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故宋帆影 > 故宋帆影 > 

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

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

任豈潛當衆駁了姚大的面子,讓他心裡不悅,巡什麼城?觀什麼軍容?想做給誰看?姚大在紅巾軍中唯我獨尊慣了,很少有人敢這麼不給面子,臉上頓時表現出三分不滿。

“任特派員作風務實,真不愧是總理欽定之人!”

陸十千見氣氛有些僵,出來打個圓場,畢竟特派員是上頭來的人,代表總理,不能一來就鬧不愉快。

“沒錯,末將時常學習總理的指示,他老人家也屢次提出,軍隊要務實,不能務虛,須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事業是實幹出來的!”

見老大臉色不好,姚三出言搭了句話,將姚大差點燃起的火氣掩蓋了下去,這位老三比起他的兄長心思玲瓏的多,他看得出來這位新來的任總參議官是個強硬派,不是邢四吳光那樣可掌握可揉捏的,人家畢竟是拿着總理的尚方寶劍來的,總不好當面起衝突。

巡城就巡城吧。

山陽城被分作東西兩片,西片都是姚大的人馬,東片駐紮瞿根的人馬。城中民居全都被士兵佔據,坊牆則拆了個一空,四處都扎滿了帳篷。按照等級,中軍住民居,壯軍住帳篷,大量的輔軍只能在城外隨便搭夥,因爲城中住不了那麼多人。

營壘佈置的很亂,很難分出其中的行伍隊列,若是遭遇敵人偷襲豈不是都要亂了套?習慣了中興軍整齊軍容的任豈潛等人對此很不敢恭維。

城頭上,裹紅巾的守卒們三五成羣,或者懶散的席地而坐,或者戲耍打鬧,甚至聚在一起喝酒賭錢,全然沒有軍隊的樣子。看到一大羣軍官到來,這些士兵們才趕緊站到哨位上,站的也是歪歪扭扭,好奇的東張西望。

“都是些壯軍,不太懂規矩。”瞿根在一旁對任豈潛等人說道,算是解釋的意思。

走到一半,正好是吃飯的時辰。城內民居中駐紮的中軍全都有人把熱騰騰的飯菜送進去,某些像樣點的房舍應當是大小軍官所住,美酒佳餚魚貫着進進出出,甚至還聽得到有女人的嬉笑聲,可知紅巾將領日子過得奢靡。

各處的營帳之間,伙伕們擡着飯桶、湯桶在壯軍之中分發,食物粗糙,但應當能吃飽。再看城外的輔軍當中,則都是些稀湯寡水,成羣的人爭搶着,鍋碗碰撞叮叮噹噹……

這是鮮明的等級分別,軍官吃小竈,中軍有酒肉,壯軍管飽,輔軍喝湯。這與中興軍官兵平等的理念又大大的衝突了,不過義軍人數太多,吃大鍋飯也未必合適,作戰部隊總要吃的好一點,但上層的奢靡之風是必須要剎一剎的。

“軍中糧草還能支持多久?”

一直面無表情的任豈潛見這情形,開口詢問。

衆人都看向了姚三,他是大本營的糧草總管。

“城中尚有軍糧二十多萬擔,可維持本部大軍一月有餘,外出攻略部隊則就食於當地,無需本部供應。”姚三將手指着城中心的一片建築,向衆人表明糧倉所在,近些日子軍糧應當是可以保證的。

“淮陰亦有糧倉,供應淮北義軍一月也當有餘,此番從泉州運來十萬石,又可給全軍多支撐一段時日。”周黑炭也補充了自己所部的軍糧狀況,義軍糧草都來自於抄掠地方,中興社的糧草支援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紅巾大起,地方農業生產大受影響,農民的口糧都被搜刮一空,生活無着,很多地方饑荒,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劇。更多的人則鋌而走險參加了紅巾,紅巾人數越來越多,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廣,更多的地方糜爛,再有更多的百姓參加紅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因爲這場亂事,百姓們家破人亡、骨肉分離的不知凡幾,被裹挾着蹈過韃子的刀槍而死傷的也不知凡幾。而所謂義軍的領導者們卻還過着奢靡無度的日子,這與那些殘暴不仁的韃子有什麼區別?

這大概就是總理所說的“隱憂”,大概就是行前總理殷殷囑託千萬要遏制流寇主義的理由吧!任豈潛面色凝重,內心激盪,暗暗下了決定,一定要牢記總理的囑託。

中興社是要解民倒懸的,中興軍是要弔民伐罪的,此行,義無反顧!

巡城大概就是個過場,特派員們在此前的情報中也大致瞭解到了紅巾軍的現狀。

接下來,擂鼓聚將,開會。

任豈潛主持會議,坐了主位,又讓姚大很是不悅,冷着臉、叉着手,做出漠不關心的樣子。

“首先,宣佈一下總理署的幾個人事任命!”任豈潛清清嗓子開念。

“總理署決定:

一、授予紅巾義軍江淮獨立一師、二師,山東獨立一師、二師番號。任命姚大爲江淮獨立一師師長,周無病爲山東獨立一師師長,瞿根爲江淮獨立二師師長,陸十千爲山東獨立二師師長。

二:由任豈潛、林日起、朱牧、夏臻擔任中興社總部特派員。任豈潛派駐江淮獨立一師,林日起派駐山東獨立一師,朱牧派駐江淮獨立二師,夏臻派駐山東獨立二師。各特派員兼任各師師部參議官。

三、成立紅巾義軍都督府,周無病爲大都督……”

如平地炸雷,姚大和姚家派系的將領們頓時不淡定了。

這一串人事任命原本都是既定的,師長和特派員的人選早就明擺着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義軍肯定還要有一名主帥,姚大本以爲這主帥的位置穩穩當當是自己做的,他實力最強,威望最高,年紀也最長,但沒料到總理署竟然任命了周黑炭爲都督,爬到他的頭上去了。

周無病就是周黑炭的大名。

姚大一張老臉幾乎比周黑炭還黑,重重哼了一聲,揚長而去。

一開始駁他面子他忍了,現在簡直是公然打他的臉,是可忍孰不可忍!

姚家的幾個兄弟,還有姚家系的軍官們也都跟着姚大不辭而別,大營中幾乎少了一半人。

“姚大、瞿根、陸十千爲副都督,任豈潛爲都督府總參議官……”

任豈潛彷彿對會場的變化視而不見,繼續把任命狀讀完。姚大的反應早就在預料之中,根據此前的情報,總理已經注意到姚家所部軍紀敗壞、驕兵難治的狀況,這正是紅巾起事的一個副作用。張鏑有意讓特派員強硬應對,並以最可靠的周黑炭壓過姚大一頭,正是對他的敲打。若是不能壓服姚大,那麼對紅巾軍的掌握和改造就是一句空談。

不破不立,有問題趁早敞開了解決,若姚部相向而行,則可繼續重用。若姚部選擇背道而馳,那也趁早進行鉗制,甚至不排除斷然措施。根據判斷,眼下姚大雖然有氣,但還不至於鬧到兵變的地步。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