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唐小相公 > 大唐小相公 > 

第二百零一章 小人作祟

第二百零一章 小人作祟

歷時一個半月,鄭子文徹底的撲滅了京兆府的天花病,這讓他的名聲在長安周邊的州郡中空前響亮了起來。

當他被聖旨招進皇宮的時候,長安街上那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想來目睹一下“活閻王”的尊榮。

“鄭大人來了!”

“快看,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鄭大人!”

“好年輕啊……”

如今長安街上的場景,甚至比當初李勣和李靖他們班師回朝時還要熱鬧幾分。

對於百姓來說,殺了幾萬突厥人和救了幾萬大唐人相比,還是後者更加令人崇拜些。

少女們都以絹遮面,躲在人羣中含羞帶怯的看着鄭子文,時不時輕語幾句,然後紅着臉打鬧一番。

可能是受鄭子文的名聲影響,雖然滿大街都是人,但是每當鄭子文經過的時候,旁邊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百姓們看向鄭子文的目光中有好奇,有崇拜,但更多的卻是懼怕。

古往今來,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可以抵禦瘟疫,而且還可以毫髮無損的全身而退,這已經超出了正常人的範疇了。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人跳進滾燙的油鍋裡洗了個澡,然後毫髮無損的走了出來,這完全顛覆了大家的認知。

人們對未知的事物都是恐懼的,所以百姓對鄭子文既崇拜又畏懼。

如果鄭子文的安然無恙可以解釋爲運氣好的話,那麼他從恆州帶來的上千人的護衛隊又怎麼解釋呢?

他們可是一個都沒少!

如今在長安百姓眼中,鄭子文已經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如同一個鬼神一般的存在。

神秘,且令人敬畏!

但鄭子文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騎着馬走在最前面,把自己的腦袋高高的揚起,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後面則跟着他的護衛隊。

這些護衛隊的成員們一個個穿着錚亮的銀色戰甲,座下騎着白色的戰馬,排成了四列整齊縱隊跟着鄭子文的身後。

他們迎着百姓們羨慕和敬畏的目光,雄赳赳氣昂昂的進了長安城。

就在這時,後面頓時傳出一聲高呼。

“鄭大人萬歲!”

這聲高呼聲就如同一根點燃的火柴扔進了油桶,一下子就把百姓們的熱情點燃了,頓時大家都高呼起來。

“鄭大人萬歲!”

“萬歲!萬歲!萬歲……”

數萬人的喊聲那是何等的響亮,當雷鳴般的“萬歲”之聲迴響在鄭子文的耳旁時,差點把他從戰馬上嚇得掉了下來。

“萬歲”那是誰都可以的往頭上戴的?

鄭子文發現這事如果處理不好,就算李世民不說什麼,心裡肯定得有疙瘩,說不定什麼時候這個疙瘩就會變成死疙瘩!

看着激動的百姓們,鄭子文覺得這時候阻止是不行的,那麼只能引導了。

鄭子文靈機一動,頓時振臂一揮。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

當他喊出這句話之後,在他身後的護衛隊也高呼起來。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

慢慢的,數千人的高呼聲甚至壓過了百姓們的聲音,鄭子文覺得時機也到了,頓時再次振臂高呼起來。

“大唐萬歲!”

後面的人也跟着吼了起來。

“大唐萬歲!”

百姓們也受到他們的影響,紛紛高喊了起來。

“大唐萬歲……萬歲……”

衆人的高呼聲如同浪潮一般,此起彼伏,他們的聲音響徹在長安城裡,甚至連皇宮裡都能聽得到。

鄭子文暗叫了一聲慶幸,也不敢繼續慢悠悠的顯擺了,連忙加快了腳布。

這裡人太多了,太容易出狀況了!

如今鄭子文已經不是剛來大唐的愣頭青了,他並不覺得剛纔的那一聲“萬歲”是巧合。

天子腳下,做什麼都得小心翼翼的,就算真是巧合也必須嚴肅對待。

而且,萬一不是巧合呢?

想到了這個可能,鄭子文臉色也變得難看了起來。

他不想生事,如果可以的話,他寧願在恆州摟着自己的老婆混吃等死,只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

鄭子文的眼睛頓時眯了起來。

“果然是人紅是非多,這次怕是有人想整我了!”

回到駙馬府之後,鄭子文就讓護衛隊駐紮在駙馬府裡,然後命下人準備食物,而他自己則匆匆換了身衣服就進宮去了。

相信只要進了宮,一切就明白了。

和他想的一樣,進了宮之後,他從李世民那裡就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和他想的一樣,給他添亂的,只是一羣因爲眼紅而搞不清楚狀況的傢伙。

他們覺得鄭子文的外調的官員,沒什麼可怕的,而且大唐從來還沒有過因言獲罪的先例。

彈劾別人本來就是言官御史的特權,就算是彈劾錯了,大不了道歉就行了,只要別得罪朝中的大佬,就什麼事都沒有。

他們卻沒有想過,雖然鄭子文的影響力不如房杜、長孫之流,但其實他也已經算得上是朝堂上的“大佬”了。

如果他們只是順便蹦躂,鄭子文也不會理會他們,但這次他們居然開始干涉自己的事了,這是鄭子文感到最爲不滿的地方。

如果沒有這羣人干涉,說不定李世民就已經派人普及了牛痘,若是長安附近的幾個州郡都已經都普及了牛痘,這樣一來,京兆府的天花還會爆發麼?

不過這都是猜測而已,鄭子文也知道這事不能單純的怪誰,不過他的心情卻變得極差了。

從皇宮走出來的時候,鄭子文的臉都是黑着的,回了駙馬府之後更是把門一關,誰都不見。

直到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鄭子文才從駙馬府走了出來,和昨天不一樣,他的臉上已經恢復了玩常那種玩世不恭的笑容。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只是嘴角在笑而且,眼睛裡卻一片漠然。

他一聲不吭的坐上轎子,開始前往皇宮,等到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了。

鄭子文不緊不慢的來到皇宮的大殿門口,然後面無表情的站着閉目養神,等待李世民的召見。

不一會,裡面就傳來了太監們的高呼聲。

“宣鄭子文覲見!”

鄭子文的眼睛立刻睜了開來,一臉嚴肅的走了進去。

鄭子文徑直來到了大殿之上,看着上方面露笑容的李世民,然後大袖一揮,就是一個九十度的大禮。

“微臣,恆州刺史鄭子文參見陛下!”

李世民微笑着伸出了手。

“愛卿平身。”

“謝陛下。”

看着鄭子文直起腰來,李世民頓時點了點頭。

“朕已經看過京兆府尹呈上的奏摺,子文你勞苦功高,乃大唐之棟樑,朕特封你爲雲嵐縣侯,食邑八千戶,世襲罔替,如何?”

李世民丹丹的一句話,頓時讓鄭子文給愣住了。

“雲嵐縣侯?食邑八千戶?”

也難怪鄭子文感到很驚訝,因爲在他心裡,李世民歷來都是小氣的,否則當初就不會把他的封地弄到海南島去了。

爲什麼這次這麼大方?

侯爵是一道檻,侯爵以下都只能算是中小貴族,但侯爵不一樣,他是真正的大唐上層貴族。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最後那句話——“世襲罔替”!

這代表着鄭子文的長子可以繼承他的爵位,一個新興貴族就這樣誕生了!

更何況鄭子文還有封地!

在大唐,實權貴族和非實權貴族之間的差別就是封地,地位越高,封地越大,地界也越好。

比如唐高宗李治在還是晉王的時候,封地就是太原府,也是李家的“龍興之地”,由此就可以看出其受寵程度了。

原本按照鄭子文的想法,就算李世民再給他一個爵位,說不定封地也是在哪個山旮旯,但他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把雲嵐縣封給了他。

雲嵐縣就在恆州地界,而且還是鄭子文發跡的縣,可以說鄭子文的根基就在雲嵐縣和文縣。

如今雲嵐縣成了鄭子文的封地,從今往後這裡就是鄭子文說得算了,而且雲嵐縣的賦稅也不再是給老李,而是給他鄭子文。

這些可是實打實的好處。

說實話,鄭子文賺的錢都已經用不完了,所以他並不貪圖雲嵐縣百姓們那點微薄的賦稅,他所看重的是自主權。

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還是非常重要的,至少不用擔心以後自己的努力都成了別人的嫁衣。

而且有了封地,鄭子文的千人護衛隊就算名正言順了,以後誰也不能拿這個來做文章。

而且,現在鄭子文就是恆州的刺史,哪怕他在政策上稍微偏袒一些,雲嵐縣發展成爲第二個恆州府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世襲爵位和一個縣的封地,只要鄭子文的兒孫不是酒囊飯袋,以後成爲一個大家族一點問題都沒有。

更何況,鄭子文如今才二十出頭,前途遠大!

總之,得了這個封地的好處簡直太多太多了,李世民這是給自己了一個非常大的封賞啊!

回過神來的鄭子文立刻就規規矩矩的給李世民行了一個稽首禮。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給的封賞很驚人,鄭子文拍的馬屁更驚人,頓時朝堂上一片鴉雀無聲。

他們都被驚呆了。

說實話,李世民給的封賞大多數的大臣都有些眼紅了,只不過他們的自制力讓他們站在原地不動而已。

但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自制力,立刻就有一個身穿綠色官袍的人走了出來。

“陛下,此舉不妥!”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