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陝州入手中 - 東方圖書-免費在線閱讀
首頁 > 奮鬥在盛唐 > 奮鬥在盛唐 > 

第719章 陝州入手中

第719章 陝州入手中

這年頭,紅緋之服,可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穿的。不用問,眼前這批人的官爵,盡皆在五品之上!

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了楊務廉的心頭,道:“諸位是什麼人?”

走在這夥人最前列的,是一個黑胖子,中等個頭,沒有三百斤也差不了多少。

他咧嘴一笑,甕聲甕氣地道:“俺叫程宣方,你聽說過沒有?”

“呃,請恕在下孤陋寡聞。還真沒聽說過。”

“沒聽說過不要緊,俺告訴你。俺的太爺爺,就是大唐東平郡公程名振。俺的爺爺,官封左武衛大將軍、單于道安撫大使,叫程務挺。他因爲上書爲內史裴炎鳴冤,被當今的大周天子下旨賜死。俺的老爹程齊之,沒啥大出息,官封尚乘奉御。到了俺這一輩,就更沒出息了,死守着一個東平郡公的爵位。”

說着話,程宣方牛眼一瞪,道:“怎麼?你楊刺史是不是看不起俺?”

楊務廉哪敢看不起程宣方啊!程務挺的名望絕不在黑齒常之之下,老程家在軍中的親朋故舊多了。程宣方有此祖蔭,其勢力着實不可小視。再說了,人家就是單憑東平郡公的空頭爵位,其地位也絕不在他之下啊。

楊務廉面色尷尬道:“程小公爺這是說得哪裡話來?下官絕無此意。”

程宣方冷哼一聲,道:“沒有就好,那俺要買三門峽棧道的股份,你有意見?”

“呃……也沒有。”

“這還差不多!”

言畢,程宣方撇了撇嘴,來到崔耕崔耕的近前,躬身達九十度道:“在下程宣方拜見崔轉運使!您這三門峽的股票,不限於陝州人購買吧?”

“當然不限,任何人皆可購買。不過現在麼……本官得對大夥兒一視同仁,不可能全賣給你。”

“哈哈,還是崔轉運使辦事公道!”程宣方身後一個面如冠玉的小夥子道:“吾乃武連縣公李君羨的重孫李可衡。我也不怕什麼楊務廉,這些股份,您也賣我一份兒吧。”

“吾乃樊國玄之孫段懷本,只知崔轉運使,不知什麼陝州刺史楊務廉,也要買三門峽棧道的份子!”

“崔京兆,莫忘了我啊,郯國公張!”

……

一時間,這些穿紅着緋之人的聲音此起彼伏。

其實,這些人崔耕都認得。想當初,就是他們毀了鄭白渠上的水磨,與武懿宗相勾結,險些把自己逼到絕境。

自己解決完武懿宗帶給自己的麻煩後,對他們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給敷衍過去了。

但是,儘管如此,天地良心,自己可從沒指望今天他們能幫上忙。

一來,是沒什麼必要。單憑自己的手段,也足以解決眼前的危機。再者就算真要找人幫忙,讓程方明、秦修業來,豈不更加如臂指使?

二來,從長安到陝州雖然不遠,但再快馬加鞭,一天一夜總是要的。自己總共才三天時間,這一來一回的,時間太緊了。

但是,萬沒想到,這些人不知從哪得到的消息,竟然上趕着來了。

非但如此,還非常上道地貶低楊務廉,給自己擡樁,自己又怎麼好意思拒絕這些人的好意?

崔耕想了一下,道:“既然陝州的父老鄉親們不願意出錢,那就大家按人頭兒,把這份子分了吧。”

“別介啊!”

人羣中,有個陝州人實在忍不住了,道:“崔轉運使修三門峽棧道,對我們陝州是大有好處的事兒。沒有陝州人蔘與,那也顯得我們陝州的老少爺們兒,太不識禮數了。在下龍文元不才,願意共襄盛舉。”

龍家是陝州數得着的土豪,原來不吱聲兒,是給楊務廉面子。但是,要說作爲地頭蛇的他們,有多麼怕楊務廉,那也未必。現在,眼看着一筆潑天的財富就要飛走了,龍家如何能忍?趕緊出言表態。

但是,有他這麼一帶頭兒,可了不得了。

“還有我牛進發!”

“還有我韋永常!”

“我舒慶雲也算一個!”

……

其實,大家之前沒積極認購三門峽棧道的股票,一個是怕楊務廉怪罪,一個是覺得,崔耕這個轉運使能當幾年?沒錯,崔耕是講信譽,但是,他的繼任者不講信譽了咋辦?

現在兩個問題都解決了。那麼多勳貴參與,連武則天都無可奈何,水陸轉運使的繼任者想賴賬都沒有可能。

有個龍家帶頭兒,法不責衆麼,楊務廉也不能把大家怎麼樣。

於是乎,在場的陝州人紛紛發言,表示要和那些勳貴均分五十萬貫錢的股份。

還有些人資金不夠,吵嚷着:“崔大人,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我買三十貫錢的?”

“我出二十貫!”

“十貫錢!在下雖然錢少,但對崔轉運使卻是一片赤誠啊!”

……

完了!

見了這個場面,楊務廉心裡一翻個兒,明白自己的謀劃已經完全失敗。

道理很簡單,自己這個“令尹”對單個土豪有優勢,但他們若聯合起來,再有崔耕撐腰,弱勢的一方就是自己了。

完全可以說,從今天開始,崔耕就是陝州實際上的掌控者,自己不過是個光桿司令罷了,恐怕命令都出不了刺史府啊!

最要命的是,這些人對自己知根知底兒的,崔耕拿到自己違法的鐵證,完全沒難度!

怎麼辦?怎麼辦?

楊務廉心思電轉,趁着沒人注意自己的空當兒,偷偷往外溜去。出了客棧,飛身上馬,直奔長安方向而來。

沒錯,他要求助自己真正的靠山,張昌宗。

事實上,楊務廉這些年魚肉百姓,得來的那些黑心錢,絕大部分都上供給張昌宗了。

張昌宗也答應他,若有機會,定會把他招回朝中。只是恰好遇到了崔耕這檔子事兒,張昌宗才讓他繼續在陝州刺史的位置上待兩年,坑崔耕一把。

現在出了亂子了,是該張昌宗出手庇佑他了。

“這個麼……”

張昌宗聽了楊務廉帶來的消息之後,眉頭微皺,看向鄭道:“鄭先生,你怎麼看?”

“哈哈,千算萬算,這崔二郎終於落入您的彀中了。”鄭眉開眼笑地道:“就算崔耕有什麼確實的證據又如何?只要您想保楊刺史,難不成陛下還不給您這個面子?”

“那當然不會了,一個陝州刺史而已,在陛下面前,着實不算什麼。”

“還是的啊!待崔耕自以爲萬無一失,上本參楊刺史之際,您就讓陛下看在您的面子上,留中不發。有了確鑿的證據,都扳不倒一箇中州刺史,您說說……以後他的命令,還有人聽嗎?再加上您派人挑撥……兩年之內,他絕對完不成四百萬石漕運的任務!”

宋之問質疑道:“陛下對漕運上心得很,難道你就不怕弄巧成拙,陛下真的就不給張常侍面子了?”

“當然不怕了。”鄭眼珠一轉,道:“張常侍,您就對陛下這麼,這麼說……包管那崔二郎,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