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

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

李泌脫口而出,道:“吐蕃!”

“哦?爲什麼?”

“南詔山高林密瘴疫橫行,若要攻取,實非易事,就是吐蕃贊普赤都鬆贊也死在南詔了。再者,南詔乃是小國,王上就算打敗了南詔,也難以震懾朝廷和吐蕃。至於進攻朝廷?都是大唐子民,恐怕王上擔一個不義之名。唯有吐蕃,不僅是當世大國,還是敵國,更關鍵的是,此國氣大傷。王上若能大敗吐蕃,當能震懾天下,瓦解三國同盟。”

“嗯,此言甚有道理。對如何大敗吐蕃,泌兒你有什麼法子沒有?”

“呃……”李泌有些尷尬道:“我……我還沒想那麼多。”

“沒關係,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不簡單了。這樣吧,事不宜遲,明日咱們就往劍南道一行,先發制人,給吐蕃人一個狠的。”

“是。”

李泌的長處在於協調各部,制定政策。至於具體的軍事問題,卻並不擅長。

崔耕也沒指望他提出什麼奇謀妙計。

第二天一早,崔耕就命桂州都督繼續收拾殘局。自己則帶着宋雪兒、李泌、楊玄琰、安祿山等人,往劍南道方向而來。

嶺南道和劍南道其實是接壤的,只是邊界附近地勢險要交通極爲不便,再加上蠻人多漢人少道路不靖,這條路只能供極少量的人馬往來。

半個月後,崔耕一行到了成都附近,上官婉兒和牛仙客帶着全城文武出迎。

接風酒宴,安撫各部,自不必提。

牛仙客處理後勤堪稱天才,如今劍南道府庫充盈兵員齊備,隨時可以出兵。

但是,不管怎麼說,從兵力上講,嶺南道是弱於吐蕃的。要想取得一場酣暢淋漓,震懾天下的大勝,談何容易?

無論崔耕、李泌,還是上官婉兒、牛仙客,都沒什麼思路。

眨眼間,又是七日過去了。

這一日,崔耕正在書房內苦思對策,忽然,外面一陣吵嚷之聲傳來

“幹什麼?不準進去打擾,王上正考慮大事呢。”

“誒,我說李泌,你別拿者雞毛當令箭成不成?我這當乾兒子,給父王引薦個一個人,那不是應當應分的嗎?你管得着嗎?”

“哼,你那是引薦人嗎?依我看,你是給自己親戚謀官職!”

“那又怎麼樣?要不是因爲有特殊關係,你能小小年紀,就在父王身邊做事?由此可見,父王也不是反對任人以親。”

“那能一樣嗎?我是……我是……”

“你是什麼了?說啊!”

崔耕現在已經聽清楚了,這是楊玄琰和李泌在吵架。李泌的身份現在相當含糊,崔耕唯恐小夥子臉上掛不住,趕緊起身,把門開開。

“怎麼回事兒?吵吵嚷嚷的,都進來吧。”

“是。”

楊玄琰和李泌,以及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參見王上!”

“嗯,起來吧。”

“謝王上。”

三人站起身來,楊玄琰道:“孩兒今日前來,是想向父王引薦一個人。”

“就是他?”

“不錯,實不相瞞,他是孩兒的一個侄子。”

撲哧~~

李泌忍不住笑出聲來,道:“你自己纔多大,怎麼有一個這麼大的侄子?我看你不是爲了親戚託關係,而是爲了錢財吧?”

“什麼亂七八糟的?”楊玄琰道:“蘿蔔不大,長在“輩”上。按照弘農楊氏的族譜,他就得管我叫叔叔,你管得着嗎?不信的話,你自己去看楊氏的族譜啊?”

崔耕擺了擺手,道:“行了,莫吵了。既然他也是弘農楊氏之人,本王定當另眼相看。”

這年輕人不僅長得稱得上英俊,還滿臉的精幹之色,崔耕一見就甚是歡喜。既然是弘農楊氏之人,肯定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崔耕準備給他個小官做。

頓了頓,他看向那年輕人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名叫楊釗。”

“啥?楊釗?”

崔耕心頭一震,好懸沒直接站起來。

提起楊釗來,可能有些人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他的大名,就算到了千年以後,也……好吧,頂風臭着八百里。沒錯,他就是史上著名的大奸臣,楊國忠。

當然,公允地講,楊國忠能夠作惡,歸根結底,是李隆基需要這麼一個小人替自己處理國家大事。這樣的話,自己既能安心享樂,也不必擔心大權旁落。

楊國忠之於李隆基,大概就相當於和之於乾隆一般。

但不管怎麼說,要想把楊國忠洗白是完全不可能的,此人的人品實在是不咋樣。

楊釗卻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叩頭道:“莫非嶺南王也聽說在下的賤名?您真是明察秋毫,我……我真是冤枉啊!”

楊玄琰幫腔道:“對,你把自己的委屈說說,父王定會給你做主。”

“行,那我就仔細說說。”

然後,楊釗將自己的冤情,介紹了一遍。

楊釗剛開始當官,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吏,負責管理兩萬畝的屯田。他也真有能耐,政績被評爲優等。

按規矩,他應該越過官吏的鴻溝,受封爲九品官。

但是,楊釗愛喝酒,喝酒沒節制,醉了就容易發酒瘋。另外,他還愛賭博,輸的多贏得少,經常有人找他要賭債。所以,劍南道團練使張宥對他很看不上眼,就把他的功勞昧下了,非但如此,還把他打了一頓,削職爲民。

楊釗當然不甘心,就出錢賄賂了小吏,瞞着張宥,偷偷把自己的功勞報上去。

牛仙客照章辦事,直接大筆一揮,任命他爲新都縣尉。

張宥得知此事後大怒,將他賄賂小吏的事兒查清楚了。以行賄之罪,將其再次革職爲民。

楊釗的家財都用來賄賂小吏了,再次被革職爲民之後,真是困頓以極。

趕巧了,這時候楊玄琰和崔耕一起,來到了成都。

楊釗走通了楊玄琰的門路,才終於見到了崔耕,述說冤情。

“原來如此……”

崔耕點了點頭,道:“張宥隱匿你的功勞,當然不對。但是,你賄賂小吏,同樣是違反了法令。這樣吧,張宥那邊,孤王準備罰俸一年,官降一級。至於你麼……官復原職,繼續爲新都縣尉。不知你可還滿意?”

“這……”

官復原職可不是楊釗的期望所在。經過今日之事,自己就算和金張宥徹底撕破臉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等張宥騰出手來,焉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他眼珠一轉,轉移話題道:“嶺南王可是正在爲如何攻取吐蕃而憂心?”

“嗯?你怎麼知道的?”

“三國合謀嶺南之事,如今已經天下皆知。嶺南王若不是爲了圖謀吐蕃,到劍南道來幹什麼?”

崔耕發現,自己受歷史記載的影響,還是有些小瞧楊釗了。他正了正身子,道:“即便果真如此,又待如何?”

楊釗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如果嶺南王想大敗吐蕃,小的倒是有一個奇謀妙計。不知嶺南王……想不想聽呢?”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