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首輔 > 寒門首輔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寧王謀反(二)

第四百八十六章 寧王謀反(二)

寧王反了!

這四個字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徹底把朱厚照給劈暈了......

過了良久,朱厚照才反應過來,沉聲問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回稟陛下,奏報是從安慶來的。此時寧王應該已經攻克九江、南康出江西了!”

“廢物,一幫廢物!”

朱厚照面目猙獰道:“都出了江西了,才反應過來。朕養你們這些廢物何用?”

也難怪朱厚照震怒,這衛所官兵真的是吃乾飯的啊。便是謝慎在一旁聽得,都聽出火氣來了。

說起這位寧王,還真是在大明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任寧王朱宸濠,成化十五年出生,太祖皇帝五世孫,前寧康王朱覲鈞之子。

寧王朱宸濠祖籍安徽鳳陽,出生於江西南昌,自弘治十年繼承王位後便一直就藩於南昌。

說起來,寧王一系對朱棣的後代一直很仇視,這是因爲當初寧王助朱棣奪了建文帝的江山,原本以爲朱棣會信守承諾和他共治天下,誰知朱棣捨不得了,直接自己美滋滋的獨享江山。

寧王覺得自己的感情被欺騙了,便一直對朱棣懷恨在心。

跟朱棣家的兔崽子鬥到底也成了寧王家的家訓。

不得不說,朱棣這件事上做的確實不怎麼地道,換誰誰也得急眼啊。

不過隨着削藩,藩王從張揚舞爪的豺狼一下子變成了溫順的小白兔,完全沒有了威脅朝廷的實力。

寧王這一脈更是慘,連護衛隊伍都被勒令解散了。

直到去年,也就是正德二年,寧王朱宸濠才上書給正德,請求重新組建衛隊。

朱厚照是個和善的性子,自然不會想太多,當即應允了寧王朱宸濠的請求。

其實在此之前,寧王朱宸濠早就收買招募了無數江湖俠客、蓄養死士爲造反做準備。

朱厚照的批准只是讓他的招募行爲可以光明正大的進行罷了。

便說寧王府裡私自鑄造儲藏的甲冑就有幾萬副,這絕不是一年能準備好的,足以見得寧王朱宸濠謀反之心久矣。

在原本的歷史中,寧王謀反是在正德十四年,距離現在還有十一年之久。

故而當其真的發生後,謝慎也是感到十分驚訝的。

是什麼讓寧王朱宸濠提前謀反?難道是謝慎這個蝴蝶扇動了翅膀,造成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細細想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畢竟謝慎的崛起,讓錢寧直接被貶往江西南昌,跟寧王朱宸濠提前勾搭在了一起。

謝慎的到來還使得劉瑾在正德初年就去南京養老,使得寧王朱宸濠在朝中少了一個可以賄賂的人。

最重要的是,天子在正德三年南巡,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要知道興兵起事從南往北打,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這樣的強人,也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

寧王朱宸濠顯然沒有太祖皇帝的魄力和實力,他也知道自己不太可能直接打到北京去。

如果不能打下北京,誅殺朱厚照,那麼他的謀反就很危險。

一旦讓朱厚照緩過一口氣來,就可以調兵勤王。

以一府一省之力對抗整個大明,失敗是肯定的。

故而寧王朱宸濠只能選擇閃擊戰,絕不能拖下去。

朱厚照南巡就給了他這個機會。

只要他攻下了南京,就可以控制整個江南。

而眼下朱厚照駐蹕在杭州,只要封鎖了運河,其便無路可去。

這是寧王朱宸濠唯一的機會,故而即便他沒有準備完備,也毅然起事了。

朱厚照大口喘着粗氣,胸口劇烈的起伏,就像一隻受傷的獅子。

“陛下,此時應調集江南各衛所官軍前往安慶增援!”

眼下卻不是多愁善感的時候,越早做出反應,寧王叛亂造成的影響就越小。

雖然歷史上寧王叛亂只是一場鬧劇,但謝慎卻不敢大意。畢竟這種事情容錯性爲零,一旦寧王造反成功,對整個大明王朝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而他這樣的天子近臣,顯然是寧王攻訐的重點。說不準寧王造反就是學朱棣打出什麼清君側的旗號,而他謝慎在寧王眼裡恐怕就是黃子澄、齊泰之流。

“便依先生之見。張永,擬旨,立刻調鄰近衛所軍隊前往安慶增援。”

朱厚照顯然疲憊不已,無奈的吩咐道。

“奴婢遵命。”

張永此刻也已經嚇得面如死灰。

在他的印象中,寧王朱宸濠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

每年過年,寧王爺都會派人往宮裡頭送一些新奇的物件,其中便有給他們這些奴婢的。

這讓他們對寧王很有好感。

想不到寧王竟然會做出謀反這種事,好在張永當時沒有藉機和寧王搭上線,不然他現在豈不是成了同謀?

謀反這種事情本就是天家忌諱,有誰會給你機會辯解?只要沾染上,多半就是個死。

軍情緊急,張永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立刻拿出備下的紙筆起草聖旨。

他們這些皇帝身邊的太監,都是內書堂念過書的,比之一般的讀書人也不予多讓。

很快張永便草擬好了聖旨,並交予天子御覽。

朱厚照匆匆掃過一遍,嘆聲道:“傳旨下去吧。”

......

......

天子回到巡撫衙門後便趕走了一應內侍,獨自一人待在屋中。

謝慎幾次想要去求見,都被張永給勸了回來。

“小閣老,您還是請回吧。皇爺現在心裡難受,誰也不想見啊。您這時候去,也是招惹皇爺不快,何必呢。”

張永現在完全沒了爲織造局被燒一事煩悶的心思,與寧王叛亂相比,這就是個屁啊。

“張公公,值此國家危難之時,謝某自當爲陛下分憂,豈可置身事外。”

“可是這會皇爺誰都不見啊,小閣老你這不是叫咱家爲難嗎?”

張永一臉愁容,無奈的說道。

“張公公便請代爲稟奏一聲,若是陛下不見我,我自會退去。”

謝慎卻是不作相讓,毅然說道。

“哎,好吧。既如此,咱家便去稟奏一聲。”

張永嘆了一聲,幽幽說道。

......

......

謝慎進入屋中,見正德皇帝倚靠在軟榻上閉着眼睛,面頰痛苦扭曲着。

唉,看來寧王是真的傷了皇帝的心啊。

這種時候說什麼都無法撫平朱厚照心頭的傷痕,但謝慎還是要說......

“陛下要振作啊!”

正德皇帝睜開眼睛,嘴角泛起一抹苦笑道:“怎麼,先生也要來勸朕嗎?”

謝慎沉聲道:“寧王謀反,乃是忤逆君父,人神共憤之事,人人得而誅之。陛下又何必因爲一個謀逆的藩王而氣壞了身子呢。”

從絕對的實力上來看,寧王沒有任何和朝廷一戰的資本。

雖然寧王號稱擁兵十萬,但真正的兵力最多幾萬人,這還是算上了雜七雜八的烏合之衆。

從大義上來講,寧王是謀逆,是違背君道綱常的。

即便寧王很會找搞事情的理由,以朱厚照荒唐放蕩爲由,行清君側之舉,可謀逆就是謀逆,不會因爲寧王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變的名正言順。

所以朱厚照根本不必有任何擔憂。說句調笑的話,朝廷派兵去平叛。一人一口吐沫,都把寧王淹死了。

只能說朱厚照是個念舊的人,正是因爲太念舊了,纔會被寧王傷的如此之深。

朱厚照對寧王照理說是不薄了,不但恢復了寧王府已經裁撤的護衛,還對寧王多次賞賜。

可是人心隔肚皮啊。

寧王並沒有領這份情,而是認爲朱厚照這是在收買人心。

或許在寧王看來,那江山本就該是他家的,只不過被朱棣這個厚臉皮的賴了下來。

“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呢?天下的百姓都在看朕的笑話呢。”

天家無親情,這其實是一句蠻無奈的話。

若非都盯着那把椅子看,也不會鬧到謀逆的地步。

其實,大明朝的政治鬥爭已經很少了。

除了明成祖朱棣的靖難,再就是明英宗的奪門之變。

成事的統共就那麼兩次。

現在來到了正德朝,卻發生了第三次,也難怪正德抑鬱了。

沉默了良久,正德方是一字一頓道:“朕要親征!”

謝慎愣了一愣,連忙勸阻道:“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乃萬金之軀,豈可身陷險境?臣便是拼了這條命,也不能讓陛下被奸人蠱惑!”

“沒有人蠱惑朕,這是朕深思熟慮的結果。”

朱厚照苦笑一聲,幽幽說道。

他盯着謝慎看了良久,方是吐出一口濁氣來。

“他們都以爲朕整日嘻嘻哈哈的,人善可欺吧?朕這次便要讓他們瞧瞧,背叛朕是什麼下場!”

呃......

這轉變,有點快啊。

看來正德真的是被傷透心,這次要拿寧王立威了。

謝慎卻是不肯輕易讓步,據理力爭道:“陛下大可居於杭州,指揮戰局。”

“寧王的叛軍都出了江西,在打安慶了,朕如何安的下心?”

朱厚照冷冷道:“難道非要等叛軍打下了應天府,朕再披掛上陣嗎?”

謝慎心中暗暗叫苦,心道您老人家心頭有火氣別衝着我撒啊。

“這件事先生不必勸了,朕意已決!”

朱厚照大手一揮,不耐道:“退下吧。”

謝慎微微一怔,在他的印象中朱厚照還是第一次這麼對他說話。

看來確實沒有什麼好爭的了。

“臣告退!”

謝慎衝朱厚照拱手一禮恭敬退下。

張永見謝慎一臉陰沉的走了出來,苦笑道:“咱家就勸小閣老不要進去吧?現在這情況,皇爺心裡不舒坦啊。”

謝慎搖了搖頭道:“照顧好陛下。”

說完徑直朝外走去。

回到住處,謝慎鋪紙研磨,提筆寫起信來。

“守仁兄,見信如吾......”

謝慎花了半個時辰纔將信寫好,其間寫了又撕,撕了又寫不知道作了多少稿。

他之所以要寫信給王守仁,便是想讓這位歷史上真的與寧王大戰過的大佬能夠給出些建議來。

當然,如果正德皇帝能夠調王守仁來是最好的。

此刻朝廷的邸報應該已經快發到北京了,所以即便謝慎的信送到王守仁手上也已經是邸報接發之後,不會有什麼影響。

寫好信後,謝慎把信交給一名親隨,叫他立刻啓程乘船到北京去,把信親手交到王守仁手中。

料理完這樁事後,謝慎心中稍安。

喝了一杯熱茶後,他便又去面見天子了。

見謝慎去而復返,張永直是哭笑不得。

“小閣老啊,您怎麼又回來了?”

謝慎擺了擺手道:“陛下此刻需要謝某,謝某自然便來了。”

“張公公放心,這次謝某不會逆着陛下的心思來。”

聽到這裡張永心中稍安,方是點了點頭:“這便好,這便好。”

謝慎這便再次覲見,可一進屋子直接傻了眼。

“陛下......”

只見朱厚照換了一副金黃色的鮮亮甲冑端坐在軟榻上,正用絹布擦拭着佩劍。

這倒黴孩子,還真是說幹就幹啊。

朱厚照擡起頭來朝謝慎望來,面色微微有些不快。

“先生怎麼又來了?”

“臣放心不下陛下。”

謝慎頓了頓,繼續道:“臣這次來,是請陛下調王守仁來杭州。”

朱厚照本以爲謝慎是來勸他不要親征,誰知竟然猜錯了。

“這是爲何?”

“陛下,王守仁熟讀兵法,精研陣法,對於兵道的理解在大明無出其右者。”

謝慎將王守仁誇成了李靖再世,直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陛下若能調他來杭州,則平叛會快上許多。”

“朕就是要慢慢玩他,快了有什麼意思?”

朱厚照滿是無所謂的說道。

呃......

一想到原本歷史中,朱厚照就是在抓到寧王后又放掉,再親自抓獲以玩樂,謝慎就是一陣惡寒。

這也太惡趣味了一些吧,朱厚照不會真的是這麼想的吧?

“好了好了,朕和先生開玩笑的。”

見謝慎默然不語,朱厚照擺了擺手道:“就依先生說的吧,傳個口諭給王卿,叫他即刻來杭州見駕。”

“臣遵旨!”

謝慎心中大喜,拱手領命。

“只要先生不跟朕對着來,先生要做什麼,朕都答應你!”

......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