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故宋帆影 > 故宋帆影 > 

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

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

每個部門都儘量只挑乾貨來講,但第一天的議程還是滿滿當當,直到傍晚才結束。

務實、專業、精密,這三個特點是中興社與同時代的各個政權相比最突出的地方。會場中一百多人秩序井然,聽取報告時鴉雀無聲,識得字的還取紙筆來認真的記錄。與會的都是中興社的高層,這麼八場報告不僅僅是聽個總結,瞭解點情況,更有教育培訓的意思在內。尤其對於在各根據地獨當一面的主政官員而言,務必也要引用總社的這一套行之有效的統治方法。

……

議事大堂外,一位老者來回徘徊,不住的搓着手,不知是因爲六月的天氣炎熱,還是因爲心裡急的,他那身上穿着的葛衫後背早就汗溼了一大片,額頭上也都是油汗。

這老漢赫然就是總理家的老僕張叔,他已經來了幾個時辰,一直朝着議事堂打望,守門的衛士客氣而又堅決的阻止他進去,因爲總理有令,中興大會期間,除非軍國重事,否則一律不得打攪,違者重懲。按理說總理的家僕怎麼都能通融通融,但在總社官署辦事的人都曉得這裡的規矩,總理張鏑是從來都不會因私廢公的。

張叔的事情於家裡來講是大事,但也是私事,總理家的私事。

總理夫人、中興社的主母許小娥要生了。

今晨張鏑匆匆出門時還曾關心過妻子,許小娥還挺個大肚子送丈夫到院子裡告別,那時她起色很好,也沒有臨產的跡象。早間用過清粥小菜,還在花園裡由張嬸攙着走了幾圈散散心。誰知就在總社大鐘敲響,中興大會開幕之時,許小娥忽然覺得下身熱乎乎的,毫無預兆的破水了。

張嬸是個有經驗的,曉得是要生了,即刻喊了起來。總理家宅中一應的丫鬟僕婦急忙趕來,七手八腳將自家主母又攙又擡的到了房中。張老太太得訊,也急忙親自前來照料兒媳,一面分派衆人伺候的伺候、燒水的燒水,一面準備好嬰兒的小衣服,又讓人熬起蔘湯給媳婦備着,張嬸則被派出去請幾個有經驗的穩婆。

由於事先早有準備,張家上下是一直等着這一天,在張老太太的指揮下,一家人忙而不亂,都圍着家中主母的生產大事轉着。

張老先生是急切想抱孫子的人,但不方便去忙亂的產房,乾着急着一點也幫不上忙。

好巧不巧,兒子又去辦重要公事了,據稱是個什麼大會。再重要的大會,總也沒有媳婦生孩子重要吧,張老先生雖然嚴於律己,尋常從不干涉兒子的公事,但這回不同,總覺得要兒子回來才踏實,哪怕回來了同樣是啥也幫不上忙,那也是要回來的。於是當即就叫了張叔去總社官署找人。

總理宅院距離官署本就很近,也就一條街的距離,張叔尋常也來給張鏑送件衣服或者送點點心,走的熟了,官署的衛士也大都認得他,一般是不會攔着的。但這回沒那麼順利,總理在議事大堂開會,嚴格命令沒有軍國大事一概不得入內。

張叔很焦急,總理夫人要生了,這事還不大嗎?

是挺大的,但再大的私事也只是私事,衛士們左右爲難,最終還是不敢破例。

值房的事務官過來,想請張叔去門廳坐着等候,但張叔哪裡坐的住,急得團團轉,卻又不好硬闖,就在議事堂外巴巴的等着。

議事堂的大門一直緊閉,直等到中午,才趁着送點心的機會,讓人悄悄向張鏑報告了消息。

張鏑匆匆的出來與張叔見面,得知情況,難掩即將爲人父的激動與緊張。以總理之尊,完全可以下令臨時休會,先回去等自家孩子出生了再繼續正事。

但中興大會議程既定,所有規矩都是自己定的,若是自己先破例,這麼任意的因私廢公,必然就會上行下效,那麼中興社的規矩也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張鏑只是稍稍遲疑了一瞬間,咬咬牙,就對張叔道:

“此事先莫要宣揚,待休會後我便趕回來,今日先拜託各位長輩了!”張鏑說着給張叔深鞠一躬,也是讓他代爲轉達自己對家人的歉意。

下午的議程繼續,張鏑不動聲色,雖然心裡暗自爲妻子的生產而憂心,面上卻絲毫看不出波瀾。

八個部門報告完畢,張鏑又做了總結講話,將中興社近兩年來的成就定了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功的經驗有必要繼續傳承併發揚出去。因爲中興社能闖出如此的規模,打下這樣穩固的基業,靠的絕不僅僅是多麼大的地盤,多麼多的人口,多麼豐富的錢糧或者多麼強的軍隊、多麼無敵的堅船利炮。靠的不是那些表面顯示出來的力量,靠的恰恰是那些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是制度、思想也是理念和經驗。張鏑做這樣的總結,其意義絕不亞於多訓練千百名士兵、多打造百十艘炮艦。士兵可能被打敗,炮艦可能被擊沉,但制度、思想、理念、經驗卻是敵人無法輕易奪走的,有了這些,隨時可以再取得更多的錢糧,再組織起更多的人民,再武裝起更多的軍隊……

第一天的會議直到申時末才結束,足足開了六個時辰,與會者腦子裡一下裝進了太多東西,很需要好好消化消化,這些東西很鼓舞人、很啓發人,哪怕粗質少文的武夫們也聽進去很多,不能也不敢生出枯燥不耐煩的情緒。

在議事堂的散場鐘聲裡,張鏑被衆人簇擁下出了議事堂,告聲失陪,就急匆匆往外趕。

與此同時,一條街外的總理家宅,響起了一陣嘹亮的嬰兒啼哭聲……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