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

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

向王廟又名廩君殿,“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條清江河”。廩君開發治理清江,有大禹之功德,廟宇衆多。

刺惹峒的這所向王廟,裡面供奉了向王天子和鹽陽女神。此廟不僅面積頗大,氣勢恢宏,而且是依山勢開鑿而成,廟牆全是原本的山石,非常難得,以至於在蠻人中享有大名。

有了崔耕的首肯,石柱峒正式加入了巴人體系。今日各峒貴人齊至,大約三五百人聚在正殿前。

沒辦法,來得人太多,正殿內可容納不開。

出乎崔耕預料的是,原來一直跟在覃行璋身邊的黑水教護法梅三發今天沒有露面。

大家先是在覃行璋的帶領下,叩拜了向王天子,然後選舉向王之會才正式開始。

這十八峒,刺柱峒是外來戶,有五峒是原來的五姓,有四峒是這五峒分出來的支脈,還有四峒是原來巴人的奴隸,最後四峒是鹽陽女神的後裔。

沒錯,就是鹽陽女神的後裔。

在神話傳說中,巴務相勇猛無比,幾乎跟神仙差不多。

但迴歸史實,大概就是某人發明了弓箭和造船之法,甚得部衆崇敬,推舉爲王。然後,整個部落乘船向西,遇到了一個母系氏族部落-鹽水女神部落。鹽水女神部落首領願意留廩君部共居,但廩君不同意,於是兩個部落發生了一場大戰,因爲巴人有弓箭,鹽陽部落沒弓箭,最後鹽水女神部落頭領被廩君殺死,巴人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自此兩部落合二爲一。

所以,這十八峒內部,大概是分成了五個小團體。

崔耕的石柱峒,覃行璋的刺惹峒,這兩票的歸屬是肯定的。巴萬年算崔耕的盟友,在他的串聯下,四個原本是巴人奴隸的峒部以及四個鹽陽女神後裔部落,已經決定推舉刺桐部的陳響爲向王。

這就是十票了,相當於崔耕穩操勝券。

巴萬年咧嘴笑道:“說起來,陳峒主名響,和向王同音。這說不定,還真是向王轉世哩。來,爲了咱們巴人的再次興旺,投票吧!”

說着話,他將自己的手高高舉起。

緊接着,崔耕自己舉手。

再然後,就是四個原本是巴人奴隸的峒部舉手。

但是,接下來,就再沒人舉手了。

巴萬年腦袋“嗡”了一下子,好懸沒暈過去,道:“你……你們……”

“我們怎麼了?”馬林峒的峒長辛林道:“不怕告訴你,我們四部已經做出決定,奉覃盟主爲向王。”

“正是如此。”其餘三峒齊齊點頭。

覃行璋眉毛一挑,得意道:“巴萬年,沒想到吧?這四部對本盟主一直忠心耿耿,原來都是與你虛與委蛇。就你這點兒本事,還跟本盟主鬥,真是令人可發一笑。”

隨後,他又看向崔耕道:“陳峒主,事到如今,你還有何說?”

崔耕能怎麼辦?

說實話,帶着幾個人與蠻部接觸,短短一個月內,有望登臨向王之位,這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巴萬年這個盟友不給力,他也只能是暗歎一句,人力有時而窮。

當然了,這也不必太過沮喪。崔耕的目的本來只是救玉真公主李持盈。就是不做向王,只是打入蠻人內部,也未必沒戲。倒是現在,一直和覃行璋敵對,還真的有點束手束腳的。

當即,崔耕道:“事到如今,還有什麼說的?各位還有支持陳某人爲峒主的有沒有?”

“……”沒人接茬。

覃行璋高興地道:“哈哈,看來這向王之位,合該……”

啪!

他的話剛說到這兒,陡然間,一聲異響傳來。

“嗯?什麼人?”

人們循聲望去,但見牆壁處,一陣煙霧瀰漫。

這回人們更好奇了,顧不得再表態,俱皆死死叮住那煙霧,看其中有什麼古怪。

煙霧倒是沒什麼古怪,不過,那煙霧散去之後。有人發現了牆壁的異常,道:“字!上面好像有字!”

“啊?”

人們急步向前,但見果然,那牆壁之前被灰塵和泥土遮蓋了本來面目。

此刻,將泥土扒拉開,竟是四句打油詩:石柱先天入巴統,主從之別要辨清。當以其主繼大位,王我溪州十八峒。

這意思也太淺顯易懂了,全場頓時一陣大譁。

“廩君!是廩君顯靈了!”

“他要石柱峒之主爲我們的王!”

“然也,本該就是陳峒主當向王,只是覃盟主有所不服,不然也不會有今天的投票,也不會讓廩君生氣來再次顯靈。”

“正是如此,你沒發現嗎?這其實是句打油詩,每句的第一個字兒連起來,就是:石主當王!”

……

收服白虎,黑球自落,牆上顯字,樁樁件件擺在衆人面前,哪件不是說明陳響是天命所歸?廩君親點呢?

以這個年代人們的迷信程度,即使再怎麼有想法,此時也真是扛不住了。

當時,馬林峒的峒長辛林,就立馬反悔道:“剛纔我說錯了,我是支持陳峒主爲向王的!”

“對,我們也是支持陳峒主爲向王!”

霎時間,形勢翻轉,十七部全部贊同崔耕爲王。唯一沒表態的,自然就只有覃行璋了。

如同黑球落地一樣,崔耕現在是真感到莫名其妙。要說真是廩君顯靈,他當然不信。

但是,眼前之事,還真沒法兒解釋。

他沒辦法解釋,覃行璋就更加沒辦法解釋了。

這向王廟的院牆,就是原來的大山,石頭堅~硬無比。有人昨晚搗鬼,廟裡的人能都聽不見?要知道,這廟裡可都是刺惹峒的人!

好吧,退一萬步說,這些人都被收買了,裝着聽不見。

但是,他們又是怎麼刻字的呢?這些字都有一寸來深,二尺見方,骨架均勻,蒼勁有力。要想一晚上把這些字全部刻好,就是最厲害的石匠也辦不到啊。

除了鬼神,難道還有別的解釋?

覃行璋考慮再三,最終頹然道:“某一直不怎麼信鬼神之事,但自從白虎落入陳峒主手中,就不那麼堅定了。今日再見牆壁上顯字,某可以確定,崔峒主的確是天命所歸,請受覃某人一拜!”

說着話,他跪倒在地,磕了一個響頭,道:“刺惹峒峒主覃行璋,參見向王。”

“覃峒主快快請起。”崔耕趕緊以手相攙,道:“大家都知道,某的真正身份是漢人,不能在此地久居。呃……既然廩君有命,諸位擁戴,我就繼這個向王之位。但是,平日的日常事務,還有覃峒主和巴峒主多多商量,多多費心了。”

這就相當於,封覃行璋和巴萬年爲自己的左右宰相。而且,是王上經常不在的左右宰相!

覃行璋甚至有些失而復得的欣喜,恭謹地道:“謹遵向王之命。”

巴萬年也拱手,道:“多謝向王信任。”

稍後,崔耕又道:“石柱峒和大家並非同源,但就和以前的鹽陽諸部一樣,既然加入了我巴人,就應以自己人看待。若是有人借身份之別生事的話……”

人們齊聲道:“定斬不饒!”

……

三言兩語間,崔耕就把日後行事的大略定了下來。

說到底,他和十八峒又沒什麼深仇大恨,這次前來,根本就不是以打敗或者殲滅十八峒爲目的的。

現在,崔耕爲向王,再加上巴萬年的牽制,覃行璋再有野心,也掀不起那場滔天大劫了。這無論是對漢人還是對十八峒都是一件好事。

另外,石柱峒入巴人體系是大勢所趨,有崔耕出頭,爲他們爭取平等待遇,也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了。

稍後,就在廩軍廟內,崔耕舉行了登基儀式,各峒跪拜新王。

當天晚上,刺惹峒大擺筵宴,慶祝新王的誕生。

酒席宴間,崔耕交代田和將製作白蠟之法教給各部,現場更是歡聲雷動。

崔耕見氣氛融洽,將一盞酒舉起,道:“老覃,有句話,本王不知當問不當問。”

“向王有話請講,臣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崔耕盯着他的眼睛,道:“本王聽說,大唐的玉真公主李持盈在溪州失蹤,可能被諸部所擄。不知……你聽說過什麼消息沒有?”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