今日,要議何事,所有人心中盡皆瞭然。
故,也併爲有人心生不安,只是等待着這位新皇陛下拋出議點。
早就和他人商議過的劉弗陵對着身旁的張賀點點頭,張賀走了出來,手中握有一紙詔令。
很顯然,張賀是要宣讀這紙詔令。
“皇帝陛下曰:先帝乍去,國朝動盪,臣民不安,然,朕即臨大統,爲天下責,…………,令四方安寧,百姓安居樂業,爲大善,諸卿勿要因其延誤國事,望諸卿與朕乘風破浪,共創大業。”
張賀的聲音很是沉穩,讀出來的氣勢也很足,殿中羣臣聽得一清二楚。
罷。
羣臣高呼:“臣等,謹遵陛下令。”
張賀退下,劉弗陵的聲音傳來,“先帝勞累一生,對大漢兢兢業業,不敢分其心,可謂是朕等子孫的榜樣,今,先帝仙逝,徒留朕之一人,朕心中傷悲,然,大漢朝還在,諸卿仍在,朕,亦然不懼,繼承先帝之大業,開創萬古之盛世。”
劉拓覺得這番話說得真好,不知何人爲劉弗陵擬的稿子,從劉弗陵口中說出竟毫無違和感。
“先帝之智慧,先帝之心力,先帝之毅力,朕,佩服之,然,朕爲先帝血脈,亦要繼承先帝之遺志,讓我大漢強盛如初。”
羣臣高呼:“先帝聖明,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